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聆听】@@畅谈国内缓控释制剂的昨天、今天、明天@@

【聆听】@@畅谈国内缓控释制剂的昨天、今天、明天@@

请教:缓释材料中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美多秀)的E系列(E3.E5.E6.E50)和K系列(K100.K100M.K4M.K15M)中的具体性质?特别是K4M和E50能说详细一点最好,谢谢!
请教:请问乳糖在缓释剂中有何作用?其用量是否直接影响到药物的释放?谢谢!
缓控释制剂的大生产控制技术是最值得研究的,目前没几个成功的,光在实验室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有一段时间没来园子了,现公开回答两个pm给我的问题,请谅解。
“我国从90年代初开始有控缓释小丸论文,90年代中期开始有很多大学、科研院所、国内企业 抢报了很多控缓释(小丸)胶囊的批文,但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纯国内企业(史克、爱的发 暂不算)大规模产业化?”,按 我(楚留香) 的理解,既然有了批文,那么就是可以拿来生产了,怎么还会不能大规模产业呢,不然,批文有什么用啊?
----回楚留香:那个年代,是不兴现场考核的,也没规定有相应的GMP生产线才能报产,拿个糖衣锅滚个丸、包个衣做几批混在一起就拿去申报,还是很快的,至于生产吗,正如上述,要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当时中美史克生产(原)康泰克也是用糖衣锅滚丸包衣,这是国内唯一产业化成功的例子(其他的小丸如速效伤风胶囊内的小丸没包控释衣层),其实此方法用于生产的难度大、收率低、重现性差,新康泰克就已经改用流化床了。
至于批文有何用吗,拿来倒一下、摆一下、蹲一下,还是很值钱的!
据我(jxlxx )所知的情况,广州医工所(广州市控缓释制剂研究中心) 的 盐酸地尔硫卓控释小丸工业化生产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台湾元成的设备有先天不足,我看过百澳那套流化床,底部进气分布不合理,致使物料流化状态不均匀;二是贵所提供的地尔硫卓控释小丸制备工艺不成熟。

