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毛泽东1949年以前著作版本的搜集、勘校与研究」完成结项

近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鉴定通过,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萧延中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毛泽东1949年以前著作版本的搜集、勘校与研究”(14ZDB001)顺利结项(结项证书号:2021&J203)。

毛泽东1949年以前著述文献的系统搜集、校勘、比较,属于中国当代史料研究的专门领域,其时限为目前能看到的从毛泽东高小时期的绘画作业直至1949年10月以前毛泽东的著述文献,其文本700余篇,文献整体达1400余万字,这些文献可概括为五大类别:

合编本

表示毛泽东著作与中国共产党其他领袖著作或党内机构、会议文件的合编版本。这些版本收录较多的毛泽东著作(个别没有收录毛泽东著作,但为毛泽东所编辑),编辑机构权威,史料价值极高,如今已不容易获得。

     

“合编本”例要:《农村调查》

1941年

编印机构未详

汇编本

示多种毛泽东著作的汇集版本。这些版本集中呈现了毛泽东著作中较为重要的部分,编辑出版机构亦较为权威,史料价值较高。

“汇编本”例要:《抗战以来重要文件汇集》

1942年7月版

共中央书记处

《毛选》著作版本

这部分是本课题组的核心成果。《毛选》(第一版)共收录著作159篇。本中心共搜集到其中151篇著作的早期版本(较此前搜集毛泽东著作早期版本最完整的《毛泽东集》及其补卷增加37篇)。每篇著作重要的早期版本,都尽量搜集完备。有相当一部分著作的早期重要版本出现在前述合编本、汇编本中,本表一般不予析出(个别著作目前仅搜集到一个早期版本,为了凸显其重要性,本表仍析出)。本部分以单篇著作为单位,各文件夹以《毛泽东选集》的著作标题命名,各文件则以该著作早期版本的标题命名。

“《毛选》著作版本”例要:《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手迹

本课题持续收集中央档案馆和其他渠道公开陆续发布的1949年以前毛泽东的手迹资料,包括个人作品、文章、通信、党内指示、题词等等,这是毛泽东文献中的珍品,包含着重要的思想信息。

“手迹”例要:左:1918年2月19日毛泽东致萧子升信;

右:1949年5月6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即行部署断绝沪敌逃路的指示

辑佚

本课题组有意识地从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及中外人物著述中辑录未被毛泽东著作集或版本工具书披露、著录的毛泽东佚文。目前这部分著作不多,但已开启毛泽东著作辑佚的基本思路。

“辑佚”例要:《彭德怀、毛泽东致张学良》

1936年

其他

中央档案馆披露的毛泽东手稿,本课题组搜集到数种海外学者编辑的重要的毛泽东著作集、数种毛泽东手稿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学术参考意义。

“其他”例要:美国国史出版社出版的《机密档案中发现的毛泽东讲话》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对每一篇作品从发表时的“第一版本”到收录进《毛泽东选集》时由作者亲自定稿的“权威版本”,逐一排列展开。例如,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第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有1925年12月1日《革命》版、1926年2月1日《中国农民》版、1926年3月13日《中国青年》版、1927年4月1日汕头书店版、1943年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版、1951年7月1日《人民日报》版和1989年1月《党的文献》版。再如,毛泽东的政治名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课题组收集到了从1927年3月28日《战士》版至1951年7月5日《人民日报》版的各种版本凡45种之多。

其中若干珍贵版本为澄清具有争议的重要课题提供了版本基础。如,1937年4月至7月,毛泽东在延安为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讲授过100多学时的哲学课程,后因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而中断。课题组收集到了1937年9月抗日军政大学《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附有课程时间表的讲义油印本。根据这份讲课提纲的第3章第一节“矛盾统一法则',毛泽东亲自校正,并根据自己新的经验和认识,做了修改和补充,定稿为《矛盾论》,于1951年4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

 1937年9月油印本《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再如,《调查研究》文本。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进行社会调查,写下了一篇调查报告。文章首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是年8月21日中共闽西特委翻印了此文,发给苏区军民学习,后因战争环境,该文散失,故未能收入《毛选》第一版。1959年8月,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工作人员在福建龙岩专署文教局征集到了这本小册子。1961年1月由田家英亲自交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到自己往昔所写的这本小册子,如获至宝,百感交集。1月20日早晨毛泽东就给田家英写信,要求把该文分送陈伯达、胡乔木认真看,并要求给去浙江、湖南、广东搞调研的同志每人发一份。3月11日批示,送林彪阅。3月13日批示给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五位同志,说那篇《调查工作》的文章请同志们研究一下。同日,毛泽东在广州召开的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负责人会议上说:“别的文章丢了,我不伤心,也不记得了,这两篇文章我总是记得的(指《反对本本主义》和《调查工作》)。忽然找出一篇来了,我是高兴的。”“今年1月找出了30年前我写的一篇文章(《调查工作》),我自己看看觉得还有点道理,别人看怎么样不知道。'文章是自己的好’,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也并不喜欢,这一篇我是喜欢的。这篇文章是经过一番大斗争以后写出来的,是在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以后1930年写的,过去到处找,找不到。这篇文章请大家提出意见,哪些赞成,哪些不赞成,如果赞成,就照办。” 1961年3月11日毛泽东修改的《关于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后经毛泽东亲自审订,把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收入1964年版《毛泽东著作选读》。后再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这件作为孤本的《调查工作》(1930年8月石印本)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1961年3月11日毛泽东修改的《关于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后经毛泽东亲自审订,把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收入1964年版《毛泽东著作选读》。后再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

