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明清是中央集权制的顶峰,来看朱瞻基的集权之路

【皇权的发展趋势】

明朝永乐年间,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的夺嫡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还是朱高炽胜出,汉王被朱棣打发到了安乐州就藩。

洪熙年间,朱高炽用高官厚禄封住了弟弟的嘴,朱高煦实在找不到理由造反,只得默默在家写计划书,等待时机的到来。可还没写完,大哥就见上帝去了,这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计划不如变化,又要重新做方案了,这个机会该怎么把握住呢?

朱高煦开足全部脑力飞快运算着,直接进攻北京武力夺权肯定不行,自己手里只有几千人的地方保安部队,还不够京师三大营塞牙缝的。

能不能在侄儿身上动脑筋?侄儿恰好被大哥支到南京去了,汉王的封地乐安州(今山东省惠民县),正好在南北两京的交通要道。朱瞻基不是要回北京吗,那我在半路设伏砍死大侄子,再以皇弟之尊入京主持大局,谁敢反对?

想到人生巅峰就在眼前,朱高煦一拍大腿说干就干,派人在两京必经之路设下伏兵,就等着手下提朱瞻基人头来报喜。

左等右等好几天,等来的是京师卧底的报告:王爷,您大侄子已经在北京即位啦!

朱高煦咬咬牙,找来手下问:是走漏了消息,还是他绕小路跑了?

手下哭丧着脸:都不是,太子好像老早知道皇上将要宾天,早就不在南京了。

关于朱高炽的死因,有个朱瞻基鸠杀其父说,证据就是他仿佛预知了父皇的驾崩,未得宣召就提前离开南京。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更有力的证据,只能作为野史的一部分。

不管原因到底是什么,总之朱高煦这次扑了个空,又失败了。

朱瞻基顺利即位,他对二叔的态度非常友善。给汉王的赏赐,他一加再加;汉王有什么要求,他统统批准。搞得朱高煦非常感动,感动之余,也对大侄子越来越轻视,说这小子以前挺厉害,现在还不是怂了。

朱高煦到底是个四肢发达的武人,他对政治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打打杀杀的层面。朱瞻基心中所想,不是他的头脑所能理解。

这个问题与皇帝的权力有关。

皇帝这个职业富有四海,权力无边,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第一职业。皇帝也是个苦命人,风光之外更是个高风险职业——根据统计,历史上皇帝的非正常死亡率高达44%。按概率来讲,杀人越货都有可能比皇帝长寿。

当皇冠戴上头顶的一刻,你以为自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你的命令就是圣旨,天下无人敢不服。

与此同时,在黑暗中,周围一双双不怀好意的眼睛也在窥视着你。

这么多非正常死亡的皇帝,不外乎被权臣、太监、外戚架空,最后死得五花八门。

换句话说,皇权受到的挑战主要来自权臣、外戚和太监。

既然皇帝说一不二,找个机会把他们干掉不就行了,为什么甘愿受人摆布,就算被人杀死也不敢反抗呢?

因为反抗是没有用的。

汉献帝反抗了,他失败了;曹髦反抗了,他被当街弑杀;元英宗反抗了,被贵族刺杀。他们失败的原因相同,被架空的皇帝没有权力;就算有,力量也极其弱小,没人听他们的。

再想一下,就算他们反抗成功,就真的有用么。

汉献帝也许能找到机会一剑把曹操杀了,但曹操死了还有曹丕,大家仍然忠于曹氏,他的反抗还是没用,权力永远也不会回到汉献帝手里。

权力来源于预期,比如你的狗子听你的是因为跟你混有肉吃,你听你老板的是因为你老板每个月给你卡里打钱。如果你饿狗子一个礼拜,你看别人给他块肉它会不会跟着跑;如果你老板发不出工资,要不了几个月你就叛变了。

那么好,新皇帝即位了,大家预期跟着他混能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所以都愿意听皇帝的。混着混着大家发现皇帝并没有预期中的权力,升官发财这种好事得靠巴结权臣才能做到,许多人要不了多久就会叛变了。

本质上,决定权力归属的不是皇帝的身份,而是权力本身,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王朝兴替了。一个得到众人承认的新皇登基,只是拥有了天赋皇权的法理基础,并不代表他就天然拥有了权力。就像汉献帝只有个皇帝的身份,不能给大家升官发财,大家当然听曹操的。

皇帝必须要有自己的班底,有忠于自己的大臣和军队,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才能换来他人对他权力的承认。历史上那么多皇帝非正常死亡,原因不外乎两个:权力不够,不够集权。

一旦皇帝无力集权导致权力旁落,轻则被他人专权,重则皇帝自己丧命,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失国。

