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两任妻子,和哪个感情最好?

苏东坡两任妻子,和哪个感情最好?

两任妻子,如果不是同时拥有两个妻子,本无所谓孰近孰远。但是苏轼的两任妻子,情况有些特殊:第一,两任妻子是堂房姊妹。第二,一个熟读诗书,一个基本上不识字。第三,一个基本上养尊处优,虽然也频繁迁移,基本上属于正常调动,不太担惊受怕,一个却遇到"逮捕进监狱”这样的重大变故。因此,两任妻子,在苏轼的心目中,肯定是有所偏颇的。

根据史料记载,苏东坡先后娶过两位正房妻室。

宋仁宗至和元年甲午(1054) ,苏轼十九岁,在老家娶同属眉州的青神县贡士王方的女儿王弗为妻。王弗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识理,嫁给苏东坡那年才十六岁。王氏为人贤淑,为丈夫研墨端砚,红袖添香,是苏东坡的闺房密友,也是伴读良友。

宋英宗治平二年乙巳(1065) ,苏轼三十岁。这一年的正月,苏轼从风翔签判的任上还京,差判登闻鼓院,二月入值史馆。五月王弗病死于京师,只有二十七岁,留下了一个六岁的儿子苏迈。

正史中关于王弗的记载不太多,但是野史笔记中的记载却不少。

有一个版本,说王方是苏轼的老师,王弗是苏轼的小师妹。小地方,也不是太大的宅院,男女之间并不是很忌讳,所以他们两人虽然不是青梅竹马,却也是从小就熟识,至少是经常见面的云云。

据青神县的民间传说,苏轼娶王弗,还有一段与风景有关的佳话。

在四川眉州青神县的眠江畔,有一片苍翠挺秀的山岭,这就是被南宋诗人范成大称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中岩山。中岩山里有一所”中岩书院"。皇佑三年,十四岁的苏轼曾经在这里读书三年。他的老师,就是当地贡士王方。进入山中不远,可以看到一方由山泉汇集而成的清池。冷眼看去,除了池水较深较冷之外,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如果你临池拍手,池中的游鱼就会循声游到岸边来。

有一次,当地乡贡进土中岩书院教授王方, 召集乡贤名士,在池边聚会,想为这个水池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但是众说纷纭,取了许多名字,王方都不太满意。正在中岩书院读书的少年苏轼,那天也参与了这个盛会。他提出的"唤鱼池”三字,立刻被王方及参与盛会的人所选中。苏轼即席挥毫,写下了"唤鱼池”三个潇洒的大字,由王方安排,刻在池边的石壁上。苏轼的才华,赢得了王方的喜爱,就有了把女儿王弗嫁给苏轼的意思。他和苏洵,都是当地的名人,也不用周折,只要托人把这个意思告诉苏洵,苏洵打听明自王弗是个端庄淑贤的女子,就请媒人上门说媒来了。王方终于将爱女王弗嫁给了苏轼这个乘龙快婿。从此仙山清池,加上佳人才子的美满姻缘,为本来就十分美丽的山川增色不少。直到今天,游人指着清泉石壁上的三个大字,还在传说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王弗嫁了苏轼,夫妻恩爱,不久就跟随考中进士的丈夫出仕,先到京城开封,后来又辗转于凤翔等地,只和苏轼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就病故了。下面咱们且来看看苏轼自己写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是如何叙述他的爱妻的: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巳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巳。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

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hu 户)。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这篇《亡妻王氏墓志铭》,作于北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 。苏轼当时三十一岁,是给王弗下葬的时候在四川写的。——古人对于"殡葬”二字有严格区别:殡,指停丧;葬,指掩埋。

