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唐代十王宅:从李隆基圈禁皇子,到李唐皇室的没落

唐朝中后期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官职,那就是由宦官担任的十王宅使。为什么说这种官职很有意思呢?

那是因为,这种官职的主要职责就是看管皇子、皇孙,到了唐朝后期十王宅使甚至可以随意欺凌皇室子弟,这种情况在唐朝初期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唐宪宗时期,诸王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需要仰仗宦官。

唐朝前期宗室诸王有着非常大的权力,皇帝用宗室诸王来镇守地方,尤其是在平定隋朝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宗室诸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项政策被唐太宗、高宗所继承。但是,虽然诸王在维护李唐王室的统治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也会带来一些弊端,那就是诸王权力在手,必然会生出不臣之心,导致了诸王构乱不断,这种现象在李世民身上表现的十分明显。

到了唐玄宗时期,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来削弱宗室手中的权力。摆在玄宗面前的有三个选择,一种是以皇族制约皇族,一种是以外朝官员制约皇族,最后一种便是用自己的家奴来制约皇族。第一种是扬汤止沸,不能够消减皇室对其皇位的威胁,而第二种容易造成外朝权力高于皇权,也是不能够被玄宗接受的,而选择用自己的家奴宦官来制约皇权则是当下最佳的选择。十王宅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那么十王宅的诞生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民国月份牌年画《唐玄宗与杨贵妃》

十王宅诞生

武则天时期,为了巩固自己女帝的地位,采取了种种措施来对李唐皇室子孙进行打压。经过了数年的杀戮,除了武则天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旦、李显之外,李唐王朝的子孙所剩无几。对于自己的子孙,武则天虽然没有杀戮,但也对他们进行了严密的控制。《旧唐书》记载当时睿宗李旦“绝人朝谒”,而李旦的儿子,包括玄宗在内的五人更是“凡十余年不出庭院”。

玄宗登基之后,采用了武则天软禁自己的办法,将所有皇子集中在十王宅中。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附苑城为十王宅,以居皇子,宦官押之,就夹城参起居,自是不复出阁......及诸孙浸多,又置百孙院”。

在《旧唐书》中记载的更为详尽,十王指得是“庆、忠、棣、鄂、荣、仪、台、颍、永、济”,到了后来,又有六位皇子封王入宅,在最初“十王宅”和“六王宅”是分开称呼的,到了宪宗朝的时候,于是就被合称为“十六王宅”。

简单来说,十王宅也好,十六王宅也罢,都是皇帝为了限制皇室宗亲的行动,为了监视宗亲皇子而诞生的。

十王宅背后的皇室诸王权力更迭

唐朝皇室宗亲权力变化的转折点是在玄宗设立十王宅开始的。

设立十王宅之前的皇室诸王权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权力中心往往是在家族为单位的统治者手中,东晋的门阀政治就是最典型的。皇帝的宗室作为最强大的家族之一,在一般情况下会凌驾于其他家族之上。

在唐朝前期,实行的也是诸王外调为藩王,出任地方刺史,分布于全国各地,成为大唐朝廷的屏障。这种“诸王外刺诸州”的制度,一方面可以让皇室成员成为国家的屏障,可以为李唐王朝守护好每一寸疆土;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遏制住皇子诸王对皇帝位的觊觎之心,避免其参与到帝位的争夺中,从而影响了政权的稳定。

在李渊在位时期,将李姓皇族大肆分封,“大唐高祖初受禅,以天下未定,广封宗室从弟及侄年始孩童者数十人,皆封为郡王”。当时的皇帝或是为了政治联合的需要、或是为了加强李唐内部的凝聚力、或是为了降低异性王篡位的可能等等,抬高了自己宗亲的政治地位和给予了皇室子孙更多的权力。

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太子地位尊崇,亲王权力无双的局面,这种局面更是导致唐朝前期皇位继承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唐高祖李渊

设立十王宅之后的皇室诸王权力变化

玄宗从小生活在宫廷斗争中,小时候被武则天圈禁,之后因和太平公主联合铲除了韦后。在李旦登基之后,被封为太子,又和太平公主展开了斗争,之后李旦禅让皇帝位于玄宗。但是当上皇帝之后的玄宗依旧被太平公主所制约,所以在先天二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斩杀太平公主,彻底掌控皇权之后,改年号“开元”。

