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为什么要善良,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完本文

点击上方音频,轻松听完今日共读


替你翻书,伴你共读。各位亲爱的看书有方共读书友,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为大家领读《白鹿原》。


“白鹿精灵”真的为白家带来了好运,白嘉轩的冒死破禁,并没有让他的第七位妻子像前6位一样无故病逝,相反白家媳妇的位置终于安稳下来,仙草还怀了孕。


今日共读目标:第四章到第六章,即第45页——94页。


今日话题:最近电影《芳华》的上映,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老好人”、“活雷锋”,但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好人,后半生却过得穷困潦倒,在疾病的折磨中逝世。


那么,我们应不应该善良?应不应该做一个好人?对此你怎么看?



田野已经改换过另一种姿容,秋天的淫雨季节已告结束,长久弥漫在河川和村庄上空的阴霾和沉闷已全部廓清。大地简洁而素雅,天空开阔而深远,清晨的冷气使人精神抖擞。


白嘉轩在自家的田地里,对鹿三指示着种田的方法:“先耕一遍,再耙耱一遍,把死泥块子弄碎了,再开沟播种”,最后“用长柄扫帚顺着溜过种子的犁沟拖拉过去……”


在田地的劳作是美的,辛勤耕耘之后,种子开出的花也是美的,但这种美中却蕴含着“恶”。


白嘉轩除了从山里娶回来第七个女人吴仙草外,还带回来了罂粟种子。


白嘉轩带头种植并在渭河平原上迅速蔓延开的,是罂粟,它的种子能提炼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精华——鸦片,俗称烟土。



白嘉轩一直是正直的,也是善良的,但在那个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穷困潦倒的清末,善良和正直既填不饱肚子,也不能换成白花花铛啷啷的银元。


罂粟种植带来的巨大收益比鸦片的香气更具诱惑,为了让白家重新富裕起来,他只能选择种植罂粟这条捷径,扭转自家的运气。


连续三年,白嘉轩把河川的十多亩天字号水地全都种上了罂粟,只是在旱原和原坡地里种植粮食。


烟土换来的银元,让白嘉轩家产充盈,他把祖传的老式房屋进行了彻底改造。经过翻修以后,一座完整的四合院便以其惹人的雄姿稳稳地盘踞于白鹿村村巷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一旦贪心起来,往往是不管事件本身是对还是错,只要能获利,怎样都行。


滋水县令连续三任禁种罂粟,但罂粟的种植和繁衍却仍在继续。三五年间,白鹿原上的平原和白鹿原下的河川已经成为罂粟的王国。


白嘉轩和白鹿原的村民们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自己的内心。不过幸好,还有善良正直的朱先生来唤醒他们内心的良知。


朱先生奉县令指示前来查禁烟草。


当白嘉轩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他愣住一会后,随即便从鹿三手中接过红马拉着犁耙儿,跟着朱先生一起把那块罂粟捣毁了。鹿子霖他爸也主动呼叫儿子和长工:“回去套牲口吆犁,进地把烟苗犁了。”


朱先生所作所为,顷刻之间震动了白鹿原。十天不过,川原上下正在开花的罂粟全都犁毁。


但没过多久,新来的滋水县令没有再聘用朱先生,而是把这一肥缺送给了另外一个人。罂粟再次占据了这片古原大地,小麦却变成大片大片的罂粟之间的点缀了。



白家的好日子来了。


仙草一连生了两个儿子:白孝文和白孝武。由罂粟引种成功骤然而起的财源兴旺和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带来的人丁兴旺,彻底扫除了白家母子心头的阴影和晦气。


福兮祸所倚,古人诚不我欺。


白家的重新崛起与富裕,引起了传统富户鹿子霖家的眼热。


李寡妇卖了几分地给白家,合同都签好了。可等第二天白嘉轩兴冲冲去察看时,却发现鹿子霖正带着长工在地吆着高骡子大马双套牲畜在地里飞梭似的高调耕作,还说这是自己的地。顿时,两个人打做了一团。


两人都认为是对方在自己头上“跷尿骚”,准备向县府投诉,通过打官司来解决这场纠纷。


可是当他们看到朱先生给双方写下的同样内容的纸笺时,都心生愧疚并互致歉意,举酒连饮三杯,重归于好而且好过以往。


不但化干戈为玉帛,还一起慷慨将地归还原主,另外各自还拿出钱粮帮寡妇度过难关。这件事传播的速度比白鹿两家打斗的事更快更广泛,白鹿村也因此被称为“仁义庄”。



解决了双方的问题后,作为族长的白嘉轩想牵头重修村中祠堂,同时为自家与村中的孩子建一所学堂。


此事得到了鹿家的积极响应,白嘉轩和鹿子霖两家合包了三分之一的费用,轰轰烈烈地把祠堂盖了起来。


学堂里坐的全是本村的娃娃,白嘉轩的儿子孝文与孝武,鹿子霖的长子兆鹏和次子兆海。之后求学队伍中又加入了黑娃,黑娃念书是白嘉轩提议并一手资助的。


至此,白嘉轩在原上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可能是白嘉轩的善举感动了老天,他的第三个儿子牛犊降生,一年后,女儿白灵也在全家的期盼中如愿降生。让他这个一脉单传的人拥有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天爷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好人。


真正为百姓和村名考虑的人总是能获得众人的爱戴,比如白嘉轩,更比如朱先生。


武昌事变后,西安城中“反正”的军队把清朝官军赶跑了,原巡抚搬来二十万清兵反扑围城。朱先生临危受命,以巡抚门生的名义闯入清营拜见,动之以百姓困苦之情,晓之以天下大势之理,终以一已之力说动大军退兵,避免了屠城之难。


归来之后,朱先生为白鹿原的祠堂拟就了《乡约》,这部白鹿原上的乡村自治根本大法兼村民日常生活准则,被隆重地刻在青石碑上,镶在祠堂正门的两边,也镶进了白鹿原村民心中。


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学为用,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


人为善,福虽不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不至,福已远离。


善良的人或许不能功成名就,而投机精明的人却能够获得个一官半职。就像白嘉轩,再为村民着想,也只是一族之长,而鹿子霖却被县府任命为白鹿镇保障所乡约。


鹿子霖当上乡约之后他发生了什么变化?保障所的建立对白鹿原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明天再来揭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视书评〗《白鹿原》人物形象分析:不谈历史,只谈人性
《白鹿原》里有哪些细思恐极的部分?
电影【白鹿原】...
《白鹿原》故事梗概:
《白鹿原》评点本的点评文字
一部记录“民族的秘史”的长卷——《白鹿原》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