文章开头说明王氏的身份和死亡时间、地点和殡葬时间、地点。作者自称"轼",表示恭敬和严肃。“君”指王弗,“先君、先夫人”是作者对巳经去世的父母的敬称。

第二段,简介王氏生平,是墓志的主要组成部分。先介绍王氏的名字、籍贯和家庭出身。称夫人为“君”,体现互敬互爱。古人认为对长辈和尊者直呼其名为不敬,所以非提名字不可的时候,就在名前加个"讳"字。接着交代她出嫁时的年龄和所生儿子的名字。再着重介绍几桩值得传扬的事迹:夫人在娘家、婆侍奉父母公婆,"皆以谨肃闻(名)”。

第三段,说王弗知书达理,刚嫁给苏轼的时候,没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她就在旁边陪伴,整天不离去;苏轼偶然有所遗忘,她就从旁提醒。苏轼竟不知道她读过那么多的书。一一她是书院山长的女儿,苏轼只知道她识字,却没想到她居然"熟读”到能提醒丈夫的程度。

“其后”以下,说的是王弗陪伴丈夫在任上的时候,经常告诫远离父母的丈夫,要按照父亲的教导办事。特别举例说明王弗很注意来拜会丈夫的朋友,根据她自己的观察,分析那些人的思想品质,提醒丈夫不要被奸邪谗佞之辈蒙骗。

其中提到:"某人也,言辄待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这个某人,据学者考证,指的是苏轼后来的死对头章惇。关于苏轼怎么会认识章惇这个人,两人怎么在凤翔相会,章惇又是怎么迫害苏轼的,后面还有专文详细介绍,这里不多说。指出这个人,是为了说明王弗有观察人的本领。

结尾写王弗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七岁,痛惜她的短命;还用苏洵“从于艰难"(就是"糟糠之妻”)的话,表扬了王弗。最后说明这次把王弗的尸骨从开封运回四川眉州来下葬,是遵从父亲"葬诸其姑(坟墓)之侧"的遗命。

第一个"呜乎哀哉”后面的才是“铭”的正文,短短十六个字,说的是“自己的母亲死了,永远没有依靠了;王弗虽然早逝,却可以继续在婆婆面前尽孝"。

关于这个墓志铭,论者也分两派。

一派认为:墓志铭全文不过四百余字,却能如此全面而又重点地叙述王氏夫人的生平,充分表达了夫妇之间超乎寻常的深厚感情。特别是王弗死后十一年苏轼所写的悼词《江城子·记梦》,人人都说那是悼词中的顶峰,是苏轼对他妻子极爱的表露,因此一切都从良好的愿望出发,认为苏轼是在”表扬“他的前夫人。

另一派却从反面看问题:王弗和苏轼在一起生活了十一年,两口子感情既然好得不能再好,怎么这篇短短四百多个字的墓志铭中,竟看不到他们"琴瑟甚笃"的记录呢?

首先,可以否定苏轼和王弗结婚以前是“互相熟悉"的说法。他连老婆读过书都不知道,能算熟悉么?如果王弗真是他老师的女儿,见过面倒是有可能的,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能见面就很不容易了,只怕连交谈都很少。

第二,有人认为,一个男人,而且是做官的男人,每次会客,老婆居然在屏风后面"监听",事后还要指指点点,说这个不好,那个不良,这是什么作风?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的老婆,凡是有血性的男人,谁也受不了。

因此,也有人认为:苏轼的这篇墓志铭,是用“曲折的"笔法,写出他的不满的。不然,十一年的少年夫妻,可以写的话题千千万万,为什么偏要写老婆的飞扬跋扈?

