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烟阁故事之李世勣——“义”字当头(下)

如果单雄信真是因为兄弟的呼喊而主动停手。尉迟恭勇救秦王的功劳会大打折扣。洛阳城破,单雄信将要被处死时,李世勣作为大唐一员,在李世民面前拼命为单雄信求情,一旁的尉迟敬德,心里不会有什么好滋味。

李世民带着敬德刺探窦建徳大营时,放出豪言,有尉迟敬德在,再多的夏军,能奈我何!此时的李世勣正在与秦琼、程咬金一起,负責后方掩护,听到李世民得的话语后,李世勣为怎么想?当时对中原地形最热悉,对窦建德最热知的是李世勣,不是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原以为中原大战中除了李世民之外,自己的功劳最大,可结果是,部队凯旋回到长安后,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封李世勣为“天策下将”,而自己啥都不是!后来李世民实在看不过去,封自己的爱将为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你有什么格坐到我上面!这是敬德发自内心的呼喊,己经了压抑了十几年,索性就爆发了吧!可他最终的爆发对象不是坐在他上面的李世勣,而是坐在他下面的李道宗,大A与大B斗气,小c成了出气筒。

不巧的是,这个小c,还是李世民的亲堂弟!

爱恨两绵绵,无可否认,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嫡系,三次临危救主早已在李世民的心中烙下重印,可这又能怎样?

尉迟敬德打架可以,单枪匹马横扫一大片。可是战争不单纯是打架,指挥千军万马游刃有余,维持边疆持久和平,靠的是全才,不是猛才。

尉迟敬德是猛才,李世勣是全才。

李靖老了,侯君集死了,只能靠李世勣,而要依靠李世勣,尉迟敬德只能继续靠边站,就这么简单。

听话的时候是嫡系,不听话的时候是敌系,携功自傲的尉迟恭不是不听话,而是太不听话,他不但在武将堆里闹,对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文官,也是毫不留情,李世民无奈之下,只能将尉迟恭逐出京城,远离是非。

显然,他离开后,是非会少很多。

显然,扯得有点远,请给个线头,让我再捯回去。

如果说剿灭辅公祏时,李靖与李世勣之间的合作是蜻蜓点水,那在毁灭东突厥的过程中,绝对属于珠联壁合。

公元625年,颉利可汗带领十万精兵越过北方边界,一路南下,袭击并州(今太原周边区域)。

唐高祖李渊从江淮地区将李靖与李世勣同时调往北方前线,抗击突厥。不过从当时交战双方的战果来看,大唐也仅能维持不败。要说大胜,从当时的条件看,显然不具备。

不过此后不久,东突厥国发生内乱,帮派林立,各自为政,大大削弱了突厥人的战斗力。李世民利用有利时机,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道行军总管,连同并州都督李世勣,灵州都督万彻,华州刺史柴绍一起,对东突厥展开终极大战。

先是心有灵犀、继继而一拍即合,随后一唱一和、总能遥相呼应、最终齐奏凯歌,本场战争中二李之间的默契配合,堪称完美。

没有急功近利,没有争强好胜,只有相互成全。如果说智商是一个人成功的阶梯,情商则是阶梯两边的扶手,不借助扶手而去“勇攀高峰”,攀得越高,跌得越重。

李靖与李世勣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战神级人物,拥有较高情商是重要因素。人可以有个性,但不要个性十足,团结协作中,不服从大局的个性,一定会格格不入。平凡人如此,牛人也一样。

历史在选择李靖、李世勣的同时,将东突厥彻底抛弃。战争结束了,李靖回到长安,李世勣留在了并州,这一留,就是十六年——好斗的突厥部落历史上曾几次死灰复燃,谁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它会不会再复燃?为了确保万一,需要有一座宝塔稳稳镇在北方边界,让敌人永世不得翻身。这座宝塔,就是李世勣。

在太宗皇帝看来,有李世勣这座宝塔在,似乎要胜过横亘在北方的万里长城:“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逐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对于隋炀帝狂修长城以求自保的消极抵抗做法,太宗直呼太傻,他认为静止的长城阻挡不了外族入侵,只有布下精兵强将,瞅准时机主动出击,才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有时候,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年富力强且忠心为国的李世勣留在了北方前线,十六年来他几乎没有回过家——除了为逝去的父亲丁忧。

丁忧,指古代官员离职回家、为去世的父母守孝报思的一系列活动。丁忧期间,要在父母的坟前吃住,停止一切外部应酬,并且要夫妻分开居住。一般的丁忧期限是三年,唐代是一年,对于有重要戊边任务的武将,只有一百天的假期,而且一般情况下只是离职,不会被解职。

但李世勣丁忧期问,职是被解了的。估计是李世民充分考虑到李世勣是一个孝子,又常年在外守卫,功劳、苦劳都很大,索性一次性给李世勣放个长假,让他好好陪陪家人。

不过丁忧一结来,李世勣立刻返回,继续做他的并州都督府长史。先前不是并州都督?怎么成了都督府长史?

