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可把诗吟杏雨中||钱万平


作者:钱万平


清江浦区诗词协会闸口分会成立已经四年了。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分会的领导选择编印会员作品集的方式来纪念,我觉得很好,毕竟诗词作品才是诗词组织存在的价值所在。遵严士富会长的嘱托,要我为这个集子写个序言,我觉得惶恐。以我的能力与资历为这样的集子写序言,实在不够格。但转念一想,其实我也是闸口分会的一个分子,能在绝大部分会员之前比较完整地通读这个集子,谈点阅读的感受,还是可以的。

读了这本集子,给我留下强烈的印象有三点。

第一点是我觉得这个集子收录的诗词作品能充分表现了当代普通百姓的精神风貌和认识水平。
在闸口分会旗下的诗词作者大多普通工作人员、工人、市民以及居住在闸口地域的其他自由职业者,年龄多在五十岁以上。这些人都是我的同辈人。这一代人用过去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接受的是统一的思想,确立的是统一的理念,甚至理想追求都是统一的。所以,在时代发展到今天有条件学习写格律诗词,其内容到形式都圆满地表现出这种教育的成效。可以说,这本集子里所有的作品,都是正能量的,都是昂扬的积极向上的,绝不会产生方向性的谬误,也就是说就政治上绝对是可靠的。虽然人们接受了大一统的思想熏陶,但在诗词作品的具体表现中还是丰富多彩的。
比如,同是讴歌共产党百年征程,其角度、笔法等还是有各自的特点。“多少英才含笑去,舍生只为换新天。”(严士富);“犹如北斗横空照,宛若南极一柱天。”(刘娥《纪念毛泽东诞辰日》)。这些是正面的赞颂,也有很有见地的反思,同样具有诗词的魅力:“也曾经历坎坷路,总在寻求复兴花”(陈苗青《庆祝建党百年》),能读到这样的诗句真是令人欣慰的。
说到能反映当代普通百姓的精神风貌,有许多诗句诗作都是很有说服力的。这个时代的老年人不仅享受着丰裕的物质生活,还都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比如“钟爱诗词已有年,古稀方去拜师贤”(丁以明《老年大学学习成果展》);“无心窗外景,有意手中章”(李相斌《辛丑冬至夜吟》);他们还超级自信:“三伏三冬三洗礼,一人一帚一超然”(许建人《北门社区决战决胜创建淮安文明城 》);“曲尽银河落,诗成紫气芳”(李相斌《喜迎新岁》)。这样的作品都算得上是亮点!
闸口分会的一班诗词爱好者们,对自己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也充分地表现在自己的诗句里。“路不拾遗新草市,夜不闭户旧牛行”(董方军《为闸口诗词大赛颁奖有感》),这是对这座老城新的礼赞;“大厨烹出新名片,巧手拼出四喜盘”(严士富《祝贺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他们为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作出不平凡的业绩而骄傲;“举杯共饮家乡酒,拿勺分品地方汤”(孙卫民《忆清江老饭店》);“景深难记来时路,疑是津迷被梦牵”(陆士珍《鹧鸪天·游钵池山一角》);“原来家住春风里,可把诗吟杏雨中”(章壮亮《家乡美》),故土的寻常在作者深情的眼里都是那么富有诗意!
我的第二点感受是这个集子不少诗词作品水平都很高,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娴熟的表现力和对美的感悟力。老实说,觉得这些优秀作品放在更高层次的选集中都是妥妥的。
“一路春风河水软,云天新月挂银钩”(周玲《运河夜景》);“小径花形悴,寒泉柳色黄”(张殿云《霜降日游楚秀园》);“一桌佳肴失宠,四行绝句争吟,”(陈雪琴《西江月·诗友老店相聚》);这些诗句的画面感多强,炼字的功夫也足以彰显。王步琴的《蝶恋花·路过里运河风光带》应该说放在宋词里也几可乱真:“几片闲云烟柳绕,淑气盈盈,吹过粼波渺,三两流莺争树早,清啼一路无人晓。徒结芳丛盟约好,花为谁妍,青鬓因谁老。去岁红颜何处找,深情莫近河边照。”唐学前的“几番诗作难吟诵,半世人生雨伴晴”《秋观大运河》;邵忠祥的“渐消愚昧去,时有梦心生”《读书忆》)等诗句都有着哲思与內张力,读了可以给人带来想象的空间。
虽然这个集子里的作者无意为社会为历史留点什么,但是通过他们的作品,我觉得还是表现了历史。这是我的第三点感受
例如王兴伦的《农民诗词爱好者》这样写道:混身猪舍与牛栏,雅兴偏偏没个完。锄落田头常句得,味同池粪却心欢。文凭问起羞开口,简介声明未做官。哪敢书香门第扮,双亲肄业扫盲班。——看上去是民间小调似的方言土语,甚至还有插科打诨的因素,但也只有在今天的历史环境下,今天的社会氛围中农民出身的打工者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唱出这样的心声。这不是时代的印记又是什么?
读了章壮亮《打工走起》里的“摸摸护院阿黄狗,抱抱依人小外甥”,你有没有含着泪水的感觉?读了唐学前的《空巢》:锁锈残门久不开,檐边野草上窗台。行人路过一声叹,我到近前常发呆。——您会不会产生苦酸?
四年的时间不长,能涌现出像本文例举的诗词作品,真的是丰硕成果,也说明了闸口分会这个群众诗词组织的力量所在,存在价值所在。

最后还有一点忠告,诗词一定是触动内心的痛点泪点情绪点以后爆发出且诉之于的精美语言的高级文艺形式;无病呻吟,胡乱拼凑,缺少鲜活形象,语言干瘪粗糙甚至低俗,都不是诗词学习的正道!



作者简介

钱万平,淮安市诗词协会办公室主任,《淮海诗苑》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你介绍一种对联最高雅的创作手段——集句联,既易也难
诗坛漫笔
或显或隐 各具情味
华夏精短文学北京分会专刊(2020•1):诗十首(作者:唐美玲/赵顺臣/汤建波/ 梁艳/杨景华/张景怀)
《江淮竹枝词》编后絮语
李全修:老树春深更着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