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唐代那些出家的公主真的是为过放纵无拘的生活?

有唐一代,在诸帝公主这个群体中,有两个怪现象:一是不容易嫁出去,二是出家当道士的现象较普遍。

关于公主愁嫁,刍荛之论已见于前。本文则试图探讨唐代公主入道的原因。

据《新唐书·公主传》以及《唐会要》,唐代公主凡212人,而出家为女冠者竟达17人,约占8%。这占比虽不算高,但绝不算低。

金枝玉叶的公主们,为何要放着舒适安逸、荣华富贵的日子不过,而要出家去做女道士,过晨钟晚课的修道生活?

多数学者认为,唐代教门清规戒律不甚严格,公主入道是为了摆脱世俗纲常伦理的管束,去过豪华奢侈,放纵无拘的生活。

如施蛰存在《唐诗百话》中写道:唐朝有许多公主都出家做女道士,著名的有睿宗李旦的两个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和玄宗李隆基的女儿万安公主。她们入道之后,就从宫里搬出来,住在为她们修建的豪华的宫观里,过着奢侈而放浪的生活。

牛志平在《唐代婚丧》中写道:她们当了女道士,不失公主的一切富贵荣华,而且生活比做公主更自由、更不受约束。她们“筑观于城外”,在道观的掩护下,广为交游,纵谈恋爱,大写情书,有些人还闹出许多过分浪漫的举动来。

通过对史书的考查,我认为这种论调实在有以偏概全之嫌。唐代公主入道,原因不尽相同,概括论之,起码有四种,下面分述之。

第一个原因,因慕道而皈依

唐代公主对修道的向往,究其根本,实来自于李唐皇室对道教的尊崇。李唐皇室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奉道家创始人老子也即李耳为先祖,以道教为国教。

李渊在《先老后释诏》中规定,道教为首,儒教次之,佛教最末

高宗两度将道家经典定为科考内容;

玄宗三次追封老子,并亲自给《老子》作注疏,又封道家的庄子、列子为“真人”,尊其著作为“真经”。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股崇道风气,从上至下迅速蔓延开来。在这种环境熏染下,有两位公主因慕道而出家为女冠。

第一位是金仙公主,根据其出土的墓志,可知她非常喜欢道教,并主动要求出家为女冠:“固将脱落容服,傲睨徽章,薄䔄卉而不顾,想琪林之可掇,皆公主之志也,节也。先帝亦许之,成之。”遂于18岁出家入道,至23岁受法:“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开元二十年(732年),羽化于洛阳开元观,春秋四十有四。

房山金仙公主塔

第二位因慕道而为女冠的是睿宗第九女玉真公主。据《玉真公主受道灵坛祥应记》,她于16岁入道:“年甫二八,当景云之初,始受道于括苍罗浮真人越国叶公。”而且,她同样是自请入道。入道以后,还一再请求辞去公主封号及租税食禄。

《新唐书·公主传》:玉真公主字持盈,始封崇昌县主。俄进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天宝三载,上言曰:“先帝许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赋,诚愿去公主号,罢邑司,归之王府。”玄宗不许。又言:“妾,高宗之孙,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为贱,何必名系主号、资汤沐,然后为贵?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帝知至意,乃许之。薨宝应时。

“宝应”为肃宗年号,且只有一年,即公元762年,也就是说玉真公主薨于762年。再据《新唐书》中有关金仙公主的史料,可知她与金仙公主同于太极元年(712年)入道,而她当时只有16岁。由此可知,玉真公主入道达50年之久。结合她于天宝三年(744年)辞去公主封号及租税食禄一事,足见其道心之坚。

第二个原因,因病为祈福而入道

囿于医疗技术水平,当时很多病根本无法医治,即便贵为公主,有全国最好的医生,一样束手无策。一些公主在药石无灵的情况下,只能祈求于神的力量,希望通过入道祈福,得到神的眷顾,以祛病除魔。

