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省考联考|申论加分秘籍来了!

2018各省联考马上就要开始了,多省已经开始了报名,很多考生投入到了紧张的公考复习当中,申论也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一个科目,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梳理申论复习策略和一些解题技巧,希望大家的公考复习路上能够顺利。

下面是从申论要点的加工、申发论述分论点之原理效应分析、归纳概括题提分技巧、提出对策答题方法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申论要点的加工

加工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内容上按照①同义法②同范围法③同主体法三个方法。二是逻辑上的结构。总分:归纳概括题、提出对策题和启示分析。总分总:综合分析、作文。并列:分论点之间。递进:部分贯彻执行题。转折:归纳概括(影响和争议:支持、反对和中立)下面我们用一个真题来解释一下。

创客运动带来的影响具体要点如下:

1. 创客影响着传统制造业(工业)

2. 创客运动在我国发展迅猛,是未来工业体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

3. 创客通过自我满足的创业方式将大众群体中蕴藏的巨大经济创新力挖掘和释放出来(经济)

4. 创客引领制造业从中心化和大规模形态朝着个体式和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给个体式制造业带来机遇(工业)

5. 创客的创造性和制造需求与山寨企业优势互补,为山寨企业转型提供出路(工业)

6. 创客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一流人才(经济)

7. 对各行各业人工劳动力的需求巨大,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经济)

申论的答案并不是直接呈现就是最好的,以上七个全都是答案要点,我们仔细分一下第二句其实是整体说明创客运动带来的来两个方面影响工业体系和经济发展。第一个要点、第四个要点、和第五个要点都是围绕着工业角度的影响去说。第三个要点、第六个要点、第七个要点是围绕着经济角度去谈。那就具体加工应该就是这样呈现,把第二个要点当做总扩句去书写,接下来把第一个要点、第四个要点、和第五个要点合并在一起熊工业角度去书写,第三个要点、第六个要点、第七个要点是围绕着经济角度去谈。就是说按照总分结构加上并列结构去书写。具体呈现方式如下

创客运动在我国发展迅猛能为未来工业体系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机遇。一方面工业体系:创客影响着传统制造业;创客引领制造业从中心化和大规模形态朝着个体式和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给个体式制造业带来机遇;创客的创造性和制造需求与山寨企业优势互补,为山寨企业转型提供出路。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上:创客通过自我满足的创业方式将大众群体中蕴藏的巨大经济创新力挖掘和释放出来;创客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一流人才对各行各业人工劳动力的需求巨大,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

二、申发论述分论点之原理效应分析

原理效应分析法在分论点之中可以增添文采和闪光点,但是考试时很少同学能应用或者用得好。那么下面说一说如何应用原理效应分析:

1、写作方法

分论点+原理效应+过渡+分析+总结分论点

2、参考范例

【例1】实现创新发展需激活创新型人才。

段旨句: 实现创新发展,激活创新人才是关键。

引用原理效应: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舱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

概括现象:创新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因其稀少而紧缺,特别是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从外部引进人才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现象:适当的竞争犹如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潜力。适当引入“鲶鱼型”人才为团队施加压力,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人们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得就越快,自然创新也就随之而来了。

得出结论:故此,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团队内部活力,实现创新是组织团队发展壮大的直接动力。

三、省考归纳概括提分技巧

归纳概括题在省考考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每年的必考题型,同时也是作答其他题型的基础,但是同学们在学习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候往往存在诸多的问题与误区,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备考过程中掌握方法与技巧。

归纳概括题的考察能力

归纳概括在申论考试大纲中有明确的说明,主要考察的能力就是阅读材料,踢出无效信息,寻找有效要点,根据题干的设问方式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把要点寻找全面,同时把寻找的要点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适当的整合,需要我们具有高度的概括与总结能力。

评分标准:

· 要求采点全面。材料中与题目有关的要点,要全部体现在答案

· 从给定材料中筛选出与问题紧密相关的要点,并逐一分析,继而进行归纳概括,保证答案的表述正确无误

· 要求组织答案忠于给定材料,有一说一,实事求是,不能添加个人的主观评论和过渡引申材料

· 要求组织语言时尽量精炼,使用较少词语表达清楚要点

答题思路

审题:

审题型:归纳、概括、整理等表示归纳的词汇

审对象:归纳概括谁

审范围:根据给定资料

审字数:一般在200字左右

审问数:关注具体是几问

审特殊要求:看是否有观点明确等特殊要求

找点:常见的申论要素有: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特点、表现、争议等

加工:合并相同要点

同义法(重点):相同意义的要点要合并在一起呈现

同范围法:同一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同一维度:思想、制度、监管、处罚、技术

主体合并法: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家庭、媒体……

书写:写成总括句+分条表述的形式

并列:一是……二是……三是……

第一……第二……第三……

首先……其次……最后……

总分:总起句

字数:删繁就简

四、提出对策答题方法

这类题型要求我们从材料中找到直接给出的对策写下来,如果找不到,则要根据材料所给的相关问题、原因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进行一定的反推。

一、找到对策

(一)直接对策。就是题目当中明确给出的对策,能够直接找到,写下来的。作答方法就是在阅读理解中学到的,根据一些表示对策的词语,例如建议、必须、应当等。通过这些词语,来找到相关的对策。穷尽材料中的对策,所以说白了就是概括出材料中的对策。

(二)问题、原因推对策。当题中没有过于明显的直接对策时,需要通过问题以及原因,将对策推出来。例如,材料中出现了“网络乱象频发体现了立法的缺失”,那我们就直接反过来说,应该完善立法,再写的全一些,例如:国家应该根据现有的一些网络乱象,健全相关网络规则,完善相关网络法律,以此对网络上的群体起到约束的作用,净化网络风气。再如,如果说网络中谣言现象频发,原因是监管不力,那我们就反过来说,也就是加大监管力度。所以,问题和原因直接反过来,作为对策。

(三)经验推对策,教训反推对策。如果材料中有一些经验,优秀的做法,既然是好的东西,那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做,所以直接拿过来,当做我们的做法、对策。如果是教训,那就是不好的,不好的东西、消极影响,我们就要避免,所以反推过去。

二、作答结构

评分标准中基本标准要求要点齐全;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既然条理要清楚,说明我要分条书写。所以,提出对策题和归纳概括题的结构是一样的,都是总分结构。先写一个总扩句,再进行分条罗列,加上序号,一条一条的写下来。

提出对策题,就是从材料中找到相关对策,每一条前面加上序号,分条书写下来,所以不要有畏难情绪,归纳概括题是所有题型的基础,提出对策和归纳概括相比只是找到的点不那么直接,所以,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多思考间接的对策我要如何反推过去,争取将要点写全,多拿分数。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各位考生在平常的学习当中能够多多练习,熟练地掌握这些学习方法,为即将到来的多省联考中增加更多的筹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省考申论就考五大题型!答题模板参考!
申论作答五大坑,你蹲了几个?
【干货】文笔太差,申论如何学才能上70 ?
联考申论命题特点
两次申论70分者的经验谈(转)
申论答题技巧:影响申论高分的五大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