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攀登者》首映!海报上这个英语单词成功引起我的注意!

建国70年大庆,影院好片连连,我最期待的还是吴京的《攀登者》。

我非常喜欢攀登珠峰的主题,此前好莱坞影片《绝命海拔》《垂直极限》给我带来很大的心灵触动。

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看这部《攀登者》,但身未动心已远,根据我掌握的信息先预热一篇,写写我的感受。

8848.43米的高度,让珠峰(Mount Everest)成为地球之巅,登顶珠峰也成为了人类超越自我、突破极限的精神象征。

不过电影《攀登者》里的登山人可不是仅仅为了满足“征服欲”,他们更多是为了国家荣誉而战。

当年中国和尼泊尔讨论边界问题时,中国提出以珠峰为界,但尼泊尔反唇相讥:

中国都没登上珠峰,凭什么说它是中国的?

这一句话,激发了中国人的斗志。往大里说,这涉及主权领土问题;往小里说,尼泊尔人都登得上去,凭什么中国人就不可以?

可以说,中国人是被逼上“凉”山的。

再回到英语上,聊聊电影海报中的英文:

电影名称叫《攀登者》,英语名是 The Climbers

来自于动词 climb(攀爬),climber 表示“攀爬者”,尤其指“爬山的人”。跟 climber 经常形成搭配的是词是 social,但 social climber 可不是什么好词儿:

牛津词典明确指出该词具有 disapproving(贬义),指:

a person who tries to improve their position in society by becoming friendly with people who belong to a higher social class

跟社会阶层比自己高的人套近乎,以求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人。

在中文中,这种人叫“攀高枝的人”、或“趋炎附势之人”。

其实英文关于“攀登者”中还有一个更专业的说法:mountaineer。

一看这个词,我们就知道它来自于mountain(山),-eer是一个表示“人”的后缀,和 climber 有所区别,mountaineer 的含义更窄:

可见,mountaineer 专门指“把登山作为体育运动的人”,换句话说叫“职业登山者”,或“登山运动员”。

但电影中的"攀登者",目标不是体育竞技,而是为国家主权而战,所以用含义更广的 The climbers 反而更恰当一些。

我突然想到了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莱斯大学发表演讲,解释为什么美国决定登月,原因非常简单:Because it is there.

60年代的中国,技术和水平确实不如美国,但美国人登月和中国人登珠峰背后的精神高度相似,因为:目标就在那里!

只要月亮在那里,终有人会登上去;只要山在那里,也终会有人登上去。

也许我们普通人这一辈子不可能登月,不可能登上珠峰,但我们心中一定要有月、有山,因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There is nothing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今天会去看片,赞助个爆米花呗?回头写观后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张登山照,震惊全世界丨说英闻
UC头条:直击: 珠穆朗玛峰半山腰的尸体, 看图就能吓退一批人!
不止於攀登(上):忠哥
【国庆70周年记】之五:每个攀登者都是追梦人
山在那里:登顶珠峰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