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医学
  • 劉卓易

    广州五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监事
    +1162

    这个问题提得不够好,中医药不需要别人来正名。我们不用那么不自信。走自己的路,做好传承,在传承到位的基础上去谈发展和创新,证明的事情让别人去干吧!

    中医药和中医行不行,实质上是两个方面的对比:中医之间的对比。中医西医之间的对比。中医行,中药自然就行。所以下文我主要讲中医和西医。

    1、中医之间的对比。古中医和现代中医的对比。古中医和现代中医的对比主要问题是:废医存药,学习内容的取舍。

    废医存药讲了100多年了。也有人、有国家真在干这个事情。现代中医舍弃了传统中医很多内容,可以这样说,现在中医学院的学生,只有一点点中医入门知识,并且还没有临床经验。所以现代中医比古中医水平差很远。这是我们下面论述的第一点内容。这和题主问的中药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鄙人认为:不存离开中医的中药,中医行,中药就行,中医不行,中药一定不行,注意,是一定不行。

    下图是古中医内容——哲学部分的儒释道是明清之后比较注重的。

    现代中医只学诊法,藏象(一部分),阴阳五行这一点点东西,且都是浅尝辄止的,没有深入学习。实践方面是几乎没有的。从学习的内容量来说,现代中医和古中医的差距十分的明显,舍弃体而注重用,是舍本逐末,这是导致现在的年轻人看不懂中医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再看一个图——古中医思维导图:天人合一。这部分内容,除图左下角的中医药外,其它内容现在的中医学院几乎不学了,说是文化糟粕。

    药材属于地的那部分,对应中医藏象学说的脾胃。所以中药用药,首重调理脾胃,汤食不进了,六不治之一。保得一分胃气,即得三分生机。这是判断一副药合理不合理的重要依据。用药的重要依据不是看症状,而是病根,要找到病根才行,一样的症状,用药很可能大不相同。如何确定病根?没有中医行不行?答案显而易见。

    日本人在这方面是吃了大亏的。用所谓的汉方,制成非处方药,吃死不少人。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有个津村顺天堂的公司,小柴胡汤制成颗粒制剂,同时有个叫地滋的教授站台,发布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在日本迅速引起关注。小柴胡汤成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汉方走向现代化。短短的几年里,津村顺天堂便成了日本乃至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巅顶。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不断爆出小柴胡汤有副作用的新闻,1991年4月日本厚生省向医师、药剂师下达了要注意小柴胡汤导致间质性肺炎的通告。1994年1月~1999年12月报道了因小柴胡汤颗粒的副作用发生了188例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结果津村顺天堂1997年破产,2000年津村顺天堂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

    这是一个典型的“废医存药”失败的案例。这个案例证明三点:A、中药是有效的。B、某些中药有毒,需要医生开处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和配伍的药才能服用。C、废医存药是行不通的。

    是药三分毒啊,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中药不存在非处方药。这是现实已经被证明了的。

    2、中医和西医的对比。中医和西医的对比主要问题是:废中医还是中西结合的问题。

    我们先看图:中西医思维对比图:

    我们看这个图,中医的思维是系统的,是闭环系统。西医的思维是条理化的,闭不了环,无止境的延伸。中医是三个连接的圆环——天地人的闭环。西医是挂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钉子上面的串串,这串一串,串一串,怎么也串不成一个同心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无穷尽也的感觉哈!

    中医和西医的优劣对比,愚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A、指导思想不一样。中医讲究系统,关注点在病根,从症状找到病根。西医只注重症状,不注重为什么引起此症状。优点:中医能治根(标本兼治),西医能迅速解决病人当下的病痛。

    B、中医是联动治病,西医是定点治疗。中医联动治病就是五行生克思想的母和子的联动关系,头疼可能从手下手,从脖子下手,从脊椎下手,甚至从肚皮,脚底下手,等等。而西医,是头疼了,只关注头,至少不会去关注手。

    C、中医是“给出路”,西医是定点清除或者隔离的方法用得多。中医治病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治法有八法:汗吐下消和清温补,没有杀法。中医治病采取“给出路”的政策,比如麻黄汤,不是杀敌而是驱敌,即采取发汗解表,打开国门,驱敌于境外的方法(桂枝汤也是如此),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西医治疗方法:隔断(封闭),杀灭,去掉,各种神经封闭针,各种手术,各种抗生素地干,往死里干。

    D、中医“粗略”,西医“精准”。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西医是基于解剖学基础上的科学,我们看那些分条缕析的内容,十分清晰明了,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能尽可能弄清楚,符合广泛推广和运用的特征,在商业化的今天,很容易拿到资金,把技术和产品商业化。中医是粗略的治法体系,并且理论高深,很难普及,也就是,患者的知情权方面,中医比西医差很远。所以不是有人说:中医让人糊里糊涂生,西医让人明明白白死。说得也是有点道理的哈。

