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盛唐』高力士为何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玄宗]

文学总喜欢京剧脸谱化的夸张表达形式,而真实的历史底色往往更加复杂。如果说到被文学过度黑化的历史人物,高力士绝对称得上是其中的翘楚。

从唐至今通过戏曲小说,高力士迅速走红,“力士脱靴”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真实存在与否尚且存疑。国人就早早地给高力士扣上了一个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专权蛮横的大帽子,所以想还原高力士“千古贤宦第一人”的形象更是难上加难。

先给大家比较系统地介绍一下高力士的家世背景吧,别拿宦官不当干部,人家可是名副其实的官N代。

一、高力士出身将门世家

高力士祖上冯氏历代家谱

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岭南潘州霞洞堡冯家村(今属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霞洞镇)人。他出身于当时的将门世家,是梁、陈、隋朝南越女首领巾帼英雄冼夫人(丈夫是高凉太守冯宝)的第六代孙,冯元一的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亲冯君衡皆曾任潘州刺史。而高祖冯盎曾是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钟爱的大将之一。

可以说出生于高门望族的冯元一本应该拥有前程似锦的仕途,但是却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其父冯君衡被酷吏滥用淫威无辜牵连,全家被抄家,冯元一几经辗转被净身进宫成为宦官高延福的养子,从此改名为高力士。

这个间接被大唐灭门的将门世家公子,却从此和大唐的国运绑在了一起,不得不令世人唏嘘命运的捉弄。

二、高力士圆融谨慎,有识人辩用之才

一生历经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五朝的高力士,加上年少家变,可以说历经沧桑,精光内蕴。从唐玄宗当年还是一个和大唐皇位根本不搭边的小皇子李三郎的时候,高力士就非常赏识唐玄宗,并积极主动地结交。在唐玄宗剿灭韦后和太平公主两次危机之时,高力士诛杀了二人重要死党,因功被唐玄宗任命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一跃成为后宫首领。并从此成为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的重要内助之一。

唐朝开元之治名相姚崇画像

为什么说高力士成为开元盛世的一大助攻呢?这话绝不是空穴来风。在唐玄宗刚登上皇位时,当时虽然重新启用了被贬到地方的一代名相姚崇,但是却也不是很信任,有一次姚崇拿着郎吏官员名册来面见唐玄宗汇报的时候,唐玄宗对姚崇的基层官员的人事任免汇报竟然一言不发,待姚崇疑惧退下后。高力士便好言相劝,玄宗这才说明自己对姚崇任免基层官员这点小事的能力完全放心。高力士一听原来是个误会,赶紧到中书省和姚崇当面澄清唐玄宗其实是对其能力和职责全然信任,大可心安。姚崇听完以后,十分感动,由忧变喜,从此更加踏实肯干,而高力士也从中起到了调节君相之间的矛盾的重要作用,不得不称赞其圆融巧妙之举。

而且早年跟随唐玄宗夺得宫廷政变的大功臣张说也是在高力士的力劝下保住了性命,不至于让跟随唐玄宗夺取皇位的功臣寒了心,缓和了君臣之间互相猜疑的关系。

不仅如此,高力士还利用自己在宫禁之中的特殊身份,向唐玄宗先后举荐了不少有能力才干的将相。比如说:宇文融 、韦坚 、杨慎矜 、李适之 、王珙 、高仙芝 、盖嘉运 、安思顺等都是高力士参与推荐的。唐玄宗也由衷感叹:“力士当上,我寝则稳”,直接坦诚相言,有高力士在我跟前,我睡觉睡得踏实安稳。

三、高力士干政而不乱政,一生忠心维护皇权

唐玄宗晚年面临着立谁为天子的头疼问题,原来的太子被构陷赐死了,此时比较合适的人选就剩老三老十八了。按照传统“立嫡以长”的规则,那么老三忠王李亨当之无愧,但当朝丞相李林甫为了便于集中相权,硬是要推举比较容易控制的老十八寿王李瑁为太子。这唐玄宗晚年老想着退休,早就想一股脑地享清福了,对能替他分忧政务的丞相李林甫说的话十分重视,因此一度想改立寿王李瑁为太子。

