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安诗人星座——刘季】||十品

刘季 中国作协会员。诗歌创作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1991年参加第九届青春诗会,九十年代后转小说创作。有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刊发于《诗刊》《萌芽》《星星》诗刊、《钟山》《雨花》《扬子江》诗刊、《青春》《北京文学》《绿风》诗刊、《浙江诗人》等杂志。2008年出小说集《戏剧人生》,2018年出版诗歌集《美声·青衣》。现居江苏淮安。



一、无挂碍

我是幸运的,六岁时,我还见过太奶奶
苏北农村的老家,前屋后屋中院有西厢房
院子里依稀有枣树,石碾,石磨好像还有一头驴和几头猪
太奶奶住正房东间,一张床,靠窗的位置是她的棺材
上面放着一些粮食杂物
说起来太奶奶是清朝人,她有一双小脚
总是在院子里做活,晒粮食或烧猪食
她每天都拿几粒枣子给我吃,哄我玩,我却嫌她身上有味,嫌她老 的样子,整天嚷嚷让外婆带我回城
俗语说,从小看到大,由此可见,我非性本善
那么点小孩,就有欲望知欢喜






二、朱鹮

一个舞者出场,她有血红之冠

从天堂飞向天堂

这一年,她飘洋过海寻找最适宜的舞台

她的身后,追捕者们和谎言被一场暴雨袭击

那些高昂的树冠一夜尽毁,鸟巢坠地

谁能乘风归去,谁在起舞弄清影

一只朱鹮在夜空中抵达一片森林

钟情你的颜色,钟情羽毛以及羽毛根部的辽阔

钟情头顶的红,钟情展翅以及展翅后的歌声

风雪交加溪水悲伤

炊烟一路走散

我和我的祖辈们,我们相敬如宾

也视若仇人,那些爱恨交加的日子,像炊烟,美得如此轻飘





三、为官清廉的外公

1967到1970年前(大概)

我和外婆外公住在县委大院里,那是一段富裕和艳丽的日子

我穿柠檬黄的灯芯绒外套,在机关幼儿园上大班,午餐有饼干和糖果

每天早上外婆煎鸡蛋的香味和留声机里的各种地方小戏一起弥漫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

他们偶尔吵架,外婆知道外公嫌弃她土里土气的小脚和一幅旧社会的模样

那时的'干部们朝气蓬勃

他们对新鲜事物的热爱和追逐几乎都一样:弃旧迎新

外公一副好脾气,英俊儒雅

于此同时,我年轻的父母带着幼小的我的妹妹和弟弟

在离县城不远的乡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四、第聂伯河上的月夜

那一缕亮光真的让人肝肠寸断,黑夜里守望月光的人是谁?
冷,漫长如天空的期望,并不属于某个人,凡事,都有最难以启齿的遗憾
你落下的笔怎能如此沉重,黑,煤黑……
1880年的月光和今天的月光一样,河水的声音
一个画家静坐在河边,他珍爱的月光,在黑夜里睁着双眼,温柔又悲伤

我们热爱的夜色因为光亮而永恒
那些暗夜里的树并没有睡去,它们在无眠中翻动树叶,发光或暗淡

画出黑夜并不难,最难的是画出沉浸其中的石头,涟漪,草,栖息在河滩上的鸟







五、色即是空

所有事物都在成长或凋落,于是我们开始有了欢喜和悲伤

树依然是树,石头依旧,天空也依旧

人类的热爱几乎相同,平安,美好,自由,在宁静的日子里繁衍生息

而财富和精神总是在分裂着善恶,黄金被制成手杖和金币,只要需要,河水也能倒流,日从西边出

我的老师告诉我:京剧也曾万人空巷,享尽荣华富贵

百年前的1922,狗年,这一年12月,皇帝大婚,梅兰芳、杨小楼、马连良等都被请进宫中表演各自的拿手好戏

后来的他们哪?