史书明确记载因病入道者为华阳公主。华阳公主是代宗之女,据两《唐书》之《公主传》,大历七年(772年),她“以病丐为道士,号琼华真人”,两年后,便病死。

另外,顺宗女平恩、邵阳两位公主,史书虽未说明其入道原因,但从《新唐书·公主传》及《唐会要》卷六记载两位公主“早薨”来看,这两位公主很大可能也是因病入道。

第三个原因,夫死入道

夫死入道的公主,有明确记载的为新昌公主。新昌公主是玄宗之女,开元十七年(729年),下嫁给萧衡。后萧衡去世,新昌公主自请入道。

《唐会要》卷五〇:“新昌公主因驸马萧衡亡,奏请度为女冠。”玄宗同意,并在长安崇业坊为之建新昌观。

此外,焦杰在《论唐代公主入道原因与道观生活》一文中认为,永穆、咸宜、楚国三位公主入道时是否失偶文献虽无记载,“但根据史料推知当应如此”。据他推测,永穆、咸宜入道时至少已40岁,楚国入道更是在50岁以上,“她们步入中老年以后才选择入道,很可能都经历了丧偶之痛,出家为冠有为丈夫追福,并希望通过修行而祈求长生的意图。假如是因为与丈夫感情不和而入道的话,绝不会等到此时。”此说有理有据,深以为然。

第四个原因,为死者追福

旧时人死以后,其亲人需要为其做功德,以祈祷冥福,叫追福。唐代有两位公主是因为尊长追福而入道。

一位是万安公主,她是玄宗之女,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睿宗驾崩以后,玄宗令万安公主入道,为睿宗追福。

另一位是太平公主。她外祖母荣国夫人死后,其母武则天令其入道,“以幸冥福”。但她此时仍住于宫中,仪凤年间,因为吐蕃指名求娶太平公主,武则天不愿意将爱女嫁给吐蕃,才修建了太平观,让其入观居住:“乃真筑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亲事。”这件事过去以后,太平公主还俗,下嫁给薛绍。

由于史料缺失,有5位公主入道原因不详

以上共计11位公主,分别因四种原因而入道。剩下6位公主中,宪宗女永安公主本来要和亲回鹘,结果回鹘可汗凑巧死去,于是“太和中,丐为道士”。其余文安、浔阳、永嘉、义昌、安康五位公主,由于史料缺失,无从得知她们入道的具体原因。

确有公主入道以后行为不检点

安康公主虽不知其是入道原因,但根据《新唐书·公主传》,她入道以后,行为确实不检点:“安康公主,为道士。乾符四年,以主在外颇扰人,诏与永兴、天长、宁国、兴唐四主还南内。”这里所谓“颇扰人”,即指其行为不检点。这也是很多认为唐代公主出家是为了摆脱束缚、过放纵生活的人经常拿出来的例证。按其入道后的举动来看,安康公主入道的动机确实很有可能源于此。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论证,唐代公主入道的原因,主要有四种,即慕道而皈依、因病入道祈福、夫死入道、为死者追福。同时可以看出,除了慕道而皈依的金仙和玉真公主,其余10位公主(不算5位入道原因不详者)不管是依尊长之命或是自请入道,实出于无奈,根本不是为了摆脱世俗束缚。

这些公主入道以后的生活,仅安康公主有行为不检点的记载。华阳、平恩、邵阳因病入道,并在不久后死去,太平入道时年龄尚小,这4位公主的入道生活绝无可能放纵恣意。余下公主中,除玉真公主外,并未见有何轶事记载,说明其修道生活比较清净,况新昌、永穆、咸宜、楚国四位因丧偶而入道的公主年龄已大,金仙醉心修道,因此不太可能做出什么“放纵”之事。

当然,这些公主的道观生活肯定比在宫廷中自由,生活条件也绝非普通女冠能比。如玉真公主不但频繁出入宫廷,而且活跃于文人阶层,可见她的私生活相当自由。纵使她后来放弃封号、租税食禄,生活也一定是优裕的,更遑论此前。

至于为何许多人一致认为,唐代公主入道是为了摆脱世俗束缚,且道观生活奢侈放纵?

可能一是唐代骄恣不守礼法的公主甚多;二是当时的女冠阶层风流事颇多,如鱼玄机与温庭筠、李近仁等人的暧昧关系;三人玉真公主与文人的交往,以及文人对她的题咏。如此三者,使人先入为主,在不加细察之下,因此以偏概全。

参考文献:

《新唐书》《唐会要》,刘仲宇《唐玉真公主入道受箓研究》、焦杰《论唐代公主入道原因与道观生活》、邹流芳《唐代公主入道现象探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真公主:我愿削公主号,甘愿入道
“情诗王”李商隐多痴情?和女道士宋华阳倾世绝恋,却爱而不得,凄凉一世
整个唐朝最脏的地方是哪里?竟然是道观,而且还是女道观
解密:唐朝时期为何曾有多位公主出家当道士?
唐代多少白富美慨然入道心不悔
唐.李商隐《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