后来的皇帝们认清了这个现实,都会不遗余力打造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皇权的集中程度呈一路走高的上升曲线,至明清达到了巅峰。

不集权,就可能会死啊。

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朱瞻基即位后面对的政治形势。

内阁制度成熟后,文官政府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功臣政治的存在,靖难勋臣仍然拥有左右政局的能力。

在仁宗一朝,军中元老宿将多有封赏,这是朱高炽对他们支持的合理报答,也是对老将们多有忌惮。

最典型的是朱高炽在位时,英国公张辅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张辅家族多人受到大力提拔,张辅本人更是位极人臣。连经筵(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监修《明太宗实录》、祭祀、册封等这些文官的传统工作都由张辅主持,等于在实际上确认了他的地位和特权。

这一切的背景是勋臣们在军中的影响力仍然很大,朱高炽需要他们的支持。同时,汉王对皇位仍有觊觎之心,心向汉王的高级将领也仍然存在,朱高炽必须要把军界老大张辅拉拢在身边。

这样不是长久之计,皇帝要的是集权,而不是让哪一方坐大。

然而直接动武将是不行的,因为藩王仍旧存在。

看似藩王治理行动前后已经历了27年,可还有15位亲王保留着护卫。其中不乏秦王、楚王、赵王、蜀王、肃王这些拥有三护卫的实力派,他们掌握着5600-16800不等的兵力,并拥有很大的自由。

尤其是二叔朱高煦,别看他只有一个护卫的兵力,可他在军中仍然有支持者。如果把武将逼急了,他们倒向汉王,那麻烦就大了,所以非但不能动这些靖难勋臣,还得继续哄着他们。

出于这个逻辑,在宣德初期,武将的地位非但没有降低,还得到了一定提高,张辅的权力也达到了顶峰。

朱瞻基终究要把军权控制到自己手里,考虑到先动武将会让藩王有机可乘,正确顺序应该是先藩王再武将。

又回到了头疼的藩王问题,要动藩王,还有谁比二叔更合适呢?

从朱高煦之前的种种表现来看,可以总结出他有着很明显的性格缺陷。这位汉王是个长不大的熊孩子,给他点颜色就敢开染坊。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欲擒故纵。

【朱高煦的闹剧】

果然,朱瞻基的种种妥协退让,让朱高煦真的觉得有了造反的实力。他和手下开始日夜谋划,争取到了乐安知州朱恒,还联络到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军区司令)这样的实力派。朱高煦开始打造兵器,招募人手,他成立了自己的五军都督府,将手下封为太师、都督,为起兵做准备。

做完这些,朱高煦叫来心腹枚青指示道,你给我悄悄去趟北京,去找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张辅。

朱高煦再熊,基本的清醒还是有的。在他的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还是拉拢靖难勋臣们,只要老战友能支持他,不愁大业不成!而在他看来,帝国第一军人、勋臣领袖英国公张辅,未必就没有什么想法。

原因在于,张辅之女张敬妃并没生下一男半女,朱高炽驾崩后,张辅与皇室的联姻地位已被大大削弱。这让朱高煦觉得,张辅是可以争取的。

一个夜晚,枚青顺利潜入英国公府,张辅听完他来意,只是冷冷一笑,随即枚青就被五花大绑,连夜送到了朱瞻基那里。

这就是尴尬的现实,朱高煦给张辅许下什么条件,不清楚。但是以张辅如今的地位,实在没有必要为朱高煦冒险。

朱瞻基即位后,张辅的待遇再次提高,朱瞻基还把军队的后勤、考核、卫戍等权力交给了张辅。在最为关键的军队高层人事安排上,他也指定由张辅选举奏报,并大多加以执行——时山东、交趾二都司俱奏阕官。上命太师英国公张辅等选举以闻,故命之。

朱瞻基给张辅的权力已超出了单纯的掌兵,达到了军政事务的最核心层面。在宣德初期,张辅不仅是军界老大,也是整个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朱高煦想玩战友情深,张辅告诉他政治的本质。试问,除了虚无缥缈的造反梦,朱高煦还能给他什么权力预期,张辅有必要拿身家性命为此冒险吗?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一份报告及时地送到了朱瞻基手里,带来了他期盼多时的消息:汉王已经谋反。

策反行动真的失败了吗,从结果看是的,但这只是有记载的。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一下,朱高煦赖在北京十几年,他的情报网络不可能只有一个枚青,策反对象也不会只有一个张辅。有可能在张辅之前,其他间谍已完成了一些工作,但只有张辅点头,他们才敢表态。

比如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汉王反迹已露,朱瞻基打算派阳武侯薛禄领兵征讨。

可薛禄的反应竟然是面色大变,甚至流下泪来。而乐安的朱高煦听说领兵的是薛禄,却是喜笑颜开。

薛禄绝不是平庸将领,他是靖难元老,曾三次随朱棣北伐,地位崇高,绝对是一时宿将。将领最怕的是没有仗打,这是立功的大好机会。皇帝亲自点将更是极大的荣耀,薛禄应该高呼谢主隆恩才对,是什么让他怕成这样?