无论艺人还是看客,谁也不可能真的把一出戏演到死……

曲终人散时,落进黑夜的除了一声叫板,还有







六、风行水上,涣

一位江南私家园林的后人,对游客说,喏,从前的石头都是从安徽运来的,端庄的很呀

我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形容一块石头用端庄二字,其实在我看来,那些石头都差不多,坚硬,冷,一身的水印

虛构从来都是按个人的喜好而来

面对一张白纸,你所有的表达都是为了表现

人们常说,顺其自然,其实我们都没有自然可顺其

先辈们吃尽苦头,尝尽悲欢,也未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你还想怎样

如果你一直守着这扇门窗,一直走不出高山,到不了彼岸

我们只好说:顺其自然吧,像一块石头,躺在水里或站在庭园

有人爱,没人爱其实都一样,活着活着就够了,你把很多人忘了,很多人也把你忘了







七、抱书而眠的人

像身体的一部分,另一只手,翻卷自如,油墨的味道

《1963变革之年》作者:(【英】罗宾·摩尔,阿里尔·列夫)

青春年少非常相信这句话:要想改变现状需要先改变自己

若干年过去了,不断改变自己的人

已步入了晚年,如同一场阴谋

如同深渊的漠测

世界花样翻新,而战争贫困疫情依然存在

1963,这一年我刚满1岁,因为饥饿被在县剧团当演员的母亲带回到乡下舅舅家……

1963,这一看在英国的舞台上,摇滚,时装,牛仔裤,超短裙,吉他,《请取悦我》《我有一个梦想》……缤纷的时代,绽放的个性,他们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时代……








八、我们  

不必要求理解和宽恕,也不再说爱和被爱

最满意的生活大概如此:

各自独坐

在黑夜降临时,一人打开灯

另一人起身拉上窗帘,然后说一句:天气转暖了









 
纵观诗歌发展史,回归心灵的诗人才可能成为有价值的诗人。所谓“回归心灵”是有行为条件的,其方式方法也呈多样型。有的深入佛门潜心修行,以宗教的主旨洗濯虚无;有的探险自然以求获得生物的宿命;有的为民请命成为民族的骨头和搏动;有的回归家庭在天伦与稚气中寻找温馨和存在真谛。我看诗人刘季大约属于后者,她近年来写的诗作大多都是这样,立足于追忆中的诗歌意象,将遥远至童年时期的印迹,摆在一生的大背景下拷问,一种风骨、一种坚定、一种逆光、一种岁月、一种长长久久的陪伴、一种生生死死的相守。
从第一诗开始吧,我们可以看到组诗的全貌。
《无挂碍》“
我是幸运的,六岁时,我还见过太奶奶∕
苏北农村的老家,前屋后屋中院有西厢房∕
院子里依稀有枣树,石碾,石磨好像还有一头驴和几头猪∕
太奶奶住正房东间,一张床,靠窗的位置是她的棺材
上面放着一些粮食杂物∕
说起来太奶奶是清朝人,她有一双小脚∕
总是在院子里做活,晒粮食或烧猪食
她每天都拿几粒枣子给我吃,哄我玩,我却嫌她身上有味,嫌她老的样子, 整天嚷嚷让外婆带我回城∕
俗语说,从小看到大,由此可见,我非性本善∕
那么点小孩,就有欲望知欢喜”。
诗中是在说一个孩子六岁的记忆,而且记得那么清楚,记得那么仔细。尤其“太奶奶”的那双小脚,让历史一下子变得很近。“我”是那样的观察了“苏北农村的老家”,仿若电视镜头一下推近那个并不遥远的时代,所记录的场景又是那么典型和独特。特别是“太奶奶住正房东间,一张床,靠窗的位置是她的棺材”,寓意着时代赋予了不可逆转的重厄和象征意义。似乎镜头下的一切都是淡黄色的,日子简单而粗糙,却是很有活力,院子里应有尽有,还有枣树,这就很有诱惑力了。最后用俗语结尾:“那么点小孩,就有欲望知欢喜”。这是作者在平常心中的一种定位,是对一个人从小的表现而引申至未来的判断。记得德国文艺心理学家格林曾说过:“童年记忆是人类的一种最初记忆,感官世界留在大脑皮层的印迹是简单、纯洁、透明的,还夹杂着懵懂的天真,不经意中会被时间遗漏掉。但是,这种记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长,甚至决定他的价值观的形成”。我们读过许多作家的作品,他们的“童年记忆”正是他们创作的源泉和初心。《为官清廉的外公》也是写“童年记忆”篇章:“1967到1970年前(大概)∕我和外婆外公住在县委大院里,那是一段富裕和艳丽的日子∕我穿柠檬黄的灯芯绒外套,在机关幼儿园上大班,午餐有饼干和糖果∕每天早上外婆煎鸡蛋的香味和留声机里的各种地方小戏一起弥漫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他们偶尔吵架,外婆知道外公嫌弃她土里土气的小脚和一幅旧社会的模样∕那时的'干部们朝气蓬勃∕他们对新鲜事物的热爱和追逐几乎都一样:弃旧迎新∕外公一副好脾气,英俊儒雅∕于此同时,我年轻的父母带着幼小的我的妹妹和弟弟∕在离县城不远的乡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在刘季这组诗中,“童年记忆”几乎贯穿了大多数诗行之中。这首记住的是外公,记忆的镜头移向了县城。五十年前的县城与农村相比也是有着巨大差别的,但记忆中的“机关幼儿园”“柠檬黄的灯芯绒外套”“午餐有饼干和糖果”“窗明几净的房间”“干部们朝气蓬勃”“弃旧迎新”“英俊儒雅”“朝不保夕的日子”几组带着描述色彩的词句为我们勾勒出独特场景,让我读来如此亲切、干净、温馨。这里的语言不想在写诗,而是在用诗的笔尖画出的白描图。我们永远也回不到那个无欲无望、无名亢奋、无惧未来的日子了。刘季小心翼翼地珍藏好这段一尘不染的时光。
对于如何观察人的相处和存在的意义,诗人刘季的《风行水上,涣》却在揭示本质问题。“一位江南私家园林的后人,对游客说,喏,从前的石头都是从安徽运来的,端庄的很呀∕我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形容一块石头用端庄二字,其实在我看来,那些石头都差不多,坚硬,冷,一身的水印∥虛构从来都是按个人的喜好而来∕面对一张白纸,你所有的表达都是为了表现∕人们常说,顺其自然,其实我们都没有自然可顺其∕先辈们吃尽苦头,尝尽悲欢,也未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你还想怎样∕如果你一直守着这扇门窗,一直走不出高山,到不了彼岸∕我们只好说:顺其自然吧,像一块石头,躺在水里或站在庭园∕有人爱,没人爱其实都一样,活着活着就够了,你把很多人忘了,很多人也把你忘了”。说的是人和人的生命却以石头为例,石头的“庄严”中完全是人的预备体,真实所指是人性和人性的本质。石头的外表包装是一方面,内部的本质又是一方面,这与玉石界的赌石好有一比。但是,普通的石头与普通的人一样吗?也可以这么说,普通的石头难道与普通的人不一样吗?