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六节 昔时云寂
userphoto

2023.01.28 陕西

关注

重写云寂山(第一节:一条长塬)

重写云寂山(第二节:佛寺消遁)
重写云寂山(第三节:古诗旧典镂云寂)
重写云寂山(第四节:千年云寂遍关陕)
重写云寂山(第五节:远遁的昔日繁华)

第六节 昔时云寂

云寂山突兀于安兴村北,地处于堡巷老庄西南,东、西、北三面临沟,仅南面一条小径依着古村塬畔逶迤北折,直通山顶,山顶俗称八亩涧,加上两侧的平地,有约二十亩之多,云寂寺大殿、戏楼等主建筑早先就建在台地里。
解放前后,云寂山早历经苍桑,但云寂寺尚保存完整。但前往云寂山的小径却并不平整,先是绕堡子组古住居在残塬畔典绕,继而是一段下坡路,坡谷底是近乎断陷的浅壑,在人类的修整干预下保持着可通行的崾岘路,上坡即是山门,山门前有一对雄伟的石狮,山门上有一副字体酋劲的联对:“义振千秋,昔时当今后世;感清三界,天庭地下人间。”
一入山门,迎面是两尊高过人头的石佛,再前方是饱经风雨洗劫的云寂山戏楼,戏楼面北,尤如江南古屋,三尺高戏台,四壁刻绘有古典史事,顶梁结构工艺精妙,榫头明暗结合,皆为上好的松木构筑,是历来庙会最为兴隆的文化单元。坊间传言说云寂寺的戏楼建造时底下埋了瓮,所以会产生声共振,声响更强,传播更远,并带有特异的“嗡”声和鸣。
戏楼后数十米外,即玉皇殿,供奉着玉皇大帝,端庄威严的玉皇像则,是守护神托塔李天王和太白金星。玉皇殿东面是娘娘庙,供奉着圣母娘娘,娘娘庙与钟楼及连成一排;西面则为观音菩萨庙、药王庙等,中殿是关帝庙和云寂书院。下殿正中为大雄宝殿,殿内正中如来佛祖高坐莲台之上,两旁排列十八罗汉,为僧侣们早晚诵经圣地。大殿皆为宫殿式建筑,建筑精致,雕梁画栋,飞甍走影,为周边百余里范围内当时之最宏伟建筑。
玉皇殿北,台子地间,有两株数百年树龄的高大古松, “屈曲离奇,干霄蔽日”,均有三围之粗,东西南北十数里之外都能望见,老辈人说从彬州上坡,到白极塬头上就能看到云寂山的古松树尖尖,古松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微风起处,松涛声声。庙宇周边及山坡地还植有古柏、古槐,散生有高大的楸树、杨树、柳树等,环境清幽。古松间立有一块石碑,记叙着云寂寺的变迁和地方历史,据正宁县永正乡南住村老教师杨连壁生前叙述,他在旧政府工作时亲眼看过“云寂寺”的石碑,碑文记载,某朝(忘记时代)曾有“达仁”居正宁守边,部队到了南塬(即永和塬)传令说:“达仁指挡了,以河为界”。是指防御范围,河南就不过去了。此说辞为安兴村南“支党(指挡)河”提供的得名依据。
除却古松,云寂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是一口大铁钟,铁钟堪称云寂寺的镇寺之宝,传说众多。据说云寂寺大铁钟浇铸地在今安兴村二组老城北,今寺后渠之南(原二队忠民家与一队争春家对面)的洼坡地,该地旧时尚洼地衔接,建有钟灵寺,与东面(今逢奇家南)之“窨子洼“相依,被称之为“钟灵洼”,传名至今。
当年功德主及寺院统筹银两,从各地收集大量旧农具及废铁器作为原材料,高薪请匠人铸钟,匠人们造炉熔铁,建模铸钟,计划一次性浇铸三口大钟,孰料铸钟的过程并不顺利,整整三年都没有铸成一口,每次铸成的大钟都有瑕疵,不是东边缺就是西边缺,或是钟身上出现巨大的砂洞,声如破锣。一次次铸钟失败,一次次碎铁重熔,匠人同寺庙方都失却了耐心,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求助于一位老道,老道四方察看,掐指细算,最后道破玄机,说铸钟需要铸入灵性方可成形,于是匠人们依老道的指点,把一对男女童子熔进铁水,三口大钟一夜间铸成。
钟灵洼铸成的三口大钟均钟高过人,口径广阔,一口口古朴浑厚,重达数吨,敲之金声悦耳,声震四野,人们将其依计划一口悬云寂寺钟楼,一口悬钟灵寺,一口挂安兴城头,皆为上好的警示法器。
