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放战争末期,为何白崇禧会不顾李宗仁劝告,执意赴台投靠老蒋?

1949年败局已定的国军高级将领们也纷纷开始谋划自己的退路,嫡系们自然是跟着老蒋一条道走到黑,随其一起赴台。而那些地方派系想法则是更为复杂,以李济深、黄绍竑以及卢汉等人为首,期待统一,投入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

但更多是如李宗仁等人一样,远走香港或者欧美。

李宗仁之所以不愿意上岛,其在回忆录中也做出解释——“宝岛是蒋先生清一色的天下,他掌握了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在这些赴台的高官中,管你是不是嫡系,只要对蒋家父子权利造成威胁通通都会被除掉,陈仪、孙立人等人皆是如此。

可即便是这样,作为李宗仁曾经最亲密的战友,同样是老蒋政敌的白崇禧,却毅然决然的选择赴台,这又是为何呢?

难道白崇禧不怕老蒋清算他,成为李宗仁口中的“张汉卿第二”?

李宗仁和白崇禧,是搭档也是挚友

白崇禧赴台始末

早在1949年渡江战役之后,林总率领百万大军逼近两广,刘邓在西南节节获胜,以李宗仁等人为首的桂系,就已经开始为自己找退路。

彼时的李宗仁虽然是代总统(老蒋第三次下野),但随着桂系在前线作战不断失利,国军中的大多数也希望老蒋出山,借着情势不断逼迫李宗仁“让位”,李宗仁也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载道。:

“原先在广州时,黄埔系将领及蒋先生夹袋中的政客已有请蒋先生复职的企图,然那时尚无人敢公开说出。抵渝之后,情势便迥然不同。他们认为广州既失,我已坠入蒋的瓮中,可以任其摆布。CC系和政学系控制下的报纸此时已不再以'总裁’称呼蒋氏,而径呼为'总统’。我深知蒋先生已呼之欲出,不久便要'复职’了。”

1949年李宗仁和白崇禧

而雪上加霜的是不仅是黄埔系希望李宗仁让出”代总统位置,在桂系中,以白崇禧和李品仙为首的军方高层,也认为只有老蒋出山才能带他们走出困境。

白崇禧等人的“劝进”,让李宗仁也深感大势已去,于是也决定以养病为由离开广西。最初夏威等人建议李去香港,一如20年前蒋桂战争那样暂避风头,伺机再起。可李宗仁想的更多,在他看来只有去大洋彼岸得到美国人的支持,才能继续与老蒋打擂台,毕竟他此时依然挂着“代总统”这个正式的名号。

为此李宗仁在离开的时候,还拉着白崇禧一起出走,两人在机场送别前夕,李宗仁仍不忘带着白崇禧一起前往美国,劝其不要和老蒋赴台。

宽厚的李宗仁在离开之际仍然不忘这个曾经老搭档,两人私交之深,也让旁人为之动容。

看透老蒋的李宗仁,并不愿赴台

可即使情谊再深,白崇禧却还是婉拒李宗仁的邀请,即使李宗仁将老蒋为人说出来,劝其不要轻易赴台,被老蒋所摆布,白崇禧仍不为所动。

而在机场的送别,也成了李白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李宗仁走后,老蒋的再次王者归来,依然挽救不了节节败退的国军。

在林总率军进入的广西境内后,也彻底宣告桂系统治的结束。而在李宗仁远走美国之后,桂系众人又再次面临出路的选择。

在大别山时期和刘邓的血仇,以及渡江战役前强硬的谈判态度,已经锁死了白崇禧留在内陆的最后退路。

在华中抵抗我军的白崇禧(剧照)

剩下的两条路,要么跟随李宗仁去美国或者海外当“寓公”,要么跟随桂系的政敌老蒋一起赴台。

以夏威等一直跟随李宗仁的桂系老臣为首,建议白崇禧可以去香港暂避风头,这些人的想法很简单,除了和当时李宗仁劝白崇禧不要当“张汉卿第二”之外,还有更现实的一点。那就是在于1949年的一系列败仗,让桂系已经失去了基本盘,张淦等人被俘,战斗力最强的第7军和老的第4集团军已经成为历史,本身就没有多少牌面的他们,投靠老蒋不得任其宰割?

