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末」大泽乡起义成功后,陈胜为何要杀掉吴广,司马迁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在封建社会中,普通百姓大多生活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中,很难活得有尊严和体面。

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虽然历史上大多数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所带来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历史上爆发的第一场农民起义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这场起义斗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序幕,在此之后各地纷纷效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为人民谋求更多的利益。

不过在这场起义的背后,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其中就包括陈胜杀死了曾经的战友吴广,对此,司马迁曾在书中道明真相。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起义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国家秦朝,秦朝成立之后,秦始皇为了维护国家统治,采取了暴虐专制的统治方针,百姓们的生活都非常艰难。

秦始皇登基后,苛捐杂税,欺压百姓,民众内心敢怒而不敢言,作为普通百姓,面对秦始皇的暴政统治,普通人只能战战兢兢地活着,不敢有丝毫怨言。

在秦始皇统治后期,为了修筑长城,朝廷从民间征用了三十万兵力,不仅如此,秦始皇还大兴土木,很多青壮年都被拉去修工程,家中只剩下孤儿寡母在勉强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朝野还是民间,都有不少人暗暗反对秦始皇的暴政。

不过大多数人在秦始皇的高压统治下,根本不敢发出任何怨言,除了秦始皇的皇长子扶苏。

扶苏为人高洁善良,对秦始皇的很多行为都表达了不满,可惜在扶苏三番五次进言后,秦始皇再也忍受不了了,直接把他派往边塞,直接眼不见为净。

当时的秦朝内部早已腐朽不堪,在秦始皇去世后更是风雨飘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去世,在秦始皇离世后,赵高连同胡亥害死皇长子扶苏,秦二世胡亥顺利登基。

如果说秦始皇统治时期是水深火热,那么在秦二世统治期间内,百姓的生活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相较于秦始皇,胡亥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公元209年,阳城县需要派出900名壮丁前往渔阳,为了管理这支队伍,还选出陈胜吴广担任屯长。

其实这些壮丁都不是自愿的,但是面对朝廷,他们却没有说不的权利。

在行路途中,路过大泽乡时,一行人遭遇暴雨,暴雨阻挡了他们前行的脚步,眼看着就无法赶上原定的时间,如果没有按照时间到达渔阳,900多人都要因此而丧命,为此,陈胜特地找到了吴广,商量此事。

在陈胜看来,反正就是一个死字,还不如就此起义,或许还能为自己争得一条活路,这一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吴广的赞同,两个人达成一致,准备自立为王。

二、起义的经过

为了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陈胜和吴广想到了几个主意,首先他们在一条鱼的肚子里放入一张写着“陈胜王”的纸条,很快,在鱼被破开之后,肚子里的纸条露了出来,“陈胜王”的消息也在队伍中广泛传播。

其次,陈胜派吴广在夜晚,假装成狐狸的叫声,高呼“大楚兴、陈胜王”。

当时的人们,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对鬼神之说甚是推崇,陈胜用鬼神之说来蛊惑人心,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信任。

为了能够激发出大家的不满和愤怒,吴广多次在押送队伍的县尉面前扬言逃跑,导致县尉忍不住出手教训。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心中对阶级的不满涌现出来,不少工人都在情绪的刺激下参与杀害了朝廷官员,如此,陈胜吴广和在场的兄弟们都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再加上二人的情感呼吁,大家纷纷揭竿而起,就这样,中国第一场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在场的民工群情激昂,很快,他们就以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组建起了一支军队,不久之后,这群人就占领了大泽乡,并向更多的地方攻去。

一场起义,必然要师出有名,于是他们打着扶苏的名义,准备用武力来反抗秦王朝的统治。

不得不说,陈胜吴广的这一招非常有效,众人皆知扶苏有德有能,更是原定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因为赵高和胡亥,百姓们的处境也不会这么煎熬。

很快,这一股农民运动在百姓之间掀起了巨大的浪潮,越来越多被压迫的平民纷纷加入其中,就这样,借着皇长子扶苏的名号,陈胜和吴广正式称王,国号为“张楚”。

陈胜自称陈王,吴广自称假王,意思是等同王上。不过也正是陈胜、吴广二人称王的事情,在起义军的内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那些六国贵族之后。

