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镬气(锅气)到底是啥?(含技法详解)

它是中式炒菜的精髓,是食物的灵魂!

镬[huò]气,通俗的说就是“锅气”,诞生于后厨,似乎很神奇,摸不着又看不到。

当一道炒菜热腾腾的端上来时,大家赞叹:“真香!”这个“香”就是一种“火燎味”,即来自引人食欲的锅气,让人在品尝时心情愉悦。

阅读要点

什么是锅气?

锅气的科学依据

锅气的5大关键核心

锅气,美味的神奇力量

忙碌的后厨,声响沸腾,热力灼烫,香气浓烈……食材在火炉上,伴随着锅中“滋啦”一声,分秒间,抛起抛落的翻炒,就这样带着奇妙的烟火气和焦香味,食物的滋味得以升华。

什么是真正的锅气?

镬:即是锅,尤指烹制食物的大锅。在粤菜里特指铁锅,尤其生铁锅质地脆硬,手感偏重,传热快、导热强,为锅气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气:指食材加热后挥发出来的气体、气味。

锅气,是指食材在高温爆炒时,运用猛烈的火力,在锅中快速翻炒,食材的温度瞬间飙高,水分蒸发,和锅体接触后引发出的焦香。

锅气有什么科学依据?

锅气的产生是一种化学反应,由油脂、酱汁、食物的水分经过铁锅高温而蒸发出气体,在半圆弧的环境中,经过气压形成气流,食物在炒制时吸收附带出来。锅的厚度越厚,热力越大,深弧度越大,产生的气流则越大越快,锅气就越香。

食材在超过200℃的高温中,表面的水分沸腾蒸发,油脂氧化,引起美拉德反应和焦化反应,食材表面留下一层淡淡的焦物和焦香。

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是一种非酶褐变现象,简单来说就是食物的一些元素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反应,这些反应让肉类看起来更加诱人,让淀粉类食品产生焦香味,但事实上食物并不一定会变焦。

菜肴香而不焦

炒菜时如何做到锅气十足?

使用同样的食材、调料、烹制方法,为何有些专业厨师炒的菜香气四溢,锅气十足,有些却不然?现在一起来掌握5大关键点核心,避免常犯的误区,让你的菜肴锅气满满,热度充足,色、香、味、口感皆赞。

锅气的5大关键核心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构成锅气的5个关键:温度、速度、质感、香味、持久度

镬镬镬,炒起来!嚯嚯嚯,划重点!

温度:充足的火力

误区:单纯靠增加热力,延长炒菜时间,就能出锅气。

正确:火力不够菜不香,太过又会让食材瞬间变老。

虽然炒制的核心是火力要猛,炝出“锅气”,尤其在烹出锅气的那几秒钟,如果火力不够,香气就出不来,但是也要根据食材特性,掌握火力大小。

热锅下油

锅冒烟后再放油,可保证食材下锅后在高温下迅速变熟,能最大限度的散发出香味,以免制作时间过长影响口感。如果炉灶的火力弱,即使食材再好,美拉德反应进行得不够充分,也很难产生较好的风味物质和诱人色泽。

XO酱爆龙趸扣

龙趸[dǔn]扣,即是龙趸鱼的胃。用猛火、大炒锅,从料头下锅,到主辅料陆续下锅翻炒,再到调味,关键点是先煨后煎再爆炒,这样锅气才会更浓郁。

明炉猛火

火力够大,就能使食材快速变熟的同时外部微焦,锁住汁水,内部鲜嫩爽滑。可使用自带鼓风器的中式炉灶加大火焰的聚焦与功率,使温度不容易流失。

引火入锅

经验丰富的大厨说:“足够高的温度快速抛锅的配合,是获得锅气的关键。”因此引火入锅,让食材短暂“过火”,借此不断改变食材跟滚烫锅底的接触面,使其受热均匀,亦可使食材中多余的水汽及时挥发,保持爽口滋味。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澳带在锅中炒至八成熟即可,用余温自然至熟,等上桌时正好十成熟,口感软嫩适宜。如果烹调时间过长,带子就会收得发紧发硬,口感不好,外形也会显小。