其实对于李世勣来说,没什么区别——依据大唐皇室制度,皇子们到了一定年龄,都要“遥领”官职,当时遥领并州都督的,是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晋王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不过李治不用过去任职,也不用亲自处理具体事务,更多体现在仪式上。

既然晋王遥领了并州都督的职位,李世勣当然不能再占据该位置,更易为并州都督府长史。不过他属于形式上的二把手,实质上的一把手。

职位上的一些交错,让原本没有交集的晋王李治与光禄大夫李世勣(兼职),开始产生某种交集。

交集产生交情,李治与李世勣之间的交情,让一位出身并不普通,后来应该普通,最终却普通不起来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

没有李世勣,武则天的“登天”之路,会更加坎坷。

贞观十五年,李世勣在做了多年封疆大吏之后,终于可以入朝为官——李世民在废掉了原兵部尚书候君集之后,将这一职位给了李世勣。

侯君集为什么会被废掉?据说他在贞观十二年至十四年平定高昌国的过程中,监守自盗,私吞国家财物,最终被人举报。太宗皇帝查证属实之后,将侯君集的官职一撸到底,并打入大牢。

李靖也曾有相似的经历,不过最终结果不同:侯君集事件经过查证属实,李靖事件经过查证属虚;侯君集被关入大牢,并最终在李承乾造反事件中被处死,李靖被重新任用,开最终在李世民的哭泣声中陪葬昭陵。

李世勣早已看惯了官场的狂风骤雨,他同李靖的官场哲学出奇一致:不参与任何帮派纷争,不受制于任何小山头、小集团,一心一意跟随皇帝的脚步。

皇帝让我打突厥我就打突厥,皇帝让我守并州我就守并州,皇帝让我回来我就回来。

李世民知道李世勣很听话,他也知道,还没有进京赴任就被指派新任务,李世勣一定不会有怨言——在李世勣回长安的路上,李世民最新指令,歼灭西部的薛延陀部落!

突厥部落衰败之后,原本与大唐关系密切的薛延陀部落逐渐发展壮大,频频挑战大唐底线。

李世民最终被激怒,临时任命归途中的李世勣为朔州行军总管,发动了对薛延陀的战争。

可悲的是,一直夹缝中生存的薛延陀部落,在突厥部落衰败之后,想趁机心花怒放下,没想到最后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它原本可以怒放,只是不该对着大唐放怒。

在李世民时代,谁招惹大唐,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在李世勣的狂踩猛踏下,薛延陀迅速凋落。不过李世勣凯旋归来,积劳成疾,患上了重病。

李靖平定突厥归来,被人诬陷;侯君集平定高昌归来,被人举报;李世勣平定薛延陀回来,集体失声。

所有人都知道,李世勣没有反心,只有凡心。他只要看上一个人,就会守护一辈子。李密、李渊、李世民,以及后来的李治。

除非他看不上,比如案建德。

当然,迎接他的也不是鲜花、掌声、红地毯,而是太医——李世勣身患重病,如果救治不及时,鲜花会变成挽花,掌声会变成哭声,红地毯会变成黑棺材。

太医查验了病症以后,开出了药方,药引是人的胡须。李世民听后二话没说,直接将自己的胡须剪掉若干,放到锅中,连同其它药一起熬制。

李世勣吃了含有人胡须的药,病好了。

能够直立行走之后,李世勣对着李世民磕头,哭着感谢救命之恩,言语非常诚恳。

李世勣的反映为什么如此激烈,他难道真的认为,皇帝的那几根胡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武将出身的李世勣,还是比较尊重科学,他看重的不是胡须本身的作用,而是李世民剪胡须的动作。

这牵涉到一种文化,须发文化。

胡子想刮就刮,头发理成什么样都没有说你——那是现在。在以孝为先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胡子、头发与身体的其它部分一样,都是父母给的,既然是父母给的,就不能乱动。小时候觉得曹操的“割发代首”太虚伪做作,三年前,我才彻底理解了他:对于古人来说,胡须与头发,和身体的其它关键部位一样重要。

而且,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和几簇错落有致的胡须,也是美的象征。

现在李世民为了救命,毅然“抛弃”传统与美,用自己的胡须做药引,怎么不令李世勣感动?那可不是一般的胡须,是龙须!

