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蔬菜“以产定肥、以土定肥、以肥定肥、以长势定肥”施肥技术


老刀注:在花果期,施肥多以随水冲肥为主,以满足根、茎、叶、花、果的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数量,又不能让养分出现失衡。

在花果期,施肥多以随水冲肥为主,以满足根、茎、叶、花、果的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数量,又不能让养分出现失衡。

而在实际生产中,菜农的施肥方式却存在四个弊端:

一是一次性施肥量过大

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大,蔬菜发生反渗透现象,造成伤根。

二是偏施化肥

特别是氮肥,造成蔬菜营养比例失调,蔬菜品质差,效益低。

三是追施未腐熟的有机肥

造成烧根熏苗的同时,也加重了土壤盐害的发生。

四是追求速效

施用含激素量高的肥料,结果容易造成植株早衰,病害加重。

出现以上情况,在于菜农在肥料的选择和用量上没有掌握好尺度。特别是肥料的用量方面没有掌握好。那么,在蔬菜花果期如何掌握好肥料的用量呢?

菜农要做到:以产定肥、以土定肥、以肥定肥、以长势定肥四个方面。

以产定肥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产量确定使用肥料的种类和数量。

比如:

茄子

每1000kg茄子需纯氮3.2千克、纯磷0.94千克、纯钾4.5千克。

茄子幼苗期对养分的吸收量不大,从幼苗期到开花结果期对养分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开始采收果实后茄子进入需要养分量最大的时期,此时对氮钾的吸收量急剧增加,对磷、钙、镁的吸收量也有所增加,但不如钾和氮明显。

从定植到采收结束,茄子对氮的吸收量呈直线增加趋势,在生育盛期氮的吸收量最高。

番茄

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据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番茄,需吸收氮7.8千克,磷1.3千克,钾15.9千克,CaO 2.1千克,MgO 0.6千克。

各元素吸收顺序为:钾>氮>钙>磷>镁。结果盛期,养分吸收量达最大值,此期吸肥量占总吸收量的50%—80%。此后养分吸收量逐渐减少。

春茬番茄养分吸收主要在中后期,而秋茬番茄则集中在前中期。

幼苗期应以氮肥为主,并注意配施磷肥,可促进叶面积扩大和花芽分化。而第一穗果的盛花期应逐渐增加氮、钾营养。

结果盛期,在充分供氮钾的基础上,必须增加磷素营养,尤其保护地栽培,更应注意氮钾的供应,同时还应增施二氧化碳气肥,钙、镁、硼、硫、铁等 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改善其品质,提高商品率。

辣椒

每生产1000千克辣椒约需纯氮5.2千克、纯磷1千克、纯钾10.5千克。因而在施肥时一定要注重钾肥的用量,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植株旺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情况发生。

根据辣椒进入花果期后对钾肥需求量大的规律,可随水冲施高钾型水溶性肥料,每亩每次冲施5-10千克。

黄瓜

每生产 1000千克黄瓜,需吸收纯氮4千克、纯磷3.5千克、纯钾5.5千克,氮磷钾之比为1.2:1:1.5。与茄果类不同,瓜类蔬菜进入花果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因此对氮和钾的需求比例较茄果类蔬菜要小。

因此瓜类蔬菜在施肥时,主要以平衡型肥料为主,根据瓜类蔬菜的需肥规律,花果期对钾的需求量是在不断增大的,因此期间可穿插使用高钾肥。

大姜

每生产1000 公斤鲜姜需吸收纯氮6.34公斤,五氧化二磷1.6公斤,氧化钾9.27公斤,养分的吸收量顺序是钾>氮>磷。

对养分的需求有二个高峰,第一个是三杈期,第二个是立秋后的根茎膨大期。

施肥原则:基肥重施有机肥,配合一定量复合肥,追肥以复合肥为主,氮磷钾配比合理。

马铃薯

土豆是块茎作物,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要氮素4.4公斤,磷素1.8公斤,钾素7.9公斤,是典型的喜钾作物,对作物的增产效果钾>氮>磷,土豆生育期短,产量大,基肥需求大。

大蒜

是一种喜钾喜硫作物。

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以氮、钾较多,磷较少。一般亩产鲜蒜1500—2500公斤。

