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悟水墨之冯柯的胡同春秋
胡同是北京的地标、符号、代名词。从元朝在北京建都开始,胡同在北京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原先北京城里三千多条胡同如今还保留着的一些,如锣鼓巷、烟袋斜街等著名胡同,它们依然保存着北京旧时的胡同风貌。在这些充满京味的胡同里,南来北往的游客如织,甚至连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也被这老北京的胡同的魅力所吸引,走进胡同,感受着老北京的风情。
然而,有一个人不仅在守望着古老的北京胡同,而且用诗一般的绘画语言描绘老北京城的条条胡同,他就是著名胡同画家冯柯先生。观赏冯柯画胡同,你会从他的笔歌墨舞中感触到北京胡同的魅力,那便是隐匿在胡同里的东方文化精髓,蕴含在胡同里的朴素温情。
初冬时节的一天午后,在北京城北的一家装饰典雅的中餐馆,记者如约见到了这位对胡同一往情深的画家。午后温暖的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我们的包厢,也照在包厢内窗台上绿油油的花草上,在冬日多了份春意盎然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也可从冯柯的画中感受到,他往往是在黑白灰的水墨胡同中点缀着一些树木的青绿。此时,坐在记者面前的冯柯,光头、戴金丝眼镜,下巴上蓄着一把标志型的黑胡子,只是此次他手里拿的不是那个大烟斗,而是津津有味地在一根接一根地抽着老北京的名牌香烟“大前门”。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冯柯随意、放松,操着一口京腔,侃侃而谈,言辞真切,毫无造作之气。
独辟蹊径的绘画题材
冯柯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北京,上学时正赶上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在那样的年代里,学校已经不再是学知识的殿堂,幼小的冯柯所见的是到处张贴的大字报。这让他对笔墨有了初步的认识,喜欢上了舞文弄墨。恰好那时有一位知名画家被作为改造的“走资派”分配到他父亲的工作单位里劳动,当领导的父亲有意关照他,不再让他打扫卫生,只是请他专门教小冯柯学画。在名师的执教下,勤学苦练的冯柯的绘画功底日渐深厚,长大后,他如愿考上中央工艺美院,攻读工业设计专业。
1985年冯柯从中央工艺美院毕业,他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可能在西方发达国家里会更有用武之地,于是,他没有按部就班地在国内工作下去,而是抱着出国“充电”和打工发展的目的,走出国门,羁旅海外。冯柯说,在他十多年的海外生涯中,他在德国奔驰车厂做过外观设计,也在美国闯荡多年,游历过欧美、日韩等诸多国家,但冯柯却有一种在绘画上“总也找不到家的感觉”。尽管在国外做工业产品设计非常受人尊敬,但冯柯追求艺术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歇。冯柯的外国导师曾告诉他,就像外国人画不好中国画一样,中国人画西洋画也似乎总是少点什么。冯柯渐渐意识到,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才是中国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本来专心研究油画的他,终于悟出了“中国的风景一定要用中国的笔墨表达”的道理,于是他放弃了为外国大公司做设计报酬不菲的工作,返回祖国,开始拿起毛笔,临池啖墨。儿时的记忆和落叶归根的感受,使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真正所需的绘画题材——老北京胡同。但是,日渐消失的北京胡同不能不让冯柯感到缺憾。他意识到保持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便在北京的老城区走街串巷,拿着笔,背着相机,一遍遍地搜寻着,感受着老北京的胡同,并给北京的各条胡同拍了上万张照片,留下了历史资料。