若干年来,钟灵洼铸就的三口大钟钟声相应,参与着佛事朝诵和安全预警,人们随同着不同的需求以不同的手法击钟,钟身上每个钟轮、每个节点都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都具有着不同的神奇效应。
历史轮回,血雨腥风,随着自然的变化和战争的争阀,安兴老城城头上的铁钟在某个雨季随着东城头的城墙坍塌滑坡滑入了东面的担水沟底,云寂寺的古钟也不知所踪,后来重修云寂寺,已钟灵寺破败,人们就把钟灵寺的古铁钟搬到了云寂寺,一样的古钟,一样的钟声,依然钟音洪亮,声震正、旬、彬三县,依然具有着驱云止雨的神奇效应,如遇雹雨邪风,依传承的敲发,用力击打钟身上止雹的点位,钟鸣即雹至,无比灵验。这种撞钟止雹自然防灾的习俗一直坚持到解放初。
云寂寺大殿西南的沟坡畔,有三排“架板庄子”的旧窑洞,由一道胡同坡联结,共二十多孔,均有着漫长历史。正宁没有百年的老房厦,却四处存留有百年历史的古窑洞。周祖陶复陶穴的窑居传承,在陇东黄土高原存续的更为持久,黄土层坚实的特性与少雨的气候,同样保持了云寂山古窑院的完整,这些窑洞间遍布着许多寺庙,供奉着或简或精的神像,分布着龙王庙、鲁班庙、土地庙、山神庙、财神庙等众多庙观,庙与庙之间,窑与窑之间,内外互联,窨井遍布,并有特殊的地道结构,有些地道深入沟谷,直绕到沟壑对面的南山峁,有些却无尽的向东面的村庄蔓延。建有膳馆,居住有庙主、僧侣及主持的窑院被称之为和尚院,旁边大大小小的窑洞则居住着江湖郎中、术士、书院的先生。
老辈人都说:云寂寺诸神是天下最齐全的,解放前后这条东西百十里长塬上,就数云寂寺的庙会最大,即使普通的节会日,云寂山也能聚起万千繁华,热闹地像跟集赶会一样。这其实不难想象,云寂山四周的村落,大都是人口密集的大村,尤其是晚清回乱之前,小小的正宁人口已达二十三万之众(据《庆阳府志》),寺南是丁姓、程姓集中地安兴里;寺北沟谷相望地是李氏族人聚居的朱村;寺东是正宁巩氏族人发源地堡巷;与堡巷相邻的是隋末唐初于国公于志宁的徙迁地于家庄;西面则是集结过庄、王家寺(今曹家垃)与烟村、唐兴等村组的下南村;而且烟村和朱村北,都有着通往旧正宁县城(罗川)的便道,所以当年的云寂山地位远非今天的中心村广场所能代替。
在佛文化源远流长的黄土塬上,在群众性文化场所资源有限的旧社会,节会去寺庙烧香是一种惯例,善男信女携老扶幼,手捧香烛,怀揣香表,以凡人常心前往古寺,烧香拜佛、磕头礼拜,表达对佛的虔诚,对人生福祉的翼望,结集起一时繁华,表现着人间生机。
每年农历二月二,云寂山庙会,草木懵懂待醒,却已熬过了最严寒的寒冬,农活未开,年聚久闲,春风吹酒醒,农人们早按捺不住赏春的渴望,遁着遥可耳闻的戏院锣鼓声纷至沓来,奔赴云寂山赶庙会,为新岁的生产祈福,为简淡的生活放风。
人们沿泾河川道而来,沿秦直古道而来,沿罗川坡、凤凰坡和店子沟梁纷纷四面而来;上、下、南、北塬的来了,咸阳、礼泉的来了,四川、河南的商贾闲客,都一拨拨来了,山头临近的黄土道上,行人如织,络绎不绝;小小的山头上香火缭绕,锣鼓喧天,香客如潮;云寂山连同旁边的村子,都四处火爆,四周的梯田乡野,无不聚起了一处处杂耍摊和说艺圈,各种卖艺,各食摊洒肆、各种赌技说唱、摸骨算命、各种结亲成媒……、凑新鲜的,赶热闹的,玩花子牌的,摇麻花会的……四处笑闹,漫山繁华,和着鼓乐钟鸣,和着香风溢涌,演绎出了那个年代鲜见的人间烟火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啥?涉县“沙阳八景”被“狸猫换太子”?原有四景是何时消失的?
水墨画黄山云海,一层云一层山,还有巍巍古松抓崖岩
(12)作诗百日通(二)
涉县名胜:三槐九景
逛胡同052
乡村古景:百亩畈洪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