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周一书:贫穷的本质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授予印度裔美国学者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法国出生的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国学者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所提出的实验性方案”(注:随机对照试验)。
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耗时15年,写出了引起世界轰动的著作——《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穷人呢?
按照美国的标准来说,每天消费只能控制在99美分以下的人就是穷人。按照央行的汇率,1美元为7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这样的标准就是7元钱,而全球13%的人,即8.65亿人都在这样活着,且无法摆脱贫困。
这是多么恐怖的一组数字和一群人。
获奖原因
诺贝尔经济学奖在颁奖辞中写道,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进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们抗击全球贫困的能力。在仅仅20年的时间里,他们以实验为基础的新方法改变了发展经济学。《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便是研究成果之一。
书中写到:
不迷信于懒惰等对穷人的刻板印象,两位研究者通过实证探究贫困的根源,发现处在贫穷状态中的人和普通人在欲望、弱点以及理性的层面上,实则差别不大。
区别在于,贫困的境遇,导致穷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许多小错误,并产生恶性循环,比如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没有退休计划,不识字于是无法看懂拗口的健康保险产品等。普通人所忽略的小消费、小障碍和小错误,在穷人的生活中可能成为关键问题。
两位研究者认为,要摆脱贫穷并不容易,但只要抱着“万事皆有可能”的态度,和一点儿援助(一条信息、一点儿推动),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贫穷的本质就是懒惰
贫穷的本质就是懒惰
贫穷的本质就是懒惰
这就是我们一贯对贫穷的惯性错误认识。
我们需要改变。
贫穷本质
《我不是药神》里说:这世界只有一种病,叫穷病。
作者通过很多实验证明贫穷的本质,比如无法逃离的贫穷陷阱;注重享受,忽略困境;缺乏耐心;不做远期规划;充满执拗和偏见;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等等
在本书80页有一段话,我非常欣赏,也时刻在提醒我们不要对别人的困境或者处地指责的心安理得。摘录如下:“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症等等,……我们和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比如,我们住在有自来水的房子里,所以就不用想着每天早晨往水里加消毒剂……,我们每天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给孩子接种疫苗这个事对我们就是常识,不需要被艰难地说服。
我们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需要不断运用这样的能力。
我们并不是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被浸泡在现代文明里,即使我们个人能力差一点,没关系,社会系统会帮助我们,很多东西,我们是天生就具备的。
他们奋斗一生的终点也许才是我们奋斗的起点。
穷人和我们有相同的欲望和弱点,也并不比我们理性多少。
而正是由于他们的一无所有,他们在做选择时候更加谨慎。
为了生存,他们需要成为精打细算的经济学家。
对贫穷,我们需要多一份理性,更多一份慈悲的认识。
如何改变
如作者所说,我们没有办法根除贫困,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事情或许可以改善穷人的生活,作者给出五个方面。
1.穷人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而往往选择相信错误的事情
他们不清楚给儿童接种疫苗将可以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不明白基础教育能够在未来产生更高的收益,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化肥,不知道如何使用避孕套以避免艾滋病……。
也许,一条信息就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
2.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逆境,更难作出正确的决定
一个人越富有,越是容易做“正确”的决定。
穷人不能享受经过氯气处理过的自来水,容易因水源问题导致的疾病中失去更多(医疗费用及因病丧失的工作能力);没有大型的退休计划或社会保障,在支配资金方面处于劣势……
这需要政府、银行等等做出补贴、消毒处理、低息贷款等等。做正确的事情,生活就可以得到改善。
3.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穷人在其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极度贫困的地方,穷人不像其他地区那样可以得到银行的储蓄服务,但高利贷却触手可及,往往使得他们被利息压得无法翻身,并增加更多不合理的借贷;此外,穷人无法享受保险等规避风险的工具,并因此承受更多损失。
政府需要关注这些事情,这不是仅仅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4.贫穷的国家不会因为贫穷而注定失败
很多时候的失败是因为因无知、意识形态、思维惯性。
需要在不改变现有社会以及政治结构的情况下,对管理和政策加以改善。
5.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都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改变人们的期望是不容易的,却并不是不可能的。
当一种情况得到改善时,这种改善本身就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行为。
成功会带来更大的成功。
因此,在启动良性循环前,人们不应害怕必要的付出。
作者的目标是打算在50年到100年内消除贫困,让这个世界没有人依靠99美分活着,而我们的国家已经提出在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这样的努力是人类的目标,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拓:揭秘贫穷的本质!诺贝尔经济学奖破解人类谜团
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贫穷的本质及解决之道
《贫穷的本质》什么是穷人思维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贫穷的本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告诉你怎样避免“穷人思维”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告诉你:“穷的本质”是什么?
“贫穷的本质,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识别欺骗的能力”——或许我们该重新认识贫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