----回jxlxx:1. 台湾元成给百澳的流化床可能会有不足之处,但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况且“办法总比困难多” ,而且 广州医工所+广东百澳+台湾元成 的3方精诚合作,肯定赛过1个诸葛亮;2. 广州医工所研发的地尔硫卓控释小丸(这应该是SDA成立后批的第一个控释小丸)的制备工艺 开始时肯定会不很成熟,特别是从实验室小试 1 kg成功的工艺-→中试 50 kg的工艺,就算是普通制剂都可能要有一个艰难的跨越,更何况小试设备(德国Glatt)与中试生产设备(台湾元成)的生产商不同、设计理念也不同,但“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 广州医工所+广东百澳+台湾元成 3方联合进行既有静气又有勇气的开拓性攻关,令人欣喜的结果是,中试头3批就连续成功!
通过 广州医工所+广东百澳+台湾元成 3方的长期协作,广州医工所研发的地尔硫卓控释小丸 的中试成功,填补了民族制药高科技产业中 国产控释小丸的一部分空白,“中试头3批就连续成功”这个几率,可以使人对制备工艺的成熟问题产生疑虑的几率降至较低的水平!
应大力发展临床上习用的复方制剂。在危、重、急疾病的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代表了事物特性的一面,而对于许多长期、慢性疾病和一般性疾病,采用非处方药物、常规药物以及复方药物进行治疗代表了事物共性的一面。两方面均不可忽视。在欧美日等先进国家,不仅有大量的普通复方制剂上市,也发展了不少复方缓释及控释制剂,如复方左旋多巴和复方卡比多巴缓释片,复方伪麻黄碱缓释片(含扑热息痛),复方硝苯地平缓释胶囊(含氨酰洛尔或美多洛尔),复方尼索地平缓释片和复方双嘧哒莫(含阿司匹林)缓释胶囊等。正在研究的还有复方沙丁胺醇渗透泵片(含特布它林),复方普萘洛尔(含氢氯噻嗪),复方非洛地平缓释胶囊(含氨酰洛尔或伊那普利)、复方特非那丁(含伪麻黄碱)、复方氯雷他定(含伪麻黄碱)、复方维拉帕米(含特拉多普利)、复方茶碱(含沙丁胺醇)等缓释品种。大多数制剂仅对一种药物进行控释,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沙丁胺醇等,而另药物系以速释组分存在于制剂中。速释部分药物一般有较长的半衰期或仅需1天1次给药。
这个帖子好
HPMC为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用其制成缓释
片遇胃肠液后,吸水略有溶胀,形成凝胶屏障而控制药物溶
出。实际上亲水凝胶骨架片的释药是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
的综合效应的过程,该骨架片遇消化液首先表面湿润形成凝
胶层,表面药物向消化液中扩散;凝胶层继续水化,骨架溶
胀,凝胶层增厚延缓药物释放;片剂骨架同时溶蚀,水分向片
芯渗透至骨架完全溶蚀,药物全部释放。亲水凝胶骨架片由
于药物的水溶性不同,释放机制也不同,对于水溶性药物主
要以药物扩散为主;对难溶性药物则以骨架溶蚀为主。表现
为先快后慢的现象,这是由于凝胶层逐渐增厚而使释药速率
逐渐减慢所致 。
我是学药理的,这些年搞了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自己设计处方、进行体内外的释放度研究,由于资金缺乏,做的工作不够深入,但好在有生产经验的同事合作,我们的缓控释制剂都顺利地实现了产业化。
我对目前缓控释研究的感觉是企业普遍不感兴趣,由于缓控释制剂在疗效方面并没有重大的改善,临床医生用得较多的还是普通制剂,比如心血管类的药物,缓控释制剂并没有取代原有普通制剂,虽然大量的文献宣称在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方面缓控释制剂有很大的优势。其它的方面正如楼上的战友所说的,工艺的可重复性和设备性能的好坏对缓控释制剂的产业化影响较大,企业需要的是高生产效率和高利润,如果这两点不能满足,企业就不会去生产。
对于缓控释制剂的未来,我还是充满信心的,但我觉得控释制剂和靶向给药制剂的发展前景更优于缓释制剂。缓释制剂虽然缓释机理不同,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同,但对于控释制剂而言,开发的前景更广,需要做的工作更多,研究的类型也更丰富。
国家即将出台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看到站上发表的讨论稿,似乎对改剂型的品种国家不再承认是新药,这将较大地打击从事药剂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国内许多研究单位的制剂研究水平还是很高的,如果将改剂型完全放在企业完成,那将受到企业发展策略、资金等方面的影响,虽然说产业化会更好一些,但对整个制剂研发水平的提高并不利。

小生也正在一个药物的控释片,有机会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mxyy :可否将六月份上海的培训班资料传上来一起分享分享?先谢过!
前一阵子,老板想要我做一个缓释制剂。正好厂家过来调试仪器,学了一下,给我一个错觉,缓控释制剂不是那么难做,细细看看前面各位朋友所说才明白:问题的关键不在科研能力,也不再产业化开发,硬件软件我们都不缺,即使缺也不是困难。真正在于,我们的合作意识!
就比如微丸,仪器厂家做得比科研单位做得好,但他们不会平白告诉你。药剂学、药代药动和药理学是三个研究方向,没有那个老板强到以一挡三,于是做好本行,其他装装样子整点数据就完事了。产业化方面,如果前面捋顺了后面也会顺利许多,甚至迎刃而解。
中国是穷,企业是没有钱,科研单位也是拮据,众人分着有限的一杯羹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各自拿出自家的麦子、磨子、锅子,油盐酱醋的,再煮他一大锅呢?sigh~~~ 当然,有拿出来的,可却是陈谷子烂芝麻,豁了口的破锅 ,真不知道,同仁们在此担心讨论,什么时候会有个真正的改观。

