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定说《周易》:中国方教你读懂诗词格律

你是中文系毕业的,应该知道诗词格律吧?李定从厚厚的眼镜片后面望着我问。

我……

我不敢说都还记得,但也不能说都还给老师了呀!再怎么说,我也是经过专业学的,不敢在专家面前耍大刀,在外行面前玩点小把戏还是绰绰有余。

而且,中国方不是研究《周易》的吗?跟诗词格律又有何干?

李定厚道地笑了笑。

诗和史是中国文化中的两翼,而诗歌是最符合中国人情感表述的一种文体。孔老夫子很早就说过,诗言志。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包含了中国社会中最为真实的现实。

然而古人也逐渐意识到,诗歌之美,常常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上。于是,诗人们开始将格律运用在诗歌中。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汉语诗歌发展史上两大关键,一是五言诗的出现,第二个大关键就是律诗的兴起,从谢灵运和永明诗人起,一直到明清止,词曲只是律诗的余波。他最大的特征是丢开汉魏古诗的浑厚古拙而趋向精妍新巧”。

通过这张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诗歌发展的脉络。格律,既限制了诗歌的随性与口语,失去了从诗经到汉魏的古朴,但同时给予了诗歌以新的生命力,让诗歌成为一种艺术。应该说,律诗是最符合中国传统宇宙观的诗歌形式,而唐诗,又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渐完善了诗歌格律,所以唐诗才达到了一个顶峰造极的艺术高度。

打住打住!看他说得如此投入,我赶紧挥手叫停。今天咱们是说诗歌还是说周易?

当然是说周易。李定一本正经地回答。

那,格律诗跟周易,八竿子打不着,有什么关系呢?我翻了一下白眼。

嘿嘿,我都不想跟一个中文系高材生讲话了!

你知道吗?在诗歌格律的背后,其实有个更加抽象、更加隐秘,同时也是更加重要的周易卦爻系统!

你是在故弄玄虚吗?准备在关公门前耍大刀吗?我满脸的不屑。

好吧,不跟你玩虚的。咱们来看看唐诗里的格律吧。平仄你应该都明白吧?

这我当然知道,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不过,平仄真的很麻烦,很难记。

其实不用记。李定神秘的一笑。

还记得我跟你说的中国方吗?

只要把中国方的另外几个卦爻补齐,中国诗歌中的格律就迎刃而解了。

嗯嗯嗯,我点着头。但实际上脑袋里一头雾水。心里话,是呀,中国方帮我补齐了,但平仄呢?

李定仿佛看出了我的窘迫,不待我提问,就说出了答案。

是平,
是仄。律诗中,无外乎平起和仄起,平收和仄收,你只要在中国方的乾坤卦上加上相应的平和仄,就很容易掌握平仄的规律了。

再把五言和七言分个类。

你用中国方乾坤为两段,在它原来的卦爻上加上相应的平平仄仄,就很容易推导出相应的格律。是不是很简单?

我其实还是很糊涂,但这个时候已经不能不点头了。对,很简单!我使劲地点着头,心里暗说,我就不在你跟前显眼了,回去下苦功夫吧。

李定一看我点头,更加来劲了。

你看了诗词大会吧,这个诗词大会虽然火,但实际上让更多的人只懂背诵,忘了诗歌中蕴含的格律与美,反而肢解了古典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实际上,诗律是对于世界声音序列的一种虚拟规定,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不学格律,单纯背诗,根本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国诗歌的音韵与意境。

是不是有点糊涂?我给你举个例子,看看中国方与诗歌格律的关系。

格律对诗词声音的形式规律提供规范和禁忌。声音过程必须被简约为既定模式,诗词才能获得更大的赞赏和传播。把握和超越格律,是诗词欣赏和创作绕不过去的坎。不懂格律,基本就读不懂近体诗。

一首律诗发出最初两个音节声音时,整首诗的声调系统大体已经成为定局。以卦爻变化为框架,把握生命的律动,可以让你轻松自如地推出五言五绝、七言七绝仄收平收全部十八式的格律变化……

你饿了吗?咱们去吃饭吧。我打断了李定的滔滔不绝。

他依然意犹未尽,还想说什么,我已经按下了电梯按钮。恍惚间,听到他提到了老子的一段话: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律诗的平仄
浅谈诗词创作的意境、独创、情感与诗味
[转载]诗词写作六十日速成大法
学写诗词
《诗词格律》第二章 诗律 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第三部分 拗救)
诗歌中的平仄如何把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