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各种息肉难除,一个症状揭露根源问题


中医内科冯春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一段时间有位胃息肉患者找我看诊,说自己去年查出胃息肉和肠息肉,肠息肉给切除了,胃息肉是多发的,长得太多了,当时的主治医生说没法全切,就切了几个最大的,小的没管。患者今年体检的时候又查出了胆囊息肉,害怕这样下去会没完没了,于是过来门诊想试试中医治疗。

这位患者叙述病情的时候提到了一个特别的症状,就是有时会出现明显腹胀腹痛,一旦发作就必须马上排便,便后疼痛立即缓解。其实听到这里,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再结合脉诊和舌诊的情况,确定了这位患者的症状是由肝脾不和导致的。

腹中先胀,继而腹痛,泻下不多,泻后舒畅,反复发作,中医称之为“痛泻”,这是肝脾不和证最重要的特征。明代医著《医方考》中有这样的记载:“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经过仔细询问,果然这位患者泄泻发作的时候多在郁闷、愤怒或情绪紧张之后。从中医五行生克的关系而言,肝属木,脾属土,两者存在克而互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如果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乘脾土,就会造成脾运化失常而致泄泻。不止泄泻,其各种息肉也是因肝脾不和而生,肝郁则气滞,脾虚则生痰湿,两者在肠胃和胆囊处凝结而成息肉。

应对这种情况,治疗不能光从息肉下手,否则确实是无穷无尽。应以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为原则,先调治肝脾不和的致病根本,同时化痰散结,来消除息肉本体,如此可使息肉散去后不易复发。以此原则立方,患者服药两周,再复诊时痛泻症状已大为缓解,证明肝脾功能正在恢复,如此再巩固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复查息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效奇方--治肺、肝、胆、脾、胃、肠、肾、卵巢息肉方
乌梅加它一起用,对付身上各种息肉!#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
消除胆囊息肉、胃息肉、肠息肉,用一个中药经方,仅4味中药!
治疗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用一个方即可,济生乌梅丸!
图文:治肺、肝、胆、脾、胃、肠、肾、卵巢息肉方
泄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