谈起绘画胡同的初衷,冯柯总是说:“艺术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是北京人,从小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胡同是儿时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东西。画胡同,让我感觉最舒服、亲切,表现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冯柯有多年留洋经历,似乎应该称他为“洋画家”,但他更高兴大家叫他“胡同画家”。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画作题材,多专注于描绘北京的胡同,更是因为他的情绪,牵系着老北京胡同的命运。冯柯自幼在北京的胡同中成长,在回旋的鸽哨下体验过北京胡同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风情,但也目睹了北京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老胡同被高楼大厦所吞噬的厄运。一座座旧式王府花园、文宅武第、平民杂院的逐日消失,带走的不仅是充满朴素美学的民居,更是一个个老北京纯真心灵的家。在为胡同命运扼腕叹息、奔走呼吁的同时,冯柯以一个艺术家的情怀,以他的记忆、眼光和手笔,把北京胡同所孕育的那份儿被人淡忘的美和爱,展现到我们的面前。
独树一帜的绘画技法
一幅能震撼心灵的画作首先要有摄住观者眼睛的能力,宛如一位博学的大家用最简单的语言诠释最深刻的人生哲理。初画北京胡同,冯柯尝试过很多种画法,甚至他还研究过把宣纸直接铺在胡同的墙上进行拓写的效果。很多先辈大师画江南小景的画法,用到画北京胡同时就显得意韵不够。冯柯慢慢悟到,江南也好,岭南也罢,那里的空气是湿的,纸是潮的,水墨画到纸上便晕开了,仿佛空气中湿淋淋的味道。北京的空气是干的,纸展开来哗哗作响;北京的天气是晴朗的,空气有阳光的味道;雪后的北京胡同,地上那密密匝匝的脚印和车辙印不正仿若是水墨般的自然表达吗?生活的美需要用心方能感受。
具有油画功底的冯柯,试着用西洋画具象的语言,去诠释中国画诗般的意境。冯柯的北京胡同画,既有中国画的水润和写意的意境,也有西洋画的透视和光影,通过对明暗的控制和对细节的关注,表现了光与影的震撼力量。透过葱郁绿叶散落在地面上的阳光,被雨水冲刷得水迹斑斑的砖墙,影壁前光溜溜的石板,他的胡同,真实得宛如伸手就能从谁家房顶揭得一片瓦下来;运用透视法将胡同的纵深进行还原,让观者站在画作前,一如站在胡同口,似曾相识的场景让人禁不住深入巷道一探究竟,谁家的白菜在墙根晾晒,谁家的自行车又停靠在路边?冯柯一般不在他的绘画中用太多的留白,但满而不溢的构图,充满了恢宏的镜头气概。平民杂院中不经意的一个拐角堆满杂物,晾晒在树间的衣被床单下是儿时的童车,胡同的生活就是这样逼仄而充满生活气息。
冯柯说他的导师是中国的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他在去世前曾教导冯柯说,“做人要老实,但做事不要老实。”冯柯谨记在心,矢志在绘画中大胆创新。所以,冯柯在绘画中,既借鉴西方油画的技巧和光,也有来自中国画和版画的技巧,墨色的线条在水溶性颜料中转变为块面的层次变化,使胡同民居的厚实感、沧桑感力透纸背;重墨与重彩的大胆运用,强烈且充满动势的笔触,打造出粗砺而坚实的画面肌理,让残破墙皮下青砖泛出的白色碱花,大门上斑斑驳驳的红漆对联沉凝纸上;水墨的运用,成功地突破了江南水气的包裹,让胡同深处透出了柔和伤感却依然不失皇城的大气;而通过动与静的相得益彰,构筑出胡同居民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如他画老屋院落里寻食的公鸡,闲憩在黑色电线上的鸟儿,在杂草丛生的屋顶上酣睡的黑猫,被钟楼钟声惊飞的乌鸦,银锭桥畔鱼贯的人力车带来的叮叮当当的铃声……这种中西技法以一种看似平静、使人不能轻易觉察到的手法融合在一起,表达着画家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胡同文化。
