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教师的心灵温度》在教育的麦田里守望
思想如清泉
一部中外教育史就是一部思想史。从孔子到陶行知,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哪一位名垂青史的教育家不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思想如清泉,流淌在教育史的长河里,凭借着自身特有的魅力,在教育者的心底不息地涌动。有时是无声的,悄然氤氲着;有时是有声的,激荡着沉寂已久的心,让胸臆间飘扬起泉响水声。
深邃的思想催生了多少伟大的教育作品:《帕夫雷什中学》《教育漫话》《大教学论》《爱弥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孩子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上”(苏霍姆林斯基)……这点点思想的火花成为教育史上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必须具有思想。
让思想成为一脉活水,时常在心头涌动。金钱、地位、名望、荣誉都可以没有,却不能没有思想。琐屑、繁忙可以绊住教师的身体与双脚,却不能绊住思想之泉的流淌。思想之泉抽刀不断,把平淡的生活变得幸福而多彩,思想使教师能做自己生活的大师。
思想之泉有着坚忍不拔的力量,“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教师不应再去用“师道尊严”的神威去震慑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思想的浪花里留恋吧,唯有思想能让渴求真理的学生体验到中流击水般的震撼!
思想源头的活水,可以使教师朴素的形象闪烁出光辉,可以使教师平凡的身影变得高大,这便是征服学生最可贵的人格魅力。
爱是教育的真谛,但“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我们应重新审视教师是“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说法。因为学生并不是无知无想的植物,园丁的“呵护”与“前刀”能使创造性的人才脱颖而出吗?工程师是工业大生产中制作“标准”的高手,学生的灵魂难道也要用机械化的程序去锻造吗?
托尔斯泰说:“思想,就是推动自己和全人类的生活的力量。”曾经被认为是正确的、优秀的东西,也许现在已经是错误与落后的了。思想之泉不断奔涌出新意。教师曾经自豪于“三尺”讲台写春秋,而今“不设讲台”已成为一种新的尝试。长期以来,一线教师都在充当教材实施的执行者的角色,新课程改革春风浩荡,其体系呈现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其背景则是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思想,更重要的还反映了教师的思想。因此,教师更应该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
有思想的教师是有主见的人、善于动脑的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世界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当前,学生的自主性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有思想的教师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而有思想的人才是自由独立的人。
思想之泉的奔涌,不断地规范着教师的行动,教师不仅应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更应该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发现问题的启发人、解决“创业”问题的参与人。
亘古存在的生命,涌动着不息的思想。有过思想的日子才是充实耐嚼的日子,留下思想痕迹的日子方能叫人回顾留恋。思想的清泉,穿越了岁月,依然是那么晶莹,那么有价值、有活力。唯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体味教育世界的丰富,在无数个寂静的深夜感受泉水流动的声音,那由远而近的逐渐清晰的叮咚声,仿佛是新生之水渐渐地渗入、渗入……
善于酿造自己思想的清泉的教师,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能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排头兵、领头雁的地位。啜饮思想的甘泉吧,这会使自己振奋,使自己年轻,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被思想的清泉滋润的教师队伍,不仅提升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一代代人、一个民族。
教育:点化生命的美丽
一位在北非街头游荡的阿拉伯少年,虽衣衫褴褛,却聪颖可爱,你相信吗,那可能是被埋没的莫扎特。一个相貌平平,在草丛里捧着露珠、欣喜万分的孩子,你相信吗,那可能是未来的泰戈尔。
我相信卢梭的爱弥儿会变成音乐家、天文学家或物理学家,我相信海伦·凯勒超人的聪慧就是源于安妮·萨利文老师的一声声爱的呼唤。
我相信教育,它虽没有万能的神力,却使无数人美梦成真。
我相信每一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它可以沉睡,也可以被唤醒。
教育的美妙就在于能够把可能变成现实,失学儿童的最大遗憾就是失去了生命中的许多可能变成现实的机会。
谁是那个幸福潜能的挖掘者?是可敬的教师。
教师是点燃火把的种子,哪怕是一星光亮,也会照彻心灵的夜空。
教师应温柔而耐心地等待着孩子的成熟。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犯错误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指点迷津的睿智、包罗万象的气魄去接纳、理解、宽容、化解学生各式各样的错误。同时,教育并不拒绝批评。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希望的,他们的希望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在于一个好的分数、一所好的学校和一份好的职业。
