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喜欢”本来并不是一种责备与诋毁啊
同意。没有边界感的人,没有自我,没有自我,就很害怕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或者事。当发现有人“居然”和自己不一样的时候,不是陷入疯狂自我怀疑,就是陷入对对方的疯狂攻击。

其实边界感缺失的背后,往往是自我的缺失。没有坦然面对与表达自己好恶的自由环境,无法形成自己一套稳定清晰的审美与价值判断,才会频频把“喜不喜欢”的问题置换为“美不美”、“好不好”、“值不值”,乃至“对不对”。

有时候想想,可能是我们这个社会太忌讳“不喜欢”,一个人对“没有对不对,只有自己喜不喜欢”的问题发表意见时,总要被迫面对太多的审视、评判与诘问、规训,久而久之,当人们想要表达自己“不喜欢”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去寻求“这不对”的论据。本可以分享、交流的感受、体悟因为对“不喜欢”的围追堵截而扭曲为一场场辩论——甚至诡辩。人在这样的交流环境里,最终只剩了“东风压到西风”,至于那些“喜欢”“不喜欢”……大概是消散在风里了。

可是“不喜欢”本来并不是一种责备与诋毁啊,它只是“喜欢”的镜面表达。一个有审美、有价值判断的人,必然不可能只有“喜欢”而无“不喜”。而一个成熟、健全的人,当然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审美与价值判断。明白自己的好恶、取舍,才能真正在世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是神或独夫暴君,也不是卑微的尘埃草芥,而是彼此并肩而各不相同并因此分出了远近亲疏的人。找到这个位置,这是成长的必由与必备。

所以,想说的是,首先去接受自己跟他人的“不喜欢”,把“不喜欢”还原成情绪或情感的一种,去掉那些“不对”、“不行”的杠杆。

其次,不妨以一种玩味与分享的心情,思考一下如何表达“不喜欢”的艺术。我个人以为,这其中,尊重是前提,不干涉是关键。

比方说我,如果今天的我表达一种不喜的情绪,我会选择一种极简风:

“我不喜欢xx,没有原因,与任何人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些责备和憎恨
人像摄影:被人责备并不是坏事哦 那是别人一直在关注你的证据
生活中少用反问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为什么人们要责备受害者?
你会正确的批评孩子吗?来看看古训“爱子七不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