冯柯的作品是国画而又有别于传统中国画。他用中国画工具结合西方画技巧,最近又在尝试着在一些作品的局部用少量的油彩和丙烯来表现传统中国笔墨无法表达的绘画语言,你说是水墨、油画还是水粉?这还是不是传统中国画?冯柯告诉记者,他的导师说,“只要用中国的笔墨纸,就是中国画。画到最后,笔墨归零,最重要的是可以打动人,这才是最高境界。”画中国画结合西洋画技巧,是悟性和理性的结合,理性的画笔融入更多的感情想象,也许这就是艺术家的创造和个性。
独领风骚的艺术魅力
在冯柯笔下绘就的一条条胡同,一个个充满生机灵性的院落,都充满了静谧之美,而且透着画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冯柯笔下的胡同没有人,我们仿佛能看到鲜活、生动的生活场景,听到鸟的鸣叫,钟铃声的回荡。其实,冯柯画人也是相当传神,尤其是画老北京人,简直是出神入化。问其为何在他的胡同绘画作品中他没有画人,冯柯打了个比方说,“就像齐白石画虾不画水,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虾在激流的水中游动。”
冯柯的作品中虽然包含有大量北京的地理文化符号,像鼓楼、钟楼、白塔……但观者却很难对画中胡同进行地理位置上的定位。冯柯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胡同只存在于弹丸之地的保留区内,往日如迷宫似的胡同拆了,就再也散发不出浓郁而完整的老北京民俗韵味了。我画中的胡同,是剥离了现存胡同的具体特征,对儿时记忆的一种重现,是对京腔、京韵、京味儿的一种回归。”
冯柯介绍,自己的粉丝多是50多岁的老北京人,通过他的画作,他们找回了心扉里留下的胡同,看见了逝去已久的景色,听见了胡同里或轻柔或嘈杂的声音。观众对其作品的认可证明了冯柯创作的深刻价值:描绘北京胡同所体现的中国本土文化,不光是个人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记录和认同。
几个到工作阔别故土40多年的北京籍老人,通过冯柯的博客看到了他画的老北京的胡同。他们在博客中留言说,“看了冯柯画的老北京的胡同,我们想起了过去在北京家乡的日子。我们是看了又看,大家都留下了激动的热泪。”
一名在云南服役多年的北京籍老兵,在给冯柯博客里写的一封信中感慨地说:“自从离开北京的那一日起,家乡的一砖一瓦、乡亲们的微笑和言语常常萦绕在梦中,特别是伴我长大的胡同,那里的一切一切都犹如昨日光阴,历历在目,让我永远无法忘怀。尽管城市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现代化的高楼已经比比皆是,但是,我们所有戍边京籍军人的心里永远装着曾经在胡同里共同生活的街坊们。胡同承载的北京人的情怀,是北京人心中永远的圣地!节后回到部队,我会告诉京籍的战友们,在北京、在家乡,有一位冯先生在用画笔,填补和勾勒出我们记忆中最不愿意忘却的那段时光、那样的生活、那样的情怀。谢谢冯先生!”
冯柯的美国友人金大友说:“冯柯先生是用心,用情在作画,一个老北京人的乡情遂成了他今生最深情的爱。”
采访中冯柯对记者说,他画的胡同不但受到中国同胞的喜欢,也很受外国人的青睐。他说,去年他在法国卢浮宫举办的一次个人画展中,许多外国人都涌到他的画展前驻足观赏,当有个老外看到冯柯的作品时,竟然情不自禁地用汉语的语音喊出了“胡同”两字。冯柯自豪地告诉记者说,在那次画展中,他展出的一幅画有胡同的作品还被法国总统萨科齐以8万欧元买去收藏。明年他还计划在中国美术馆做个展,另外,为迎接伦敦奥运会,冯柯还将出国举行画展,他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古老文化。
本文转自[中英才画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科和他的北京胡同写意
况晗:留住胡同——胡同铅笔画
彩墨丹青:品读画家卞国强绘画艺术
支部——《北京胡同》水墨系列
70年前的罕见照片:战乱年代北京人的胡同生活,跟想象的不一样
老舍与闫肃笔下,被数次赞美的北京胡同,你知道在哪里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