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谥号』文正:唐朝之后获得谥号“文正”都有什么人?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求“士”的精神,以荆轲为典型;唐朝以后,历代文臣,以获得“文正”谥号为荣。然而,“文正”的谥号,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获得的。

换句话说,能够获得此殊荣的,一定是当时的文人圈子中,备受推崇的“大儒”,即范仲淹、方孝孺、曾国藩这样的大人物。

那历朝历代获得此谥号的都是什么人呢?

开封博物馆(范仲淹画像)

1、唐朝时期:获得“文正”谥号的文臣,共有4位

魏征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文贞”谥号的人,因为宋朝沿袭了唐朝的谥号制度,所以,“文贞”也成了文臣的最高谥号。但文贞的“贞”字,与宋仁宗赵祯的“祯”同音,为了避讳,也就改成了“文正”。

再加之,司马光的极力宣传,“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文正也就成了文臣的最高谥号。唐朝一共有四人,获得此谥号。分别是:

  1. 嗜吃醋芹的魏征
  2.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陆象先
  3. 一片刚方铁石心,梅花冷淡独知音的宋璟
  4. 应有期之运,降不世之英的张说

2、北宋时期:获得“文正”谥号的文臣,共有9位

宋朝的士大夫追求“文正”,是在范仲淹离世后,人们深受范仲淹的人格魅力影响,才如此推崇“文正”,以获得和范仲淹一样的谥号为光荣。

李昉,获得“文正”,是在至道二年,陪皇帝南郊祭祀,跪拜时不慎摔倒,几天后去世。由于生前突出的贡献,被赠司徒,谥文正。此后,想要获得“文正”,就愈加困难了,但也有。例如,蔡卞、黄中庸、郑居中等人。

  1. “白体诗”代表人物:李昉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3. 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4. 柄用十八载,为相十二年的王旦
  5. 以道事君,无愧前哲的王曾
  6. 书法圆健遒美的蔡卞
  7. 《红楼梦》中的“王氏家族”黄中庸
  8. 自称贵妃叔伯兄弟的郑居中
  9. 朱熹晚年,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蔡沈

三、元朝时期:获得“文正”谥号的文臣,共有6位

  1. 元朝儒学的传播者,吴澄
  2. 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的耶律楚材
  3. 忽必烈第一谋臣,刘秉忠
  4. 鲁斋先生,许衡
  5. 元代理学名臣,人称“廉孟子”的廉希宪
  6. 教授忽必烈《资治通鉴》的贾居贞

其中,吴澄与许衡是元代理学的领军人物。1287年春天,程钜夫推荐吴澄给忽必烈,吴澄以母亲年迈体衰为由,极力推辞,并决定独自南归。当时的公卿大夫得知吴澄要走,纷纷出面挽留,无果后,皆为其践行。赵孟頫还手书朱熹与刘子晕所和诗三章,送给吴澄以作留念。离别的场面,可谓是让人热泪盈眶。

四、明朝时期:获得“文正”谥号的文臣,共有5位

  1. 拒绝为朱棣起草即帝位诏的方孝孺
  2. 然恒持谦冲,未尝以才智先人的李东阳
  3. 辅佐明孝宗“弘治中兴”的谢迁
  4. 明末书坛三株树之一的倪元璐
  5. 心胸坦荡,玉洁冰清的刘理顺

五、清朝时期:获得“文正”谥号的文臣,共有8位

  1. 理学名臣,汤斌。
  2. “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
  3. 被嘉庆帝评价为,“有内有守,无伪无私,心款款以效忠,政优优而著绩”的朱珪
  4. 画像入紫光阁,列次功臣之首的曹振镛
  5. 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的杜受田
  6. 人生“六戒”,半圣之称的曾国藩!
  7. 晚清主战派和清流领袖,李鸿藻
  8. 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孙家鼐

唐朝以后,“文正”成了文官的最高谥号,获得此谥号的都是啥人?

唐朝魏征,宋朝范仲淹,元朝许衡,明朝方孝孺,清朝曾国藩,这些都是“万物之灵长,人类之翘楚”。但总的来说,清朝的“文正”含金量最受争议。也就曾国藩和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名副其实。

《清史稿》评价刘统勋,“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可谓是实至名归!除此之外,金朝的虞仲文和张行简,以及台湾的陈永华,也被授予“文正”谥号。

参考资料:《宋史》、《明史》、《清史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享有顶级谥号的名臣有谁?文臣有范仲淹,武将有诸葛亮
历史上的26位文正公
获得“文正”谥号的32位先贤大佬,站在文人们的金字塔尖
忽必烈统治时期十分重用许衡。
历代文臣最强谥号文正、忠献、忠武,谁才是真正排名第一的谥号
难比登天:谥号“文正”是评价文臣历史地位金标准,有谁获得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