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 周臣《香山九老图》

【名称】香山九老图

【年代】明

【作者】周臣

【现状】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画芯】180 x 88 CM

【材质】绢本 设色 立轴

本期每日读一画介绍的作品为明周臣的《香山九老图》,此幅作品描绘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退居香山,与胡杲、刘真、郑据、张浑等九人宴游,因九人皆高龄,时人称为“香山九老”,本图就是根据此典故创作。画面布局饱满,结构精整,人物神态各异,生动自然。本幅整体风格在周氏传世作品中属较精细的一路,仇英承继尤多。

明 周臣《香山九老图》

当时白居易为了纪念九老的集会,曾请画师将九老及当时的活动描绘下来,这就是“香山九老图”的由来。后人思慕这段风雅韵事,因而也产生了许多描绘老贤者们燕集的作品。“香山九老”退身隐居,远离世俗,忘情山水,耽于清淡,他们的集会记录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更是古代文人雅士隐逸思想的深刻体现。

明 周臣《香山九老图》局部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故居香山(今河南洛阳龙门山之东),与胡杲、吉旼、刘贞、郑据、卢贞、张浑及李元爽、禅僧如满八位耆老集结"九老会"。这些志趣相投的九位老人,退身隐居,远离世俗,忘情山水,耽于清淡。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白居易这首《香山寺二绝》,正是自己及友人悠闲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九老隐居的香山,与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伊水相望。集结"香山九老会"那年,白居易已是74岁高龄。传说诗人晚年冷淡仕途,"停宫致仕"后更加忘情于山水之间,赏玩泉石风月。因为贪恋香山寺的清幽,诗人常住寺内,坐禅听经,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自己最终的归宿。在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中国古代文人历来崇尚所谓"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但封建统治的桎梏,也促使一些心灰意冷而又不愿随波逐流的文人士大夫,终于放弃了"兼济天下"的理想退身出世,转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于是,隐山遁水便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恒久魅力的文化行为,也给自然山水打上了浓厚的人文印记。

从这个意义上说,香山九老的形成记录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更是古代文人雅士隐逸思想的深刻体现。

明 周臣《香山九老图》局部

周臣山水师承陈暹。曾刻苦临摹李成、郭熙、李唐、马远等作品,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曾与戴进并驱,则互有所长。人物画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周臣被人们称为非院派的“院派”画家。

明 周臣《香山九老图》局部

周臣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一个唐寅,另一个仇英,唐寅、仇英青出于蓝,风格上极为接近,但当时名气已超过老师。

【作者简介】

周臣,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生卒年不详。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14年(即1535年)。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山九老
“桃源何处”话图文(图)
刘松年《九老图卷》-描绘白居易等唐代文人香山欢聚场景的工笔人物图
沈周 隐逸山水
白居易的故事
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画法(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