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渴(糖尿病)古今用药对比分析

1.1古代消渴方药数据来源与整理

古代消渴方药数据来源与整理中医学一般认为糖尿病与消渴等病症密切相关。故古代方药文献的考察针对消渴及其相关病症展开。借助“九九中医资讯网”共享的古代方剂数据库,分别检索消渴及相关病症的方药应用情况。

以消渴、渴疾、肺消、膈消、消中、消肾、渴利、消渴口舌干燥、消渴烦躁、虚热渴、热渴、烦渴、胃热渴、消肾小便白浊、消渴后成水病、渴痢后成痈疽、渴利后发疮、暴渴、消渴饮水过度、消渴饮水腹胀、消渴后虚乏、久渴等22病症作为关键词进行单一病症用药检索,得各病症所用方剂分别为259、24、4、11、43、35、30、44、35、36、12、11、47、8、13、7、21、47、12、13方;合计共663方。各病症用药分别为317、67、24、48、122、97、65、112、80、96、39、31、135、35、46、32、43、108、45、66种。

归纳异名同药者,如“瓜蒌根”与“天花粉”,对用药、配伍频次、方剂数量进行统计。得用药462种,共用方剂663方。检索药物两两配伍频次,整理相同药对,借以可全面掌握古代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的用药和药对构成情况。为进一步分析数据,揭示构成规律,避免数据偏差过大,选择配伍频率(配伍频次/共用方剂数×100%)大于5%的药物和药对。结果见表1,表2。

1.2现代糖尿病方药数据来源与整理

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口服中成药和饮片煎煮服用2种方式。比较起来,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更为精致,评价比较系统,可信度更高,故借助“九九中医资讯网”共享的中成药数据库,检索现代治疗糖尿病中药品种的用药情况。由于中成药对糖尿病的称谓差异较大,为确保数据详备,将治疗糖尿病、2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轻中型糖尿病、中型糖尿病、轻型糖尿病、成年型糖尿病、隐性糖尿病、糖尿病症、血糖升高、高血糖、高血糖症、尿糖及血糖升高、胰岛功能减退、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等的中成药有关数据一并统计在内。

通过上述病名检索,得治疗糖尿病中成药47种,配伍用药129种。由于中成药共用方剂数小于50,为避免出现配伍频次过低,研究意义不大的药物和药对出现,选择配伍频率(配伍频次/共用方剂数×100%)大于15%的药物和药对作为统计分析对象。结果见表3、表4。

2.1古代消渴复方药物配伍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配对设计四格表的卡方检验,统计663首方中药物的配伍应用情况。

天花粉和麦冬比较,进行卡方检验,取Mc.Nemer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认为两药的配伍频率不相同。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余药物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天花粉和人参比较,两药配伍率差异显著(P﹤0.05),可认为两药配伍率不同;由于天花粉和麦冬的配伍频次位于第1和第2位,超过其他药物,因此可认定天花粉与麦冬为古代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的首选药物。人参与居于第4位的黄连比较,两者配伍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能认为两者的配伍频率不同;与炙甘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人参与黄连的使用频率高于炙甘草,则可认为人参和黄连为常用药。

2-2古代消渴复方药对配伍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取与古代药物配伍数据处理相同的方法,统计药对的配伍情况。

以天花粉+黄连和天花粉+麦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认为天花粉+黄连和天花粉+麦冬的配伍频率不相同。天花粉+黄连和人参+茯苓比较,两者配伍率差异显著(P﹤0.05),可认为两药对配伍频率不同;将人参+茯苓分别与人参+麦冬,天花粉+知母,人参+黄芪,麦冬+黄连,麦冬+知母,天花粉+炙甘草,麦冬+黄芪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能认为两药对配伍频率不同;但药对人参+茯苓与天花粉+人参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两药对配伍频率不同。

采用与古代药物配伍判断相同的方法:天花粉+麦冬和天花粉+黄连均属治疗首选药对,人参+茯苓,人参+麦冬,天花粉+知母,人参+黄芪,麦冬+黄连,麦冬+知母,天花粉+炙甘草,麦冬+黄芪皆为常用药对。

2-3现代治疗糖尿病中成药药物配伍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配对设计四格表的卡方检验,统计47首方中药物的配伍应用情况。