苏轼和王弗是“少年夫妻",可惜王弗没到30岁就病逝了。结发妻子的死,给诗人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即使是在十年之后,每每睹物思人,总是黯然神伤,一曲《江城子》读来令人清然泪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当时作者被贬密州(今山东诸城),心情十分不好。夜里梦见死去十年的妻子,勾起了满腹的辛酸,因此感情真挚,被誉为悼亡词中的绝唱。又因为此词曾被选进了高中语文课本,只要是高中生,即便没有上过大学文科,也大都耳熟能详,因此普及率也很高。

王氏墓葬四川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与密州距离遥远。短松冈:遍植松树的小山冈,指墓地。

宋神宗嘉拓二年丁酉(1057) ,苏洵四十九岁,苏轼二十二岁,四月,程夫人卒于家,三苏父子匆匆返蜀,葬于眉州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的山上。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王弗故去,当时"殡”在开封的城西,第二年六月,才把王弗的尸骨送回四川,葬在程夫人坟墓西北八步,并手植松树三万棵云云。为此苏轼有诗句:“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这里要解释两个问题。一个是“老翁山”,一个是"手植青松三万栽"。先说“老翁山”。王弗和翁姑同葬于眉州安镇乡可龙里的山中(今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山的附近,有一泓山泉。当地民间传说:经常看见有一个白发老翁卧身泉上,但只能远看,人一走近,他就隐身到泉水里去了。所以泉水又叫老翁泉、老翁井,山也叫老翁山。

当地传说:苏洵看见白发老翁这样白费光阴、空度岁月而感伤不已,从中深受启发。于是, 他居山不出五六载,日出则潜心攻读,日落则伴泉沉思,终于穷究六经百家之说,考稽古今治乱成败,得其精粹,提笔顷刻可达数千言,见地深刻,风格凝练,成为一代文学大家。苏洵之所以要选择这里作为他的最终归宿,原来与他的“发奋“有关。

除了苏轼的诗之外, 苏辙晚年写的诗中也说:“老人寄东岩, 萧然四无邻。八尺清冷泉,中有白发人。婆娑弄明月,松间夜相宾。”指的就是这个典故。据当地县志记载,苏洵墓就在老翁泉十步之外的地方。

下面说第二个问题:这三万棵松树,是什么时候栽的? 是谁栽的? 是为谁栽的?

与苏轼相伴11年的原配王弗去世十年后,苏轼写下了这篇《江城子·记梦》。多少人泪洒其中,扼腕叹息!而词中触景情伤的松树,就是在王弗离世后的第二年,苏轼在她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的三万株松苗!三万棵松树,是多少爱!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敏而静”,非常能干,没想到二十七岁就过世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是苏洵在王弗去世后对苏轼的训教。

许多人都根据词中“短松冈" 三字,认为这是苏轼为亡妻王弗栽的。我首先不相信苏轼能一个人"手植“三万棵松树。我当过十几年园林工人,尽管没有栽过松树,白杨树却不知道栽了多少。按我们当时在平原地区的栽种记录,包括挖坑、运树苗、浇水,一个普通劳力,一天按八小时计算,平均大概能种五六棵树。苏轼如果是在山上种树,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数字。按最高数字计算,即便一天种十棵树,十天一百棵,一百天一千棵,一千天才种一万棵。三万棵树,大概要种三万天,将近十年了呀!何况即便在四川,也不是一年到头天天可以种树的。所以我首先对这个数字起怀疑。退一步说,就算苏轼当年栽种的都是小树苗,挖坑不深,浇水不多,一天可以栽一百棵,那也还要将近一年时间才能栽完呢!

有记载说:这三万棵树,是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人一起栽的。

查苏轼年谱:宋英宗治平三年丙午(1066),苏洵五十八岁,苏轼三十一岁。春,苏洵病。四月二十五日,苏洵卒于京师,苏轼兄弟护丧出都,自汴入淮,沿江而上返蜀,苏轼续娶王闰之。治平四年丁未(1067),苏轼三十二岁。苏轼兄弟在蜀居父丧,八月葬苏洵于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宋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 ) 冬,苏轼兄弟居父丧期满,掣家还京。