李世勣头磕破出血,感谢的话说个不停。李世民却相当冷静,他没有什么动情的话,他很现实:你不用这么谢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

从私人感情上,我喜不喜欢你,连我自己也不清楚,但站在国家层面,我必须喜欢你!

从史书记载的有关对话中,可以明显体会到,李世民跟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徵、尉迟敬德等人的谈话充满情绪色彩,爱与恨表达的很明确,甚至在与李靖的对话中,也有明显的好恶。

唯独跟李世勣的交谈,从来都是淡定。与之相反的是李世勣的反应,磕头、痛哭、发誓、咬破手指。

公元643年,对于大唐来说,是多事之秋,太子李承乾因反被废,四子李泰因罪被贬,昔日爱将侯君集因参与宫廷事件被诛杀,东部的高句丽频频挑战大唐权威。

在储君问题上,在长孙无忌、诸遂良与李世勣的不懈坚持下,大唐内部的意见也终于统一,年仅十五岁的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成为未来的法定皇位继承人。

李世民曾经一度想立魏王李秦为太子,后来又想立吴王李恪为太子,都被长孙无忌与李世勣否决,在立新太子这件事情上,文官之首长孙无忌与武宮之首李世勣的意见出奇一致,他们都主张晋王忠孝仁厚,心怀博爱,是不二人选。他们都认为要想避免兄弟相残,骨肉相逼,唯一的方案就是立晋王为太子。

他们说得没有错,他们也很爱国。但一个客观实际是: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李世勣与李治曾是亲密同事。

性格刚烈的李世民,为什么在立储这件事情上,竟似乎受制于人?为什么平时唯唯诺诺的长孙无忌与李世勣,在选择未来皇帝继承人的时候,态度却是如此坚决?

李世民选择退让,是想让李家的小树苗在阳光雨露中长大,而不是在暴风骤雨中天折;长孙二人选择坚持,是想让自己扶持的小树苗长成大树,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

李世民不可能万寿无疆,他保护不了孩子们的时候,就需要别人来保护;长孙无忌与李世勣也不可能不考虑自己子孙们的未来,立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做太子,先不说子孙的未来,有没有子孙都不好说。

有时人生,似乎是一笔笔交易。

贞观十七年,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太宗皇帝考虑到晋王与李世勣曾经的上下级关系,拜李世勣为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率,并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率,就是管家兼保镖;特进与同中书门下三品,都是极高的虚职。由保卫国家变成保卫太子府,由总理朝政到总理府政,有种过山车的感觉。

当官能上不能下,是一种通病,李世民担心李世勣也害这种病,他持地做了详细解释:昔日你与晋王是很好的同事,现在晋王升为太子,为了照照顾好他,需要你降低身份,到东宫任职,你千万不要见怪。

李世民解释完之后,还是怕李世勣听不懂。

一次小宴,李世民干脆挑明:不知道你看出来了没有?我这么做,其实是在托孤,观满朝文武,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你以前没有辜负李密,现在岂能辜负我!你跟李密共事仅仅几年,就对他死心塌地,我们已共事几十年,我对你信任有加,你可千万不要辜负我!

李世勣那天哭着醉倒在地上。李世民脱下自自己外套盖在李世勣身上,他担心李世勣感冒着凉。

为了李家江山稳固绵延,李世民必须重用李世勣。可在当年的凌烟阁廿四功臣排名中,李世勣却被排到第二十三位。

很难理解。

不理解,不代表没有理由。

公元644年,李世民不顾房玄龄、尉迟恭等人的规劝,御驾亲征,东征高句丽!任命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任命张亮(凌烟阁廿四功功臣之一)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发兵十余万,准备踏平高句丽。

定襄道行军总管,山东道行军总管,朔州道行军总管一一以前都是以大唐领土来命名,现在干脆以敌对方的首都来命名,平壤道行军总管!自汉至唐的君主们,从来没有将高句丽当成外国。

不过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差异,李世民出发前信誓旦旦说自己绝不会步杨广后尘,但战争结束时,平壤还在高丽人手中,一个小小的安市城,两个月愣是没有打下来。

不是我方不进步,而是敌方又太顽固。

虽然唐军整体上让李世民失望,但李世勣的个人表现却是一大亮点,接连攻下盖牟、辽东、白崖等高句丽城池,将战争整体分值抬高了不少,否则,若定性为不及格,是相当丢人的一件事。

