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了胆结石,自己却没感觉,要手术“切胆”吗?

胆囊结石的诊治,目前医届争论焦点有二:一是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治疗;二是如做手术,是做“保胆”还是“切胆”。

这两点争论,59岁的蒋女士都遇到了。

蒋女士多年前体检提示有“胆囊附壁小结晶”,近3年来体检,发现有“强回声团”,并逐渐从5mm,变为8mm,今年更是达到12mm。但蒋女士自己却感受不到任何症状。

蒋女士自己是医生,自己生了病却比普通患者还纠结。问遍关系密切的同行和病友,有人建议“不如早早行微创手术”,也有人劝“与结石和平相处”,还有人说“干脆再等等,等到有症状发生再把胆囊切掉”。

大量胆石症人群面临类似的纠结。

► 是消极等待还是积极干预?

面对蒋女士的纠结,中国知名胆结石治疗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卫计委外科内镜培训基地主任刘京山的回答是,“在微创外科时代的今天,我的观点是,胆囊结石不仅需要治疗,而且要早期治疗。”

刘京山主任坦言,当前针对“无症状胆结石”的诊治策略学界依然存有分歧。

所谓无症状结石,指的是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时,不存在胆绞痛或其他与结石相关的临床表现。

大量资料显示,无症状胆结石中不到三分之一在随后的观察中出现症状和并发症,因此大多数学者主张随访。

但刘京山主任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预测何人何时会发生并发症以及是何种并发症?”

刘主任解释,胆囊结石的演变过程国际上公认分成几个阶段:遗传期、生理生化期、物理期、症状期、并发症期。

前3个阶段都是结石形成的阶段,而到第4个阶段,患者则会出现症状,例如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或放射到背部或肩胛部的有上腹部疼痛等,到第5个阶段就更严重了,可出现各类并发症。而有些患者甚至可能直接从无症状发展到并发症。

刘主任认为,被动等待无疑是在冒险。如果胆囊有功能,结石复发的可能性较小,排除胆源性上腹部症状,可选择保胆取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排结石什么方法最有效?不吃药、不手术,1周轻松排结石!
胆结石主张切胆是绝对安全的?医生辟谣,盲目切胆是错误的观点
患有胆结石,但无症状,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得了胆结石,大医院为何不愿意做保胆取石手术?
“不疼的”胆结石更危险
胆囊结石 无症状也要及时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