这里说明这样一个问题: 王弗死后,殡在开封城西。到了第二年,并不是苏轼心血来潮,要把妻子的尸骨运回四川去, 而是这时候他的父亲死了,兄弟二人扶柩回川,才"顺便“把王弗的尸骨带回四川的。这一次的丧事,第一是把苏洵和程氏夫人合葬,第二是把王弗葬在公婆坟墓的西北八步(一步等于五尺, 即四丈外;又宋尺一尺只有今天的七八寸,因此实际上不到四丈远)。按照当时朝廷的规矩,父亲故去,要“守制” 三年。所以苏氏兄弟从1067 年八月到1068 年的冬天,是在四川度过的。也就是说,他们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可以为父母的坟山栽种松树,而且一种就是三万棵。

这里还必须修正一种说法:苏氏兄弟分明是为父母的坟地栽种松树的。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苏轼是给王弗栽种的呢?此外,我也可以想象:这次的栽树活动,肯定也不是苏轼和他弟弟两个人的行动,而是雇佣了许多长工或短工大家一起劳动的。——在那样的场合,苏轼兄弟不参加劳动不合适,自始至终天天参加劳动,也不可能。此外,所谓的手植松树”三万棵",也和李白说的“白发三千丈”一样,是文人的夸张笔法,不是实数三万。松树是不能密植的,即便按每四平方米种树一棵计算,三万棵树就要占十二万平方米的土地,他苏家虽然是当地望族,只怕也没有这样大的坟园吧?

据县志记载,宋代,曾经在苏洵坟东南四里处建有一所祀祠"广福禅院”,有寺僧管理苏坟的祭扫。

正因为苏轼、苏辙兄弟两人在山上种的树太多了,尽管他们自己写的诗文中,对苏洵、程夫人、王弗的墓葬时间、地点都描绘得清清楚楚,但是经过南宋的一百五十多年,元朝的一百多年,到了明代,由于苏家的后人已经分散到全国各地,祖坟多年没人祭奠,隐藏在这一片山林中的苏家墓地竟怎么也找不到了。明代成化年间,有个广东人叫许仁的,到眉州来做太守。他很仰慕苏洵和苏轼,多次带人到老翁山里去寻找苏洵墓,却一次次徒劳而返,让他慨叹:“青山难觅先贤墓,白发重逢此寺僧。”后来根据记载及苏轼诗:“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在可龙里柳溪山中找到了老翁山和老翁井,这才终于找到了苏洵墓。

从此以后,又一百多年没人来访。直到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 ,眉州学政段子文经过多方查考,终于再次找到了苏询墓, 回去和太守金一凤详细谈了。金一凤这才率领僚属绅士前往, 斩荆棘, 刈藤萝,终于找到了两块石碑,一块是苏老泉的墓碑,另一稍小, 是明代判官、苏洵的裔孙苏大间赎回祀田的边界碑。当即捐囊,”命士人封筑之,极高且大, 使樵牧不侵",并建祠祭祀,置祀田、山场数百亩,以收租作为主持焚献、修葺祠宇之用。这就是今天的旅游景点“苏坟山”。—— 1949 年以后, 因无人照管,祠被拆毁,改建民房。1967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苏洵墓也被附近农民挖平,种上庄稼。今天的苏坟山,是1986 年眉山县人民政府拨专款重修的。不但重建了苏洵、程夫人、王弗的墓(当然只是空墓,连衣冠也没有),还增修了苏轼、苏辙衣冠冢(当然更没有苏轼、苏辙的"衣冠” ) ,作为旅游景点开放, 2007 年旅游收入,竟达4.88 亿元之多。当年的老翁井,现在已经没有了。倒是本乡有位叫钟云武的乡民,长住山中茅屋,专为苏坟打扫场地卫生,培土垒石,保护山林。他病故之后,妻子和儿女又来茅屋,继续护坟。可见苏家在当地已经深入民心。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纱彀行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代洪武年间扩建,明末毁于兵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1665) ,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以后历代都有增益补修,现占地面积56800 平方米。于1980 年7 月7 日被四川省人民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 年4 月成立“眉山三苏博物馆” 。三苏祠自元代建祠以来,几兴几衰, 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整个祠堂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了“ 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三苏祠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门、前厅、正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云屿楼、披风拊、瑞莲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苏轩、景苏楼、绿洲亭、半潭秋水一房山,彩花舫,南堂,疏竹轩,绿筠轩等。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园林景观形成并保持了浓郁的清代四川传统园林自然、古朴、典雅的显著特点,屋宇堂廊,布局有序,点线呼应,疏密有致,匾额对联,缤纷耀彩。整个祠堂具有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庄穆典雅气氛,被当代中外文化名人,古典园林专家称誉为中国四川古典园林的典范。

