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余年不见大臣的万历,因梃击案出山,他究竟想要保护谁?

在明朝万历四十三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太子朱常洛的慈庆宫外出现了一名手持枣木梃(树干)的男子。

他打伤了几名把守大门的太监,冲进了宫内。

此时受伤的宦官不停呼救,终于引起了其他宫人的注意,他们一拥而上制服了此人,这才没酿成大祸。

太子作为储君,其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按理说明朝官员理应对此案尽心审理,但事实却是官员们大多不愿对这件事刨根问底。

最终让其变成了一桩糊涂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01

疯癫的刺客

在刺客被捕之后,太子虽然没有受伤,但是他仍然派人去向万历皇帝汇报了此事。

但万历在端午节当天,安排了众多出游活动,因此其近侍不允许通报之人入见。

万历直到五月初六才闻知此事,随后便要求刑部,对此案进行审理。

如今的慈庆宫

当时负责巡视京城的陕西道御史刘廷元,先对犯人进行了初审,他汇报说这名犯人说话含混不清,没有条理,似乎是一名疯癫之人。

随后刑部在五月初十对犯人进行了会审,问明犯人名叫张差,乃蓟州人士。

他说自己在当年三月份,在集市上卖柴草,遇到两名宫中内差官强行要用低价收购。

张差不同意,没想到来人居然放火烧掉了他的柴草,这让他感到十分气愤,便决定进京鸣冤。

但在进京之后,张差完全不知道鸣冤的门路,只能在京城中闲逛。

直到四月份的时候,他才遇到两名年轻男子,他们送给张差一根枣木挺,并说可以用此物鸣冤。

朱常洛剧照

随后张差便走到了慈庆宫外,他觉得这便是皇宫,便要进去鸣冤。

但遭遇了守门太监的阻拦,便持棍行凶,最终被人制服。

案件审理到这里,看似结果十分明确,即犯人张差不过是一名受到蒙骗的农人。

他误把太子所在的宫殿当作了皇宫,想要鸣冤诉苦,并没有伤害太子的打算。

至此刑部做出了将张差斩首的判罚,这个案件似乎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可刑部河南司提牢王之宷,对此案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发现犯人身强力壮,不像是刘廷元嘴里的疯子,为此他怀疑此案恐怕另有隐情。

王之宷画像

于是在会审后的次日,王之宷利用给犯人发饭食的时机,进入了狱中,以不给张差食物为要挟,问出了一些新的线索。

而这些线索,很快就在朝堂内外掀起了巨大的风暴。

02

重审张差

当时张差面对王之宷交代说,自己进京之后,是受到两名宫人的指派到慈庆宫行凶的,具体的路线也是他们告诉自己的。

对于此行的目的,张差虽然语焉不详,但是却说出了“是小爷福大”之语。

当时“小爷”是太监们对太子的称呼,由此可见太子就是这次行动的目标。

官员审问张差

于是,王之宷赶忙将自己的调查结果汇报给了朝廷,本以为刑部一众官员会对此感到振奋,没想到大多数官员却对重审畏之如虎

许多人虽然领了重审的工作,但却根本不在审问时露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万历四十三年时,朱常洛虽然已经做了十几年太子,但是他的位子却并不稳固。

当时朝内纷纷盛传,万历宠妃郑贵妃的爱子福王朱常洵,将取代他的位子。

针对两人的地位问题,此前已经发生过一次国本之争,最终支持朱常洛的官员艰难胜出,但隐患一直存在。

梃击案发生之后,关于幕后主使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郑贵妃与其兄长郑国泰,自然成为了怀疑的对象。

有人传出在初审的时候,张差其实已经供出了许多细节,但是参与审讯的官员都拿到了郑国泰的好处。

因此将其全部隐去,这才得出了张差乃疯子的结论。

郑贵妃剧照

此番重审自然不好蒙混过关,但如果问出底细,难免会影响到郑贵妃。

一旦惹得皇帝宠妃不高兴,这些官员的仕途也就到头了,因此刑部安排的十余名主审官中,真正露面参与审讯的其实并没有几个。

其中还有人想着赶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千万别牵出背后的大人物。

不过,朝中毕竟还有正直的官员,当时担任审讯官的陆梦龙便是其中之一。

在其开审之前,负责此案的张问达曾经暗示陆梦龙,不要对一些细节刨根问底,陆梦龙表面上应承,但心里却坚定地想要将此案探个究竟。

在陆梦龙开审之后,他先让张差画出了当晚行动的路线图。

拿到此图后,他坚信张差并非痴儿,而且还粗识文字,是个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

受刑的犯人

之后他成功逼问出了两名养活他,并为他指路的太监身份,分别为庞公公与刘公公。

在他想要问具体姓名的时候,陆梦龙的几位同事却赶忙拦阻,说张差肯定不知道,让他不要再问了。

无奈之下,陆梦龙又问张差去慈庆宫的目的。

这次张差直接回答说:“打小爷”

