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骅李皮庄海兴李良志李氏族谱(始祖天赏,天来)
敬请本家族人物联系我

黄骅李皮庄海兴李良志李氏族谱(4则)
直隶盐山县李皮庄洼里冯李氏族谱
从九品十二世孙连元字捷甫,廪贡生十三世孙凤岐字喈桐 仝修
一、序
且书载睦族之典,礼垂敬宗之文,宗族之所系重矣哉。夫家之有宗族,犹水之有分派,木之有分枝,虽远近异势,疏密异形,要其本源则一。迨至代远年湮,别户分门,非修族谱以记支派,何以明尊卑之序,而联疏远之情。故家之不可无谱,犹国之不可无史也。
念吾始祖二人,原籍滦州,自前明永乐二年迁居兹土,一祖居盐邑李皮庄,一祖居海丰良子庄。其后族人繁盛,复迁徙数处。有自李皮庄迁居洼里冯者,有迁居唐洼者,其余迁居远方者,亦不乏人。有自良子庄迁居宋王庄者,有迁居寺庄者,其余迁居北方者,更多数家。无如兵燹之余,族谱失传,先人讳字,间有遗忘。凤心常以为忧。当会沂祖在日,尝与凤议修谱之事,惜乎有志未逮。兹与连元叔咨访参考,不敢怠忽,讳字核诸宗祏,支派询诸族长,穷本探源,纂辑成谱,庶继沂祖之志乎哉。尝闻先人遗训,言龙潭庄久称宗家,名分不紊,但非一祖同祭,源流难悉。故今日修谱,弗载其名。然而尊卑有等,情谊相亲,仍不失其为宗家焉。今而族谱告成,世系可考。上溯鼻祖,不失统绪之传;下迄耳孙,共识本源之来。后之人嗣而修之,尚绳祖武于不替云。
大清光绪二年(1876)岁次丙子暮春谷旦
廪贡生十三世孙 凤岐 谨序
二、序
且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缺不修,一代之时事难悉。谱久不序,后嗣之支派莫明。吾族自滦州迁居以后,经兵燹而谱失,先人讳字失传,后人不无遗憾。然其甚远者,固难追溯,未甚远者,犹得咨访。捷甫伯与喈桐兄参互考订,穷本探源,分支别派,使睦族敬宗之典永传弗替,有益于吾族者,其功何其伟哉。但寒暑迭运,春秋屡更,屈指岁月,迩来三十有余年矣,创者既为先路之导,继者当为后尘之步,如断而不续,至于代远年湮,何派何支不能记忆,何名何字无可考证,不啻水之流下壅塞而易竭,木之生枝繁多而愈乱。果致若此,而始修谱之苦心,不亦徒费也乎。今遵遗嘱,续而修之,凖三十年之定期,于吾族亦云小补矣。至于谱之格式,条分缕析,喈桐兄一一言明,吾何敢画蛇添足,妄为附赘。后之阅此谱者,不忘年月,一续再续,续之无穷,可谓无负于前人也已。
大清宣统元年(1909)嘉平月上浣谷旦
附生十三世孙 光斗 谨重序
二、再序
吾氏族谱,自宣统元年大续,弹指七十八个春秋。由于社会变迁动荡,故未人咨嗟和轻举妄动,无措手足使之族谱失修。当今安定,睦邻团结,趾高气昂,扬眉吐气。由李皮庄启登,经树海、树苍叔磋商,排除疑难,参互考定,志定续写此谱。
水有源,木有本,人生如梦,光阴荏苒,岁月峥嵘。始祖自涞州迁徙李皮庄,族人繁盛,分居各爨。由八世祖迁居此土定居,先人历尽沧桑,披荆斩棘,创丰功伟绩,光宗耀祖。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忠听先人遗嘱,艰苦创业,守好业,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在氏族团结一致,志同道合,众志成城。
饮水思源,忆苦思甜。当今安居乐业,高枕无忧,为先烈流血所换。昔日“囊无一钱守,腹做千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之岁月不返。
“龙生龙、凤生凤”之论,今不现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忠厚传家,诚实继世,要光明磊落,奉公守法,同十亿大众并驾齐驱,共建江山社稷。
尊老爱幼,孝顺赡养老人,履行义务,和睦乡邻,桃园结义,祖德宗功千代载,子承孙继万年春。
今而族谱续成,世系可考。上溯鼻祖,下祥嫡庶。凡属老谱差错遗漏,均已修补,精益求精。然而难免画蛇添足,繁琐附赘,望后人嗣修不可怠忽。今遵遗嘱续而修之,准三十年之定期,后之阅此谱者,不忘年月,一续再续,续之无穷。氏族后继有人,英才桃李满天下,明珠硕果誉九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鞠躬尽瘁,同天并老,青史留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公元一九八七年孟春上浣榖旦
十六世孙芝山谨再序
十五世孙树海题
四、重序
族人委我集序,因久疏笔墨,词不达意,实难胜任,勉为谱序甚惭。
众所周知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远者,必浚其源泉,源不深而望之远,根不固而求木长,甚至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望欲流远,自然不能,实指水有源木有本。
吾族是大族,名门贵族,是太上老君,(姓李名耳,老聃,字伯阳,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的后裔,是三教之一道教的创始人,他母亲吞流星而孕,七十二年后破腋而生,耳长七寸垂肩,耳有三漏,足蹈二五,手把十文,骑青牛上昆仑山,超升上仙路过函谷关,关令君喜,挽留款待写下了道德真经八十一章五千言。「紫气东来」由此而来,是唐高祖李渊的后裔,系甘肃省陇西郡李,即现在的天水市秦安县人士,是老子的后代,高祖在终南山修建老子庙以供祭祀。参拜归途,拾得一龟,龟背上刻有「天下安,子孙兴,千万年,千万叶」四句话,使大唐历时(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朝代之一。
