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严税务稽查!3月1日起,企业隐藏的这些税务风险将暴露无遗

“金三”并库及影响

3月1日金税三期(并库版)正式上线,实现了原国税、地税两套金税三期系统如期并库。

也就是说,以大数据著称的金税三期,将实现覆盖税务总局、国税、地税各级机关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的网络互联,逐步建成基于互联网的纳税服务平台。

金税三期系统“并库”完成后,一个纳税人只对应一个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一个电子税务局、执行一个办税标准。

对咱们企业和个人来说,就要加倍小心啦!合并后的税务局掌控的信息将更加全面、精准、透明。技术手段的升级,让税务稽查工作更加精准、更具有针对性。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将暴露无遗,违法成本进一步增大。

相关政策回顾

国地税合并后,税务机构也进行大改革,各地撤销县级税务稽查局,并设立了跨区稽查局,保持稽查局的独立性。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全面推进,意味着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有被抽查的可能性,合法经营日趋重要。

新个税法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加强信息共享……

个人账户大额和可疑交易监管力度增强!“公对私”转账管理更加严格。可以预见,之后的稽查范围不仅包含企业账户,还会将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的个人账户纳入其中!

如果查实税收违法行为,补缴税款是肯定的,随之而来还有大量滞纳金和罚款,税收信用等级受到影响,极有可能纳入税收黑名单,受到相关部门的联合惩戒,“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得不偿失!构成犯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哪些税务风险将会剧增?

一、发票不合规风险,特别是虚开发票风险。

(一)没有发票。实务中很多老板为了贪图便宜,一律不要采购发票,只有销售、没有购入,在金三系统库存就是负数,引发预警。税务讲究“以票控税”,这种情形一经发现,所得税补缴一定没跑。

(二)凡是能开的发票,不论与企业是否相关都拿来入账。比如自己的旅游费,孩子的尿不湿等。这也属于违规发票,白搭!

(三)没有实际业务,购买假发票、失控发票,简单残暴!

(四)滞留发票。隐藏销售收入,与之对应的采购票私自留存,没有进行入账、认证。税务机关通过抄报税数据和认证数据对比,就能准确发现。“拔出萝卜带出泥”,增值税款需要补交,附加税、所得税、滞纳金、罚款一样不能少~

(五)采购真实发生,但是自作聪明找低税点的企业开具发票。业务真实发生了,票也是真的,但业务和发票不一致,真票变虚开!

(六)还有免税的额度没使用,给别的公司开具没有实际业务发生的发票,企图赚外快。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虚开发票,很严重!很严重!很严重!税务部门利用最新税收分类编码和纳税人识别号的大数据监控机制,能够轻易识别哪些是虚开发票!虚开发票,特别是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税额5万元以上,就可归入刑事案件定罪量刑。就问老板,这么做咱值不值?

二、常年亏损或微利企业,将被追查常年亏损或微利原因。“事出反常,必有妖”,税务局的“火眼金睛”不会揉进沙子。

(一)通过个人卡收款, 收入不走公户、不开票、不入账等手段隐瞒收入。水电费耗费、银行卡流水都可能被查出“蛛丝马迹”。

(二)通过虚列工资、预提费用、虚开发票等方式列支成本费用,增加税前扣除,降低利润。

(三)股东购买发票进行报销,将本该税收分红的资金提前抽走,财务账面显示利润常年亏损,股东又省掉20%的个人所得税,“一举两得”。

三、频繁、大额的异常交易

(一)支付方式便捷的今天,仍在使用大额现金支付材料款、工资。

(二)个人账户大额资金交易频繁,大大超出了个人结算账户的正常使用需要。

(三)通过关联单位虚开发票,将发票涉及款项由企业转至开票单位,扣除手续费后的资金回流老板私人账户。

金三并库后,这些异常资金交易都会被监管,资金流向一目了然!

四、高收入人群的个税将迎来强监管

收入高、来源多样的人群要做好心理准备,隐瞒分红收入、股权转让收入、稿酬、劳务报酬等行为,越发变得不可行。

常见的哪些情形会引发税务风险预警?

一、科目余额异常

(一)把其他应收款当成垃圾桶,不明事项都计入这个科目,账户余额过大,引起监管注意。不合规的情形主要有股东借款、抽逃出资等。

(二)预收账款金额过大且长期挂账,有延迟结转收入、逃避纳税的风险。

(三)库存异常。金额过大,可能存在成本没有结转,账外经营,经不起实地核查;金额出现负数,极有可能是采购没有取得发票。

二、科目发生额异常波动

特别是年末为了“合理”控制应交税款,进行账务调整,导致各期的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变动异常。

三、税负异常

主要指标有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异常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实际税负明显低于行业、地区的参考值。

(二)企业的各期税负变动异常,忽高忽低,波动范围大。

税负异常,可能被监管部门认为存在账外经营、虚列成本等现象。

有的企业试图参考标准税负,运用核算手段控制企业缴纳税款的金额。需要提醒的是,税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的因素很多,市场复杂多变,企业经营状况也在不断发展,既有同一时期同行业企业的横向对比,也有企业前期数据的纵向比较。为合规而“合规”,反而适得其反。

四、数据比对异常

发票电子底账库、上报的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企业账套,三种来源的数据比对不一致。比如所得税前扣除的工资和个人所得税全员申报表的数据有较大差异;个税申报的工资金额与缴纳社保的基数不匹配等。

如何防范财税风险

一 、不要心存侥幸。之前的所谓“经验”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税务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先进,老板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二、取得合法、正规的发票,杜绝不合规发票入账。

三、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虚开发票。2018年8月开始,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四部委共同部署开展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打击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为虚开发票的“假企业”。千万可别顶风作案!

四、公司的收付款业务按照规定走公户,可别任性“走私账”,偷逃税款。

五、虚列工资增加成本,一定不要再继续!现金发放虚增工资,更是雷中之雷!

六、关注最新财税政策,了解最新改革动向;遇到财税问题,可以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寻求解决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亏不倒,活的挺好!” 注意啦!这恰恰是税务稽查的突破点!附企业常见税收风险与合规管理
打击发票犯罪的大网已经拉好!会计怎样才能独善其身?
金税三期下企业往来款项的风险分析
企业常见的15大税务风险!
2018年最新各行业“警告税负率”汇总!
发票协查,如何准确高效查出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