桂系另一员大将程思远更是陈述个中利害关系,指出白崇禧坚决不能赴台。

一直以来就是以李宗仁智囊示人的程思远对白崇禧劝谏道:

“此行必须慎重考虑。这一次入台与1937年8月4日去南京,情况根本两样。抗战爆发时,老蒋要广西编组几个军北上参战,所以健公一入京就任副参谋总长并代参谋总长职务;而今你手上的本钱已经剩下无几了,他还要你出来组阁吗?如果蒋果有此心,为什么9月间一再反对你出来当'国防部长’?为什么11月初你提出的蒋、李妥协方案他不接受?”

为统一事业一直奔波的程思远(中)

事实上,桂系中大多数人都认为白崇禧的出路是找老友李宗仁,而非赴台投靠老蒋。

毕竟老蒋一直以来对反对派手段严厉,赴台只怕凶多吉少。

可就是桂系众人苦口婆心的为其指路,并未给白崇禧听进去多少,此时的他早已有了自己的决定——赴台。

在广西失守后,白崇禧借道越南从海路前往海南岛,在海南岛的白崇禧还妄图想要在此组建立体化的防御体系,依托西南和海路天险的,抵挡势如破竹的2野和4野大军。

1949年12月3日,他在给老蒋的信件里提道:

“昨日(3日)进迫阻隔之天柱,判断“匪军”企图,似对渝(重庆)筑(贵阳)同时攻取,对粤南海岸线,先占高雷,继图钦康,使我对外海口之广州湾北龙门港,均归其掌握,然后进犯海南。此间军政大计,渴望钧驾早临,以赴时机,迟到有不良后果。东南海防有陈长官辞修兄坐镇,万望钧座不日飞渝,早定救亡大计,余托礼卿先生面详。此叩钧安。”

这封信件表面上看似是白崇禧对未来时局的看法, 但实际却是向老蒋释放一个信号——就是他要斩断和李宗仁的联系,全心全意效忠老蒋,与其共患难继续和我军作战。

白崇禧仍想阻挡4野大军

而既然选择倒向老蒋,那么从广西撤退后,白崇禧自然而然的就要赴台。

实际上在桂系老人奉劝其别去台之时,白崇禧心中早就做好前往宝岛的决定。

1949年12月,在内陆的最后日子里,白崇禧就命令曾经的安徽和广西省主席,也是自己亲信——李品仙,前往岛内。借着办理“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和桂林“绥靖”公署结束事宜,在岛内到处活动,打探有多少从内陆过去的地方势力。

李品仙在台期间先后拜访了前期前往岛内的阎锡山、居正等国军内部老人,询问其在岛内情况。而这些人在职期间也与我军有血海深仇,自然而然也化身老蒋的说客,在加上和白崇禧私交尚好的陈诚多次对李品仙做了各种工作,白崇禧也将桂系老人的担忧抛诸脑后,决心前往宝岛。

晚年的白崇禧和李品仙

1949年12月26日,也就是白崇禧赴台前一周,为了能让老蒋更加放心,同时为了在岛内获得政治资源倾斜,白崇禧对着20多年情义的李宗仁举起了大棒。当时李宗仁以代总统在美国活动,愣是不辞职,也让老蒋的统治名不正言不顺。

而白崇禧想要在赴台之后获得军队大权,说服宗仁下台无疑是获得老蒋信任的基础。

于是他在海口致电李宗仁: “鹤龄(李品仙)、燕谋(徐祖贻)在台与各方谈话结论,蒋复职事,与德公今后做法有关:(甲)德公病愈不返而辞'代总统’,则介公复职;(乙)病愈即回国,愿效林子超(林森号),介公或不复职;病愈不辞又不返,德公最为不利。”

这封电报看似站在李宗仁的角度陈述利害,但实则为老蒋做说客。

北伐时期的李宗仁和白崇禧

可收到电文的李宗仁又怎不知道白崇禧的小九九,也反过来叫杨爱琼转告白崇禧: “叫他不要倒向那边(指蒋介石),不要劝进。”

