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导报》“书坛精英”栏目访谈——张照访谈

《书法导报》“书坛精英”栏目访谈 

书家简介

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书协理事、青年书协副主席,宿州市青年书协主席。

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全国行书大展、“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展、“沙孟海奖”全国书法展,获全国首届手卷展二等奖、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书法大赛铜奖。

临帖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手段

——张照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在你的学书过程中,对魏碑研习的时间最长,并以魏碑风格的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楹联展、“沙孟海奖”全国书法展。你对魏碑“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什么?

张照:小时候,我最初接触的是颜真卿《多宝塔碑》,受家庭熏陶,从骨子里喜欢书法。中学时期,目标是考上大学,吃商品粮,这是当时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偶尔我在课间于报纸边缘写上几行硬笔书法来满足自己的喜好。大学时期,我利用晚自习时间临习《勤礼碑》。唐楷法度森严,约束个性,几年下来不见成效,甚是迷茫,于是受身边朋友影响转临魏碑。北上学习、洗脑充电,改变临习思路,改古人的写字习惯为自己所用。经过导师指导,卓见成效,才知原来书法可以这么写,可以这么大胆变化,顿时茅塞顿开。魏碑多变化,不论是在线条上,还是在结体上,变化丰富而又整体和谐、生动、自然。相较于整齐划一的唐楷,魏碑更加有“性格”一点,更能凸现人的性情。力度与灵动并存,十分契合我心中对书法“平衡”的理念。我认为,好的书法,就该是有骨力、有灵巧、有朴拙、有精致,魏碑就是这样的一种书体。而且魏碑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风格,方笔有《李璧墓志》,圆笔有《李谋墓志》《汝南王修治古塔铭》。总的来说,魏碑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文字,相比于“成熟期”的唐楷而言,更加有活力与生命力。

黄俊俭:你认为怎样才能写好魏碑?请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谈体会。

张照:我认为,写好魏碑的关键在于启功先生所言“透过刀锋看笔锋”。魏碑由于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风化,许多笔画已经斑驳不清,而太过方硬的笔画也是经过刻工的“二次创作”所致。所以,我们要透过方硬的笔画去看到背后自然的笔势,要自然的书写,再结合魏碑独特的结体,我认为这是写好魏碑的关键。

黄俊俭:你认为,临帖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手段,选帖又决定了自己学习书法的高度。现实的情况是,对于学书者而言,对临帖关注的比较多,在选帖的问题上往往不够重视。请你谈谈选帖对于学书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选帖?

张照:选帖对于学习书法非常重要,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而且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还要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针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再结合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本真正适合自己的字帖。如你喜欢“二王”行草书,就选“二王”代表性法帖手札,以及与“二王”一脉书风有关的经典法帖来滋补。

黄俊俭:你曾多次在全国性的书法展赛中入展、获奖。这些成绩既是对你的肯定,也是对你的鞭策。回溯自己的学书之路,你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今后有何打算?

张照:在我的学书之路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跟随李松老师学习的那段时间,是李老师开阔了我的视野。他研究魏碑系统全面,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到当代,从风格到审美,深挖魏碑精髓。他写的魏碑灵动自然,既有碑味也有帖意,真正做到了碑与帖两者的有机融合,在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魏碑的新观念。受其启发,近几年,我在隶书、行书上用了些时间。写别的书体并不影响我的主攻书体,反而更有帮助,在“全国第二届行书大展”中我的作品有幸入展就是佐证。在今后的学书道路上,我会一直保持探索的态度,不管是楷书、行书,还是篆书、隶书,都要广收博取,采百家之长,争取上一个新的台阶。

张照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0年12月16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長按上面相應的二維碼下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继馨:《鸟类画谱》
生理上的吸引力,才是男女关系中,亲密感的重要来源
当一个家庭,有了这三样东西,不幸福都难
黄瓜
律师收费标准的规定
摄影:江南水韵(1)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