这两种极端态度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要么是朱高煦强大到能碾压薛禄;要么是这其中有什么幺蛾子。鉴于汉王手下都是乌合之众,他们也没有装备马克沁机枪,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

或许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也曾有个来自汉王府的间谍潜入过薛禄府中。关于他们说了什么,随着枚青被捕,所有交易都被撕毁,真实情况已无从知晓。

薛禄的异常也让朱瞻基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苗头,看来还是有人对汉王谋反持观望态度,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再决定自己的行动。

那么到底派谁去呢?

张辅为自明心迹,主动向朱瞻基请战:臣只要两万人,就能将汉王平定。

大学士杨荣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对付汉王这班人,非陛下您御驾亲征不可!

朱瞻基却有点迟疑,亲征固然痛快,可是有风险啊。杨荣看到皇上犹豫,又加了一句话:“您难道忘了当年李景隆的教训吗?”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靖难战神李景隆实在名头太响,一提到他朱瞻基就顿悟了。李景隆干了点啥他很清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张辅在我面前胸口拍得震天响,万一和朱高煦见面被说动呢?

那我就是下一个朱允炆了,想到这里朱瞻基再也没有迟疑:亲征!

乐安离北京并不远,八月二十日,亲征大军已抵达乐安,将城池团团包围。

朱高煦乐不起来了,得到侄儿决定亲征的消息,他这才脸色大变。

皇帝不来,一切还有变数;皇帝亲征,所有希望化为泡影。

八月二十日,朱瞻基抵达乐安城下,将劝降书信射入城中。八月二十一日,朱高煦麻利地烧毁文件,连夜抛下手下,从小道溜出城外请降。

一场闹剧就此平定,未费一兵一卒。

朱高煦被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华门内“逍遥城”(私人订制牢房)接受改造。四年多以后,朱瞻基来到牢房探监,盯着二叔看了好久(熟视久之)。朱高煦也不说话,就在朱瞻基经过朱高煦身边的时候,怨恨已久的朱高煦做出一个极不理智的轻佻举动。他突然伸出脚来,将猝不及防的皇帝绊倒在地(伸一足勾上踣地)。

被阴的朱瞻基勃然大怒,命人用一口三百斤的铜缸将他扣住。谁知朱高熙一身蛮力,居然将铜缸顶起到处乱撞。盛怒下的皇帝再也无法遏制怒火,他命人压住铜缸,在上面堆上如山的木炭点起火来。扣在铜缸中的朱高煦连声惨叫,就这样被做成了一道名菜“瓦罐焖鸡”。

每当我读到这一段都百思不能其解,朱高炽心是有多大才会做出如此作死的行为,莫非他是个智障儿童不成?

为此我专门查找了一下故宫铜缸的资料,根据乾隆年间《奏销档》的记载,故宫一口高1.2米,直径1.66米的铜缸约重1696公斤,宫里现存的铜缸很多都是这种。扣住朱高煦的那口铜缸尺寸多大不知道,只记载了重量是“缸约重三百斤”,150公斤和1696公斤完全是两个概念,这口缸的尺寸肯定不会很大,被压在里面可以视为一种残酷的刑罚。

朱高煦几十年养尊处优,戴着镣铐的囚徒日子估计不好过,被扣在缸里更是生不如死,或许从放铲开始,他的行为就只能解释为已经不想活下去了。

自杀性的行为,让四年前的屈膝投降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朱高煦以这种极其残忍的方式被处死,结束了他不怎么光彩的一生,事情还没有到此结束。朱瞻基接着又下令,将朱高煦的正妃韦氏和所有九个还活着的儿子一起处死,朱高煦这个家族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

朱高煦的死可以归结为咎由自取,但他理应得到更受尊重的死法,毕竟还要维护皇家的体面。就算把“瓦罐焖鸡”这种酷刑解释为朱瞻基怒火攻心,也无法解释他将汉王一脉子孙诛灭殆尽。这九个儿子里,除了朱瞻圻当过间谍,史料并无记载其他八子的劣迹,合乎规矩的做法是赐死汉王,后代废为庶人圈禁,后来比汉王谋反声势更大的宁王朱宸濠也不过是这样处理。