在研期间课题组织了三次⾼⽔平课题研讨会,聘请⾼级专家学者莅临指导,给项⽬进展提供的⾼品位的智⼒⽀持和理论灵感。2014年 12 ⽉ 7 ⽇课题在华东师范⼤学举⾏了开题报告研讨会。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听取了项⽬⾸席专家的项⽬设计汇报;项⽬进⼊中期,课题于 2017年 12⽉ 4-5⽇在上海召开了《经典的由来和演变:1949年以前⽑泽东著作版本国际研讨会》。华东师范⼤学领导和上海市哲社办领导莅临指导。会议邀请了四类专家:⼀是保管和研究⽑泽东⽂献的权威机构的研究者,如中央档案馆、中央⽂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国家博物馆和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是⾼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三是国际知名的⽑泽东研究专家;四是⽑泽东⽂献的⺠间收藏家。其中原中央档案馆⽑泽东⼿稿保管员⻬得平先⽣,参加《⽑泽东传》和《⽑泽东年谱》撰写⼯作的中央⽂献研究室的张素华研究研究,⽇本京都⼤学的⽯川祯浩教授、加拿⼤英属哥伦⽐亚⼤学的⻬慕实(Timothy Cheek)教授(提交了论⽂,但因临时身体不适未能到会)等,参会者共计40 余⼈,持续两天的会议共举⾏了⼋场研讨(最后⼀场为圆桌讨论),内容丰富,氛围活跃。2017 年 12 ⽉ 13 ⽇《澎湃新闻》以“经典的由来和演变:1949 年以前⽑泽东著作版本研讨会侧记”为题,对此做了⻓篇报道;项⽬进⼊后期,课题⼜于2018 年 12 ⽉ 20 ⽇在北京会议召开了⼩型专家座谈会,2018 年 12 ⽉ 26 ⽇《中华读书报》以“⽑泽东著作是如何成为经典的?”为题,对会议做了整版篇幅的专题报道。以上会议在学界,乃⾄社会舆论⽅⾯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

课题在研期间还增设了哈佛⼤学版 10 卷本《⽑⽂集(英⽂)》(Mao'sroad to power:revolutionarywritings 1912-1949)各卷“导⾔”的翻译⼦项⽬两个⼦项⽬。目前该翻译子项完成10余篇,目前已进入第七卷导论的翻译,并已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上持续发表。

总之,该课题动员社会知识的力量,采取版本勘校学方法,展开1949年以前毛泽东著述的搜集、校勘与比较的大型研究项目,在我国还属首次。萧延中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集中了国内学界此一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及青年学术菁英组成团队,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扎实、严谨和艰苦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课题研究工作目标。⽬前课题实际搜集到的⽑泽东著作版本⽂献,已经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超以⽇本学者⽵内实主编的《⽑泽东集》、《⽑泽东集补卷》和施拉姆(Stuart R. Schram)主编的《⽑泽东集》(Mao's road to power:revolutionary writings 1912-1949)为代表的国外⽑泽东著作集;在⽑泽东著作版本信息的完整与正准确性方面,也对国内权威的⽑泽东著作版本⼯具书做出了若干补充和更正。可以说,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处于⽬前全球⽑泽东著作版本研究中的最前沿位置。

该课题的完成,对于理解中国革命史的来龙去脉,实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范式的萌发、确立和转化,以及解读当代中国之所以然的核心命题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为国内和国际学界提供完整的1949年以前毛泽东著述资料,推进学界在历史考据和思想演变的双重角度上,展开深度的分析和研究;而且为有关部门和社会了解和研究毛泽东,提供更为可靠和详尽的信息资源。

主持人简介

萧延中,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心理学、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独著、编著《巨人的诞生:“毛泽东现象”的意识起源》、《晚年毛泽东》、《中国思维的根系》等学术著作多部;主编的《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14卷本)和《心理传记学译丛》(8卷本),在学界有巨大影响力。

制图  |  吴宗晏
编辑  |  吴宗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泽东传》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著作一览表
贺铿(博导)
周建刚
河北大学新传学院导师分享(II)
盛志梅:《中国弹词书目知见综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