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OPD 诊疗详解,读了这篇就全懂了

导语

慢阻肺(COPD)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COPD 早期的诊断率非常低,患者首诊的症状通常是咳嗽咳痰,从而忽视了缓慢的肺功能损害过程,最终导致病情恶化。COPD 虽是复杂的慢性疾病,却又是「可防可治」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为此,丁香园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刘辉国教授,为我们深度讲解了 COPD 的流行病学现况、病因特点、诊断和治疗以及如何预防急性加重的经验,并对基层医生的诊治提出了建议。




丁香园


问:目前我国 COPD 的现状如何?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慢阻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在我们国家,根据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显示,慢阻肺在 40 岁以上的成人中患病率大概 10% 左右。


为什么这里我们要强调 40 岁以上?因为慢阻肺是一个慢性疾病,随着长期的环境污染或烟草危害慢慢积累,所以在 40 以上成人中是非常常见的。其中 40 岁以上男性的患病率大概是 13%, 女性是 8%,男性略高于女性,所以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


同时研究也发现慢阻肺在城市和农村人口中都有存在,而且他们的患病率差异并不是很大。一个方面慢阻肺的患病率很多,另一方面,公众对慢阻肺的知晓率还远远不够。


知晓率低主要由于:


1)慢阻肺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反复咳嗽,排痰,因症状很常见以至于很多人没有重视。


2)慢阻肺导致肺功能的损害是一个非常缓慢、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可能需要 10 年甚至 20 年,所以很多患者出现慢阻肺肺功能损害时也没想到是慢阻肺。


丁香园


问:门诊有哪些措施可以提升公众对 COPD 的认知?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慢阻肺认知的提高和普及是一个的严峻任务,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长期努力。提高大家对这个疾病认知,主要需从几个方面努力:


1)首先每个医务工作者要提高慢阻肺疾病的认识。譬如来就诊的患者如果出现了慢性的咳嗽,反复的咳嗽、咳痰,有时伴轻度的活动后呼吸困难,要考虑到慢阻肺的可能。


2)凡是长期抽烟、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建议及早做肺功能检查,筛查患者有没有慢阻肺。


3)通过社会媒介,包括媒体等,让整个社会的普通人群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


4)要普及关于慢阻肺的知识,让大家知道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希望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效果。


丁香园


问:COP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何特点?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慢阻肺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


病因方面:


1)过去我们认为吸烟、烟草污染是慢阻肺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长期大量抽烟,尤其是每天抽一包烟,连续抽烟时间超过了 20 年以上是高危的人群。


2)但除吸烟以外,环境污染也与慢阻肺有密切关系,包括现在空气污染,过高的 PM2.5 也会诱发或导致慢阻肺病情加重。


3)非常重要的是职业因素,有些职业接触过多的粉尘,或者一些化学物质,比如煤矿或者水泥矿、石矿等,这些行业人群慢阻肺比较多发。


除了这些原因,慢阻肺还可以发生在长期有哮喘或肺结核的患者身上。另外还与患者本身的遗传或身体状况有关。有关研究发现慢阻肺患者容易发生在出生时体重比较轻的患者身上。儿童时期、婴幼儿时期某些呼吸道的感染也有可能会导致或者诱发慢阻肺。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有几个方面:


1)慢性炎症。可能是由于一些烟雾或环境污染物而导致的慢性气道炎症。


2)呼吸道的粘液纤毛运载系统的功能失常也与慢阻肺的发生有关。


3)有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我们机体有自我保护机制,比如α1-抗胰蛋白酶,它可以保护我们的组织免受一些蛋白酶的损伤,当这些化学物质缺乏或者减少的时候也可能会诱发慢阻肺。除了这些方面因素以外,还包括氧化应激,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与慢阻肺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


总体来看,慢阻肺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引起的慢性疾病,可能存在着多种的表型,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可能有一定的差异。


