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罗斯城市文化印象||胥全迎

作者:胥全迎









2016年2月9日-18日,我随淮安市摄影家协会采风团去了一趟俄罗斯,走了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三个城市。虽然属于走马观花,但是,俄罗斯城市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俄航空服有“大妈” 
从北京飞往莫斯科,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制造的空客A330飞机,此次执飞的是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空服人员中既有妙龄女郞,也有中年大妈,还有小伙子,个个笑容可鞠、服务规范。与中国相比,我们不管是国内航空还是国际航空,空服人员全是清一色的小姑娘。这是人力资源使用上的差异。实际效果上来看,有年龄大一些的“空姐”和一些“空哥”,对于空服人员培养的“传帮带”以及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都是十分有益的。

俄罗斯空姐
只是俄航工作人员没一人懂中文,而我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俄罗斯航班的空服人员,简单的俄语会话都是掌握的。这一点上,中国是先进的。
飞机平安降落后,俄罗斯机组成员和旅客,会热烈鼓掌以示庆贺(众所周知,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最容易出事故)。中国的旅客会受到感染,也鼓起掌来。我认为:应该鼓掌庆贺。
城市的天空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也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她那迷人的风情,使我们为之倾倒……在莫斯科,只在麻雀山的左前方,看到一大群现代化的建筑。这些建筑高大、新潮、壮观,如同我们上海的浦东和南京的新街口。但是,这些建筑并不多。不论在老城还是郊区,很少见到在中国司空见惯的工地与塔吊。从莫斯科市中心去机场路,只是一般的路,比我们淮安市的机场高速,差多了。这一对比,一方面表明俄罗斯经济以及城市发展比较缓慢,一方面表明中国真正的处于快速发展中。

莫斯科地铁
三个城市的市区上空,电线密布。同行的摄影家

红场卫士
们大呼无法取景。因为城市保持了有线电车(大辫子加无专用道)这一传统的、节能的、环保的交通工具。偶尔也见有线有轨电车。这些电车的现代化程度比淮安的现代有轨电车,要差一大截。但是人家是保持使用了几十年的啊。我们的上海和南京,原来都有有线电车(含有轨和无轨),后来一窝风地都砍掉了。只有大连还保持着一条传统的有轨老电车……这些传统的有线电车,环保、维修方便、运行成本低。难道为了“美观”,就要舍弃之?这表明俄罗斯城市更注重历史的传承,更注重节约成本和讲究效率。
红场的地面
举世闻名的红场位于莫斯科的市中心,紧依克里姆林宫墙。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 ,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也是俄罗斯重要庆典和阅兵活动的地方。红场原为市中心的贸易市场,失了一把火烧了, 后又重建。因为发生过火灾,市民就将其称为红色的美丽的广场。原来,红场原来的“红”,并不是革命意义的“红”。重建时,同近旁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小广场连到一起,形成今日的规模(此规模是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地面为长约二十公分、宽约十公分的块石铺成。很耐磨、结实。这石块铺的路面,经得起坦克的碾压。但是并不平整光滑。为什么不打平了再铺?我们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地面多平整啊。我想:主要的是这些寒冷国度冰雪时,防冻防滑和承受重型车辆的考虑。我们总是说:“贪大求洋”,实际上,“洋”的东西并不都是大的。  

夜幕下的克里姆林宫
步行商业文化街
莫斯科市中心的阿尔巴特大街,是一条步行商业文化街,承载着这座城市文化,向各国游客诉说往日的喧嚣与今日的典雅。人民币1元相当于卢布10元。商品中貂皮大衣、琥珀、蜜蜡、套娃、巧克力等,比较受中国游客的欢迎。我的比较:俄罗斯的商品还是比较丰富的,价格不高也不便宜。阿尔巴特大街上的商业氛围比较清淡,没有中国步行商业文化街的那种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场景。说到底,还是我们人口多,另是我们的经济繁荣呀。
圣彼得堡的天际线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就建立在这芬兰湾畔。叶卡捷琳娜立志要让这座城市成为“欧洲最美的首都”,聘请了法国、德国、意大利最好的设计师和工匠,来建造这座城市。因此,这座城市处处弥漫着西欧城市的那种贵族气息、处处演绎着浪漫的色彩和豪华典雅的风范……  