什么是生命的美丽?答案是多样的。在我看来,对于女孩子,能够成长为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对于男孩子,可以成长为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们又都是好公民、好职工。教育肩负着树立学生最基本的生命价值观的重任。
点化生命的美丽,在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丽人生中的细微事物。人生的美丽通常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散落在生活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之中。调整对于生命的态度和体验,快乐的萨克斯就会轻柔悠扬地奏响。
点化生命的美丽,在于点燃学生爱的火焰并使之永不熄灭。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自然的法则就是爱。一个美好的人,最自然的本性就是懂得爱,并去爱。
点化生命的美丽,在于让学生学会追求真正的幸福,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关于幸福的辩证思维:送人鲜花时,自己会首先闻到花香;向别人撒煤灰时,首先弄脏的是自己的手。
点化生命的美丽,在于让学生尝试去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的能量。生命之宝贵,在于它只有一次。生命之火,要么熄灭,要么燃烧。
点化生命的美丽,在于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并沉醉于思维的快乐之中。一个人只要能学习、善思考、有智慧,他的生命力就是旺盛的、强大的。
点化生命的美丽,在于使学生怀有生活的情趣。会读书,会娱乐,会欣赏,会关怀,会热爱。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率真些、更快乐些、更清澈些。
点化生命的美丽,在于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尊重别人并认识自我,自尊自爱,有个性,享受有尊严的生活。
点化生命的美丽,在于给学生不断的精神关怀。当精神的力量不断增强时,人才不会成为物质的牺牲品。
点化生命的美丽,在于教育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评价应使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熟。
教育应发挥最好的作用,不一定要培养太多的莫扎特、泰戈尔和海伦·凯勒,而要造就自信的、能干的、快乐的和幸福的人。
教育田野里的守望者
一所“名校”之所以成名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一位“名师”之所以被人敬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学生最终成长为人才的重要支撑是什么?问题的答案或许是多元的。然而,拂去表层的含义,以上三者共同的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精神!
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精神的缺失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早在七十多年前,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群众秩序的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教化倾向于迎合普通人的需要。精神因其弥散于群众之中而消亡……精神生活都必须服从于转瞬即逝的快乐。
我们无法否认在学校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遭受考试的重压,教师困惑于分数的围剿,校长奔忙于经济的困境……现代社会,人类的聪慧创造了太多始料不及的生活方式,物质的繁荣,生活的舒适,在遮蔽、消解和吞噬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外界的束缚、功利的短视、暂时的享乐使人们忘记了追寻幸福的真意。分数与升学率等的量化以及量化背后深刻的意义与影响,已经成为重重地打击精神的力量。
在教育发展之路上,惟其艰难,教育田野里的守望者坚守人类精神家园的责任愈是巨大。我们从来没有忘记学校应该是干什么的地方——寻求精神华殿的圣地。学校应该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应该以精神世界充实为典型特征,从而体现其自身特有的价值。教师的价值,则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把而表现出来。在教育的田野里,总有一批虔诚的守望者,执著地守护着心灵的一方精神园地,珍藏着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们守的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周国平)
精神是无法度量的,屹立在教育田野里的守望者,让人肃然起敬。他们始终与书籍为伍,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追寻历代先哲为人类设计的航灯路标,领略文人墨客营造的诗化乐土,欣赏艺术大师的精品佳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教育的“血脉”
做一个有独特思想的教师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之一
教育---教师的幸福是什么(转) -|teliuliping 发表于 2010-11-4 9:45:00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读《师道逶迤》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