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之我见

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之我见

摘要:传统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逐渐被淡化。在重视职业教育的当前形势下,提出了从课程模式的构成因素入手推行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的设想,并指出了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面临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模式;语文综合能力;校本教材;学习评价体系

近年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重视,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5年11月、2006年9月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中指出“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并着手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各地政府也纷纷加强职业教育的相关措施。借着职教改革的东风,职教自身学科改革、建设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态势,也给语文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偏差,目前职校的生源素质下滑较快,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令人担忧,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职学校语文学科主要承担着职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职责,对学生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职语文课程模式还停留在呆板的传统模式状态:教材、教法不分专业、学生知识程度,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课堂讲授“以本为本”,采取单一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策略;忽视语文课外拓展和对学生课外语文活动的指导;学习评价以“考试分数论英雄”……上述做法,不但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以严重的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轻能力重知识”是当下中职语文的现状。

其次,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渐的被重视,中职教育的“实用性”理念日渐强化,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如火如荼,文化基础课程包括语文课程的地位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其一,缩减语文课的课时,将多余时间让位给专业课程,进行专业课程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强化,语文课程的课时数由每周4节缩减为3节,理科专业甚至缩减为2节;其二,语文课程仅体现了“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有些学校语文课程的授课内容已简单地简化为应用文;其三,语文教师少有进修、观摩等学习的机会,语文教师闭耳塞听,不仅提高少,连改革的方向及内容所知甚少。省政府已着手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各个职业学校有一大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轮训,到国外或国内高校学习,并可参加多种职业资格考试,而语文教师却鲜有这样的机会。其四,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缺乏导向,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不成系统,基本是以自发的形式或经验式的总结。《中职语文大纲》编写于2000年,且笼统概括,缺乏指导意义。

因此,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职学校进行语文课程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性,在职教大发展的形势下,抓住机遇,及时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在中职学生素质大幅度滑坡的现状下,迎难而上,逐渐改变中职语文课程“边缘化”的倾向,重新建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

二、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的内容

课程模式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环节。推行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的设想也主要从这几方面展开:

1. 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进行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只有确定了这一目标,才能设计课程内容以及实施教学策略。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然而,要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全面地完成上述的目标,似乎是不太可能。因此,教学目标要有侧重点,教学内容也要有侧重点。从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中职毕业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阅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侧重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工具书的使用精读泛读方法的掌握等。

写作能力:审题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驾驶语言能力、公文写作能力。侧重于中职生必需或常用的应用文写作的教授。如条据、应聘书等与专业有关的应用文。

口语交际能力:条理清楚、流畅的表达能力,听知和听评能力。侧重于普通话的考证考级、表情达意和组织语言的能力等。

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即席发言、演讲、朗诵、辩论、钢笔字、黑板报出刊等表现能力。侧重与本专业相关的语文应用实践能力。

2.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的开发

中职语文教材变换频繁,有1992年人教社出版的《职业高级中学课本》、1994年出版的国家教委规划教材,甚至有一段时间使用2000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现在使用的是倪文锦主编的2005年高教社出版的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相对来说,倪文锦主编的中职语文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联系紧密一些,用模块形式将教材分为三类:共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一(工科类)、专业模块二(现代服务业及财经类),与专业发展联系紧密。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各个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教学课时等实际情况相差很远,此套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也不够强。因此,编撰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符合本校学生专业发展需要的教材尤为迫切。校本教材的编撰要包括:常用应用文、课外读本等内容,还要为学生列出推荐书目、报刊杂志和网站等内容。

目前,许多地区实行中职学生“预科制”,初中学生不参加中考提前一个多月进入中职学习,这一个多月的学习均由中职学校负责,也需要相应的语文校本教材。这段时间是初中和中职知识衔接的阶段,因此此教材既要能体现初中语文特色,又要体现中职语文特色,使学生能容易接受,顺利实现过渡。