丁香园


问:我国在病因或发病机制方面有何研究进展?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慢阻肺是一个研究的热点话题,所以最近几年临床科学工作者做了很多研究,比如说像一些新的炎症介质或者细胞因子,比如基质金属蛋白酶或者是组织生长因子或者肺泡细胞的凋亡,基因多态性等等,他们研究发现都与慢阻肺的发生发展有关。


丁香园


问:造成 COPD 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慢阻肺漏诊、误诊率很高,尤其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率非常低。


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对慢阻肺的认知不足。很多患者有咳嗽、咳痰,伴长期抽烟,属于很典型的慢阻肺,但是患者不知,他认为这是抽烟以后出现的现象。同时慢阻肺随着时间延长患者会逐渐出现活动后喘气,比如四十岁开始患病,六十岁出现活动后喘气,很多患者认为六十岁的时候就应该出现喘气,他把这些症状理解为身体原因。


第二,我们整个社会对慢阻肺的重视程度不够。慢阻肺是一个很严重的慢性疾病,但整个社会对慢阻肺的认知还远远不如高血压病、糖尿病。


第三,与我们医务工作者也相关。很多医生想到患者可能是慢阻肺,但是没有及时的给他做一些相关检查,比如肺功能检查,所以漏诊了一些早期的慢阻肺患者。


丁香园


问:有哪些措施可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为了减少慢阻肺的漏诊误诊,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每位公众应该对慢阻肺有认知,一个长期抽烟的人,当你出现了咳嗽咳痰,尤其是反复顽固性咳嗽咳痰,每年到了冬春季或者早晚都有咳嗽咳痰,要想到自己有没有可能是慢阻肺。这样的人群,建议要及早医院就诊。


第二,为了提高慢阻肺诊断率,对于这种长期抽烟、四十岁以上、有咳嗽咳痰的患者要尽早做肺功能检查,甚至有必要把肺功能检查作为我们常规体检的一个项目。这样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的、潜在的慢阻肺患者。


第三,当家人尤其是父母有慢阻肺时,如果子女平常又抽烟,又咳嗽要特别小心自己有没有慢阻肺,要及早就诊。


丁香园


问:临床应如何合理的选择药物来改善咳嗽的症状?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咳嗽既是一个症状也是机体的一个保护性机制。当出现咳嗽时,表明机体在提醒身体某些地方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干预。


咳嗽的患者诊治需要注意有几个方面:


1) 要了解咳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对于慢阻肺的患者,多数情况咳嗽是慢阻肺所引起的。但如果近期发现咳嗽的性质改变了,不要惯性的认为还是慢阻肺,要到医院就诊排除其他疾病。


2)如果咳嗽仅仅是慢阻肺的一个平常的症状,早晚咳嗽、排痰,非常重要的是要及早从源头上解决慢阻肺的问题,比如戒烟。


3)如果发现最近咳嗽明显加重,甚至痰增加了,要了解慢阻肺是不是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叫做急性加重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要针对急性加重使用抗感染的药物。同时如果有浓痰,痰比较多,建议用化痰的药物,也要使用一些止咳药,比如复方甲氧那明,这类药物对于慢阻肺的咳嗽有比较好的效果。


我们要强调的是对于咳嗽的治疗一方面要适当的止咳。因为咳嗽对我们人体来说有可能会导致肺部病变的播散,反复的咳嗽也可能会加重慢阻肺的病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强调,对于咳嗽的患者来讲,一定要明确咳嗽的原因,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丁香园


问: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一般慢阻肺程度越重,发生急性加重的次数会越多,急性加重的危害越大,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慢阻肺是减少急性加重的最有效的措施。


在已患慢阻肺的情况下,怎么样减少急性加重?


