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地万物】菜园/粮仓/锅灶|| 严苏/诵读:谢志明
【     天空风云变幻,大地万物永恒。继《古槐》之后,严苏老师的散文集《大地万物》隆重登场。2022年7月18日,这个美好的日子,诵读爱好者们开启了新的征程!动听的声音,有趣的灵魂,陪伴近十个月时间。到本期至,120集的大地万物有声分享结束。
         感谢作者,感谢朗诵者,感谢读者,感谢我们美好的生活!


地生万物,万物感恩大地,以葱茏装饰大地,用果实回馈大地。作者选取120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植物以及农具,用诗意、哲理、知识、趣味等笔法书写,给人启迪,令人思考,让人警醒,催人奋进。青少年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敬畏生命,对了解自然,熟悉自然大有裨益。自然是人类的生活家园,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母亲生我,大地养我。书写大地,铭记母恩——此为本书题记,也是作者创作主旨。

菜园



菜园是用来种植蔬菜的小块园地,外围用树枝、竹片或玉米秆、高粱秆圈起,半人高,靠路的一面留有一个供人进出的小门——农人称作篱笆。篱笆的功能是阻挡鸡等家禽和孩子进园糟蹋蔬菜,为蔬菜生长制造一个良好环境。

菜园是一户人家的生活缩影,是勤是懒,是富是贫,看菜园便一目了然——菜园打理得好,蔬菜长势旺,菜园的主人一定是个勤劳者;反之则是懒汉。

勤致富,懒生穷,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菜园四季常青,源源不断地为农人提供新鲜蔬菜——

春回大地,暖风送爽,青菜、萝卜率先登场,从新土里露出新芽。新芽腼腆、羞涩、内敛,一副怕人的样子。从小看大,说的是人,其实植物也是这样。青菜、萝卜低调生长、不事张扬,从不侵占他人领土,奉献是它们的处世哲学。

茄子蓬勃向上,长到一定高度便停顿下来,向果实发力。茄子高产。农谚云:茄子七八棵,顿顿不离锅。从夏到秋,茄子担当蔬菜主角,深受农人喜爱。

辣椒春天栽,初夏开花、结果,霜降叶枯。辣椒有甜有辣,甜椒孩子吃,辣椒大人品,喜爱辣的人顿顿离不开,辣得满头大汗,通体舒畅。辣椒是调味品,几棵就能满足一家人的需求。

西红柿性子急,栽下就蹿高,还没注意花就开了。西红柿的花小小的,蜜蜂都看不上。花落果出。果初时很小,如同高粱米,继而像玉米粒、乒乓球,待到拳头大小便停止生长。过些时日青皮开始变红,先是浅红,颜色日日加深,全红时西红柿就成熟了。西红柿不是单个生长,一枝果柄上少则三四个,多有五六个,有点“人多势众”的意思。

瓜嚣张,主藤如眼睛蛇,一边前行,一边抬头张望,前行一步擎起一柄叶,给主藤遮荫挡阳。瓜花高调,开放时如同喇叭对着天吹,生怕别人不知道;果含蓄,仿佛对花的所为抱有歉意,瓜叶当被,泥土是铺,憨然入睡,悄然生长。

豆角是播种,出土后给人的感觉是静止的,几天无变化,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在积聚力量,做攀爬准备。豆角是缠绕着上升,到一定高度就有了花。豆角花开两瓣,像蝴蝶。“蝴蝶”是静止的,有风才扇动“翅膀”。“蝴蝶”枯萎,根处“喷”出几根须须——这就是豆角。豆角一天天变长、变粗,长到尺许就可以采摘了。

芹菜娇气,直接播种出芽率极低,有经验的农人先用温水浸泡,待种子“吃”了水,再用棉布包起,“孵化”几日,发芽前播种,出芽率就高了。

……

种菜有学问,学问来自经验,经验依靠积累。

菜园,蔬菜生长之园,农人物质保障之地。

粮仓



粮仓的用途是储藏粮食,农人家家有,有的用陶罐、水缸,有的用手工编织的筐、篓,也有的用柴编的窄席,俗称结子。粮仓一户少则一个,多则两三个,不同品种的粮食分开储藏。粮仓大小不等,地点视家境而定。

一个“视”,含义微妙,局外人难明个中之意。

粮草丰足、生活富裕的人家,粮仓多在暗处,有藏匿之意。肥肉埋在碗底,说的就是这类人家。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有二:一是不愿暴露家底,一个村庄里住着,同饮一塘水,同在一块土里刨食,低头不见抬头见,你露富、显摆,难免不遭人妒忌。枪打出头鸟,出檐的椽子先烂,简单的道理他们不会不懂。第二怕人惦记,村里那么多缺粮户,青黄不接时向你张口。开口容易闭口难,借还是不借?真金白银地借出去,信守诺言按时奉还,双方都开心;不守诚信到时不还,见你绕道走,是上门讨要,还是听之任之?有如两难,不如预防在前,以绝后患。

缺吃少穿、子女多的农户,爱将粮仓放在显眼处,让串门人一眼就能看见。他们“露富”的目的是想让外人知道,他家衣食无忧。打肿脸充胖子,指的就是这类人家。凡事都有因果,他们这么做说到底还是为子女着想。儿大当婚,女大当嫁。要想儿子们体面地娶上媳妇,就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姑娘一见倾心。所谓家有梧桐树,不愁金凤凰是也。