族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先人平生敝寒,食取充腹,后辈应居安思贫,创业国难,守成不易,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勿贪身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酒养性亦乱性,不做饕餮之徒。孽钱归孽路,见富贵而生谄容者可耻,遇贫穷而做骄态甚贱,戒奢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防家盗与奸,倾家淫与赌,守家勤与俭,勤是懿行,俭是美德,传家耕与读。
万恶淫为首,隐恶扬善,谨行慎言,善必寿考,恶必早亡,恶忌阴,善忌阳,百善孝为先。子孝父心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当竭力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莫待丁兰刻木祀,椎牛而祭墓,不如鸡啄待亲存,祭而丰不如养而厚。训子义方属燕山,教子断机三迁是孟母。父子和而家不败,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须贻同气之光,灼艾分痛,毋伤兄弟之雅,家庭和睦疏食尽有余欢,骨肉乖舛珍馐亦减至味,廉洁之士可酌贪泉水,有志之士不爱嗟来之食,财是怨府,贪为祸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兄弟和而家不分,和气致样,乖气鼓炭。乡党和而争讼息,忍一言息一怒,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侥一著退一步,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变大。
五、序
谱者,族之史也。求其根,究其源,记繁衍之细节,详变迁之来去,理世系,梳支派,定字辈,立家训,表先人之功德,载今人之事业,激世人之奋进,育后人之美德,乃吾族谱之髓也。
始祖兄弟三人,明永乐二年由滦州迁居于此,一祖居黄骅旧城李皮庄,一祖居海兴县李良志,为吾辈之熟知;另一祖经李良志迁出后去向,则后人不详。经多方努力,喜于二〇一一年获悉,该祖迁至无棣县柳堡乡黎敬北村。
吾族支谱续修已历三届,先祖对姓氏来源探究甚深,迁徙往来记载详尽,在此不再赘述。近日,吾兄弟二人与芝山叔参看他族谱书良多,然自感吾族谱书格式科学、条理分明、内容全面,支派、世系一目了然。故今之再续,亦不敢变规更矩,只需循辙以延之。
遵祖训,族谱“三十年一续”,且历届后人均承先人之志,随先人之愿如约以修。其间,虽历经兵变,屡遭浩劫,尤其十年“文革”,无数文人遭难,史书被焚。谱书以破四旧为名而上缴焚烧,如有藏书不交者便面临被斗、挨打、剿家之险境。幸吾族时人能应善变,使吾族谱得以保存且至今完好无损。由此可见时人惜谱如命矣!前辈如此,吾辈若何?惟尽心竭力、不计得失、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使族谱愈加完善,方无愧于前人也。
自一九八七年重续,尔来已近三十载矣。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其变化实乃地覆天翻。如今,吾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企业林立,财源茂盛。凡重大活动,族人均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更有有识之士慷慨解囊,争相捐资。其义举吾族岂不为之自豪哉?
人丁兴旺似树之枝繁,疏之不及则易乱,人之迁徙如树之移栽,记之不详,何品何系出自何圃则日久难寻。而今城镇化建设乃国之大势,因上学、工作移居外地者大有人在,外出打工者比比皆是,异地经商者不胜枚举,置业进城者蔚然成风,人口流动必成潮水之势。故而族谱更为户户必备之书,祭宗寻祖之典。吾辈略识文字,且逢殊时,确系责无旁贷,视今之修谱为吾族当务之急,虽身体抱恙,仍全力以赴之。
今之续修,因吾族人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故倡导“人人参与,群策群力”,表格、样本发至各户,亲自填写,亲自核对,力图准确无误,虽尽量做到细之又细,但因信息量甚大,参互人员能力所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还望族人指正。为适应家族发展节奏,经族人反复商榷,斗胆将“三十年一续”变为二十五年一续,续而再续,以至无穷,望后人切勿逾期。
以德为上,先孝为先乃吾族之训,倡仁、义、礼、智、信,反恶、奢、贪、盗、懒为吾族之规。既为吾族人,当守吾族规,凡吾族者均应循先人之美德、遵先人之嘱托、守当今之国法、用时下之政策、持家创业光宗而耀祖也。