这让几名参与审讯的官员吓得面如土色,立即终止了审讯,并让陆梦龙在他们整理的卷宗上签字。

在这份文件中,两名宫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且其他官员有意隐去了“打小爷”三个字。

这让陆梦龙义愤填膺,拒绝在文书上签字,其他人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再审。

陆梦龙剧照

就在此时,蓟州方面的调查报告送到了京城。

当地官员表示张差此前就有疯癫的迹象,宫人烧毁其柴草之事也为实情,但对于张差离家后,去往何处其家人并没有信息。

这份报告似乎实了张差疯癫告状这两条结论,这让刑部官员们长舒了一口气,他们觉得这下陆梦龙应该同意在卷宗上签字了。

但陆梦龙依旧不为所动,坚持重审。

最终问明了两名太监的名字分别为:庞保和刘成。

他本以为这次终于接近案件真相了,殊不知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03

万历的决定

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来自各地的文书像雪花一样,不断向万历皇帝袭来。

这些文书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种:

  • 第一种是要求严惩凶手,并彻查真相的。
  • 第二种则是建议万历皇帝改善太子地位,以正视听的。

上书的官员们认为,太子如今地位岌岌可危,这对于国家的未来并不是好事。

这几乎是将国本之争,再次摆到了万历皇帝的面前,他的处置方式对于政治走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万历皇帝画像

面对这次事件,万历皇帝先是按兵不动,在陆梦龙的重审结果出来之后,万历皇帝才发布谕示。

但他在形容张差的时候,在前面刻意加上了“疯癫”二字,他对于案件的倾向性,也非常明显了。

而且在这份文书中,万历皇帝还写明了“且毋株连无辜”,也是希望群臣不要再对此事过度追究了。

但这样的表态,显然没有办法平息群臣的情绪。

于是,在此文书发布后两天,已经二十多年没有面见群臣的万历皇帝,破天荒地在慈庆宫前召见群臣,还特地嘱咐侍卫:无论官员品级大小,均可与会。

当天,万历当着群臣的面,夸奖太子品行优良,还连带着表扬了一众皇孙,这相当于确立了皇太子的政治地位。

随后,他便问起太子想要如何处理梃击一案。

太子怎能不知万历的意思,当即表示犯人不过是个疯子,只要尽快解决主犯即可,不必继续审讯下去了。

此后,刑部便将张差收押至死牢之中,但之前陆梦龙毕竟问出了庞保和刘成的名字,因此万历也将此二人列入了凌迟处死的名单之中。

等待接受凌迟的犯人

按照明朝惯例,庞、刘二人在行刑前也应该接受刑部的审问。

但是内廷却总是以各种原因推脱,不将二人送给刑部,后来还说要对两名人犯进行预审。

但很快刑部就接到了内廷的消息,说是两名犯人在接受审讯的时候,因为身体承受不住刑罚而暴亡。

这也让刑部再也无法了解到事件的真相,梃击案也就此变成了一桩彻底的糊涂案。

在明朝的部分官员笔记中宣称:庞、刘二人在接受内廷审问的时候,因为惧怕,将此案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因此内廷官员觉得一旦他们被交到刑部手里,恐怕幕后主使就会被找出,因此他们便杀死了庞、刘二人,这样刑部就再也没有机会,继续探查了。

至此梃击案终于画上了句号,由于张差并没有对太子造成伤害,因此万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倒也无可厚非。

毕竟一旦他追究到底,恐怕会引发更大的政治争斗,这自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不过,在审理张差的过程中,张差曾经供述过除了自己之外,庞、刘等人还豢养了一些打手和闲杂人等。

这本应是一件十分值得深究的事情,但是在万历的授意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这足以说明当时明朝的政治局面,已经混乱到了极点。

明光宗画像

在此事中,万历对于朱常洛的态度,也依旧模棱两可,这让朱常洛背负上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最终导致其在登基之后,过度放纵而驾崩,明朝的政局也逐渐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关于梃击案的部分相关内容,参考自《扑朔迷离梃击案》,刊登于《文史知识》2021年06期

文|明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历皇帝躲进深宫25年不见群臣,一六品小官逼他现身
明朝四大疑案之“梃击案”|解密
小案引发大乱,一根棍子搅乱明末政局的三大奇案之一
《万历十五年》之申时行的无奈
第六讲 万历四十八年:闹剧与败局(7)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几十年都不上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