小孟庄有一户人家,生有三儿三女,六个孩子像一窝猪,整天叽叽哇哇,吵得人心烦。两个大人无暇管教,从早到晚为吃食操心,天天如此。岁月无情,时间不会因谁心烦就放慢前进的脚步,不觉间三个儿子已到娶亲年龄。女主人是过来人,时间倒退几十载,打死她也不进这个穷家门。发牢骚、说气话解决不了问题,身为母亲,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三个儿子打光棍。穷则思变。几夜辗转,几天苦思,一个妙计涌上心头,家很快变了样:旧物进了暗处,显眼处有了三个小粮仓——一仓玉米,一仓小麦,一仓高粱(粮在表层,下面塞的是棉胎);儿子穿着也有变化,赶集上街个个穿新衣。媒婆注意到这家人的变化,主动把姑娘领来相亲。三个小粮仓就是实力证明。过日子就是吃饭穿衣,相亲的姑娘像被施了定身法,来了就不想走。

这就是“视”的微妙处。

粮仓出现在家庭,为私人财富;出现在粮库,属国家所有。

粮库的粮仓高大,输粮机出现之前,粮食进仓靠的是肩扛背驮——几块跳板连成一线,一头搭在仓顶,一头落于地面,驮粮者行走在跳板上,把粮食一袋一袋地运送上去。走跳板有学问,初次行走莫说驮粮,空手也心生胆怯。跳板颤颤悠悠,跟随驮粮者的脚步上下起伏。驮粮者目视脚下,口中叫着号子,跳板起时抬脚,伏下落脚,气定神闲,有条不紊。

驮粮是力气活,很苦、很累,但令人羡慕——人们羡慕的不是苦和累,而是能够亲近粮食的那份职业!


锅灶


锅灶即灶,生火做饭的设备,由锅与灶两部分组成。锅灶经历过几次演变,先是矮锅灶,后是高锅灶,再后是煤气灶、燃气灶。

矮锅灶俗称锅炝,无烟囱,用泥和麦草一层一层糊起来,三尺高,圆柱形。圆柱形的一面开一个椭圆形的口,留作填草与出烟用。矮锅灶不能高,高了火苗够不着锅底,浪费柴草;也不能矮,矮了火烧不旺,同样浪费柴草。常言说:做人要实,烧火要虚。一个“实”一个“虚”,道出做人与烧火真谛。

这里说烧火——草要一把一把往灶膛里填,循序渐进,不能心急。草要虚。虚就是松,松了火才会旺,草也烧得透。会烧矮锅灶的人,一小篓干草可做一顿饭,不会烧的人要用一篓半,悬殊很大。

看一个人是否会烧火,雨天检验是最佳时机。晴天湿度小,干柴烈火,把火烧旺不算本事。雨天柴草潮湿,把火烧旺才是高手。会烧火的人胸有成竹、不急不躁,先从草垛深处扯出一把干草,用火柴点着,待火苗燃起再轻轻送进灶膛。火苗由小变大,正旺时填入一把有湿度的草。草用火叉挑起,松松地架在火苗上,草冒出阵阵白烟,烟从灶口滚滚而出,注意听灶膛内有“吱”“吱”声响,仿佛老鼠磨牙——紧跟着“喷”的一声响,草烧着了。火烧得好的人,灶屋内的烟悬浮着,门打开,烟有序而出,如同开闸放水。

矮锅灶的缺点有二。一是脏,屋内烟尘大,房顶被熏得如同墨染,犄角旮旯挂满网状灰尘;第二易生眼疾,长期做饭的人眼睛红得像兔子,见风就流泪,农人称作烂红眼。不好就变革,于是有了高锅灶。

高锅灶大于矮锅灶,有炉膛、烟囱,里层为砖砌,外面用泥糊,讲究的人家用水泥。锅台平整,好放炊具。

高锅灶的优点有三。一是干净——灶台前砌有烟囱,烟囱伸出屋面,烧火时烟尘顺着烟囱飘散出去。炊烟,就是烟囱排出的烟。二是好烧。高锅灶有炉膛、烟囱,二者贯通,草见火就着。遇到雨天,草湿度大,用扇子对着炉膛下口轻轻扇动,火就旺起来。有的人家装风箱,手拉风箱,风箱的两个小舌头“呱嗒”“呱嗒”响,灶膛里的火“呼”“呼”燃烧,饭很快就好了。三是节能。高锅灶的锅与烟囱之间留有一个洞眼,眼内放一陶罐,罐内装水。烧火时烟经过罐体进入烟囱,将热量传递给陶罐里的水,饭做好水也热了。热水洗碗,也可以洗脸洗脚,节省柴草。

高锅灶的优点虽然多,但最终被燃气灶取代。燃气灶烧燃气,燃气由开关控制,打火就着,火苗如蓝色精灵在锅下舞蹈,无烟无味,方便、卫生、高效、环保。

有的农人烧沼气。沼气是废物利用,环保、节能,成本极低。

锅灶的功能是烹煮食物,为人类提供美味;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映照生活,呈现时代前进步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中考满分作文:留香
农村的回火灶效果怎么样?具体应该怎么样做?
沙县传统砌灶习俗
典故(19)曲突徙薪
【第三期征文第13篇】丁红霞||故乡的炊烟
焦头烂额座上宾,曲突徙薪靠边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