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身革命不畏牺牲,默默无闻奉献终身——记中共地下党员王乐超

王乐超(1905.9——1971.10),男,中共地下党员,河南省杞县柿园乡前化寨村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兄弟四人排行老大,其二弟王继曾(字长简),即青年时期远离家乡,奔走京沪,后来成为蜚声文坛的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的师陀先生。

王乐超现存唯一的照片(工会会员证)

少年的王乐超天资聪颖,求学心切,又因为是长子,深得祖父和父母亲的疼爱。在乡村上私塾和县城上小学的时光,给他的人生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在开封读高中期间,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参加青年学生组织的进步团体,因此还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关押。他年长二弟五岁,兄弟手足之情溢满心间,随着后来他投身革命,二弟更是对这位大哥充满了敬仰。二弟献身文学事业,兄弟之间彼此鼓励,相濡以沫,在内乱外患、国家危难之际,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生命赞歌。

师陀先生

1930年夏,中原大战爆发,西北军东出潼关进军河南,二十四师在杞县前化寨村驻防期间,王乐超结识了赵伊坪,后来随赵伊坪赴山东新泰地区搞“兵运”,即唤醒兵士发动兵变。1935年,王乐超受党组织委派,聘于杞县私立大同中学作为文史教员。此时他已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借教书为掩护,在广大师生和群众中宣传救国救民思想,播撒革命火种,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期间他结识和团结了许多地下党员和爱国人士,如梁雷、郭晓棠、傅孤侣、杨伯笙、段佩明、赵伊坪、姚雪垠等;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学生,如冯若泉、穆青等;通过组织关系,加深了他和吴芝圃、彭雪枫、杜省吾等人的革命友情,与杜省吾等人举办了杞县民运干部训练班。

在敌伪横行、盗匪猖獗的抗战期间,王乐超同志置生死于度外,积极发展和培养革命力量,很快动员和影响了一批亲友和乡邻加入革命队伍,如王雨琴、任培棠、汪启生、郭志德、王国成、罗永贞、宋行伍等;有的甚至是原来曾经为国民党或日本人效力的,也被他动员转变到革命队伍中来,发展成为积极的革命力量。这些亲友和乡邻,有的年纪轻轻就牺牲于抗战前线,有的自始至终追随党的指引,奉献了一生。这其中最让王乐超自豪和心痛的,就是他的长女王雨琴烈士。

王雨琴

王雨琴因为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父亲的革命启蒙教育,进入大同中学学习后思想更为活跃,救国图存的志向早早地在她幼小的心田扎根发芽。1938年6月,杞县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王乐超毫不犹豫地把女儿王雨琴送到彭雪枫、吴芝圃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一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五岁的小小年龄就随军征战,日夜奔波。能歌善舞的王雨琴加入了彭雪枫创建的拂晓剧团,在豫皖苏根据地到处演出宣传抗日,其高超的演技和感染力得到了军队领导的赞扬和群众的好评。1939年10月15日,因为和战友拼命逃脱敌寇的追捕,经过一百多里地的行军,在安徽涡阳新兴集跳进了冰冷的芦苇塘中,在齐腰深的冷水里坚持了一天一夜,才和战友们得以逃生。随后身体高烧不止,又因战时的医疗条件较差,年仅十六岁的王雨琴两次晕倒在演出场上,最终被病魔无情地夺走了年轻的生命,成为新四军第四师年纪最小的女烈士。

王乐超得知爱女牺牲的消息后,强忍悲痛一直未向妻子郭永贞和家里其他人透露半句,仍然像往常一样坚持革命工作。他的妻子后来从邻居口中得知王雨琴牺牲的消息,嚎啕大哭,也不知道女儿安葬在何处,整日以泪洗面,几近癫疯。革命意志坚强的王乐超,化悲痛为力量,经常劝慰妻子和家人:我们的国家如今遭难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当亡国奴,都应该上前线去打鬼子;每天都有那么多人献出宝贵生命,他们也都有家庭和父母,我们的女儿是为了国家而牺牲的,雨琴死的光荣啊!据王乐超三女儿回忆,在王雨琴牺牲后,彭雪枫同志曾经两次到前化寨村看望王乐超的妻子和家人。