正是这样的生活背景,以及唐代前期的乱局几乎都是和皇族内部的权力争夺的影响,让玄宗对皇族宗室防范异常严密。所以玄宗便将宗室子弟都安顿在十王宅之内,将其圈禁起来。诸王不再和之前一样出京担任刺史,帮助皇帝坐镇地方。而是在皇帝的眼皮下,仰皇帝家奴鼻息而苟且。

唐玄宗对待皇族的态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君权,另一方面也是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科举制为大唐朝廷内部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贵族集团已经崩溃,李唐皇室的地位已经不需要用皇室宗族子弟坐镇地方来巩固皇权。

十王宅诸王的境遇

在唐玄宗之后的唐代皇帝都继承了玄宗时期确立的对宗室的管理制度,宗室诸王都处于皇帝的严密监视之下,没有任何参与到皇权争夺的机会。

到了唐朝晚期,随着藩镇势力坐大和宦官干政,皇位的继承已经不再掌控在皇帝手中。十王宅(后来称十六王宅)里的诸王也随着宦官派系的内斗而起起伏伏。文宗皇帝、武宗皇帝、宣宗皇帝、昭宗皇帝等等都是出自十六王宅,也有的皇子因宦官斗争的失败而神死。十六王宅里的诸王,已经沦落成为宦官争权夺利的资本和筹码。

皇帝在未登基之前,都需要仰仗宦官集团的拥立。在登基之后,又会想要有所作为。但是由于宦官已经掌握了皇城禁军,皇帝没有兵权,只能被宦官所左右。

在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代宗时期,藩镇还是对朝廷有所忌惮的,他们的主要想法还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朝廷承认自己的地位,做个土皇帝。但是到了文宗一朝,藩镇就开始对干涉朝政。到了昭宗时期,已经有了左右朝政的能力。

昭宗时期,鉴于宦官势大、藩镇割据,昭宗开始恢复诸王“典禁兵”的旧制,启用十六王宅中的皇室宗亲参与到朝廷的军政大事中,依靠宗室的力量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企图用这股力量来巩卫皇权。但是遭到了各地藩镇的极力反对,陇西郡王李茂贞甚至剑指长安,韩建更是将十六宅诸王都斩杀殆尽。

《新唐书》中说李唐皇子“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在韩建的刀枪中,李唐的十六宅诸王彻底陨落,而十六王宅也以李唐皇子的血,终结了它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4、结语:唐朝皇室宗亲没落的原因和影响

结合上文所述,唐朝宗室衰落的原因有这么两方面:

首先是主观性。在君主专制的社会中,皇帝的决策往往是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玄宗一朝为了巩固皇权,将宗室乱政的情况扼杀到萌芽中,对皇族成员进行了限制约束,皇族成员失去了皇族所带来的政治资源,空留了一个皇室宗亲的名号。怪不得《新唐书》中说李唐皇子“实与匹夫不异”。

其次是客观性。除了皇帝的主观决策之外,唐朝皇族的没落,其实也是大势所趋。科举的大力推行,官僚集团的逐渐形成,大批官员开始进入到了国家的决策中,国家的运转开始由职业官员操持,皇帝对于皇室成员的依赖性也就没有唐朝初期那么大了。

玄宗设立十王宅,对宗室进行制约监督的制度对唐王朝的影响非常大:首先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皇子因夺权而产生的政局动荡;其次是,对皇族的制约激励了士人参政的热情,让治理国家的人变得更加专业;第三是,在唐朝前期皇族门荫限制了李唐的统治基础,但是到了玄宗一朝,限制了皇族权力将更多参政的机会交到了士人手中,这无疑是对李唐统治基础的扩大。

有些人认为李唐皇族的没落是导致李唐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其实这只是历史的表象。造成李唐灭亡的原因是经济、政治、社会等等诸多因素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爆发,不仅仅是李唐如此,各个朝代的更迭也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汉皇帝的寿命与健康
基因看中国(三)没有家谱不要紧,基因告诉你是不是皇室后裔
中国皇族的封爵制度|【史学综合】
独家·大明王朝皇室后裔的悲惨结局
李唐皇族产生了最多的宰相,原因何在?
四大正统皇朝:汉唐宋明,他们的皇族后裔何处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