刀工精湛

由于需要食材快速同熟,这就要求厨师刀工精湛,食材切得大小、长短、厚薄均匀一致纹理畅顺,才符合美观、香口又易熟的特点,符合“清鲜爽嫩滑”的精髓。食材常用的形状有块、粒、丁、丝、片、球等,刀法不同,对锅气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小炒皇

小炒皇是广东一道特色菜,讲究旺火急炒,在潮州和顺德比较有名,炒制方式略有不同,食材使用广泛,菜肴颜色鲜亮,有食欲,口味大多以咸鲜为主,有白汁也有酱色。

炒出锅气的技巧是少油、猛火、速炒,锅中冒白气而不冒青烟。炒制时一般分为三步骤,荤料蔬菜分开过油,荤菜炒至八成熟,蔬菜炒至六成熟,最后再将两种原料混合快炒两三下,一气呵成。

TIPS:火候不是越猛越好

有些菜并不适合猛火,例如炒蛋,锅气太足,蛋就老了。还比如炝浆水葱花,过油即可,如果火力过大产生焦味,则会影响口感。

速度:有快有慢

误区:随意的快速翻炒。

正确:减少无谓的翻动。

菜要炒得香,必须严格减少无谓的翻动利于保持菜的原汁原味避免过多的水分及香气流失。随意的快速翻炒和均匀翻动都是错误的。要想获得足够的锅气,需在香和焦的临界状态下,才能起勺翻动, 接近起锅阶段得继续翻炒。

烹调速度快

以前在后厨有句话叫“火中取宝”,说的就是炒菜时要快速。一是食材入炒锅,翻动的动作娴熟利落。二是调味过程要快,让调料和原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融合。三是出锅装盘的速度要快

食材预处理

调味:炒蔬菜或水分丰富的食材,可先放盐在油中,既能在炒菜时调味,也能使油的温度下降,避免食材出水。

勾芡:提前把调味料和湿淀粉调成碗芡,将芡汁淋入锅边后,猛火快速翻炒原料。

汆水:制作一些难熟的食材,可先汆水,避免水分流失,也能加快炒熟的速度。

腌渍:既讲究味香,又要保持食材嫩滑,需先将食材腌渍入味,再热烹。可搭配豆豉酱、三辣酱等酱料使用。

放慢节奏

炒粉丝是经典粤菜之一,成菜要求粉丝入味,同时保持干香味浓。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菜品信息

粉丝是非常容易糊底的一种食材,所以炒制过程和火候把控都非常关键,火力过猛,粉丝很容易粘底,火力不足,粉丝又不够干香。因此在炒制过程中,利用锅铲翻拌或与筷子搭配翻炒,直至料汁收干、入味,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出锅装盘

当闻到食物的香味已尽情散发,又不至于食材变老,就要快速装盘,这个过程只在几秒钟内,一定要把握准时间,稍一迟疑,就会过火。

质感:干爽不油腻

误区:油多才能产生足够锅气。

正确:用油适量,多会腻,少会焦。

有些厨师炒菜时喜欢多下油,因为高温的油可以让食材更快速地被炒熟,但是下油太多,会让口感油腻,也不利于健康,所以油量要适中,根据食材本身质地来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厨师炒的饭都是一粒一粒的,而我炒出来的就是黏糊糊的一坨?
什么叫锅气?粤川鲁三地大师对话小炒锅气(珍藏版秘籍)
滋润莫过家常菜——广式生炒脆骨
教你五种拔丝技法
《卤菜火候》卤香入骨,七分卤三分泡,9种火力调节情况,4种锅内沸点控制,懂沸点才会控制,这样卤菜火候刚刚好。
“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也是我的做菜心得 | 李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