圣彼得堡冬宫外景
伫立在涅瓦河畔,瓦西里岛古港口灯塔、狮身人面像、冬宮以及圣彼得堡的其他精华建筑一字排开、一览无余。因为冬宮是沙皇的皇宮,最高处为33.5米。该市规定:所有建筑不得高于这个高度。因此,圣彼得堡城市看上去很整齐,一般都是三五层楼,高度在32米左右。虽然不是很高大,但是建筑造型优美、石块相嵌、雕像刻花、做工精致,透出一股欧洲皇家贵族的气势,让中国游人打心里钦佩与赞叹!由此可见,一座城市的特色,不在于有多少摩天大楼,而在内涵。谁能说圣彼得堡不是一座过目不忘的美丽城市?我们中国那么多大中城市,基本上大拆大建,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历史传承没有了,怎么办?再花钱搞假古董……
俄罗斯人的形象特征
在俄罗斯,我看到俄罗斯人普遍身材高、体型好。精神状态好,走路都很快,步幅也比较大。俄罗斯还是世界公认的盛产美女的国度。因为其民族的多样与融合,使俄罗斯美女与西欧美女比较起来,脸部轮廓更符合东西方公认的审美标准。她们皮肤白皙,身材丰满,两腿细长,待人友善,妩媚动人。我们在大街上看到 的传统的雍肿的俄罗斯大妈形象,还是比较少的,中年妇女的身材也保持得不错。
教堂文化
俄罗斯城市的教堂文化令人印象深刻。俄罗斯东正教独特的洋葱头状的教堂,顶教堂中间一般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童话世界般的梦幻建筑。我进去参观,教堂正在做各种仪式,安静、整洁、有序。我们国内的绝大多数寺庙,一直流行烧香拜佛,烟雾缭绕地,实在是雾霾的组成部分。还有一些旅游景点的寺庙中的一些人,打着宗教的旗号,行坑蒙拐骗之实……这里特别要强调:我绝对没有对国内宗教的大不敬。

圣彼得堡血大教堂
城市形象与文化传承
的俄罗斯城市的绿化非常好,绿化覆盖率很高。路边、庭院以及大片的绿化地带长满了各种树木,好像是原生态的,密密麻麻,自由生长。
俄罗斯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很浓。莫斯科地铁可以说是一座艺术殿堂。城市街头雕塑林立,艺术水准高,保护完好,给人以艺术享受。
   俄罗斯深入到北极圈内300多公里的城市……摩尔曼斯克。该城北纬68.58度,东经33.03度。因为摩尔曼斯克港是北冰洋的不冻港,二战时希特勒向该港伸出了魔爪,狂轰滥炸,企图收入囊中。苏联军民拼死保卫该港,为苏联的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极其独特的作用。苏联授予该市为“英雄城市”。英雄之城,是多少苏军官兵与市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代价也是巨大的!在这北冰洋海浪拍打其岸的一座山上,屹立着一尊苏军《阿寥沙》士兵的塑像:他头顶钢盔,身背冲锋枪,目视远方……三角形的石碑上,镌刻着那四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历史的功勋,碑前的纪念之火,熊熊燃烧、生生不息……
  在不远处,还有一座《等待中的女人》的塑像:女人手捧一束鲜花,盼望着仍前线亲人的归来,一只和平鸽翩翩展翅于身旁……
  在这两座塑像前,除了我们游人之外,都看到当地的居民手捧鲜花在此举行婚礼等仪式。他们或一家人,或一群亲朋好友,以寄托哀思或以祈祷幸福。我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感慨。苏联解体快三十年了,其政府和民众的这种对英雄的崇拜意识、对和平价值的理念追求,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化……我想: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不忘历史,不忘责任,增强对和平、对幸福的追求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宫
   摩尔曼斯克市博物馆
北冰洋边的摩尔曼斯克的港口边,停靠着一艘似曾相识、分外壮观的大船,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破冰船。据俄方船上工作人员介绍:“列宁号”破冰船始建于1959年,历时三年建成投入使用。吨位一万吨,创国际上核动力破冰船记录。参观此船和下午参观摩尔曼斯克市博物馆之后,我有两个感触:一是苏联的工业、科技与经济,当时确实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与美国并驾齐驱,无愧于中国“老大哥”的称号。中国建成独立的工业体系,与苏联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二是中国的一些承载光辉历史的“里程碑”式的工业、科技成果和体现一个时代精神的实物,能否象“列宁号”船这般保存、保护和开放起来。如“毛泽东号”机车,上海万吨水压机、中国第一部解放牌汽车、红旗牌轿车、1205钻井平台、东方红卫星……等等。有些成果实物,虽我在北京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看到,但是深度不够。要舍得投资、下大气力,增设博物馆,增大教育面,扩大收藏的范围,充分挖掘蕴藏着的深度,彰显时代特点,将这些能反映中国当代光辉历史的珍贵的成果,尤其是那种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闪光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不断开创共和国新的辉煌,那将功德无量……

