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木”的病机及治疗

医贯 3月7日

病 机

 “麻”者,应立足于“虚”。人体四肢百骸,全赖气血濡养,而气为血之帅,气运血才达,气弱不能将精微物质运送至四肢末端,则产生“麻”的症状,且四肢为诸阳之末,道路既远,则气馁已。这也能解释“麻”为何多见并首见于四肢末端了。正如李杲“麻者气之虚也,真气弱,不能流通”。气血已衰,则病邪纷至,又要注意在气虚基础上是否兼有风、痰、湿等。正如《古今医案按》:“震按麻多在手足者,以四肢道远气馁,则卫去迟而难到也,故麻不兼木,必属气虚,否则风痰,凡脉浮而软,或大而弱者,气虚也。脉浮而滑,按之不衰者,风痰也”。另外,若从脏腑辨证,则是脾脏虚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且脾主肌肉,脾脏虚衰,不能运化精微,肌肤失养而产生“麻”之感觉。《周慎斋遗书》记载:“一人独四肢麻木,此脾虚不运而气血不行于四肢也,不可作风治”,确实是临床经验之谈。临床还可见上半身独麻或左右半身麻等,许多医家对其有不同见解,笔者认为“麻”总是以气虚为其大要,以虚兼夹其它。

 “木”是“麻”的进一步发展,“麻”是“木”之轻,“木”是“麻”之重,病情较“麻”更为严重,病势较“麻”更为深入。病机则包括由气分入血分,由气虚转变到血瘀,且更是复杂,夹有湿、痰、死血等。明代龚延贤认为“‘木’是湿痰死血也”。张璐也提出:“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是也”。且李用粹在《证治汇补》进一步阐述“常木为瘀血,间木为湿痰”。故“木”的病机为在气血虚弱的基础上,由虚生瘀,为痰瘀死血阻滞于脉络。

治 疗

 “麻”者,因气虚而生、因脾气弱而起,故总以补脾益气为要。需分部位及兼症,可予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为底,加引经及祛风、化痰药。正如明代孙文胤《丹台玉案》云:“大法麻木之属,虽有风痰死血之分,然治疗之药,皆当以热药为引导,如生姜、附子、官桂、川乌之类,以引经药入经络,手臂用桑条,股足用牛膝或威灵仙之类,背脊麻木以羌活为引导,胸前以桔梗为引经”;又有兼外风者,以防风、桂枝;兼痰湿者,以半夏、白芥子、苍术之类。另要区分新麻、久麻之别,概新麻者,病因单一,用补气药可疗,久麻者,久必虚中夹瘀,且脾气羸弱易变生他症,湿痰瘀血之邪易生,则应予补气兼顾活血化瘀、祛痰等,病程越长,越容易朝“木”转化。此阶段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不同病因引起的“麻”中兼“木”症状效果较好。

 “木”者,皆病情日久,正气虚弱,死血滞凝,外挟风寒,兼证较多。然以养血活血为要,可以四物汤为底,引经药物同“麻”之论述。用木香之类,以开其气,穿山甲、木通、皂角牙之类,以通经络,当归、桃仁、阿魏之类,以消其血。特别注意活血、破血药物在其中的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歌诀
长期头晕,其实可能是“痰瘀”作祟!中医1方,化痰祛瘀,止头晕
中医的很多术语其实都是相通的
肢体麻木治疗效方
中医诊断学表典歌诀 之二
2.气血两虚动风四肢麻木:补中益气汤:神应养真丹。可用八珍汤双补气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