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一年生中药材有哪些?


一年生中药材是指在当年之内完成全部生长周期(种子发芽生长出根、茎、叶开花结果植物体枯萎死亡)的中药材植物,如板蓝根、半夏、白芷、黄芪、生地、薏米等皆是一年生中药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一年生中药材有哪些吧!

板蓝根

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通常在秋季进行采挖,炮制后可入药,在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其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烂喉丹痧等疾病。

荆芥

荆芥别称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等,唇形科荆芥属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菊花

菊花为菊科植物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等地。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生用。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等,由于又有花的颜色不同,又有黄菊花和白菊花之分。

牛膝

牛膝为苋科牛膝属草本植物,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矩圆形,黄褐色,光滑。种子矩圆形,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

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诸地均有分布,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柴胡

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薄荷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红花

红花别称红蓝花、刺红花等,为菊科红花属植物,干燥的管状花,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河南、湖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生地

生地别称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

白芷

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甘草

甘草别称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和烈性。

黄芪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决明子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热、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除华南外,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薏米

薏米别称薏苡仁、苡仁、六谷子等,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其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生于温暖潮湿的十边地和山谷溪沟,海拔2000米以下较普遍。由于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在日本又被列为防癌食品,因此身价倍增。

车前子

车前子是大车前、车前、平车前、海滨车前、长叶车前的别称,药用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可以除去杂质。主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山区平地均可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为常用药材。

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茵陈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250厘米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蒲公英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为菊科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其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苦、甘,寒,主要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

黄芩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等,唇形科黄芩属生草本植物,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其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食同源 ▏板蓝根
板蓝根栽培技术
北方常见又叫不上名的植物
农村山区常见的中药材(第四篇)
中药采集大有讲究 绝对涨知识!
北沙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