列l宁号破冰船
克里姆林宮与列宁墓
   克里姆林宮是莫斯科的市中心,也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如同北京的天安门和故宮在中国的地位。列宁墓位于红场的西侧(列宁墓上层,修建有主席台。每当俄罗斯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指挥)。列宁安详地躺在水晶棺内,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详。警卫人员默默地守护着,俄罗斯人民依然尊敬和崇拜着这位伟人。

列宁墓

   列宁墓不高大、不雄伟、不豪华,但是谁能撼动列宁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巨擎地位呢?  
克里姆林宮,从莫斯科河对岸的视角看最壮观、最美丽,视觉冲击力最强。紫红色的城墙、5个城门和18个尖顶塔楼,其中箭楼和5个城门塔楼,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熠熠生辉、夺人眼球。我特别注意:那五角星中间的黄色的锤子斧子标志,仍然存在,俄罗斯并没有因为这是斯大林时期(1937年)安装的而拆除或处理,显示了俄罗斯政府的开明与自信。
红墙边,无名烈士墓庄严肃穆。东西两个卫兵岗亭,中间一处石台雕塑:摆放着一支卧放的挂有两根穂带的旗帜,上有一顶烈士钢盔。台前,一团火焰生生不息,摇曳着、闪耀着。两束鲜花静静地躺在火焰前……
 我在想:这无名烈士墓,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的烈士。在这一点上,斯大林、苏共、苏军,在历史上的功勋,俄罗斯人民不会忘,中国人民不会忘,世界人民不会忘!  
愿无名烈士墓的火焰永不熄灭,愿天下永远太平…… 

作者简介

胥全迎,1955年8月出生,1971年1月于清江市百货公司参加工作,1976年2月南京防化团服役。曾任市属国企厂长、党委书记。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副研究员职称
往期荐读

▼▼▼


那年在三界的军事集训

我“初出茅庐”的三年(上)

六十年代的交通路

我爱那杉青水秀

英雄钢笔:我真的好想你

大寒如春

我也当过红卫兵

炉火正旺谈过往

运河的脊梁----码头工人

那年、那船、那日子......

仰望八·一军旗

梦幻般的桥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迷红色俄罗斯
俄罗斯之旅的感受(俄罗斯之旅51)
俄罗斯民众纪念列宁逝世88周年
纪念列宁逝世90周年
俄罗斯红场
我的俄罗斯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