跟制药机械厂家进行沟通合作是很好的方式
看了大家的话我敢同身受 ,我们的将来还是不错的。
如大侠们所说,缓控释90%以上体内外相关性不合格,产业化微乎其微。
用缓释在SFDA上查询(已经批生产),有475条记录。控释有34条记录。
按说产业化程度也可以了吧。这些产品的实际效果不知如何?
抛出这个专题,真的不错!!大家讨论得也很热闹。本人也做了多年缓释制剂的开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国家的政策问题,从国外及相关的文献上看一个产品不错,但是在国内却做不起来,为什么?因为医院不是以病人的利益为利益,而是以自已的利益去盘剥病人。医药的经济学根本在国内行不通,我们原来选题时多以医药的经济学来定。不过,从国内的技术能力,目前主要存在:设备、技术及开发人员储备、 辅料(国内不少厂家的辅料不具重现性,如何保证产品的重现性)、管理(应以体内的药动学数据定体外的释放度标准,而国内把它倒过来了;生产时改进处方后是否能生物等效也不得而知)、政策(定价等)。
我觉得yxx_168 讲得很好,特别有2点很有共鸣:
1. 作为第一销售终端的“医院不是以病人的利益为利益,而是以自已的利益去盘剥病人”。“盘剥”这词用得贴切,正是“趁你病拿你命”。
2.“应以体内的药动学数据定体外的释放度标准,而国内把它倒过来了”这点是很要命的,不实事求是,药典上以“释放度控制几个点、体外释放是否零级”判断是否“控释”就是证明。
这些不改,很难发达!!!
缓释制剂体内外数据很难兼容,目前无法预测, 全靠用人体实验试错.
国外开发此类制剂, 一般同时做几个处方, 通过人体PD/PK数据来确定哪个处方好.

缓释制剂不仅难开发, 也很难仿制. 如果开发成, 在国外是很受欢迎的,保险公司会买单, 因为提高医从性,容易使病人的疗效相对改善

目前中国开发缓释制剂的瓶颈不仅在于缺乏经验,资金和企业的重视程度,还有现行的新药审判制度, 申报一个缓师制剂的临床批文,要折腾如此长的时间和精力, 在美国甚至印度5个制剂都做完了,中国也许还在审核中, 对于已确知药物安全和有效的制剂,在中国审批为什么如此难,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国人和审药人深思吗?
我想就中药缓控制剂谈一下,中医中药历史悠久,近年来中药制剂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中药释药方式还停留在较低的阶段;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已经展开了10余年,引入了大量新观念和新技术,有效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但有的研究偏离了中医药基础理论,走上了“中药西化”的狭隘道路。
中成药目前存在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技术含量低,剂型落后。据统计:现在经国家批准的有9000多个生产品种,大多为普通片剂、颗粒剂、合剂等,其中不少品种,内控质量指标不可靠,有些品种疗效不明显,而这些品种的实际疗效还达不到汤药的70%。同时,目前报道中药安全性问题也屡见不鲜。
据此,我们必须肯定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加大对中药复方的深度研究,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整体治疗的特点.
我想就中药缓控制剂谈一下,中医中药历史悠久,近年来中药制剂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中药释药方式还停留在较低的阶段;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已经展开了10余年,引入了大量新观念和新技术,有效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但有的研究偏离了中医药基础理论,走上了“中药西化”的狭隘道路。
中成药目前存在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技术含量低,剂型落后。据统计:现在经国家批准的有9000多个生产品种,大多为普通片剂、颗粒剂、合剂等,其中不少品种,内控质量指标不可靠,有些品种疗效不明显,而这些品种的实际疗效还达不到汤药的70%。同时,目前报道中药安全性问题也屡见不鲜。
据此,我们必须肯定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加大对中药复方的深度研究,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整体治疗的特点.
从理论上讲,中药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研制与西药缓控释制剂没有本质上的区
别,然而,由于中药及其复方具有多成分、多作用、多途径、多靶点整合调节的作用,它不同于结构清楚、成分单一、作用靶点明确的化学药品,加之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发展相对较晚,还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大多是从西药的缓控释制剂中照搬过来,由于中药固有的特性,西药缓控释理论及技术往往并不完全适用于中药。目前,中药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理论及技术体系尚处于研究与完善阶段,制备中药缓释、控释制剂还存在许多困难,在制剂过程及质量评价中还存在很大的难度。主要的难点在于:
1、如何确定有效成分,然后对于药材进行去粗存精,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2、设计合理的处方,选择适宜的辅料;
3、如何对于中药的缓释控释成品进行综合质量评价
因此,要想真正发展中药的缓释控释制剂,可谓是任道重远。
我也来谈谈我对缓控释制剂的昨天、今天、明天的理解。
缓控释制剂有很多种,我认为最简单而且可靠的是骨架型的,或是水凝胶型的制剂,这样的制剂释药稳定,突释效应小,制备方法简单,在体内外的相关性也较好,而且这方面的辅料是最多的,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膜控释的缓释制剂我觉得不是很好,首先是膜材料比较少,就只有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树脂等有限的几种,而且成膜的工艺很复杂,缓释衣不像肠溶衣和普通的薄膜衣那样,基本是包上去就行了,缓释衣要求厚度和成么得均匀性很好,而且还要加入一定的制孔剂,温度对缓释衣也有很大的影响,重现性差。
其他的如渗透崩等等,技术要求复杂,属于我们继续研究的对象,但应用于生产还不太现实。