结果显示,黄芪和五味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认为两药的用药频率不相同;黄芪依次与天花粉、地黄、麦冬、葛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黄芪与人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依次与山药、知母、枸杞子、茯苓、黄连、甘草比较,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玄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依据统计结果判断,中成药配伍药物中的首选药为黄芪、五味子、天花粉、地黄、麦冬、葛根;人参、山药、知母、枸杞子、茯苓、黄连为常用药。

2-4现代治疗糖尿病中成药药对配伍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配对设计四格表的卡方检验,统计47首方中药药对的配伍情况。

结果,黄芪+五味子与黄芪+天花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认为两药对配伍频率不相同;黄芪+五味子依次与黄芪+地黄、黄芪+人参、天花粉+地黄、天花粉+葛根、天花粉+麦冬、黄芪+麦冬、五味子+地黄、黄芪+葛根、黄芪+葛根、五味子+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麦冬、五味子+葛根、天花粉+人参、黄芪+知母、黄芪+枸杞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黄芪+五味子和黄芪+山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统计结果可知,现代中成药首选药对为黄芪+五味子、黄芪+地黄、黄芪+人参、天花粉+地黄、天花粉+葛根、天花粉+麦冬、黄芪+麦冬、五味子+地黄、黄芪+葛根、黄芪+葛根、五味子+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麦冬、五味子+葛根、天花粉+人参、黄芪+知母、黄芪+枸杞子。由于现代中成药用方总数少,因此可不对其余药对再做统计处理。

3-1古今用药比较分析

文献检索表明,古代治疗消渴方剂和用药数量较多,从药物配伍频次来看,居前12位的有天花粉、麦冬、人参、黄连、炙甘草、茯苓、生地黄、黄芪、知母、黄芩、甘草和五味子。现代47种治疗糖尿病中成药配伍药物居前12位的则有黄芪、五味子、天花粉、地黄、麦冬、葛根、人参、山药、知母、枸杞子、茯苓、黄连。从古今配伍用药次序可明显看出,除外黄芩、炙甘草(甘草)、葛根、山药和枸杞子5药,其他排序居前药物古今差别似乎不大。古今配伍用药的异同,对当今治疗糖尿病和筛取用于新药研制的候选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关注的是黄芩和甘草两药,古代黄芩配伍较多,中成药只有一个品种配伍黄芩;古代治疗消渴炙甘草和甘草配伍频次均较高,两者之和仅次于首位的天花粉,现代或许认为其味甘配伍相应较少。研究发现,黄芩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黄芩甙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并可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甘草黄酮对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并且,甘草黄酮还可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值、24h尿蛋白值和酮体值。由此可见,古代众多方剂配伍黄芩或甘草治疗消渴确有道理,值得当今研究和借鉴。

3-2古今药对比较分析

古今药对比较可见,只有天花粉+麦冬、天花粉+人参、人参+黄芪、黄芪+麦冬4组药对相同。此4组药对分别位居古代药对配伍率的第2、11、6、10位,现代药对配伍率的第7、14、4、8位。除天花粉+麦冬的排序相差5个外,其余3组则差异不大。而古代居首位的天花粉+黄连则未在现代中成药药对配伍中出现。古代常用药对中也只涵盖了人参+黄芪和麦冬+黄芪2组药对。亦即古代配伍首选药对天花粉+麦冬,常用药对人参+茯苓,人参+麦冬,天花粉+知母,麦冬+知母,天花粉+炙甘草在现代中成药中皆未见应用。药物配伍功效表明,天花粉+麦冬养阴润燥;人参+茯苓益气健脾;人参+麦冬益气生津;天花粉+知母和麦冬+黄连滋阴泻火,生津止渴;天花粉+炙甘草益气生津,针对消渴病适应证燥热伤津,气阴两虚,说明这样的配伍应用是合理并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在现代治疗中借鉴。

来源:赵磊,慕杨娜,梁茂新.消渴(糖尿病)古今用药对比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9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特效秘验方(转载)
中医药当中最好的降血糖中药——人参
糖尿病特效秘验方(典藏)
糖尿病患者请收藏
12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成药
糖尿病治疗最有效的偏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