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中国家庭的核心关系,是母子关系
最近看了几个微博,都是谈母子之间的关系的错位。
比如上一条我转发,提及了“做老公的良母和儿子的贤妻”。
还有更狠的“岁月致柔”的口述。恶心得我连截图都不愿意。

年纪轻轻就“丧偶”(就是老公活着,但已经死了)的女人,
她也不是铁石心肠,她的感情还是需要投射出去的,
有些女人,就转向了自己的儿子。
我愿意相信多数只是情感上的控制,但有些,呵呵,也不好说。

我转一段我的书《女性进化论》里的话吧,更详细的可以买书看)

传统中国家庭的核心关系,是母子关系。
“丧偶式育儿”为什么这么普遍?两三千年来一直都如此啊。养儿育女,从来都是被视为女性的工作,父亲是不参与的。
而且,夫妻感情十分不重要。
因为男人是要出门做大事的,岂能儿女情长?顾家的男人被人看不起。

而在传统当中,女性不出门工作,她的全部精力就是放在家务和抚养孩子上,所以,“母子关系”是家庭的中心关系。即便到了现代社会,这种遗留的价值观仍然存在。
正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核心,应该是夫与妻;子与女,应该是这个家庭的分支,在幼年时依托于夫妻的照顾成长;长大成人之后,脱离主干,形成新的小家庭。

但在中国有一种非常主流的“畸形”家庭里,就是夫妻虽然在婚姻状态当中,住在一起,但一方(几乎全都是丈夫)很少参与家庭事务当中,与家庭的情感连接也很少。母子(女)的情感,变成了家庭的核心。
有一个名词:配偶化。是指代那些家庭中,父亲或母亲将某一个子女当做是自己情感上的配偶(emotional spouse)的现象,亲子之间由此形成了一种类似伴侣的情感关系。
这种配偶化的亲子关系,不仅仅发生于异性亲子之间,它也发生在母亲与女儿,父亲与儿子之间。
这些“被选中的孩子”的身份,更像是“伴侣”,要满足的对方的需求。
这些需求和责任,包括了陪伴、浪漫的互动、亲密、经济。
有的,还伴有“性”这个因素。其中有一些只是肢体接触,过多的亲近和亲吻,极端的可能会有性行为。
而两人的情感的亲密程度也和伴侣没有两样,希望孩子能无时无刻陪伴左右。
配偶化,其实是家长将孩子作为伴侣的替代者的一种现象。它是以牺牲子女的正常需求与身心健康为代价,来满足家长的情感需求的。

在中国的最常见的观念里,夫妻不需要深厚感情,就是“过日子”,凑合着过。但没有感情的婚姻,即便没有特别大的矛盾,甚至不一定有外遇的情况下,也互相眼见心烦。
在传统观念中,丈夫主外,妻子主内。
丈夫在外面还可以“移情”,这个社会是赞同他“不回家”、把家放在不重要位置的做法的。
但女人必须回家,做家务,照顾孩子。她没有其他自我空间。于是乎,妻子与孩子结成了同盟。

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本应该对丈夫的情感,拿出来给孩子;尤其是男孩。这里,母子的超乎常规的母子情链接,压力很大。
普通的糟糕,那就是男孩成长为一个“妈宝男”;
极度的糟糕,那就是有母子性关系。包括大家看到的很多婚恋投稿当中,刚结婚的媳妇总是很奇怪,为什么差不多30岁的男人了,还总是跟妈妈一起睡?小媳妇还自我怀疑,是我哪里没做好吗?
不是,那是因为你想象力不足,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可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我们让家回暖的时候了:读《为何家会伤人(升级版)》
想毁掉你的家庭有多容易?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就行了
三十幅漫画教你观察家庭4
婆媳关系
婚姻与情感-中国的家庭婚姻模式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