当唐玄宗向高力士征求意见时,高力士只说了八个字:“立嫡以长,谁敢言者!”于是,唐玄宗才最终下定了决心,册立老三忠王李亨为太子。

但长于谋算的高力士还觉得做得不够彻底,为了打消唐玄宗以后再改立老十八寿王李瑁为太子的意愿,建议唐玄宗将自己的儿媳,也就是老十八寿王李瑁的妻子——绝色美人杨玉环纳入后宫作为妃嫔。

此计够狠,这时唐玄宗正为先前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而发愁呢,后宫佳丽没有一个心仪的,而儿媳杨玉环却让唐玄宗一见倾心。于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杨贵妃惊艳登场了,而可怜的老十八寿王李瑁非但没得到太子之位,还失去了最宠爱的妻子,最后苟延残喘郁郁而终。

虽然高力士此举为后世所诟病,但从历史发展和国家稳定的角度来看,高力士此举挫败了丞相李林甫想以后专权的小九九,并维护了皇权继承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也是有一定贡献的。

唐玄宗晚年一直沉湎于往日的功业,李林甫和杨国忠把持朝政,在边陲重镇对胡人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委以重任。高力士对安禄山和史思明拥兵自重的情况深表忧虑,多次冒死谏言让唐玄宗收回安禄山边防大权,但是却被盲目自信的唐玄宗一笑了之。直到安禄山率兵攻到潼关,唐玄宗这才相信李林甫和杨国忠误国,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高力士的直言。

然而为时已晚,在逃亡入蜀的途中,杨国忠被龙武军兵变杀死,而对于一生宠爱的杨贵妃,唐玄宗也在高力士的劝说下不得不赐死。在唐玄宗孤苦伶仃之际,文武百官叛变投诚于安禄山之时,忠心耿耿陪在其身边护佑其周全的唯有高力士。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回到长安,高力士因一路忠心,加官开府仪同三司。公元760年,因被李辅国陷害,高力士盛极转衰,流放黔中道。

公元762年,天下大赦,高力士因此回归长安,结果在朗州时方才知道李隆基已经驾崩。这位陪伴了唐玄宗从最辉煌到最落魄的大唐第一宦官,惊闻此噩耗竟忍不住嚎啕大哭,吐血而亡。死后唐代宗李豫念其忠义,追赠其扬州大都督封号,陪葬于泰陵。

如果唐代有“感动唐朝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我想,公元762年的奖杯一定要颁给高力士。因为他出身将门,却无故被阉,全家皆毁于唐,却能释然放下家仇,一生忠心为国,不论生死。可谓达常人所不能领会之境地。

恰如唐朝翰林待诏张少悌奉皇帝之命为高力士所书《墓志铭》所云:高力士在皇帝身边,能“周旋无违,献纳必可;言大小而入,事曲折而合符;恭而不劳,亲而不黩;谏而不忤,久而不恹。美畅于中,声闻于外。”

不骄不躁,不急不缓,周旋进言,不用亲信,专权乱政,由此而成为中外美谈。此番评价,对于高力士而言,可谓公允。高力士虽开创了唐朝宦官干政先河,但确实因为宦官的自我修养过高,而配得起“千古贤宦第一人”的美誉。


刘昫《旧唐书》

欧阳修《新唐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

王守栋《安史之乱前后唐朝宦官权势的演变》

王志东《论高力士在盛唐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话安史之八——千古贤宦:唐府大秘的政治智慧
马嵬驿,一个改变了盛唐命运的地方!
为李白脱靴的高力士,为何被称为“千古贤宦”
他是宦官界的一股清流,智商情商双高,堪称史上第一贤宦
高力士墓志
从卖炭翁看唐朝的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