虽然大家聚集在一起,但是这些贵族之后对他们二人并无尊崇之心,甚至认为他们出生贫民,根本没有资格称王。

起义军的内部简直就是一片分散,其实这也和陈胜、吴广二人的局限性有关。

在起义初具规模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囤积粮食、扩充实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领袖的地位。

陈胜和吴广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也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这也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起义的失败结局,与此同时,随着起义的进程不断开展,陈胜和吴广内部之间也出现了嫌隙。

当时吴广和田臧一同去攻打荥阳,可是久攻不下后,田臧不满吴广的处事风格,直接杀了他。

作为起义军的二把手,吴广被杀后,田臧不但没有得到严厉处罚,反而得到了陈胜的嘉奖。不禁让人怀疑,这背后或许是陈胜在指使。那么,陈胜到底为什么非致吴广于死地呢?

三、起义军分裂

对于陈胜杀吴广的理由,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史记》中记载吴广知人善任,颇得大家信赖。于此同时,司马迁还记载陈胜为人跋扈张扬,由此可见,在军中陈胜的威信反倒不如吴广。

或许陈胜对吴广的猜忌早早就埋下种子,在吴广和田臧久攻荥阳却没有成果的时候,陈胜或许就已经不再信任吴广了,甚至还派出周文代替吴广的位置,而这一目的就是为了削弱吴广手中的军权,除此之外,《史记》中表明,陈胜深感自己已经无法控制吴广了。

当时有两支队伍攻打秦朝,其中由周文率领的那一路战况胶着,陈胜希望吴广可以前去支援,但是吴广一心扑在荥阳,丝毫不理会陈胜的号令,或许这件事彻底成为二人决裂的导火索。

曾经亲密的战友,到底为何会演变成如今的模样呢?首先在吴广心里,陈胜并非自己的君主,这让陈胜难以接受,尤其是吴广在外领兵作战时,常常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名义不听指挥。

不过这也不怪陈胜多心,根据史料记载,陈胜曾派出去作战的将领,有不少都圈地为王,不听他的号令,再加上吴广在军中多有威望,很多将士们都以他为首,因此,当陈胜感受到自己的威信受到挑战后,最终对吴广痛下杀手。

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其实和吴广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传言吴广生性豁达,不拘小节,有的时候说话更是不考虑后果,他曾多次在士兵们面前和陈胜产生争吵和冲突,这也让陈胜感受到了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在吴广去世之后,陈胜对田臧嘉奖的行为更是让很多将士们彻底心寒,逐渐的,陈胜也失去了民心,更重要的是,队伍中的六国贵族后代也生出了异心,不再听从张楚政权的号令。

这一系列的事情,大大削弱了起义军的实力,最终被秦朝军队所灭,而陈胜也在战乱中被车夫贾庄所杀,这场长达6个月的农民运动,也就此拉下了序幕。

队伍四分五裂之后,有些人选择投降,例如贾庄、宋留等人,但是他们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回到咸阳后就被秦二世处死。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士兵在继续着自己的反秦事业,不少人都加入了刘邦或者项羽的队伍。

三年后,刘邦带领的队伍成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虽然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们的起义对反秦事业的推动和助力。

总结

作为中国最早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是依旧会被历史所铭记。

这是第一次农民对政权的反抗,只不过唯一遗憾的便是,随着权势的扩大,陈胜吴广二人当初单纯的心性也似乎发生了改变,最终走上了决裂之路。

参考文献:

[1]镇贵.陈胜、吴广[J].历史教学,1981(10):49-50.

[2]刘晓雯.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宣传策略——以陈胜吴广起义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7(03)

:7-9.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17.03.0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人皆知陈胜兵败被杀,却鲜有人知道吴广的结局,他比陈胜还要惨
大泽乡起义的吴广
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是什么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题
你真正读懂了陈胜吴广起义吗?细节背后的不寻常,让人思绪万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