那可是他如假包换的九个堂兄弟啊,朱瞻基的做法明显说不过去,可称残忍,这在历史上也极其少见,是他形象的一个污点。

【王朝的累赘,高贵的囚徒】

如果有人穿越回明朝宣德年间成为一个藩王,百分百会成为个废物点心,他不能创业,不能打工,更不能考公务员,就连出城扫墓、见个叔伯兄弟这些事都要打报告申请。好处是吃穿用度不缺,国家的俸禄会按时发放到位,王府里还有一众下人服侍。

那除了吃喝玩乐他还能干点啥呢,答案是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干正事。

藩王们的命运,正是朱瞻基那时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朱瞻基的最终目标还是集权,我们可以认为汉王是个牺牲品,目的是杀鸡儆猴,提醒其他藩王:这就是权力的毒药。

因为结果就是这样的。

朱高煦投降,赵王、秦王、楚王、蜀王等先后主动交出护卫,从此拥有三护卫的藩王成了江湖传说,护卫最多的王爷也仅有一个护卫的兵力了。

朱瞻基还不放心,参照汉王一护卫也能造反的例子,他又用备边的名义多次征调王府护卫,这些部队的去向就是肉包子打狗,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一些手里本来还有几千人的藩王护军陆陆续续被调走后,王府遇到婚丧嫁娶之类大事都出现了人手不足的情况,王府护卫已经名存实亡,再也没有军事实力构成威胁。

即使藩王主动交出军事权力,朱瞻基也并不满意。

在朱元璋和朱棣时代,藩王都是被允许进京朝见的,这是一种政治特权。藩王们可以面对面和皇上联络感情,也有借此机会当面参与国政。朱棣驾崩后,周王朱橚、沈王朱模等都入京奔丧,朱高炽对他们以礼相待。

这个特权在朱瞻基时代被取消了,藩王有事只许写信请示,天大的事也不许入京,等于大大削弱了皇族参与政事的权力。

可是宗室们那么多,就算不进京,万一有人通过当官出人头地呢?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明确写下了允许子孙做官的文字——凡郡王子孙有文武材能堪任用者,宗人府具以名闻,朝廷考验,换授官职,其升转如常选法。

朱高煦事件后,禁止宗室出仕成为明文禁令。甚至宗室们想当个平头百姓的愿望也无法实现,在宣德一朝,朝廷对皇室成员的事业发展作出了严格限制:不许做官、不许经商、不许未经许可出城,除此以外干什么都行。

记载中,能找到不少藩王做出种种怪诞反常行为的事,欺男霸女、随意伤人的宗室为数不少,仿佛他们的头脑就不像个正常的人类。要知道在政治、经济上没有任何出路和前途的情况下,空虚、没落几乎是必然的。如果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就有变态的可能,他们借种种荒诞行为排遣空虚,发泄苦闷。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后来国家需要的时候,几十万宗室大军成了一群待宰的猪羊,他们被李自成、张献忠和多尔衮杀得人头滚滚,也没见到几个宗室作出什么有效反抗。

与其怪到这些人头上,不如怪到宗藩政策这种专制制度上。

总之,一系列藩禁政策,如来朝有禁,出城有禁,入仕有禁,越关有禁,王亲有禁,以及宗室不得从事四民之业,婚丧名封必请于朝而后行,王府官不得外转等等。“法网之繁,无以复加”,都是打着“优礼”宗室的旗号,强加给他们的制度化约束,实际上是对高贵无比的“天潢”群体的歧视。

宗室们越是吃喝玩乐混吃等死,皇上越放心。他们要是开始关心人民了,开始表现出对军事的兴趣了,朝廷就会开始琢磨这些人是不是想要造反了。

要说藩王们都是废物,那倒也不尽然。宁王朱权被改封南昌后,知趣地以自己抱病为由,不再参与国家政事。他从此寄情道教,养性静心成为文化巨匠,被称为明代第一琴的中和琴正是出自他手。

第五代郑王朱厚烷之子朱载堉,七疏让国,辞爵归里,潜心著书,成为明代著名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

再如第九代蜀王朱让栩,享藩二十多年,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在四川兴办义学,修建水利工程,救济灾民,扶危济困之中,好评不断。

可惜,这样的宗室实在是太少了,一代人里也未必有一两个。种种限制下,明朝宗室们开始了“食禄不治事”,成为寄生虫般的存在。宗室中出了不少宗教学家、音乐家、书法家,唯独没出什么大臣,将军,连地方基层干部都一个没有,因为朝廷本来就不想要你出来工作。