拳讼则无力,绳散则易断,国不安易破,家不和而易败。凡吾族人皆当以团结为大计,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相互帮助,相互包容。勿忘同族者乃一脉相承,手足之情也。族为大家,户为小家,无大家而小家焉能存乎?
十七世孙福东、福峰 于二〇一四年四月三十日
六、李氏三支系根源
据历史考证和李氏族谱记载,我李氏始迁祖三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自原籍甘肃陇西迁出,因当时正值靖难后举国由官方派迁,兵荒马乱,三人失散,一祖天赏经滦州(今唐山滦县)六里街迁居黄骅市李皮庄,一祖天来经滦州六里街迁居海兴县李良志,一祖李文经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山东无棣县黎敬北。
李皮庄,李良志二始迁祖吾辈熟知,据传另一始迁祖李文跟随官兵到山西洪洞后去向不明,交通、信息不便,造成世代失联。此后三祖后人也到河北、山东沾化、无棣、滨州等多地数次查访未能如愿。
一九八七年李氏家族--- 李皮庄续谱时,李皮庄、李良志两支系及迁居外地者全部聚齐,对失联一祖同胞专题研讨并制定了查访方案。按祖辈言传另一祖居山东庄科,于是两支系分别多方面到山东多地查找寻访,以至夜不能寐,时刻不曾放弃。“苦心人,天不负” 终于在二〇一一年,世代盼望李氏家族三支系大团聚有了信息。那位始迁祖后人就是居住于山东无棣县黎敬北的李氏族人。三支系李氏族人经多方面认真细致地核对考证:一是以历史记载为前提(仔细考证研究历史书籍并根据李氏族谱记载,始祖三人一起迁出有一始迁祖去山东渤海一代),二是以历史传说、先辈言传为参考(李皮庄、李良志两支系前辈都言传失联的那支系居住山东庄科,迁居东北的李氏族人世代相传,原在山东无棣庄科迁出,并和李良志、宋王庄李姓为自家);三是以查访、考证事实为依据(自一九八七年多方调查、考证,并有山东无棣黎敬北多人证实,现居住村庄东南处确有一庄科地名,地形高低不平、砖瓦甚多,曾挖掘出人们的生活、生产用品,并传闻黎敬庄就是从此处迁出,这更证实了庄科的存在);四是以细节分析核对、多方严谨商讨及综合考证为定局(经三支系联合商讨,认真核对历史记载、世代化说、查访结果及人证、物证事实,最后结论。黎敬北李氏族人为我们多年失联之同胞,自此三支合一)。
即于二〇一一年,李皮庄、李良志、黎敬北三支系大家庭多年期盼团圆梦终得以实现!可庆可贺!三支系血脉相通,情深意重!
参加三支系查访、考证人员,夜以继日,不畏寒暑,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鞠躬尽瘁,终不负众望!为我李氏家族多年期盼团圆梦做出重大贡献。他们的成果是世代相传三支系根源唯一考证之实据,凡不符此考证者 均属虚构。他们的精神更是后人学习之典范。望吾李氏后人继承此传统,凡事必以事实为依据的前提下,将李氏根源盘根悉源、发扬光大,以不负世人之期盼和重托。
三支系团聚后遂建立组织、制定制度,几年来严格按制度要求行事,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政治、文化、经济交流,落实了祖训家规教育,提高了李氏全族人思想素质,增强了李氏家庭血脉相通的凝聚力。吾辈应铭记为李氏家族支系根源世代相传做应有贡献!为李氏家族大团结、并肩战斗奔小康,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注:参加李氏三支系根源考证、研讨人员名单
一、起草。李皮庄 宝兴
李良志 树田
黎敬北 树奎
二、执笔。李皮庄
三、考证、研讨人员。
李皮庄 锡兰 长燕 海斌 之武 长杰 之忠 之旗 锡伟 之群 长松 宝国 之荣  之强 宝兴
李良志 树田 树尧
黎敬北 树奎 长岐 洪江
大马闸口 景和
(张海波提供 药丽霞校录)




编者简介

      穆国联,河北南皮人,1965年生,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版著作有《沧州古今书征》(1996年内部出版)、《沧州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策划主编《沧海书系》(团结出版社)、《大运河书系》(团结出版社)、《华夏园丁文丛》(团结出版社)、《文苑书香文丛》( 中国电影出版社)、《沧州骄子》等40余部。

      待出版著作:《沧州古今图书集成/沧州著作家传略》、《沧州谱牒序跋集》(寻出版赞助商)

       敬请各界朋友提供沧州辖区各类家谱信息,为沧州地域文化研究提供(国史、方志以外的)家谱线索。

     沧州名门望族,姓氏文化研究,传统民俗礼仪文化讲座、寻根问祖,家谱核查对接,家史传记代写,家族寻根文化兴趣班,寻根游学,家族宣传片制作等。

    电话:13931790137(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安安东李氏昭通支系族谱前序——昭通鲁甸李世怀撰
家谱序言范文欣赏㈡
文氏族谱 | 江苏省沐阳县文集文氏族谱
【文化研究】一位古稀老人30年义务修谱的心得体会
快讯:中华曹国文化传媒网《走进祠堂 亲近曹氏》曹树彬台北之行
罗氏播迁、分布及主要支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