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时期,强大的魏国为什么不主动攻打比自己弱小的吴、蜀两国?

熟读三国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很特别的一点,那就是三国中实力强大的曹魏很少攻打吴国和蜀国,但吴国和蜀国却时常以弱攻强,尤其是蜀国,为了伐魏诸葛亮六出祁连山,但据史料记载,三国中魏国不仅领土大,人口更是比吴蜀两国加起来还多不少。这就让人很疑惑,为什么魏国实力这么强,吴蜀两国不仅不怕它,还敢争先恐后地去攻打它,同时,魏国拥有这样的实力,为什么不率先对吴国或蜀国发难呢?其实实际情况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魏国地处北方,深居中原腹地,但在汉末的乱世,中原地区长期饱经战火,早已是破碎不堪,生产力遭到空前的打击,曹操诗云“百里无鸡鸣”是当时的生动写照,汉朝原来的东都洛阳都成了瓦砾堆,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外作战并不是当务之急,恢复生产力和人口才是魏国统治者的头等大事,这一点,从历代魏王都大力提倡屯田就可以看出来。小编觉得在中原地区一片破碎的情况下,魏国统治者休养生息的政策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一方面恢复了生产,一方面壮大了自身的实力,争雄不是争一时之长短,魏国笑到了最后就表明了其政策的成功。

魏国虽然拥有比吴国和蜀国多得多的人口,但魏国的军事实力起先并没有优势。我们都知道,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折损了二十多万大军,这在人口稀少的三国时期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加上攻马超、征乌桓,魏国军队的损失肯定只多不少,在古代要培养一代善战的士兵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折损了这么多士兵曹魏不可能一下子就缓过神来,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去慢慢培养,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自然不可能对外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我个人觉得赤壁之战曹操可能把自己的老底都败光了,以至于魏国一度连关羽和他手下的荆州军都难以阻挡,缺兵少将当然要减少对外冲突。

同时,魏国也缺乏对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物质基础。三国时期,中原地区经常爆发大规模自然灾害,导致中原地区粮食大量减产,而三国中魏国又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会爆发饥荒。例如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时,由于被诸葛亮劫走了粮草,魏帝居然大发雷霆,说自己好不容易才筹齐大军的粮草,司马懿居然轻易就拱手让人。大军的粮草居然要皇帝亲自筹办才可以勉强准备妥当,足以说明魏国国内的粮食紧缺到了何种程度。小编认为蜀国拥有巴蜀粮仓,吴国拥有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他们都有对外军事行动的物质基础,而反观曹魏是需要时间来恢复农业生产的。

另外,翻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蜀国周边都被大山所包围,在现在就如此,在古代自然则更是难以翻阅了,入川这么困难,而且沿途都有蜀国设置的关卡,要想通过自然是难上加难。即便曹魏的铁骑天下无双,但在狭窄的山路上也只能有力无处使。而吴国拥有荆州和江东等地,长江主干从中贯穿而过,要想攻吴,则要设法突破长江这一天险,可能对于南方军队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深居北方的魏国士兵而言,能不晕船就已经是万幸,还要在船上打仗那还不是羊入虎口。我个人认为蜀吴两国之所以在曹魏休养生息多年后还没有遭受魏军的进攻,与两国的地理条件息息相关,一个被大山群围,一个在江的对岸,对魏国统治者来说解决起来确实是费神,还不如等他们送上门来再痛打一顿。

长期以来,吴蜀两国在与魏国的战事中蹦得挺欢,但当魏国逐渐恢复元气之后,吴蜀两国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魏国先破蜀后攻吴,吴蜀两国相继被灭,想到蜀国、吴国曾经多次伐魏,结果魏国只用了一两次战事行动就为他们在历史的终结上画上了句号,这也充分告诫统治者们壮大自身实力的重要性,频繁的军事行动并不见得这个国家有多么强大,战后的结局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在三国中,魏国的军事行动最少,但效果却最为显著。对于魏国为什么很少攻打比自己弱的吴蜀两国,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给小编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时,魏、蜀、吴领土有多大?看完后发现,刘备统一天下是做梦
【易品三国】如何才不会遭到更多的曲解?
为何魏,蜀,吴三国整体攻守之势不同(一)?
旧事文摘:东汉末年其实四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
曹丕为何无法一统三国?这道难题连曹操也无解
那一年,吴蜀(汉)歃血为盟,决定平分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