他们绝大部分成了对国家、对社会无用的人,除了多生孩子,消耗粮食,找不到什么人生的意义。他们其实也是可怜人,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如果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我想许多人会放弃宗室身份,选择做一个正常人吧。

直到万历二十一年,将军以下宗室才被允许参加科举,这时他们已被圈养了两百多年。宗室们还没来得及适应外面的社会,还没找到救国图存的办法,明朝就灭亡了,他们的结局绝大部分都很悲惨。

客观地说,这些也有朱棣的部分功劳,但主要工作是在朱瞻基手里完成的,他的统治不过短短十年,就迅速完成了对宗室的种种改造,这也是他集权工作的一部分。

【收回军权】

既然藩王的威胁已经解除,勋臣的权力就显得过于膨胀了。按照对权力的预期,如果要收回给张辅的权力而不进行补偿,张家老小肯定会有意见。所以正确做法是拿走这个包子,再塞给他两个馒头。

朱瞻基是个很懂权谋之术的皇帝,在收回军权之前,宣德三年(1428年)他组织了一次边界武装巡逻,明军在宣德皇帝率领下,在宽河顺利捕捉到了扰边的蒙古兀良哈部并将其击溃。

这次胜利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这是朱瞻基第一次真正亲临战阵,他还秀了一把骑射功夫,亲自率骑兵猛追敌军,据说还亲手射杀了3名敌人。

朱瞻基这次没有带上勋臣扈从,身边主要将领是金忠和蒋信,这其实是两个蒙古人,原名叫也先土干和把台,他们在朱棣第四次北伐时主动归降后获赐汉名。

不能带张辅,也不能带薛禄,朱瞻基要建立自己在军中的威信,以便收回军权。

宣德四年,朱瞻基下了一道诏书,对张辅一通褒扬后表示,太师您现在上了年纪,朕不忍心再看你这么操劳。中军都督府的职务你就不要干了,当然工资还是照发,您也不要急着退休,朕还想每天看到你,有事还会跟你商量。

为了避免张辅瞎想,朱瞻基又宣布,把他两个弟弟张輗、张軏提拔到为右都督和指挥同知。张輗原来只是金吾前卫指挥使,张軏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朱瞻基把他们连升数级提拔到高级将领的位置上,如果不是给张辅离职补偿,还会是为什么呢。

表面上看张家的待遇不升反降,家族依旧是军界豪门。背后的逻辑是火箭提拔的张輗、张軏影响力还不及张辅一个零头。张辅从此退居军队二线,只有建议权,失去了决策权和人事权。

不管如何,这种处置方式对张辅而言算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他恭顺地配合了皇上的策略。朱瞻基很满意张辅的态度,终宣德一朝,他也给了张辅应得的尊敬,但一涨一消间,张辅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已不复往昔。

同一天被免职的,还有朱瞻基的舅舅,左军都督府都督张升。张升、张辅都是实权将领又是外戚,一天之内收回两位军界领袖人物的实权,朱瞻基就差直接在诏书里写上“交权”两个大字了。

为了让张辅退得安心,朱瞻基还妥善安置了他的老战友们。阳武侯薛禄,你也不要呆在京城了,去宣府支援边区建设吧。宁阳伯陈懋,西部大开发需要你,卷铺盖甘肃呆着去吧。其他几个重要的靖难勋臣如融国公柳升、茂国公李彬等已经或老或死,靖难军人这样一股曾举足轻重的力量被朱瞻基轻松化解了。

宣德五年和九年,朱瞻基又先后两次亲自巡边,虽然没取得什么战果,但通过这种方式,他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军队中的威信。

这一套组合拳看起来复杂,其实也就是在宣德元年到四年间的事,短短四年朱瞻基完成了削藩、收权两大目标,效率不可谓不高。

收回军权,就是朱瞻基集权计划中的最后一块拼图,没有然后了。

自此以后,朱瞻基大权独揽,有明一朝,勋臣、宗室,再也不能对皇权造成威胁了。而起到的负作用,是当国家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本该与皇室联系最密切的人群,不要说能出现力挽狂澜的人物,就连出个把优秀的官员,都几乎成了奢望。


《明朝果然很有料》

#历史开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作死就不会死,明朝汉王朱高煦为何会被放在铜缸中活活烧死?
《大明风华》如果汉王即位会怎样?其实朱棣真的选错人了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三) 汉王朱高煦之死
皇叔造反,明宣宗御驾亲征:从汉王到汉庶人;朱棣次子朱高煦之死
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前,朱高煦朱高燧曾疯狂地迫害他,二人结局如何
他帮父亲造反当上皇帝 又图谋侄子皇位再造反 结果被侄子活活烤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