而收到李宗仁回电的白崇禧依然不死心,联络桂系老人雷殷、刘士毅、邱昌渭联名给李宗仁发了电报,继续劝其放弃总统职位,以副总统居之。

两人的情义也在一次次的联络中,消磨殆尽,从此成为路人。

就在劝进李宗仁后的第4天,也就是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在老蒋的多次督促之下离开了海南岛,前往宝岛。

而这一别也让其,再也未能再次踏回内陆一步。

从海路离开广西白崇禧(剧照)

为何执意赴台

其实不仅是李宗仁,曾经的桂系好友也 多劝其不要赴台。所以聪明如白崇禧不可能看不到在台窘迫前景,但就是外人都能猜测的结果,作为小诸葛的白崇禧,为何却还要执意登岛呢?

第一,白崇禧赴台多少有点“意难平”,他还是那个理想青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在国军内部对白崇禧的评价中,经常以固执、霸道来形容这位战神,李宗仁在回忆录中也说白崇禧是三民主义最坚定的执行者,当年李宗仁入党还是被白崇禧和李济深介绍进去的。因此从这来说,白崇禧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理想到为了心中的信念他认为什么都能牺牲。

早在北伐之前,李宗仁和老蒋明争暗斗,老蒋多次想借还在李宗仁手下任参谋长的白崇禧担任国民革命军中参谋长,都被李宗仁一口回绝,因为李宗仁深知老蒋并非真的欣赏白崇禧,而是借着提拔白崇禧,分化瓦解第7军(李宗仁的基本部队)。

北伐时期的白崇禧和老蒋

可即便是李宗仁好说歹说,白崇禧却认为李宗仁是派系概念太深,转而接受老蒋邀请担任北伐军参谋长,在他认为只有担任参谋长才能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实现国父北伐,统一中原的理想。

从这点上看,白崇禧的为人正如其子白先勇说的那般:

“父亲对蒋先生之进退,完全看国家大势所需而定,并非如一般传言拘泥于个人恩怨。父亲一生,一直把家国利益放在个人得失之前。”

因此,在理想和个人之间,白崇禧肯定会选择前者。

白崇禧戎装照

而李宗仁在前往美国的时候就已经宣告了他已经放弃和我军斗争,在一生都在和我军作战的白崇禧眼里,李宗仁此举在无疑是一个“逃兵”,愧对于国父。

理想青年白崇禧,也曾解释为何赴台:

“我们把内陆丢了,我们是现役军人,负很大罪过,中央不处罚我,自己良心自责。宝岛是复兴基地,祖国领土就只剩这一点点。希望在这生根发展回去,除此之外,现役军人死无葬身之处,跑到哪里去”

此等豪言壮语,在别人那里或许是政客台词,但从白崇禧嘴里说出来,却是句句肺腑之言。

毕竟理想主义者往往都是偏执的。

自己想要实现理想,桂系已经是指望不上了,而唯一能帮助他的也就是老蒋。

赴台的老蒋、何应钦和白崇禧

第二,白崇禧的赴台,则是被老蒋直接算计和诱导。

和白崇禧比起来,老蒋显然是一个政治高手,外交和政治情商都是负数的白崇禧的心思早已被其拿捏的一清二楚。当年老蒋问徐永昌,桂系中会有多少人愿意跟随其登岛的时候,徐永昌说道“白能、李不能”,而这个回答也得到老蒋的肯定。

因此在老蒋阵营中,掌控白崇禧这个低情商的政治矮子,易如反掌。

白崇禧、徐永昌和孙立人在东北

那老蒋是一步步诱导白崇禧呢?