实验证明,每生产1000公斤大蒜块茎,大约需吸收氮4.8公斤、磷1.4公斤、钾4.4公斤,硫0.8公斤;大蒜生长周期中,蒜薹生长期到蒜头膨大期是其需肥高峰期。

胡萝卜

每生产1000千克胡萝卜,需氮2.4—4.3千克,磷0.7—1.7千克,钾5.7—11.7千克。其吸肥规律表现为:生育初期迟缓,中后期根系开始膨大时生长急速增加,养分吸收也随着生育量的加大而增加。

在播种后的两个月内,各要素的吸收量不大,随着根部的膨大,吸收量显著增加,吸收量以钾最多,其次是氮、钙、磷和镁,依次减少。在收获时叶片中的钾最多,其次是氮、钙、镁,磷很少。而在根部中钾和氮最多,其次是磷、钙和镁。

胡萝卜对氮的要求以前期为主,在播种后30——50天,适量追施氮肥很有必要,如此期缺氮,根的直径明显减小,肉质根膨大不良。不同形态的氮对胡萝卜的生长影响很大。胡萝卜对磷的吸收较少,约为吸氮量的1/3。

钾对胡萝卜的影响主要是使肉质膨大,生产中应重视钾肥的施用,防止土壤缺钾,特别是在肉质根膨大期,要保证钾肥的供给。

以土定肥

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决定使用肥料的种类和数量。

要求菜农及时进行土壤检测,实时监控土壤养分含量的趋势。

例如,当土壤有机质不足时,可采取冲施或膜下撒施有机肥的方式进行。冲施有机肥,一般是发酵腐熟彻底的粪肥或含有有机质的水溶性肥料。如可使用腐熟好的鸡粪、猪粪,每亩随水冲施2-3方。

膜下撒施有机肥一般以豆饼或豆粕为主, 一般情况下,亩用500公斤即可。

当土壤氮磷钾含量过高,而中微量元素不足时,可采取大量元素水溶肥与中微量元素水溶肥间隔使用的方法。大量元素水溶肥在使用时用量要适当降低,或者在不降低用量的情况下,选择氮磷钾总含量低,中微量元素丰富的肥料产品。

以肥定肥

以肥定肥,就是根据肥料自身的特性和对土壤、对蔬菜的安全与否、友好与否来确定使用和使用数量。

相对而言,普通复合肥的利用率在30%左右,而高端复合肥的利用率更高。在使用普通复合肥时,每亩每次需要使用到30公斤以上,而高端复合肥用量为普通复合肥的一半,效果要比普通复合肥好。

再比如普通水溶性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一般在60%以上,高品质水溶性肥料的利用率更高有的能够达到 90%以上。

一般高端的水溶性肥料每亩用量在5-15公斤左右。

以长势定肥

根据蔬菜实际的生长情况确定肥料的用量。

每种蔬菜都有其特定的需肥规律,除了要按照蔬菜的需肥规律确定肥料用量外,还应根据蔬菜的实际生长情况来确定肥料的用量。

当植株表现为瘦弱、矮小、生长缓慢、茎杆软弱无支撑力等情况时,这可能是肥料供应不足的表现;当植株表现为叶片过于肥大或叶片薄而嫩、茎杆细长,这可能是氮素供应过量导致旺长所致。

通过观察蔬菜的长势,可以判断肥料的供应情况。

对于植株出现的矮小、瘦弱、生长缓慢的情况,可适当增加肥料的用量,同时通过叶面进行辅助补充养分。而对于旺长则需要控制肥料的用量。如硅可以抑制氮的过量吸收,从而达到抑制氮素供应过量的情况。

当然,以上是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所采取的浇水施肥方式。每年之中均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不良天气,在这种情况下,浇水施肥操作难以展开,那么叶面追肥就成为了重要的施肥方式。通常情况下,叶面追肥是辅助的补充养分手段,而在特殊时期,叶面追肥也可替代根部追肥来补充营养。

在作为辅助手段时,叶面追肥要有针对性,如当根系吸收不良而出现生长点缺素情况时,可喷施锌、铁肥料避免新叶黄化死亡。而在连续阴雨天气下,浇水追肥不能实施时,可通过喷施全营养叶面肥来为蔬菜提供所需的大部分营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蔬菜盛果期 这样用肥事半功倍!
四定冲肥 蔬菜吃饱不浪费
大量元素水溶肥如何正确使用?95%的人都搞错了!
【土壤】应对土壤盐渍化 你需要这样选肥用肥
【农技】大棚蔬菜施底肥方法
棚室番茄施用复混肥料应注意哪些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