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天寿霸气绘画作品,天惊地怪见落笔!

潘天寿擅长画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诗词、篆刻,晚年常作指墨画。尤擅画鹰、八哥、松、梅、竹、荷、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画风受八大、石涛影响,而又自具沉雄、奇崛、壮美的个人风格。作品清新苍秀,笔墨纵横交错,线条粗旷有力,构图出人意表,具有撼人的力量和强烈的现代意识,一扫清后一百年间层层相印的媚俗画风,被誉为20世纪坛的一位巨匠。

潘天寿

6岁丧母的潘天寿,从小经受了农村劳动生活的锻炼。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在书画方面,潘天寿没有师从某一大家,而是博采众家之长,将集诗书画印的研习体悟融会贯通,凭自己的天分和阅历见识,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其写意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潘天寿虽然在学养上与黄宾虹接近,但所受的教育比后者更为现代。虽然马远、夏珪、戴文进、沈石田以及八大、吴昌硕,他都有所研究,但最终都被他强悍的个性所化为己有。倒是李叔同书赠的“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这几句偈语,成了他的个性气质的最好写照。

潘天寿不画高山大岭,而喜以倚松傍花的小景入画,但却能营造雄大壮美,与明清山水花鸟画常见的巧媚灵动、优美秀润大异其趣。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题材到了潘天寿的笔下,往往布局履险入绝,结构险中求平衡,用笔凝炼沉健,形态精简而意境幽远。这幅《幽香》即为其小中见大的精品。

潘天寿所追求的画风是对中国书画阳刚美的探索,如其印语所说,“强其骨”、“一味霸悍”。同样是以书作画,吴画在用笔和构图上均借鉴草书或草篆,大都化觚为圆。而潘画则主要取诸隶书和魏碑,大都化圆为觚。吴冠中认为,潘天寿在构图上这种善于在平面分割中拉大差距、增强对比的特色,能给人以“强烈、紧张、严肃、惊险及激动等等感觉”,在画史上前无古人,而他的“强其骨”亦非一般“力能扛鼎”之笔力,而是铁骨铮铮的独特风格。

1961年作 红荷晴霞图 立轴

“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

这是当年八十高龄的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在发现潘天寿先生这位“年仅弱冠才斗量”的奇才时,写给他的一副对子。当时,潘先生还不到三十岁,然已表现了这位农村业余美术爱好者的非凡的才华。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其指画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

指墨画(又称指头画)是潘天寿绘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伴随着潘天寿走过了辉煌的艺术人生。

新放 镜片 设色纸本

据说,指头画始于唐代的张璪.但实际上,张璪平时喜用“退笔”(秃笔)作画,只是偶尔用手指涂抹而已。真正使指头画绽放光芒的,还是清代康熙年间辽宁铁岭人高其佩。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擅画花鸟、走兽、人物、山水,特别是在指头画方面成就极高,被称为指头画的创始人。

潘天寿深受高其佩的影响,通过在“常”与“变”的艺术创作道路上苦苦探索,最终成为开拓、创新指头画的一代大家。

笔墨和气息最难作伪——潘天寿作品鉴识要点

左(图一)右(图二)

潘天寿风格成熟期的作品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使作伪的难度系数也相应提高,综观目前市场上潘天寿的伪作,比较多见的是以下几种:一是拷贝对临,直接临摹原作。二是移凑拼贴。将潘天寿真迹的不同部分拼贴起来,但缺乏构图逻辑。如果对潘天寿风格发展较为熟悉的话,临摹的对象及拼贴的部位是马上就能识别的。三是题名人上款,或添加名人题跋以假乱真。此外,鱼鹰、荷花、鸟石、兰竹、双雏(一白一黑两只小鸡)题材的伪作常见。由于这些题材的作品正是潘天寿赠送友朋常画的题材,所以被仿的很多。辨识的要害在于看荷叶、鸟身的墨色层次,以及荷梗的穿插、块石的点皴等,即笔墨仍是判定的首要依据。

图一,让我们看到了:荷叶用墨块面的大笔挥搽,墨色变化的丰富多彩,硕叶如盖,笔速较快,笔似斧劈,胆魄惊。荷花亭亭净植,娇艳欲滴,气旺神强。荷柄水草的笔法更是如长枪大戟,穿插有致,坚如铁铸,壁垒森严,令人望而生畏。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充分表达了一个大师对荷花精美的传神写照。

图二,无论从构图、落墨、着色、题款较为相似,但细看之下,还是大有差异的,尽管图二没有用笔来写荷花,故意用手指来写荷花,亦符合潘天寿先生晚年喜欢用手指画画的规律,造假者力图表明潘天寿先生除了可用笔又可用手指,两种不同手段的艺术创作的习惯,力图证明是画家的两次不同的手段创作。表面上来看,艺术上略有偏差或高低,是正常的,差别上是可以原谅的,似乎告诉人们在鉴定上存在无可比性的证据,企图迷惑人。但是,图二无法摆脱的是图一在先,图二在后,按图画瓢的嫌疑。从细节、功力、用墨、计白当黑来看,除了画面拥堵之外,荷叶的轮廓、块面以及墨色都比较生硬而缺乏变化和缺乏金石味。水草章法太杂乱,未能起到平衡画面的粗细线条的变化,未能增添荷塘的生动气韵。荷叶的“标色”明显与潘天寿先生惯用的色彩不符,比较沉闷,没有清新感,没有别样娇艳,更没有圣洁和高尚之感。另外,题款的字歪歪扭扭,除书法功力欠佳外,没有注意到题款的字只能在画面上起到点缀和烘托的作用,随意放大,而显得夸张,破坏了画面的整体布局。

综上所述,让我们知道了潘天寿先生画荷花,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图一做到了,图二未能达到图一的境界,说明了图一是真,图二是假。

农家清品 长卷 设色纸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人认为北宋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可谓将荷之美备述矣,然而画家们则有不同意见,审美关乎性情,不同的画家笔下的荷花则有不同的美。

潘天寿的荷花指画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不仅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也表述了画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感情。

1944年作 松荫观瀑 立轴 设色纸本

曾有人评价: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

也有人说:'潘天寿的画让人感到震动;一个洋溢着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个勃发着精神的张力和豪气。前者以自然流露为上,后者以刻意经营为工。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认为中外美术的混交,可以促进美术的灿烂发展,但他自己的创作却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他在风格上和吴、齐、黄的差异,并无超出传统材料工具、表现方式和审美趣味这个统一的大圈。因此,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画,格调真高!
在中国绘画史上,除了用毛笔作画以外还有指...
潘天寿100幅大作
潘天寿精品画作,趣韵无穷!
指墨如琢 大氣象者
腾讯新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