    说到商业化的问题,这也正是当今西医名声比中医好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药是处方药,这是一定的。西药有很多非处方药,药盒上面标明了使用说明,根据自己的情况就可以自己买药。从业人员自然就很多,维护其地位的人自然就多。

    但,市场化程度,与中药行不行,中医行不行没有必然关系。与中医药科学不科学没有必然关系,中医药行不行只与能不能治病有关系。能不能治病?肯定能治病。所以这没有什么好争论的,也不需要正名不正名!不管是屠呦呦,还是师悠悠们说了什么,我相信老人家知道自己在说人话,说自己认为的真话,他们说了什么不要紧的,不用过多解读,每个人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好。名人不代表权威。权威不代表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7000年的实践,我们如果传承好了,哪里需要“放下手中的活来争论”呢?

    结论:中医西医各有千秋,废中医没有必要,也废不了,中医的传承基础和市场需求还在,有很多很多人在做传承中医的工作。中西结合,或许是一条很好的路,唐荣川(清)老先生在这方面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传承和发展——在传承好了的基础上,我们再谈发展,现在动不动谈中医药的发展,愚以为并不是什么好事。

    少数人对于中医西医,为了蹭点可怜的热点,瞎讲,以点概面,整个一个球筋不懂当骟匠,知道个一鳞半爪,也要来显摆两句,这种哗众取宠的言行是万万要不得的啊。

    有的甚至用“断章取义的行为是可耻的”过激言论来讲这个事情。不用这么过激,有事儿说事儿,有理说理,没有理由就不说。那种不把祖坟刨掉不足以凸显自己现代、科学、文化的革命小将的嚣张样子和语气,着实是不知天高地厚,薄情寡恩,数典忘宗。我老人家想问的是:你丫哪里来的底气?年轻人说话做事,谦虚一点还是必要的,科学需要严谨,冷静和热爱,哲学更需要客观和和谐,有理不在声高。

    有的朋友动不动现代,动不动科学,究竟什么是科学呢?究竟什么是科学,经常把科学挂嘴上的人,可能并不知道他的真正内涵和外延。科学用哲学来讲就是他只负责不错,不负责全部对。他是方法论,用人话讲就是:科学是指某一学科的学问,是学问的支线,他是线,不是体和面。也就是:放在某一个系统中,行不行,老子不知道。比如阑尾,是食草动物留下的萎缩物,人不吃草了,所以西医认为无用,曾经有几年,西方国家的小朋友,一生下来,就割掉阑尾,现在又说这玩意对免疫有作用,不切了。这不是拿活人来做实验么?还比如,扁桃体,总发炎,割掉,认为扁桃体是发炎之源。这事儿用屁股都能想明白,是错误的事情:哪里坏哪里病就是哪里的问题?我就不懂为什么到现在医院还在使用这样的错误治疗方法。我一个亲戚,她是部队的,以前扁桃体发炎,后来部队医院给她割了。阑尾割了。55岁开始,啥流行赶不上,流行感冒每次跑不掉。现在62岁,冬天根本不敢出门,夏天都要把窗户关得死死的。口腔溃疡,痛风,便秘,春秋季节皮肤过敏,周身毛病。还好她是高干,退休工资高,国家照顾得好,如果是普通人家,等死啦。

    再次奉劝朋友们理智看待此事,如果作为一个学者或者从业者,利益相关者,受益者,独立思考,切不可为一己之私,说昧良心的话,谁又能真正不生病呢?西医中医,都有可能在关键时候救你一命不是?厚此薄彼干啥!就权当多了一个选择,岂不很好?

    再次回到主题,愚的结论 为:1、中医药不需要证明。屠呦呦菇凉好样的,不管是用什么办法,中医的方剂启发也好,蒸馏提纯还是化学萃取,都无关紧要,为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就是优秀。至于她怎么说,听着就好,俺们独立思考。2、中医药不需要正名。想传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想学习,冷眼旁观。别把时间花在无用的争论上面。3、市场化,中医药很难有前途。因为中药不是非处方药。

    创建于 2018.01.10
    16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柴胡、小青龙颗粒等中成药,竟遭医院大规模停用!什么原因?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反思(2)
从“治病”到“健康”,中医药的独特作用有哪些?
降压大比武中医4:0 西医惨败已成定局?
中医,中西医,西医各是什么特点?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中医成了中西医?复制粘贴勿回,谢?
中医肿瘤学科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