这些年来过内的各个大中小厂家,院校及一些规模不一的研究院所都开始了对话控释制剂的研究,报了许多的缓释片、胶囊等等,可谓是如火如荼,但真正能够有所谓缓释作用的,说实话真的屈指可数。能够做到控释的就更不多了。
各个厂家都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来做缓控释制剂的,再过内作一个环控释制剂的项目,最多花个40-50万人民币,开发周期也很短,有的几个月又得一年,而且不管是什么药,只要靠的上边的,都拿来做缓控释制剂,市场上买的也是很多,但我认为过内的环控释制剂的质量都很差,有一次我在药店买氯化钾的片子,那边没有说要缓释片,但所谓的缓释片式一天给药三次,我就不明白了,氯化钾为什么要缓释?普通的氯化钾片一块钱能买将近100片,而缓释片要十多块钱,才能吃几天,可想而知,他的利润翻了多少倍?
我自己是药剂专业的,在老板手底下作过不少缓释的制剂,自己认为缓释制剂是药物制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但不能一哄而上,要想过外的先进的制药公司学习。

缓控释制剂要想发展,就的从药监局开始严格管理,我们实验室曾经和美国一家公司合作过一个普通制剂的纯仿项目,人家为了这个项目投资了几百万美元,试验从处方前研究到人体生物利用度做的非常详尽,而在国内我们的缓控释制剂好多都是投资很少,期限很短,作的很粗,最终就是导致要么没有缓释效果,要么突释严重,我觉得这对患者是很不负责的,药监局要对这些负一定的责任。是要重视体内外相关这一块,要求厂家多做试验,才能得到满意制剂。
缓控释制剂确实不错,可是我们厂生产的一种产品销售量却一直不好。
而且在制剂过程中有很大困难
缓控释制剂在技术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对设备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目前国内做缓控释一般是骨架片,对企业而言不需要投入资金和更新设备,多用湿法制粒工艺进行,需经过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等过程,工艺上控制点多,产品工艺难以重现,只要一两个参数发生一点变化,做出来的缓控释骨架片就不合格了。

近一年多来,我在做滴丸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滴丸是将药物和基质加热熔融混合均匀后,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使液滴收缩成球状制成的制剂。滴丸实际上是熔融法做的固体分散体。滴丸剂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控制质量(我公司就有烟台康达尔的中试机一台和72滴头的大生产机一台)。主药和辅料只要混合均匀就能得到合格的产品了。

针对骨架片工艺过程长,质量难以控制的弱点。我想将有些药物做成缓释滴丸应该是可行的,药物不但要满足其他缓控释制剂的药动学指标外,还要是服用剂量较小,能耐受高温(滴丸的载药量是比较小的,且熔融法是需要80-90℃的温度)就可以了。

这一段时间在实验室里摸了几个处方,用水溶性的聚乙二醇和水不溶性的硬脂酸为基质,调节它们的比例,能滴出硬度适宜、丸重差异小的滴丸,释放度试验表明能够在8-10小时缓慢释放出90%以上的药物。关键是缓释滴丸的工艺控制点少,所做产品重现性好。

查了一下资料,有两个缓释滴丸的专利,但药审中心没有受理过缓释滴丸。分析其原因,这可能与聚乙二醇容易老化有关。我想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解决:适当增加其他基质的量(如S-40、泊洛沙姆等),减少聚乙二醇的用量,减少主药的量,增加滴丸的服用量,延长主药和基质的混合时间,尽可能使它们混合均匀。目前我以这种思路做个一些滴丸的样品,正在做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观察滴丸的老化现象是否能得到缓解。还有一点,如果老化试验是表现出释放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可以考虑将三个点的释放范围定宽一点,使刚做出来的缓释滴丸释放度靠上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在有效期内不超过其下限,有效期也可以定短一点(只是销售上要叫苦了)。基质的选择也不一定局限在聚乙二醇上,只要在50℃以上,一百多度的温度下能熔化的物质就可以作为滴丸的基质。