这里还要谈到一个问题。按照“礼法制度”的规定,女子死了父亲,如果家里没有长辈了,允许破例出嫁;男子“居丧”期间,则是绝对不允许娶妻的,连纳妾也不允许,甚至不许喝酒、看戏。可是苏轼却在居丧期间,和王弗的堂妹王闰之正式结婚了(这是苏轼自己说的:王弗死后一年,续娶王闰之)。像他们那样的人家,秘密结婚,似乎不大可能。最大的可能,就是瞒上不瞒下,苏轼兄弟回京的时候,谎称是“居丧期满”以后才续妻的。——这个秘密,那么多人研究苏轼,好像还没人注意到呢!

苏东坡到了黄州,在他做的《赤壁怀古》一词里,还是念念不忘地提起他死去的妻子:“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是指白头发。“多情”两个字,有两种解释:一说是苏东坡的妻子名叫“多情”。苏东坡的妻子姓王名弗,“多情”应该是她的别号。但是太风流了,这样叫小妾倒还差不多,这样叫“正妻",似乎有些“不正经”,尽管苏东坡不在乎, 恐怕他老婆也不干; 另一种说法:“多情”两字,是苏东坡形容他的妻子很多情,并不是名字。不管哪一种解释,“多情”总是指苏东坡的妻子(我的解释,则不是指王弗,而是指神宗皇帝,详见后文)。那么,词中那两句,翻译出来就是:"我出神地想念着家乡,我那多情的亡妻,一定会笑我这么早就长了白头发。“苏东坡的妻子多情,苏东坡这么念念不忘他的妻子,也何尝不是多情呢?

苏东坡后来又续弦前妻的堂妹王闰之。苏轼娶她的时候,她十九岁,陪伴苏轼度过了十八个春秋。可奇怪的是:苏轼竟没有为她留下一篇文字。因此他们夫妻俩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 只能猜测,估计只能是很平淡的。东坡之所以不为她留下什么文字,大约是因为她曾经焚毁了他的书稿。东坡因文字入狱,为此王闰之一气之下,将东坡的手稿付之一炬,烧毁了大约三分之二。如果我是苏东坡,我一定会被她气死,可是你又没有办法去责备她,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她做的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但心里的怨恨一定会有的。你不是烧我的东西吗?我就一个字也不给你写!这是两口子斗气的结果。

不过,苏轼如果设身处地为王闰之的处境想想,不应该谴责她的"焚稿之举" 。要知道,这不仅仅是她"怕事”,也是她想到了不"惹事儿" 。事实上,她虽然把所有诗稿和书信底稿都烧掉了,御史台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穷追猛打,还不是把苏轼寄出去的诗文和书信都“追回来”了?

苏轼的这位第二任夫人,虽然不是满腹经纶,但不管丈夫是飞黄腾达,还是落魄归乡,始终不离不弃, 一家人同甘共苦。

苏东坡在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给爱妻王闰之以极高的评价:"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