我对石头是有很多感慨的,也曾写过一些有关石头的诗,对石头思考的多了,想的方方面面也就多了,而石头还是那个石头,其貌不扬也好,瘦骨嶙峋也好,端庄正经也好,无数种形态的外表述说着无数种“诗和远方”,那都是人的因素。同时,也会因为人的因素才会看到石头的更多的精彩和不一般。于是,刘季这诗里的“有人爱,没人爱其实都一样,活着活着就够了,你把很多人忘了,很多人也把你忘了”也就很能解释石头的存在意义了。石头属于静态物体,可以静静地思考和联想,动态的物体又会是怎样的呢?组诗中的一首《朱鹮》可以就趣味横生了。“一个舞者出场,她有血红之冠∕从天堂飞向天堂∕这一年,她飘洋过海寻找最适宜的舞台∕她的身后,追捕者们和谎言被一场暴雨袭击∕那些高昂的树冠一夜尽毁,鸟巢坠地∕谁能乘风归去,谁在起舞弄清影∕一只朱鹮在夜空中抵达一片森林∥钟情你的颜色,钟情羽毛以及羽毛根部的辽阔∕钟情头顶的红,钟情展翅以及展翅后的歌声∕风雪交加溪水悲伤∕炊烟一路走散∕我和我的祖辈们,我们相敬如宾∕也视若仇人,那些爱恨交加的日子,像炊烟,美得如此轻飘”。作为鸟禽类的大熊猫这个叫朱鹮鸟是很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记得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这个朱鹮种群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七只,濒临灭绝。后来经过多年的精心保护,现在大约有1600只了,仍然没有脱离濒临线。朱鹮这种鸟属于中等体型,羽毛白色,后枕部长有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裸露,呈鲜红色。张开翅膀飞起来,红白相配,如同舞蹈,煞是好看。正因为朱鹮的好看,仿若天仙一般,在诗人刘季这里就是美好的象征。《朱鹮》的上半部分真的显出灵气,从天堂到大海,从风中的清影到幽暗的森林,“天仙”让我们仿佛经受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洗礼。下半部分落入生活的现实,这个现实也是多姿多彩的,让一种比喻上升到认识世界的情怀,“钟情你的颜色,钟情羽毛以及羽毛根部的辽阔∕钟情头顶的红,钟情展翅以及展翅后的歌声”中,一句“羽毛根部的辽阔”和“展翅后的歌声”在我眼前升腾起祥云一般,所有的不如意就请包容在“辽阔”和“歌声”里。以“炊烟”的意象表述人间烟火,而“我和我的祖辈们”更显亲情和情怀。诗人以自己的视角看世界,最终还是落在生活情感浓郁的“爱恨交加”的日子里。看淡一些不如意,保留一些真情意,如此而已,才会美得绚丽、知性、美满、轻松。
一首《色即是空》的诗,倒出了真理,也倒出了寓意和预言。“所有事物都在成长或凋落,于是我们开始有了欢喜和悲伤∕树依然是树,石头依旧,天空也依旧∕人类的热爱几乎相同,平安,美好,自由,在宁静的日子里繁衍生息∕而财富和精神总是在分裂着善恶,黄金被制成手杖和金币,只要需要,河水也能倒流,日从西边出∕我的老师告诉我:京剧也曾万人空巷,享尽荣华富贵∕百年前的1922,狗年,这一年12月,皇帝大婚,梅兰芳、杨小楼、马连良等都被请进宫中表演各自的拿手好戏∕后来的他们哪?∕无论艺人还是看客,谁也不可能真的把一出戏演到死……∕曲终人散时,落进黑夜的除了一声叫板,还有”。“色即是空”源于佛家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实佛家的思想也是一种思想,在早期的佛事活动中他可以主宰人类的精神世界。“色即是空”在佛家那里也是有多种解释的,他们认为:一切果法都是从因缘生。从因缘生,果法体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说一切法毕竟空。扯远了,回到诗里。诗人刘季在这里可不是在谈佛的理念,而是再谈人生和人生的不确定性。当人的努力奋斗达到顶点,实现辉煌的时候,一定顺着发展规律和逻辑会下降,这也是事物发展的真理。作者有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俯拾皆是,更有一些京剧大师在这一方面很是突出。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能够看透看通红尘的人还是很少。缺乏信仰的年代与失去自由的宿命都是一样的性质,关键是个人,如何将个人的的思考通过作品的传播,直到很远很远。