随着地下党员身份的逐渐暴露,王乐超白天不敢回家,都是偶尔在夜里偷偷回家,吃过饭,再背上刚刚学会做饭的二女儿蒸的馒头,连夜就走了,每当孩子们问起父亲,妻子郭永贞都是告诉几个年幼的孩子:“你大(父亲)在外边做生意。”看着二女儿王雨凤日渐长大,王乐超又想把她也送到部队参军,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后,王乐超仍不死心,有一天深夜带着部队领导偷偷来到家里,想把二女儿接走,因为被妻子发现并苦苦哀求,最终未能如愿。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王乐超家成了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吴芝圃、段佩明和杜省吾等经常来杞北从事抗日宣传活动,都是在他家后院落脚,共商救国大计。一天晚上他们正在油灯下畅谈,负责放哨的长工王玉生跑过来紧急通知,鬼子的宪兵队来搜捕了!众人忙吹灭油灯,从后院跳墙躲进不远处的淤泥河草丛中隐藏起来(顺便交代一下:由于经常有地下工作者从此处跳进跳出,院子西北角的墙上竟然出现了一个豁口)。随后一队鬼子撞开了院门,举着明光闪亮的刺刀,穿着军靴把屋墙跺了个大窟窿,嘴里叽里呱啦的嚷嚷着,王乐超的几个孩子躲在被窝里吓得浑身发抖。鬼子通过翻译官对王乐超的妻子郭永贞喊话,要求把王乐超他们交出来。郭永贞沉着冷静,对日本宪兵说:“我丈夫在外边做木材生意,常年不回家,我也不知道他啥时候回来啊。”鬼子已经得到邻村汉奸的告密,知道王乐超和吴芝圃他们回来了,便把郭永贞捆绑起来,狠狠地打了几个耳光,又把整个院子搜了一遍,也没见到一个人影。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决定把郭永贞抓起来,又朝着前来劝解的长工王玉生腿上打了几枪,天亮时分把二人都押到县城监狱,装进木笼进行折磨。

日本鬼子原本以为通过审讯和折磨,郭永贞会把王乐超供出来,没想到郭她始终不承认王乐超是地下党员,一口咬定是做木材生意的;再加上党组织和家人多方营救,买通了日本翻译官,在关押了两个月后,终于把郭永贞和王玉生二人放了出来。当时郭永贞已经怀有几个月的身孕,每天蹲在日本人的木笼子里,饭也吃不饱,大冬天还光着脚。看着被敌人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妻子和几个孩子,王乐超心中充满了愧疚,顿时泪如泉涌……

有国才有家,国亡家何存。王乐超时常怀着强烈的家仇国恨,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之中,他为了理想和信念,早已顾不上自身的安危和儿女之情,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次在杞南参加党组织的秘密会议时,他和同志们又因叛徒告密而遭到日本人的抓捕,王乐超骑在马上逃跑,被日本兵一枪把耳垂打掉一块,差一点就击中头部,再次死里逃生。

新中国成立后,王乐超同志被组织安排在吴芝圃身边工作,当时吴芝圃已是河南省政府主席,省会在开封。1956年前后,由于身患重病,二弟师陀把王乐超接到上海治病。病好后重操旧业,留在上海教书,在上海市六十四中学工作直至退休。王乐超的儿子王友辰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在辽宁工作,三女儿王友梅通过自己的努力到甘肃参加了工作,二女儿王雨凤(后改名王友凤)和四女儿王友兰在乡下务农,妻子郭永贞一个人在老家生活。由于妻子和儿女都不在身边照顾,再加上身体不好,王乐超同志于1971年10月在上海病逝。二弟师陀和夫人陈婉芬帮助料理后事,家人把王乐超的骨灰抱回老家前化寨村祖茔安葬。

叶落归根,王乐超同志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作者简介:

邵永,笔名白沙,杞县葛岗镇十里岗村人,开封市作家协会会员,市小小说学会会员,自幼喜欢读书和文学,有作品发表在省市各报刊杂志。 

王清岭:师陀先生后人,现任开封仪表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星星作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郭亚琳
清明祭英烈 女老党员谈嫁给烈士家庭很自豪
马新庄||三打长岗集
1943年,村民王老倔突然发现一个大汉奸在路边小解,连忙举起粪叉
夏商古国——杞国,“杞人忧天”来自这里,杞姓来历
《英雄王二小》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