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来,北魏鲜卑!


曾记否,

云冈大佛前,

那场动人魂魄的大型实景秀?

2023年6月28日20:00,

“又见云冈”2023大型实景秀,

在大同云冈石窟昙曜五窟前如期开幕。

一场展现云冈石窟壮美圣境

和现代时尚服饰艺术的大型实景秀华丽上演。

大秀上半场,

以复原北魏各个阶层的服饰

和云冈石窟人物服饰形象贯穿始终,

再现了1500年前北魏王朝的社会风貌

和云冈石窟的辉煌与繁盛。

那么,

北魏是如何被“复原”的?

复原服饰

拓跋鲜卑

“又见云冈”2023大型实景秀开场部分,复原了拓跋鲜卑游牧民族的形象。

拓跋鲜卑,“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服饰造型特点为持弓背箭、手握长矟,头戴风帽,3名身穿北魏皮衣和15位头戴红色风帽,身着红色翻毛领鲜卑服装,手持长矟的鲜卑人物形象,充满着鲜卑游牧民族的狂放气息,从后台奔涌而出、扑面而来,再现了北魏王朝及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背景。

01

北魏皮衣 

出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北魏墓群 

此北魏皮衣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博物馆藏品,2019年国丝馆受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博物馆的委托开始对其开展修复保护工作。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附近,地处北魏六镇及北魏长城沿线以北,从墓葬结构及出土器物来看,这处北魏时期的家族贵族墓地具有鲜明的鲜卑文化特色。

02

大同沙岭7号北魏墓葬壁画·北壁

大同沙岭7号北魏墓葬壁画北壁面积约6.43平方米,是一幅盛大的车马出行图。

队列最外侧是头戴红色风帽,内着铠甲外披红色披风、手持长矟的士兵,长矟上挂着缨饰。此副《车马出行图》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画面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十分丰富,反应出北魏平城时期所呈现的文化发展状态极为繁盛。

《北魏贵胄出行图》山西大同博物馆壁画

《北魏贵胄出行图》位于山西大同博物馆大厅的正门对面,壁画以整面跨层弧形墙为背景,高约15.5米,宽约50米。壁画的作者是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景波和造型学院副院长王颖生。

《北魏贵胄出行图》是以大同沙岭村北魏壁画墓中的贵族出行和宴乐画面为参照创作。壁画中浩浩荡荡的出行队伍分前、中、后三段。中段左右两列为身着兽毛外翻皮衣、头戴风帽、手持长矟的步兵护卫,所有人物服饰均以鲜卑服饰为主,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强烈的民族融合的印象,堪称北魏时期社会生态的真实写照。

复原服饰

昙曜形象

“又见云冈”大型实景秀复原了昙曜的人物形象,包括内层外层共两件服饰。

昙曜,北魏僧,武威郡姑臧人也,生卒年不详。年少出家,原在凉州修习禅业,为太子拓跋晃所礼重,他是用智慧和血汗开凿云冈石窟的北魏巨匠。

北魏僧:昙曜

僧人的服装分两类: 常服 (俗服) 与法服 (袈裟) 。

法服又称僧衣,来源于佛装,是僧尼行法之服;袈裟,梵语,意译“坏色”、“不正色”。按照佛教规定,袈裟由若干碎布补缀成条,并列缝制为衣。共有三衣:僧伽梨 (大衣) ,用布9~25条;郁多罗僧 (上衣、七条衣),7条;安陀会 (内衣、五条衣),5条,故而又称百衲衣、田相衣。大衣又分为三品九种:下品分为9条、11条、13条三种,中品分为15条、17条、19条三种,上品分为21条、23条、25条三种。

本场大秀上,昙曜所穿着的外层袈裟为大衣上品23条,每条布裁成四长一短五块,依四长一短,一短四长的顺序缝合起来,每条拼缝之处镶红色出芽,面料采用莨绸正反面拼接而成,莨绸为薯莨与河泥染制,符合袈裟“坏色”的寓意。袈裟上条纹格子犹如万顷良田一般,这也是福田衣称号的来历,代表生命的滋长以及佛法的宏大无边与利己利人。

昙曜所穿袈裟内层的常服名为海青,依汉服规制制作而成,制式为腰宽袖阔,袖口为敞开式,衣领为交领方襟并用三层布片覆叠缝制而成,称为“三宝领”,在衣领的前面中段,缝制五十三行深色线条,海青采用丝麻面料莨绸工艺制作,面料上残存的莨斑和泥斑使这件僧服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

复原服饰

持博山炉的僧人和供养人形象

接下来上场的是两位手持博山炉的僧人,后面跟随着三位供养人的形象,这组形象是根据云冈石窟第13窟东壁的供养人形象复原而成。

三位供养人服饰是参考敦煌石窟125-126壁裂缝中出土的北魏刺绣制作而成,他们头戴的合欢帽曾流行于两晋时期,以两片或多片织锦缝合而成的暖帽,取和合欢乐吉祥之寓意。合欢帽颅后都有“垂裙覆带”,属于风帽范畴。