诗的标题为《第聂伯河上的月夜》,而一幅画的标题也是《第聂伯河上的月夜》,这是诗人因读了这幅画而写下诗的与画一样意境。“那一缕亮光真的让人肝肠寸断,黑夜里守望月光的人是谁?∕冷,漫长如天空的期望,并不属于某个人,凡事,都有最难以启齿的遗憾∕你落下的笔怎能如此沉重,黑,煤黑……∕1880年的月光和今天的月光一样,河水的声音∕一个画家静坐在河边,他珍爱的月光,在黑夜里睁着双眼,温柔又悲伤∥我们热爱的夜色因为光亮而永恒∕那些暗夜里的树并没有睡去,它们在无眠中翻动树叶,发光或暗淡∥画出黑夜并不难,最难的是画出沉浸其中的石头,涟漪,草,栖息在河滩上的鸟”。可以不离开这幅不朽的油画作品,用你的眼睛,在这幅画的水波上行走,也可以紧盯着月光,跟随那些穿透人心的光亮闪烁其词。属于十九世纪的浪漫,也属于阿尔希普·伊凡诺维奇·库因芝的深情。乌克兰的美丽是俄罗斯画家用他微妙的色彩变化和深远辽阔的艺术空间描绘出来的,抒情、温婉、欢快、明丽、皎洁、河水泛起银色的涟漪。我们无法身临其境,但可以感同身受。我们也不能表达爱恨情仇,但可以赞美祖国赞美母亲。我以为刘季读画会从画的本身出发,直接抵达画的彼岸。读画有读画的乐趣,而读书更有读书的感受。《抱书而眠的人》即是读书的感受:“像身体的一部分,另一只手,翻卷自如,油墨的味道∕《1963变革之年》作者:(【英】罗宾·摩尔,阿里尔·列夫)∕青春年少非常相信这句话:要想改变现状需要先改变自己∕若干年过去了,不断改变自己的人∕已步入了晚年,如同一场阴谋∕如同深渊的漠测∕世界花样翻新,而战争贫困疫情依然存在∥1963,这一年我刚满1岁,因为饥饿被在县剧团当演员的母亲带回到乡下舅舅家……∕1963,这一年在英国的舞台上,摇滚,时装,牛仔裤,超短裙,吉他,《请取悦我》《我有一个梦想》……缤纷的时代,绽放的个性,他们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时代……”。读书要抓住书的灵魂,那么《1963变革之年》的灵魂在哪里?诗人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就是“要想改变现状需要先改变自己”。没错,这个灵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没有漏洞废话,现实中改变自己以后现状依然如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万物生长,四季更新,生老病死,欢喜冤家。看看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们需要的现状。至于那些时代的产物,可能也不是他们想要的样子,只不过时代没有选择,流淌下来的水,流成了那个样子而已。
刘季的这组诗名曰《何似在人间》,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其意为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这是在预示着人间的生活如影如幻,如诗如醉吗,那么就有诗为证矣。这是“何似在人间”大组诗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共八首,每首有小标题小主题,诗行或短或长,短句有声响,长句则带断句带标点带韵脚,灵活灵性,将诗的技术拉满到位。组诗的整体表达即是诗人的主题思考,这也是长诗方式,而且完全在诗人面对当下的叙述状态。对生存、生命、时事、青春的留影、少年的追忆、战争的焦虑、竞争的碰撞、人与人的信任危机、爱与家庭亲情的焦灼和淡漠、人生价值的思考等等,都在诗中清晰和混沌的表达出来。放在最后的《我们》就如一曲交响乐的最后一行旋律,收尾——带有无奈和悲怆,缓缓落幕,转场或者换季。诗歌为我们带来愉悦是好诗,为我们带来思考和承重也未必不是好诗。刘季是个优秀的老诗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参加过诗刊社的青春诗会,风雨兼程中已经把诗的基因植入了心灵中了。在淮安诗歌界我将她与苏宁并称之为“两朵金花”,她俩的成就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

2022年5月22日星期日

作者介绍

十品  本名叶江闽,出生于沭阳的福建人。写作三十余年,发表作品约500余万字。有诗作被译成英文交流到国外。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九十年》《江苏百年新诗选》等100多种作品选本。出版诗集有《十品诗选》《一个人拥抱天空》《穿过时间的河流》等十余本,另有诗论集《且看菊花开放》。曾获“野草杯”全国青年文学大赛诗歌一等奖、“诗神杯”全国新诗大奖赛一等奖等及“十佳诗人”称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我的爱情如月光一样羞涩
安徽含山∣凌晓革:到山里走了一趟(组诗)
【诗艺国际】王海清(山西)|| 今夜想你(组诗)
「获奖诗人」蓝蓝的蓝:我编织的月光四处飘荡(组诗)
诗探索|广西轻白:如果一切的传说都是真的(组诗)
安魂曲(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