这里又用了典故,不简单解释一下,也许还会有人看不懂。

“元亮”,说的是曾作《责子诗》的陶渊明,“敬通”则指的是东汉的冯衍。冯有奇才,却娶了个专横悍妒的老婆。苏东坡的意思是说,自己有位贤惠的妻子,比冯衍幸运多了。

其实,王闰之在苏轼这个大才子的熏陶之下,虽然没有吟诗作赋的才华,却也并非一点儿诗情画意都没有的“民妇"。苏轼一家在汝州的时候, 一个春天的晚上,堂前春梅盛开,月色皎洁,王闰之就叫苏轼去请朋友们到花下饮酒,她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苏轼大喜,说:"我还真不知道你也会写诗。刚才你说的这几句话,就是诗家的语言嘛。”不会写诗的王闰之,在不经意间说出了富有诗意的语言,触动了苏轼的灵感,当即写下了一首《减字木兰花》:

春庭月午,摇荡香醇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挽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王闰之性格柔顺贤惠。在黄州的时候,苏轼心情郁闷,而小孩子偏偏还要在他面前牵衣哭闹,苏轼正要发火,王闰之却劝苏轼说:“你怎么比小孩子还傻呀,为什么不开心点儿呢?“苏轼听了,也感到抱愧。王闰之又洗好酒杯,放在他的面前。这件事,也被苏轼写进了诗里。在黄州那苦涩艰辛的岁月中,有这样一位贤妻(当然还有王朝云),对苏轼来说,真是莫大的安慰。

苏轼一生虽然没有为王闰之写过一篇文字,但在王闰之生日那天, 苏轼却买鱼来放生,为她积福, 并作《蝶恋花》词以记此事。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 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 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词中“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是赞美她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王闰之和王弗的家乡都是眉州青神县,那里江山秀美,眠江穿境而过。在漫天曼陀花雨中,山岭青翠, 碧水潺潺,佳气葱郁,生在江畔人家的王闰之,在苏轼眼里,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

王闰之比苏轼小十一岁,据说她小时候就见过苏轼,并且很喜欢这个姐夫。只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和“好姐夫”结为连理。她和苏轼经历过繁华与落魄,同甘共苦,更视苏轼前妻之子如己出,贤淑温厚。元祐八年八月一日,王闰之卒于京师,终年四十七岁, 灵柩停放在京西一座寺庙里。九月,苏轼罢礼部尚书任,出知定州,时年五十八岁。王闰之总算在苏轼官位最显赫的时候撒手人寰,没有再看到苏轼的一次次继续贬谪,没有再陪他奔波劳碌,从另一个角度说,也算是她的福气。

苏轼在她的悼词中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死后百日,苏轼请当时十分有名的画家李公麟画了十张罗汉像,把这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都献给了妻子的亡魂。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苏轼度岭北归。正月抵虔州(今江西赣州)。五月至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瘴毒大作,暴病,止于常州。六月上表请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终年六十六岁。第二年,苏辙根据苏轼生前遗愿,葬苏轼于汝州郏县的小峨眉山(今属河南平顶山市)。十一年后的政和二年(1112) ,苏辙在自己临死之前,把停放在京西一座寺庙里的王闰之的灵柩运到郏县小峨眉山,和苏轼埋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苏轼" 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的誓言。

两任妻子,是不同时期先后的两个妻子,本无所谓孰近孰远。但是情况有些特殊:第一,两任妻子是堂房姊妹;第二,一个熟读诗书, 一个基本上不识字;第三 ,一个基本上养尊处优,虽然也频繁迁移,基本上属于正常调动,不太担惊受怕,一个却遇到"逮捕进监狱”这样重大的变故。因此,两任妻子,在苏轼的心目中,肯定是有所偏颇的。我非苏轼,无法代言。谨把两人的情况介绍如上,苏轼究竟喜欢哪一个,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吧。

(摘自于《苏东坡的杂耍人生——吴越品苏轼》,吴越著,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微信号:13700873716

              

扫描上面相应的二维码下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与王弗的爱情,那才是中国的经典爱
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多情风流爱情故事,三任妻子均是“人间极品”
苏轼的三个王姓妻子
文海探秘:苏东坡祖莹种松三万棵是好大喜功还是另有隐情(徐景洲)
苏轼的婚姻爱情
苏东坡三位王姓妻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