对于本次征讨,李世民定性为成功,是不圆满的成功一一按照他的理解,惨胜也是胜。

辽东一战使李世民更加确信,在可以看到的日子里,李世勣是武将里面的唯一依靠,而且他坚信,李世勣是个讲义气的人,只要有恩于他,他一定会以心换心。

可自己的儿子李治,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与李世勣只有同盟义,没有知遇恩,万一自己一朝作古,凭什么让李世勣对大唐新君主死心塌地!万一李治降不住李世勣,让他兴风作浪起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李世民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这种担心,便愈加强烈。

他决定放下身段,与儿子合演一出戏,一出九五至尊威严下略显苦涩的戏。

剧情很特别:李世民活着的时候先找个借ロ,将李世勣连降三级,并逐出京城;李世民驾崩以后,继任者李治立刻找借口,将李世勣连升四级,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这样一来,李世勣对新皇帝必会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编剧:李世民

导演:李世民

主要演员:李世民、李治、李世勣

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是人生最后一出戏,也是唯一一出不能亲眼看到结局的戏;对于李治来说,人生这部大戏,才刚刚开始;对于李世勣来说说,这是一出没有剧本的戏,完全依靠自己即兴发挥,发挥好了,人生这部戏还可以接着演,发挥不好,就是对自己生命的告别演出。

这是一台关乎国家安危,关乎个人性命的大戏,三个人演的都很认真,都很动情。

李世民将李世勣彻底抛弃,李治将李世勣彻底挽救,李世勣对李治彻底铁心。

要的就是这一结果——对所有的演职人员。

李世勣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李治封他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司空等极品高官,李世勣用自己的两次行动回报高宗李治。

第一次行动是灭高句丽。

第二次行动是默认武则天封后的合法性。

第一次行动使李世勣名垂千古;第二次行动让李世勣多有诟病。

这都是皇帝的家事,不需要列人来说三道四!这是唐高宗李治就武媚娘封后一事向李世勣征求意见时,李世勣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他说的“别人”其实不是别人,他们是长孙无忌、诸遂良、于志宁等一帮托孤老臣。

其实李世勣也是托孤重臣之一,只不过他临阵倒戈,加入到武则天的阵营。

有军方人士支持,李治的心里一下有了底,长孙无忌、禇遂良、于志宁虽然根深苗硬,但毕竟手里没有枪。有时候仅凭嘴来反对,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摸清了李世勣的底牌以后,武则天更加肆无忌惮,对着托孤老臣搞起了血雨腥风,并最终逼迫长孙无忌上吊自杀。

李世勣要付一定的历史责任,他那句不负责任的话,间接导致了长孙无忌的死,加速了“托孤派”的彻底覆没。

对于皇帝,没有家事,只有国事,皇宫内的悲欢离合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李世勣宦海沉浮几十年,不可能不明白这一道理。

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他的选择,为什么?

你可以理解为自保。他的隐忍退缩,让他多活了几十年,否则,他的下场跟长孙无忌一样。

不,应该更惨。长孙无忌好歹是皇帝的亲舅舅,死后可以落个全尸。李世勣要是带头反对武则天,就啥都不是。

他们的对手是武则天。

这是一场永不对等的较量:武媚娘可以躲在李治的身后,时不时地放些冷箭出来伤人;而托孤派投鼠忌器,根本不可能把她怎么样!

对皇权的敬畏和对皇帝的忠心,是导致托孤派覆没的幕后推手。

从这个意义上讲,李世勣又似乎是一位智者,他犯了所有“聪明人”都可能犯的错。

但书写历史的,不都是“聪明人”。几十年后,李世勣的孙子徐敬业义无反顾地走上反对武则天的道路,可惜的是,他最终兵败被杀。

气愤至极武则天扒了李世勣的坟,对李世勣的遗体百般羞辱。

李世勣安详中死去,死后却不得安详。讽刺意味非常明显。

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世勣去世前将弟弟徐弼叫到跟前,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教育好后代子孙,千万不要像房玄龄、杜如晦、高李辅的后代们那样,不但自己身败名裂,身首异处,还让祖上蒙羞。

但孙子徐敬业最终还是让他“蒙了羞”。

身前身后事,岂能任我行?不辜负当下,哪管他地下!活着时忠心为国,赤心为主。死去后一抔黄土,两股清风。

公元669年12月31日,李世勣去世,时年七十六岁。李治废朝七日,追赠李世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两朝良佐──长孙无忌
一口气读不完的中华五千年简史|唐初那些事
李世民真的想过废李治立李恪?如果废了李治,就轮到他了
二李在玄武门之变中的作用刍议
玄武门之变,徐世勣没有参与,为何还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