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

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

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

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

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 “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等)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请对A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

4)小组合作学习

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

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的评价内容相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选择
谈“问题引导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误区及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科学概念的建构性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真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