3.课程结构——实施模块式教学法

从学校层面出发,整合教务、语文教研室的力量,统一认识,大刀阔斧地进行语文教学模式的革新。

借鉴模块式教学法(MES)的方法,首先,确定模块的课程结构。将语文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建立各专业的语文模块课程体系。根据中职学生应掌握的语文综合能力,可将中职学生应掌握的语文知识设置成四大模块:阅读模块、写作模块、口语交际模块和语文实践模块。然后在每个模块下设置小模块,比如在写作模块中,设置应用文模块、记叙文模块、议论文模块。全体语文教师分别负责不同模块,全校打通班级界限,每一模块由规定的语文教师负责,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理论知识可以以讲座形式讲授,实践操作以小组形成开展,按照下述具体方式进行:划分小组——确定内容——布置任务——学生实施——评价结果。实施模块式教学法的好处有:其一,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每个模块相对独立,由不同教师负责,便于教师集中精力深入研究,更能出成果。

4.课程管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作为必修课的基础上,面向全校,每周开设2节选修课,并加强对语文类课外活动课的指导,拓展语文教学时间,构建起以必修课为主体,以选修课、活动课、语文知识讲座等第二课堂为辅的教学模式。

作为必修课的语文课程内容可分为三类,以供教师性选课和学生弹性选学:主讲部分、辅讲部分和自修部分。选修课的内容可以丰富、宽泛,在征求全校学生们的基础上,每学期更换不同内容,可开设影视欣赏、普通话、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书法、演讲与口才、绍兴人文职业礼仪等课程。还可通过阅读、思辩、表演、实践等课外活动方式建立课内外贯通的立体式指导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大赛、演讲比赛、成语解释大赛、作文竞赛等,还可成立文学社团、小记者团、通过办文学刊物开辟语文阵地,配合宣传窗、电视台、广播台开辟语文栏目,宏扬语文的声音,占领语文阵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步使学生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同时,还要大力宏扬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发挥潜在课程的作用。使校园里的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都变成语文的潜在课程,如让学生参与校园宣传窗,长廊的布置,在校园里倡导“说普通话、讲文明语、用规范字”,使校园的文化发挥出潜在课程的积极性,发挥教育的功效。

5.课程的实施——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知能并进,分层实施,全面提高。首先,要求参与改革的教师改变理念,主动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其次,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确立课程目标,编写课程大纲,划分课程模块,决定教学策略。最后,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好问、勤思、多练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在学生中倡导“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语文学习氛围,在模块式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中职语文改革的灵魂所在。

6.课程评价——构建科学的课程语文学习评价体系

构建全新的全方面考察、重在能力测试的语文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保证,反过来可以更好地推动课改的进行。倡导多维评价,避免传统的以学生分数为主的单一性、总结性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求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平时教师要记录学生课内外的实际表现:包括平时作业(朗读、背诵、抄写、听写、书面作业、网络作业、口头作业等项目)、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率及热情程度等。还要对学生进行特长才艺和校内外荣誉获得的加分评级活动。倡导多元评价,即评价主体多元化,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使评价为学生发展起促进和引领作用。一种科学的语文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可发挥导向教育和改进激励作用,这也是评价的最终目的。还要及时反馈和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现状,场长避短,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面临的问题

中职语文课程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争取到校内外各个层面力量的支持与帮助,逐步实施,逐步规范,边实践边修改,有一个逐步规范和成熟的过程。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语文课程为非主干课程,因种种原因逐渐被边缘化。在专业课程都没有形成规范和科学的改革实施体系之前,语文课程实施改革缺乏保障,软硬件条件得不到保证。

2.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必要的专业指导,容易形成“一家之言”,不够规范和全面。

3.模块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职教理念,虽然在专业课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还是新生事物。操作的难点在于:一是教学设施,要有足够的场地和必要的设施。二是师资力量,不但要求教师理解、接受并科学实施模块式素质教育和能力本位教育,而且还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和教强的教学基本功。有一部分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协调能力较差,不能适时转变角色,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三是建立模块课程体系,不能简单地以原来的课程体系授课,需要对传统的课程体系继承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新进行编排、改造,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4.对语文学习的评价难以做到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统一。新的语文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是一个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综合评价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但还要求教师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而且还要求教师随时根据情况及时改变教学策略,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当教师承担了过多的工作量的情况下,改革的进展和效果往往会大受影响。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

[2]傅松涛,蒋洪甫,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内容及其实施效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1

[3]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02

[4]邱才训,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设想, 2005

[5]李福灼,语文课程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57

[6]陈文丽,改进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三点设想,职业技术教育,2007, 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之我见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专题式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改革
国培小语:全部测验答案
沈阳三模语文
“以学定教,四步八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