云冈石窟第13窟东壁

莫高窟·北魏刺绣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

125-126壁裂缝中·敦煌研究院藏

北魏刺绣佛像残片,发愿文有“太和十一年广阳王”铭,为北魏时期制品;此刺绣图中,佛像居中,右侧为菩萨,下部正中为发愿文,文字左右是供养人。供养人旁绣有名款,身着胡服,是鲜卑王族广阳王母、妻和两个女儿,均戴合欢毡帽,颅后垂发辫,着过膝的窄袖左衽长衫,衣上为朱红桃形忍冬纹,图案都用细密的辫子股针绣出,线条流畅如画,针势走向随纹样转折而变化,内着曳地长裙,是典型的鲜卑贵族妇女服饰。

大秀复原了供养人刺绣和衣服形制,现场僧人和供养人款款而来,恍惚间如历史再现。

复原配饰

鲜卑风帽

北魏风帽是鲜卑民族服饰特征鲜明的代表,鲜卑帽常见的分为大头长裙帽、高顶长裙帽、十字长裙帽、垂坠长裙帽,另外还有鸡冠风帽、尖顶风帽等。风帽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帽身后和两耳有帽裙垂下,戴时可以兜住双耳,披及肩背,这样在野外骑行时就可以障蔽雨雪风沙。

鲜卑人喜欢射猎、喜欢穿靴,作为北方的少数民族,拓跋鲜卑人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政治抱负,亦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感受到雄强、质朴、刚健、开拓的鲜卑之风。

复原饰品

北魏玻璃项链

北魏玻璃项链有4800多颗黑色、绿色小玻璃珠、10颗金珠、2颗水晶、42颗珍珠组成,玻璃珠非常小,孔内径0.1-0.15厘米。出土时,项链已散,但分布相对集中,考古人员根据相对位置将它们重新穿起来。

北魏玻璃项链·御东北魏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馆藏

复原服饰

云冈飞天形象

云冈石窟第13-18窟顶与第6窟中心塔柱南面的飞天,它们造型独特,线条优美,本场大秀荷木HEMU团队复原了两组飞天造型。

因洞窟内的两个飞天造型与北魏当时的服饰结构尺寸有差异,经过多方考虑,最终将复原方案定为尊重石窟浮雕本身,进而确定上身均身着短衫,下着长裳,肩披络腋,其中一组飞天身着红色拼绿色衣缘的小夹袄,夹袄呈喇叭袖口的状态,下裳穿着间色裙,采用交窬裙的裁剪方式将艾绿与绯红两色间色排列,另一组则身着绿色拼红色衣缘的夹袄,下着八破裙,两组飞天的制式相同,色彩参考云冈石窟现存的浮雕着色,她们散花演月、凌云而舞,童真的体态与盈盈舞动的裙裳络带散发着彼岸世界的迷人芳馨,萦绕在两臂间的天衣飘带,展现北魏时期工匠的艺术成就之高,也赋予飞天满臂风动的幻觉,展现着云冈动人的力量。

云冈石窟第13-18窟顶

第6窟中心塔柱南面的飞天

复原服饰

贵族礼佛

大秀重现了云冈石窟第38窟贵族礼佛的场景,共复原出八位贵族及侍从人物形象,服饰、状态、身姿及道具均被刻画的精湛入神,仿佛北魏的盛世王朝再次重现在了人们面前。

云冈石窟第38窟东壁下层

云冈石窟第38窟西壁

其中两组女贵族服饰形象: 贵族女 (一)、贵族女(二)参照北魏司马金龙墓中漆画的周太任和周太似人物形象,色彩谐调沉稳,浓重艳丽。衣纹的转折流畅,鱼尾状裙摆,人物飘逸神韵灵动。

贵族女 (一)上衣穿着顺序由内向外为曲领裙、垂胡袖薄棉短襦、红云纱素纱垂胡袖短襦,下裳为12破鱼尾裙、敝膝。

贵族女 (二)上衣穿着顺序由内向外为裲裆(一种盛行于两晋南北朝的背心式服装)、垂胡袖薄棉交领上襦、连钱纹垂胡袖短糯、团窠连珠瑞兽乐舞锦提花半臂,下裳为重工间色12破鱼尾裙、敝膝。服饰还原了当时北魏贵族的雍容华贵。(部分参考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中人物形象

左:贵族女(一)  右:贵族女(二)

复原饰品

花树状步摇冠

1956年,在辽宁省北票县房身M2中出土的2件“花树状金饰”,枝上悬挂的叶片即可以摇动。根据当地的历史沿革,推测M2等3座墓“可能是晋代鲜卑贵族的墓葬”,花树状金饰“可能就是鲜卑族慕容部人的'步摇冠’或吐谷浑部人的'金花冠’之类的冠饰。

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 M2出土

其中男贵族服饰形象:贵族男(一)参照了北魏司马金龙墓中漆画的人物孝子李善的形象,典出《后汉书》卷八一。其人物服饰复原穿着的顺序由内向外为,曲领襦、直裾长袍、团窠连珠瑞兽乐舞锦提花直裾袍、素纱直裾禅衣,下着吉字对羊灯树纹蜀锦敝膝。

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中人物形象

贵族男(一)