以上也算是对缓控释制剂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希望与各位缓控释开发的战友多多交流,让缓控释制剂尽快产业化。

战友的经验和思路很值的借鉴。缓释滴丸也是实现药物缓控释的一种载体或者剂型。
我才刚进来这里,看到这个话题。大家都谈了许多,我来讲讲我的经历吧,只是描述经过,许多地方讲的原因可能并不对,也不深刻。
我们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定位就是只做控释剂型,也就是只做渗透泵片,因为我们公司有一个技术就是激光打孔机。我们公司领导是搞化工出身的。
我们自己并没有渗透泵技术,当时从上海买了沙丁胺醇渗透泵片,靠学习这个产品的工艺处方做了其它产品。这个产品后来放大的时候问题很多,又有激光打孔机打不上孔、孔径大小的问题,经过自己改进处方工艺后,勉强合格,还要组织工人挑片,把没有打上孔的药片给挑出来,这真是件可怕又原始的事情。上市以后卖得并不好,生产出来的药片堆在仓库里已经放到过期。只生产了几批,卖不出去,后来再也没有生产过了。
我们公司研制的渗透泵片,也就是自己内部立题的不少,但真正申报的除了沙丁胺醇,就是另一个中药渗透泵片了。这个渗透泵片我们在实验室做的时候处方工艺并不稳定,体外释放结果反复无常,但是领导并不想真正弄成功这个技术,他只想把这个东西报上去弄个批件,用中药渗透泵的概念圈钱。说实话就我们实验室的水平也不可能搞清楚。总之就那么给报上去了。(对了,我们公司还写了若干个专利圈地儿,像以前某位战友说的。听说很多公司都这么干)。可想而知,渗透泵片本身许多问题没有搞明白,申报困难,工业化难,何况是中药渗透泵片,再何况我们这个中药本身并不是真正的单体,这个问题在后来的审评会上惹来许多麻烦。说得最多的还是立题依据和体内外相关性,可以说公司领导当时立题的时候就是一拍脑门随手拈来的。最终这个产品是给毙了的。
现在我们公司只做普通片仿制了。但是相信控缓释将来还是要做的,等公司有许多钱可以花的时候吧,毕竟那个太费钱,周期又长,公司领导又不懂,很容易把公司拖垮掉。
先写这么多,等想到啥再补充。


以前,我是缓控释制剂的积极分子,经过这么多年,我想通了!不要为缓释而缓释,也不要为控释而控释。缓控释技术也许是好的,但它不到社会的需求达到适宜的程度时,它是不会热起来的!目前,我觉得国内用药病人的要求只是把病治好而已,用药方便显得很次要,有点副作用也能忍受,除非缓控释与普通制剂价格相差不大!我们制药的或说研究制药技术的,要想使缓控释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关键是发现缓控释制剂技术的切入点,并要与实际想结合!一直来,我还没发现!
我在公司刚刚被指定负责以后的缓控释片、缓控释微丸的新药开发。我现在什么都不懂,缓控释技术项目公司也刚刚规划,还没有真正起步。请各位专家说说,做缓控释项目一般都需要哪些机械设备,具体有什么要求?

