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罗斯福新政时宁愿把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费分发给穷人?

把大量过剩的牛奶扔掉,把大量卖不出去的猪赶入大海,大量过剩物资进行销毁,主要发生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罗斯福新政之后,这种局面逐步改善,但美国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得到解决,直到1941年美国卷入二战,美国的过剩产能围绕着战时经济,进行了超大规模的产能释放,这才使得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至于为什么农场主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免费发给穷人,这个真的不是农场主的责任。因为站在农场主的角度,现在市面上牛奶是供大于求的,价格极低,假如成本是1美元,但是却只能卖0.5美元,运输和加工还得花1美元,也就意味着,每卖1单位牛奶,农场主要亏1.5美元,那么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所有的农场主一起改善供需关系,将过剩的牛奶进行销毁,让市面上的牛奶不是供过于求,而是大致的实现供需平衡。

算笔账就知道了,假如市场上存在100万单位的牛奶,而实际需求只有10万单位,那么这个时候每单位牛奶肯定不可能卖出好价钱,同样道理也适用于猪肉牛肉和羊肉,如果此时只能卖个0.5美元一单位,那就是巨亏。但是要知道,真正的需求只有10万单位,有90万单位是卖不出去的,但还是增加存储成本,也就意味着,只有10万单位的牛奶能卖出去,剩下的90万单位,是个巨大的负资产,不仅卖不出去,还继续亏钱。

那么在实际需求只有10万单位的情况下,假如把90万单位的牛奶销毁,这就意味着市场上供需大致是平衡的,那么每单位牛奶就能恢复到10美元,最后总价值将是100万美元,卖出10万单位的牛奶,但如果是100万单位的牛奶一直存放,那么将血亏,因为有90万单位是不产生效益的。

这其实就是个市场自发调节的过程,在经济危机中,供大于求,如果市场上存在大量多余的商品,这会使得商品的价值持续走低,因为卖家多,买家少,每个卖家都要把东西卖出去套现,那就只能压低价格,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卖,那就没人买了。因为牛奶从来就不是必需品,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都没钱,如果牛奶还卖的很贵,那么大家喝水就可以了,为啥还要喝奶?所以低价奶将会大量充斥在市场上。

有人说为什么不免费发给穷人呀?这就是想的太简单了。

首先这是农场主的私人财产,原本农场主就没有义务将其免费分给别人,他有处置自己财产的权力。再就是,假如一个农场主真的大发善心,他想要将过剩的牛奶和猪肉发给穷人,他贴了个告示:免费发牛奶,免费发猪肉。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农场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运输问题,他要将牛奶运输到穷人的聚居地,还得雇佣专门的人手去发,比如说100万单位的过剩牛奶,他至少得雇佣个100人去发奶吧,至少得雇佣个100辆车去运奶吧?还得租个场地,这又是一笔费用,还得维持秩序,防止出现事故,就得雇保镖,这又是一笔费用。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些奶是原料奶,不能直接喝,有健康隐患,所以还得进行加工后才能分给人喝,那么加工的费用又是一笔很大的钱。

最后这个农场主看着这100万单位的牛奶,发现如果靠自己的力量去分给穷人,恐怕要花200万美元,但如果将90万单位的奶倒掉,自己能捞回100万美元。那么请问,如果你是农场主,你会如何选择?农场主又不是公益机构,花的是他自己的钱,他为何要花200万美元去免费分奶,而不是选择去赚100万美元?

如果真的要免费分奶,那不是农场主的义务,而是联邦政府的职责,联邦政府想要免费发奶,也需要花大量的钱把这些牛奶收购了,再花大量的钱加工,再花大量的钱运输和分发,这才能分到穷人手里。说到底,还是个成本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大萧条时期,为什么奶农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低价卖给穷人?
倒掉牛奶的锅,谁应该背?
为什么罗斯福新政时宁愿把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不免费发给穷人?
大萧条时,牛奶倒掉也不捐给穷人,难道是资本主义的丑恶吗
有钱人为什么宁可将“牛奶”倒掉,经济和人性你真的懂了吗?
为什么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河里也不降价卖给穷人?(550个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