复原图案

吉字对羊灯树纹锦

大秀复原的贵族男(一)所穿着敝膝面料,复原了北朝时期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吉字对羊灯树纹锦。其生命树形象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生命树形象,吐鲁番文书中有“阳树锦”的名称,所述应该是羊树锦而且就是这种树下对羊的织锦。

“羊”与“示”旁组成了“祥”字,羊的图案同时也传达了人们丰衣足食的幸福诉求。主体图案“生命树”(灯树)受波斯艺术影响,树下对羊体呈红色,长长的羊角呈黄色,与颈间飘扬的丝带状物相互呼应,整体图案复杂,工艺精湛。

吉字对羊灯树纹锦·北朝

新疆阿斯塔那出土

吉字对羊灯树纹锦采用蜀锦工艺制作而成,色泽艳丽、工艺考究,独有的工艺织成的锦面形成鲜明变化的立体纹理,通过环境光的折射表现出无可言喻的流动的绚丽光泽。蜀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复原图案

团窠联珠瑞兽乐舞锦

贵族礼佛另外一组男性贵族服饰形象:贵族男(二),复原了北朝时期的团窠联珠瑞兽乐舞锦,图案内容丰富,色彩华丽鲜明,卷云圈内纹饰可分为四组,按上下顺序,第一组是象上琵琶纹样,第二组为骑马射鹿纹样,第三组为对人对兽纹样。

团窠联珠瑞兽乐舞锦·北朝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贵族男(二)

复原服饰

绞缬

大秀复原贵族服饰形象:贵族女(三)之绞缬,绞缬流行于南北朝,并延续到唐代,如新疆阿斯塔那北区85号墓、甘肃敦煌佛爷庙均出土过鱼子缬绢(图右),新疆和田地区的山普拉墓地甚至出土了一件绞缬绢对襟上衣,呈现的正是散点排列的圆圈纹样(图左)。

绞缬对襟上衣·北朝

新疆和田山普拉墓地出土(左)

鱼子缬绢·北朝

甘肃敦煌老爷庙逮址出土(右)

贵族女(三)

复原服饰

职贡图

大秀复原了《职贡图》中的十二位番邦使者,服饰参考南朝梁代萧绎的绘画作品,它描绘了十二位番邦使者朝贡时的形象,他们依次为滑国、波斯、百济、龟兹、倭国、狼牙修、邓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白题、末国的使者,他们服饰造型各异,独特且充满着异域风情。

《职贡图》南朝(梁)萧绎

复原服饰

千佛袈裟

“又见云冈”大秀上半场的最后,展示了复原的云冈石窟第18窟北壁主佛像的“千佛袈裟”。

主尊立佛所着袒右式“千佛袈裟”在我国佛教造像中堪称一绝,袈裟衣纹浅直,轻薄贴体,其上雕刻了一尊尊小佛像,小佛像随着衣纹呈现不同的排列,或婉转曲折,或横竖成列富于变化,显示出北魏雕刻工匠巧夺天工的卓越表现力。

云冈石窟第18窟北壁主佛像

大秀复原的“千佛袈裟”采用袈裟大衣上品最高规制25条制作而成,每条四长一短五块,依四长一短,一短四长的顺序用织就的金线间隔。面料工艺采用扁金织造工艺制作而成,“扁金”指的是所用的材质扁金线,扁金工艺是将扁金线织进面料里,这个线材在古代和盘金用的线材一样是用金银打造,不同的是,扁金用的是扁平线材,用直针绣制图案,使得绣品表面平亮整齐,风格异于其它绣种,真金白银的织金锦发展到现代,更多的使用了现代的材料代替金、银之色,但它依然可以使佛像呈现金黄色的光泽,体现佛像的庄严恢弘。

千佛袈裟呈现的是云冈石窟第18窟北壁主尊立佛身上雕刻的千佛与化生童子形象。千佛袈裟由1004个佛像和3136个化生童子组成,千佛头饰圆形肉髻,面相浑圆,双耳垂肩,两肩齐挺,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呈入定印,结跏跌坐,姿态端祥,神情专注,化生童子像为光头,面似童子,双手合十呈供养状,坐于仰莲花之上,概括简略,形象生动。

千佛袈裟佛像  王晨  绘制

以一颗虔诚之心,

“又见云冈”2023大型实景秀,

复原再现了北魏与云冈石窟的服饰形象。

历史之于今人仍有许多未知,

借着古籍、出土文物、学者们的著作,

以及云冈研究院老师们的指导,

主办方满怀敬畏之心还原历史的碎片,

复原的过程中,

仍有诸多在专业学者看来的存疑之处,

但复原是借着今人之手创造一种可能,

尽力去还原北魏时期的服饰风貌,

致敬伟大的北魏王朝,

致敬大美的云冈石窟。


BY|荷木HEM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之昙曜五窟
“千年一窟看云冈”,它如何能与莫高窟、龙门石窟并称?
山西----云冈石窟(第16-20窟)
古刹佛光—从五台山到云冈石窟【9】云冈石窟(上)
拓跋鲜卑的弘雅|云冈石窟佛装,为何“褒衣博带”?
云_冈_石_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