第一,对于慢阻肺的患者,要进行充分的药物治疗。包括根据病情选择长效的β受体激动剂,长效的胆碱能受体抑制剂,甚至还会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再加上茶碱类药物。


第二,对于慢阻肺的患者,要劝阻他及早戒烟。


第三,为了减少或防止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可以在冬春季或易发生感冒的季节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比较重的患者接种疫苗,比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病毒疫苗来减少感染的发生。


第四,为了减少急性加重,在冬春季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受凉和感冒。


丁香园


问:哪些药物有助于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如果慢阻肺患者频繁发生急性加重,首先需要使用强有力的预防急性加重的措施。建议吸入长效的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和长效的β2 受体激动剂,加上吸入的糖皮质激素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口服茶碱或茶碱缓释片药物。同时还可以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比如罗氟司特,或抗氧化的药物,比如 N-乙酰-L-半胱氨酸泡腾片,这样的药物长期口服也会减少急性加重。


有研究发现,对于合并有反复的感染或支气管扩张的患者,适当口服抗生素治疗,也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但要注意的是,抗生素治疗疗程不宜太长。另外对反复急性加重,咳嗽、咳痰症状明显的患者,在用化痰药物的基础上,还可以使用止咳对症的措施,都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或者防范急性加重频繁的发生。


丁香园


问:临床中对于 COPD 咳嗽难以控制的患者应如何治疗?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基本所有 COPD 患者都会出现咳嗽、咳痰。原因在于这种慢性气道炎症会出现气道高分泌的状态,这种高分泌的状态导致气道粘液增加。与一般患者不同,COPD 患者的咳嗽往往是慢性的、持续的而且有规律的。虽然持续的时间很长,但是较少患者由于顽固性咳嗽就诊。


但是我们临床中也发现有些患者在病情加重时会出现顽固性咳嗽。这种咳嗽主要表现为痰咳不出来,患者感到咽喉部有粘液附着感。这类患者要治疗咳嗽,还是要根据 COPD 的基本治疗原则。同时要寻找痰液粘稠的原因,是否合并了感染,适当用抗感染的药物,再加上化痰的药物。


如果患者咳嗽特别严重,但没有明显的痰液,那么这种顽固的干咳对于 COPD 患者的肺部病变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一些止咳的药物。临床中有些患者使用像复方甲氧那明这样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观察到也有一定的效果。


丁香园


问:针对基层医生诊治 COPD 有何建议?

刘辉国教授:


刘辉国教授:慢阻肺是一个慢性疾病,病情往往迁延很久,所以有很多患者,甚至医务人员认为慢阻肺是一个很难治疗、很难治愈的疾病。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世界卫生组织 GOLD 指南里面已经明确的指出,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所以广大的年轻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树立信心。


树立信心的关键在四方面。


第一,要早期发现慢阻肺,发现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对有慢阻肺可疑倾向的患者都及早做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早期的患者。


第二,如果发现患者有慢阻肺,要尽量探究患者发生慢阻肺的原因。如果是由抽烟引起,一定要严肃、认真的跟患者交代及早戒烟是一个非常简单有利的治疗措施。


第三,如果已经到了慢阻肺的中期、后期或者是晚期,每位医务工作者都不要失去信心。一方面要给患者一定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吸入性药物,包括吸入长效β受体激动剂、长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还可以口服茶碱,使用化痰止咳的药物。


另一方面也要给患者信心。慢阻肺的一个常见合并症是抑郁。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疾病无望,给患者充分的信心可以帮助改善他的临床症状。还有少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是非常晚的时期,接近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稍微活动就喘气,也要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以给予前面讲的这些药物治疗,同时还可以建议家庭氧疗,尤其是长程的家庭氧疗。


同时对于一些严重的终末期患者还建议给予家庭无创通气治疗,这些治疗措施都可以让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要强调的是慢阻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该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刘辉国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内科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

湖北省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编委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

中国呼吸与危重医学杂志编委

国际呼吸杂志编委


先后主持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 1 项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参加多部权威著作的编写,如睡眠呼吸病学、实用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呼吸病学等,目前发表论文 90 余篇,其中 SCI 文章 40 篇,主要研究方向为 COPD、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 咳嗽学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题集锦:肺动脉高压诊疗十问十答
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三联制剂带来创新突破!
文富强教授: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慢阻肺、哮喘:6 个关键知识点一文讲透
慢阻肺呼吸康复有「诀窍」,时国朝教授分享这4点
化痰治疗与慢阻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