谢谢
本人开发过几个缓控释制剂品种,在申报过程中遇到问题。
药审中心对控释制剂非常敏感,在他们眼里,国内没有一个制剂可以达到口服控释。所以,不管你把资料做得多么漂亮,他们都会找理由把你否调,特别是中药控释,大家千万别做,要不以后麻烦太大了,结果肯定是退审。
回顾自己做缓释制剂的经历,感触颇多。那是在郁闷中度过的,也是在奔跑中度过的。
历时近两年的时间,所做的成品样品有上百个,释放度检测样品更多。
有时一天要做两个样品的释放度(因为我是一执着的人,不得到结果我不甘心),加班是经常的事,有那么一个周,连续四天加班,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九点,有时甚至凌晨两点)。就为了要得到一个稳定的释放曲线。
后来发现我们所用的溶出仪有毛病,是一台太过于老化的黄海生产的非固定的,转速六个杯子不一样,转轴有的还不在杯子的正中心,可想而知,我们所得到的数据当然就不稳定。一直建议买一台新的溶出仪,领导不同意,不愿意投入。勉强能相信的是一台生产上用的溶出仪,还得将样品和必须的用品提着走上一千多米的距离,并且还得在他们生产不能用的时候抽空用.曾经的失败是上百次,都是一个人来承受。旁人还要看你的笑话,你研究了这么久还是没有成功!安排来协助的是新人,有好多次试管未洗净,所出来的数据差得太远了;还有一次是温度计用的是坏的,所出来的数据离谱;因为老是不成功,一起做分析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太苦了,我也知道,不过没办法,他们不坚持的时候也只有自己坚持。
我在黑暗中度过一年多的时间,其实不想回想这些,两个字——辛酸!
除了辛酸,还是有一些成功的快乐。当你得到一点进展的时候;当你带着疑问四处找寻答案而豁然开朗的时候,你会非常开心。这些是钱不能买到的,当你沉浸在这些中的时候,你就不会去考虑这个项目值多少钱了,要不怎么说自己傻呢。
其实还是辛酸更多一些,有多少个假期,是在郁闷中度过的。辛酸自知了!
现在平静许多了,我已经成功完成了。
本人已工作了一年多,也是一直致力于缓释制剂,一开始做了缓释片,费了千辛万苦才把过了工艺关,深感工艺的重现性太差,一开始做的素片释放度都非常好,结果包衣后立马变慢,后经处方再定,工艺还比较稳定。现做缓释微丸,更加觉得重现性问题比较严重。而且从事这方面的课题,经常加班,深感身心疲惫。
中药的做缓释的好像不怎么见
mxyy,缓控释制剂技术已不是新技术,你们老板何必呢,其他单位或个人先专利保护起来???不会把/我们生产许多缓控释制剂,没那么难,别呼诱了.
近3O年来以西药为原料的药物缓释制剂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相比而言,中药缓释制剂的开发却大大落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批准的51个缓释品种中只有一个中药制剂。最近,国家加大了对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投入,中药缓释制剂的开发也将成为一种制剂研究的趋势.国内关于的中药口服缓释制剂的研究主要有在这三个方面:中药单体化合物口服缓释制剂
中药有效部位口服缓释制剂,中药单味药和复方口服缓释制剂.近年来一些文献中所提到的部分中药单体口服缓释制剂有:灯盏花素缓释微丸.灯盏花素缓释片.葛根素缓释片.磷酸川芎嗪缓释片.磷酸川芎嗪缓释小九.青藤碱缓释片.芦丁缓释骨架片;中药有效部位口服缓释制剂有脑络康缓释胶囊.三七总皂苷缓释片..银杏总内酯控释小丸.葛根黄酮缓释胶囊;中药单味药和复方口服缓释制剂有大黄缓释片.复方丹参缓释片.左金缓释胶囊.元胡止痛胃漂浮型控释片.四逆汤缓释片.尽管国内这方面的试验室研究做了很多,但真正上市的中药缓释制剂好像就只有雷公藤缓释片.中药开发成缓释制剂,有相当大的难度,撇开前处理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不提,仅仅是中药成分复杂这一点就给评价方法的建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更别提体内药动学参数的测定了.中药缓释制剂在研发上最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问题1)许多中药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不强,或在中药材中的含量很低,适于制备缓释制剂的中药单体化合物数量较少;再者,从中医药理论和中医用药特点来看,以应用多组分的整合作用为主,单一成分缓释载药平台的构建对中药制剂水平的影响力有限。
(2)研制中药有效部位的缓释制剂,与中药单一成分的缓释制剂相比,较能体现中药多成分、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反映中医药发挥综合疗效的优势,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但有效部位存在剂量较大,成分多,物理化学性质比较复杂等问题,给制剂工艺和质量评价带来困难。如何比较全面的反映有效部位的缓释特性,区别于单一成分的缓释评价,保证缓释剂型给药的精密性,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3)中医以复方应用为主,但绝大多数复方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尚未完全清楚,成分和药效的对应关系不明确,即使是单味中药的有效组分确定亦相当复杂,难以获得缓释制剂设计所需的动力学参数,也难以建立质量监控的指标和方法。
