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人问津”——例谈成语还原教学法

“无人问津”——例谈成语还原教学法

 

教材里的不少文言文,都有成语。对故事性强的文章,我们不妨用成语还原法来进行文意把握。

如《桃花源记》一课,还原出“无人问津”这一成语的故事,就可以带起对全文情节的概括。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追问和逆推的方法很顺利地就把整个故事由后向前地复述了一遍。

“无人问津”的是哪里?(“桃花源”)

之前谁去过?结果如何?(“刘子骥”,“未果”)

他是如何知道的?(“闻之”)

听说了什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其”指代谁?(“渔人”)

“往”哪里?(“桃花源”)

“渔人”与“桃花源”的关系?(回到前文)

于是,整个故事便完完全全地呈现出来。

这是一种反向了解文章内容的思路,偶尔用之,与普通的由前而后熟悉文章的思路形成了补充,学生觉得新鲜好奇。教学效果很好。

 

同样可以使用这种用成语把握故事内容的还有多篇文章,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门庭若市”,《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

用成语还原文章,这一手法是活泼的,这一角度是独特的,可以使把握文意这一教学环节和内容变得生动一些,也可以强化学生的成语积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会“拼图”吗?
六年级成语专项练习一
成语运用题例析:写作类成语
细读《桃花源记》例谈文言学法
成语故事音频 100个常用成语故事(附精品专项练习题)
衔华佩实的成语解释、成语出处以及成语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