早在李宗仁准备去美国的时候,老蒋就开始拉拢白崇禧。在得知李宗仁要走后,就开始“安慰”起白崇禧来: “德邻(李宗仁)走了不要紧,只要与我合作,一切都不成问题”。

蒋还说要请白氏担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甚至于在西南大战前期,老蒋还承诺将西南的胡宗南40万国军,以及华中的宋希濂集团全部交给白崇禧指挥,挽救国军于危难,通过给白崇禧“画饼”分化桂系。

要是在往日,白崇禧必然会对老蒋这种拙劣的承诺嗤之以鼻,毕竟老蒋真的将军队交给白崇禧指挥,就不会出现淮海的惨败(当年白崇禧预测淮海国军会大败,被老蒋撸掉国防部长职务)。

可此时李宗仁出走,慌乱之中急寻救命稻草的白崇禧失去了寄托者,而找了老蒋的道。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白崇禧的政治嗅觉和其作战能力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在台被闲置的何应钦和白崇禧

老蒋释放出来的一系列筹码和“善意”的举动,也让白崇禧开始飘飘然起来。也在回想自己和老蒋一起的点点滴滴。

北伐战争老蒋三顾茅庐请自己出山,抗战期间更是让其担任四战区司令、桂林行营主任军训部长等职务,解放战争经略东北,首任国防部长。在革命年代,莫不赋以重任。

老蒋的一系列分化瓦解的熟悉操作,也成功将白崇禧拉倒自己阵营之中,跟随其一起赴台。

老蒋复职仪式,白崇禧亲自站台表效忠

如果仅仅老蒋的助力,白崇禧或许在桂系老人的奉劝中“迷途知返”。

但事实,上除了老蒋,白崇禧最信任之人也都被老蒋收买,当了说客,合着伙将其忽悠登岛。

这个人就是李品仙,在国军内部李品仙素来被同僚们所不喜。身为广西人的他,起初是唐生智的部下,随后投诚了桂系,但在抗战中又被老蒋所收买,不断迫害大别山地区的我新四军和八路军。在其担任安徽省主席期间不断搜刮财宝,闹得天怒人怨。而在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期间,又开始放弃老蒋资助的李。

可就是这位反复横跳,品行有待商榷之人,却以同窗关系深受白崇禧所喜爱和信任。

在赴台前白崇禧就多次派他在台打探消息,但此时的他早已被老蒋收买,收了老蒋好处的他,在台按照老蒋的意思说蒋和陈诚这些大佬都想白崇禧赴台,一起共商国事,共荷“戡乱救国”之责,并以老蒋邀请白重新担任国防部长组阁等诚意之类云云之话,偏移了白崇禧对时局的看法。

让其说法更有说发力,还搬出了早已退隐的居正,作为西山派的老人,居正本身就是一个死硬分子,自然不能和我军达成和解,跟老蒋赴台也是抱着做“寓公”的心态,其给出的意见也是让白来台担任闲职。但李却添油加醋,将其说成居正会尽力帮助白东山再起,可见李品仙确实辜负了白对其的一贯信任。

故而,作为理想主义者白崇禧,为了实现理想,自然而然就只能选择实力更强的老蒋,又在亲信与老蒋的组合拳说服之下,跟随其一起赴台。

李品仙和白崇禧在台合影

雨田君说

事实上白赴台之后过的不是很如意,中意的国防部长被黄埔系的袁守谦担任,在国军得代表会议上也被老蒋排除在外。

而在后人对白在台的遭遇,也更确信了老蒋之所以诚意满满的让白崇禧上岛,并非是委以重任,而更像是程思远说的那样——是老蒋恶心李宗仁的电钮,而在1950年李宗仁不得不服软,让出代总统之位后,老蒋也认为白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将其丢到一旁坐冷板凳。

白崇禧终其一生为自己心中“理想”而奋斗,但最终却在岛上郁郁而终。

为何?终究是所托非人也。

— The end —

参考文献

《李宗仁回忆录(下册)》 李宗仁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 白先勇

《白崇禧大传》张学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崇禧死后,好友李宗仁为何态度大变:自寻死路,不值得为他可惜
同为国军上将回国,卫立煌当了个副国级干部,李宗仁为何没官职?
新桂系李、白并未铁板一块
1949年,国军代总统李宗仁访问台湾,找老蒋索要军权军费真实录像
偏僻小城西昌成了老蒋在大陆最后的倔强,他选择让胡宗南去打游击
【说历史】国民党南线败退始末(七)分道扬镳: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