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节 云寂故事
userphoto

2023.01.28 陕西

关注

第七节:云寂故事

岁月朝朝催人老,至2022年末,经历过新中国诞生的老人如今都过了古稀,而安兴村现存的古稀老人中,却已难找得到关于云寂寺的清晰记忆,坊间说谈中,云寂山相关故事还常常被提起,却早已扑朔迷离,散乱而不着边际。
传说云寂山一直在自然增高,山顶偶雨增高,见风即长,在寂静的夜晚,人们甚至能听见云寂山如竹笋拔节般咯吱有声地增长,所以坊间民谣说:“正宁有个云寂寺,把天顶的咯吱吱”。
其实陇东黄土高塬疏松的黄土极易流失,周边的沟壑每年都随着水土流失而深陷,所以云寂山在悄然的发生着形变,据传云寂山山顶也是因为不断塌陷和人类的推平改造,才变得越来越低平,但那句“正宁有个云寂寺,把天顶的咯吱吱”的民谣,却始终在坊间传承,并引发许多故事与之相关。
有这么一则故事:解放前,某一日三个客人脚跟脚走进西安城郊一家客栈,都前来投宿,却分别来自正宁、旬邑和礼泉。
客栈不大,其时基本满员,仅留一间空屋,空屋也只有一张小床,仅能容一人栖息,掌柜看到一下子走进来的三个客人,也犯了难,就告诉他们说只能一个人睡床,其它俩个人要打地铺。
掏一样的店钱,谁不想住舒适干爽且现成的床呢,正宁人、旬邑人、礼泉人面面相觑。
掌柜是个聪明人,出了个主意说:“你们三个以你们各县为题说大话吹牛决个输赢,谁赢了就睡床上。”
礼泉人一听立时来了精神,张口便说:礼泉有个长胡洞,离天只有三坷台(三个台阶);
旬邑人不甘示弱,马上接应说:“旬邑有个石门关,离天只有一拃(食指与大拇指展开的距离)宽。”
旬邑人显然比礼泉人占了优势,正宁人听了一顿,不慌不忙说,“正宁有个云寂寺,把天顶的咯吱吱。”
掌柜一笑,礼泉人与旬邑人对望一眼,很有些失落地跟掌柜铺毡打地铺去了。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则是甘肃人与陕西人吹牛。甘肃人说:“甘肃有个云寂寺,把天顶得咯吱吱。”
陕西人就说:“陕西有个大铜钟,把把扣住还嫌松”。

这个故事里的陕西人显然又道高一筹。

另有一个故事,产生在一九六零年代,当时云寂寺已多处受损,残破不堪,但还有神像,还有和尚,还常有人前往许愿还愿,堡巷村的孩子还都在寺院内的学堂里读书。有一天,一个顽皮孩子课间趁先生不在跑进佛殿,任性的乱跑乱转,还抓起佛像前的摇签筒摇了数摇,抽出一支竹签,结果发现竹签上有四句短诗,诗句是:“无事来抽签,需油二两三,如若不还愿,平安三年半!”
男孩大恐,只好回家找嫂子讨了清油,提着油瓶去寺上还愿。
云寂山是正宁的云寂山,云寂山的故事自然更多来自周边的生活群众。传说解放前安兴村有一对张姓父子,命骞运乖,半生悲苦,一致认为祖上无德或前世罪孽深重所致,所以借住云寂寺帮困济苦,以求通过行善积福来获得超度,父子俩的施善方式是赶着毛驴拉大车帮穷苦人家免费拉炭(煤),不畏冬暑,任劳任怨,勤苦施善半生,遍受疾苦,后来的生活却越来越艰难,落得有疾无钱医,无人管,双双未能善终。所以安兴村周边至今流传着“积德里,行善里,吆喝着老毛驴给人驮炭里,不顶啥”歌段,就是以这对父子的不幸说破迷信思想的无益。
解放前,苟仁村北的后庄子出了一位半身不遂的残疾,常年坐蒲团以手撑地围行,人称围子,自学得一手占卜看病的技艺,许多年住云寂山和尚院,以行医占卜为生,留下无数的神奇传说。
据传有一年二月二庙会,云寂山来了个摸算命的瞎子,算法极其精准,吸引得四邻八村的群众争相问命。
有一日,时任正宁县长前往云寂山赶庙会察民情,见摸骨瞎子命摊前围人众多,一时兴起,就让瞎子帮自己摸骨解命,瞎子枯槁的老手从县长的脚底摸起,一摸叹口气说声“牛骨头”,一摸说句“驴骨头”,一直摸到县长肩胛都没说一句吉利话,县长的脸色越来难看,围观的群众无不为瞎子捏了一把汗,等着看县太爷如何发作。但见摸骨的瞎子一步步爬起身直摸到县长的下巴,忽然满面惊恐,“咯蹬”一下跪倒在县长面前,先是不住磕头,继而筛糠般哆嗦,还用巴掌扇打自己的嘴巴,拉着哭腔说:“老爷,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胡说八道,一派胡言,请老爷大量不要同小人计较。”
县长看人众如织,一句话未说拂袖而去,摸骨匠跪在地上好久站不起身,愣怔了半天收拾了道具招幡由人领回客栈去了。
好事者转述此事给围子听,围子听完笑了笑一笑,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官(五官)长好十年好。县老爷身世平平,却拥有常人无有的玉石下颌骨,命中自带七年的七品官禄,只是那摸骨瞎子三岁半时一场厄运,害苦了他一生,这是他通过摸骨算命终生难解的疾苦。
好事者听围子言后又赶到客栈找摸骨瞎子求证,说和尚院的围子说你三岁半时受过一难。
摸骨的瞎子一听说这话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继而道出真相,说自己三岁半时在老屋的炕头上玩,炕上的槛坎(低矮的隔挡)与灶台相隔,并不高,他爬上槛坎时他妈正在捞面,他一伸手,从槛坎上掉进了面汤锅,妈妈眼尖,一把拎了他的双腿从滚汤中把他捞出来,命保住了,但却烫瞎了双眼。
这里还有一则小故事,文革时,安兴村组长智贤让村民锁贤去砸毁庙上的佛像,许诺拆毁佛像一次记90分的高工分,禁不住诱惑,锁贤扛了镢头去砸神像,心头却禁不住对神的敬畏,于是就先去庙上偷偷地烧了香纸,做了祷告,念叨了数遍,说的是:“不怪你(神像)来不怪我,只怪智贤派了我。”
祷告完了才抡起镢头一把把佛像挖倒了,继而推出庙推下山。
过了一段日子,智贤得了一场怪病,浑身发热,发迷糊,说胡话,人人都说是邪病。家人到红岩河找了一位当时很“灵应”的神婆给看病,神婆乏了角子,给说破了,后来一求证,还果有其事,智贤家人杀鸡请神,到庙上偷偷还了愿,智贤方一日日痊愈,病愈后的智贤叫来锁贤破口大骂,说挣高工分的时候咋不怪我派了你。
这个故事是一则毁佛的故事,是一则人性与自然环境较量,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心底的自私与真诚,而无独有偶的是,据网络文章:洛川县云寂寺毁佛之时,把任务派出了出身不好的群众,这个人却选择了与佛同毁。抱着佛像纵身一跃,跳下了沟壑。
原文的作者写道:“他那誓死一跃,是信仰还是信仰的破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江湖十大骗局
旬邑张凯 | ​骑车赴咸
宫礼泉铭
九成宫礼泉铭
临写《九成宫礼泉铭》
2018年1月24在礼泉开始干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