缓释制剂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中药缓释制剂,发展前景更是非常广阔,但如何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标准是其突破的瓶颈.
听说尼美舒利在制剂技术上存在一些问题.请问各位专家,是什么问题?
今天又看了一下dandan521版主组织的缓控释大讨论,可谓感慨百千,此起彼伏啊。缓控释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欢喜的的是摆脱了常规制剂,迈上了制剂的一个台阶,忧的是形势很严峻,问题很严重,黎叔(老板们)很生气,小兵们(研发人员)很委屈(不是不努力,客观因素也很多啊如设备、资金等等)。
回顾昨天,可谓“一碗麻辣汤,两行辛酸泪”,刚立项时可谓热火朝天的做试验啊,起早贪黑的做溶出(当时还没有自动取样的),然而这样的热情到了体内试验被打的一败涂地,甭说到人身上的体内外相关性了,就是狗狗这关就过不去(当然不排除生物之间的差异)。一句话来概况可谓失败的教训远远大于成功的经验。
回到今天,犹豫不决。今天的我们不想重复昨天的故事,不想一味的做简单的仿改。但像楼上有的战友说的老板一听说生物等效性还有临床一百对就打退堂鼓了,的确如此,缓控释看上去只是多做了一会溶出,但是在体内这一块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好多人抱着侥幸的心态拿到临床批件,到头来导致了临床上近90%品种不合格。做销售的老板往往喜欢下军事式的命令“如在几个月内给我拿下某某项目,不惜一切代价”,研发人员或者技术出身的人员脸皮薄,做不出来怕丢面子,个别的就东凑西凑的完成了项目。殊不知,面子保住了,其实隐含了许多问题。项目管理学习时提到了一个“墨菲定律:任何可能出错的地方都将出错。不是不出,而是时候未到”,小试的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可能在中试在生产中,甚至在上市后随时都有问题发生。当然,并不是说把所有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进行下一步,而是在小试的过程中(楼上有战友提及过)尽可能的把工作做细吧,时间长一点就长一点吧,脸皮不重要,对得起良心就行了,即使被炒,后来者如果都这样做的话,老板会认可的,研发的节奏应该由研发人员来掌握的,或者说是由科学依据来控制的(为什么国外上市一个新药的时间都差不多,因为那是科学的结果)。
展望明天,国家开始对简单的仿改进行限制,缓控释制剂还是有很大的空间,还是要做的,剩下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做?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学习了两届的缓控释会议的资料,从理论上讲前后两次基本上没有很新的内容,去年参加的中美药学论坛中有一篇关于体内外相关性的文章,介绍了国外体内外相关性是如何如何做的,讲的很细,会后给我的反思很大,也向报告人请教了好几个问题。我认为,我们目前的研究思路有点急功近利了,有些投机取巧。可能是受预算的影响走了不少捷径,其实跳过的都是很关键的步骤(如胃肠道吸收试验,释放试验的各个因素是否考察完全,上动物试验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是否反馈到处方的重新设计上。。。。)其实释放度只是一条曲线一幅图,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体内试验才是最说明问题的,否则花了大笔的钱和经历,到头来只买了一副好看的释放曲线图(咱们画的都是大手笔啊)。国外的处方工艺是通过体内试验优化出来的而非体外画出来的,目前国内的产品基本上是撞出来的(不排除个别)。总之,要么就别做,要做就要慎重,要跟老板提前讲好了风险。
将来的迫切期望就是能真真正正的做一个缓控释,哪怕一个啊。


不错,看看上面许多同行的留言,我也深有体会。
1:辅料、工艺稳定性差,批次差异明显;
2:在严格条件下(生产上难以实现)生产合格(体外释放合格)样品,再去做体内实验;与普通制剂相比无明显曲别;
3:体外与国外品释放相同,体内差异大,如何修改处方?每个处方都做体内实验?怎么可能,老板是不会“浪费”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院中药制剂开发四原则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中华第一丸——王氏保赤丸”被《上海医药》杂志刊出
复方丹参片那么多还有滴丸,如何正确选择呢?
《黄帝内经》第一部医史篇 第十六集 灵丹妙药
中药制药的前处理工艺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