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青叶
【中文名称】大青叶
【拉丁名称】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  

【别  名】蓝叶、蓝菜、大青、路边青叶、蓼蓝叶、马蓝叶、土地骨皮、山靛青、鸭公青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白花菜目—科:十字花科—属:菘蓝属—种:菘蓝

大青叶:出自《唐本草》,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叶片。夏秋两季分23次采收。鲜用,或晒干生用。其品种有:爵床科植物马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及大青。蓼科植物蓼蓝。豆科植物木蓝。以上植物的叶,都做为大青叶使用,也均能作为制青黛的原料,除木蓝外,其根均作为板蓝根使用。

1、边青叶:78月采收叶片,晒干。

2、蓼蓝叶:小暑前后及白露前后采叶片晒干。

3、马蓝叶:811月割取茎叶,晒干。

【区域分布】湖南、湖北、江西、河北、陕西和江苏等地。

【药用部分】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

【性  味】苦,大寒。

1、《别录》:"味苦,大寒,无毒。"

2、《纲目》:"气寒,味微苦咸。"

【归  经】入肝、心、胃经。

1、《得配本草》:"入足阳明,手少阴经。"

2、《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  能】清热解毒,凉血。

【主  治】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临床应用】

1、用于时行热病、热入血分、高热神昏及热毒发斑等症。

热入营血,则神昏、发斑。大青叶清热凉血解毒,故临床多用为要药,常与黄连、栀子、赤芍、丹皮、升麻等同用。

2、用于丹毒,咽喉肿痛,口疮,肿毒等症。

心、胃实火上炎,则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热毒发散于肌肤,则成丹毒、疮痈热疖。大青叶能泻心胃热毒,常合玄参、石膏、黄连、栀子、板蓝根等用于上述诸症。

【处方用名】

大青叶(洗净,晒干,切碎用)、

路边青;

土地骨皮;

山靛青。

【用量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两。煎服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按  语】

大青叶功能清热凉血,为解毒要药,主要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故前人认为它能解心胃热毒。近年来此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可用治上述诸症外,又可用于痰热郁肺、咯痰黄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脑炎,既可单味应用于预防,又可配合柴胡、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生地等,能清解气分、营分的热毒,可用治各种乙脑,而以偏热型较为合适。

全国各地市售的大青叶品种甚多,植物来源各异,又:爵床科植物马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及大青。蓼科植物蓼蓝。豆科植物木蓝。以上植物的叶,都做为大青叶使用,也均能作为制青黛的原料,除木蓝外,其根均作为板蓝根使用。

上海地区近年来种植得大青叶,是属于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菘蓝的叶,经临床实践,确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但本品味虽不甚苦,却是气浊性寒,如用量过多,易致恶心呕吐。

【方剂举例】

大青汤:大青、玄参、知母、山栀、石膏、木通、升麻、桔梗。治热毒内陷。《沉氏尊生》

犀角大青汤:大青、犀角、豆豉、山栀。治伤寒发斑,咽痛。《活人书》

【文献摘录】

1、《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

2、陶宏景:"疗伤寒方多用此,除时行热毒为良。""蓝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烦闷。甚疗蜂蟹毒。"

3、《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斑蝥、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

4、《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炎,菌痢,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热,齿龈出血。"

【附  方】

1、预防乙脑,流脑:大青叶五钱,黄豆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七天。(《江西草药》)

2、治乙脑,流脑,感冒发热,腮腺炎:大青叶五钱至一两,海金砂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二剂。(《江西草药》)

3.治温毒发斑:大青四两,甘草、胶各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纳豉煮三沸,去滓,乃纳胶,分作四服,尽又合。此治得至七、八日,发汗不解,及吐下太热,甚佳。(《补缺肘后方》)

4、治时行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遍身:大青三两,栀子二七枚(擘),犀角(屑)一两,豉五合。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之无所忌。(《延年方》大青汤)

5、治麻疹色太红,或微紫,或出太甚者:大青、元参、生地、石膏、知母、木通、地骨皮、荆芥、甘草、淡竹叶。水煎热服。(段希孟《痘疹心法》大青汤)

6、治风疹,丹毒:大青捣烂,鼍之即散(先以磁锋砭去恶血)。(《本草汇言》)

【形  状】

1、路边青叶:

干燥叶片(亦有将叶及幼枝切成小段者),微皱折,呈长椭圆形至细长卵圆形,长516厘米。上面棕黄色、棕黄绿色至暗棕红色,下面色较浅,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钝圆。纸质而脆。气微臭,味稍苦而涩。以叶大、无柄者为佳。

主产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此外,广西、福建等地亦产。

2、蓼蓝叶:

干燥叶(有时带枝),多皱缩,有时破碎。完整者呈长圆形至倒卵圆形,长约58厘米,宽约35厘米,似桃叶而较阔,先端钝尖,基部渐狭窄,全缘多数呈波状,稍有黄色毛茸,主脉黄色,亦有稀疏的毛茸。叶柄扁平,长约1厘米,基部具膜质托叶鞘,透明,灰白色,其边缘有稀疏长毛。质脆易碎。气微臭,味微涩而苦。以叶厚、色蓝绿、无枝梗、杂脆者为佳。

主产河北、北京,山西等地。

3、菘蓝叶:

干燥叶皱编成团块状,有时破碎,呈灰绿色或黄棕色。完整的叶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尖,基部渐狭,延成翼状,上面有时可见点状突起,下面中脉明显。叶柄长57厘米,腹面稍凹下。质脆易碎。气微弱,味稍苦。以叶大、无柄、色暗灰绿者为佳。

主产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地。

4、马蓝叶:

牛燥叶(有时带幼枝),多皱缩成团块状。完整者呈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殖针形,长815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叶缘有细小钝锯齿,上面黑绿色至暗棕黑色,下面色较淡,叶脉下面较显。叶柄长12厘米。质脆易碎。气微弱,味涩而微苦。以叶净、无枝梗、色黑绿者为佳。

主产于福建、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等地。此外,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亦产。

【现代应用】

1、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据数百例的观察,治愈率达93~98%。大多数病例于服药后14天内体温降至正常,继之头痛消失,其它症状亦渐次缓解,但病理反射大多于热退后35天才消失。据临床观察,单味大青叶对轻,重型效果较好,对极重型等危急病例,须结合其它中西疗法处理。即使在使用单味大青叶治疗过程中,亦常须采用针灸、西药等对症处理,或按辨证施治原则加用其它中药。各地报道所用大青叶的品种不一,有十字花科的菘蓝,也有爵床科的马蓝,一般临床应用时亦未加区别。剂量及用法:煎剂内服,5岁以内者16钱,6140.51两,每34小时服1次,病情减轻后改为46小时1次或每日3次,服至体温正常3日后停药。昏迷病例可用鼻饲法灌入。

2、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每日用大青叶6钱,水煎2次,混合,上、下午分服,连服6天。观察100人,服药后发病者占10%;而对照组(未服药)250人中发病者占24%。治疗:3岁以下每次3钱,每日36次,水煎服。168例患儿用药后半数在412小时内退热,平均退热时间约在17小时左右;另报道78例,26岁每次26钱,614O.51两,水煎,日服36次,亦有效果。此外,用大青叶、贯众各1斤,加水5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成人每服100毫升(首次加倍),每日34次。据100例观察,大部分病例在1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其它症状也随之逐渐消失。

3、治疗流行性感冒:

大青叶煎剂每次10毫升(相当于生药1两),日服3次,连用35天。治疗24例,9例在1天内体温降至正常,其余在26天内体温下降至正常。 [1]

4、治疗麻疹肺炎:

100%大青叶糖浆与100%蒲公英浓缩煎液等量混合内服。每周岁35毫升,每日3次。治疗小儿麻疹肺炎150例,多数于45天症状和体征悄失,病儿精神良好,呼吸正常,食欲增进,胸部x线透视阴影消失。追踪1月未见复发。[1]

5: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用大青叶3两,配合胡颓叶1两、莱菔子5钱,为1日量,水煎分3次服。根据52例观察,近期有效率为75%。镇咳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不明显。对单纯性的效果优于合并肺气肿者。

6: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对急性普通型传染性肝炎效果最为显著。用大青叶配合丹参、郁金、贯众、大枣组成复方治疗100例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有效率达94%。服用大青叶后多数在310天内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检验恢复或接近恢复者一般为220天。用法:大青叶(蓼蓝)成人每次1两煎服,根据病情轻重每日36次。

7、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大青叶(爵床科马蓝)成人每次11.5两,小儿5岁以下海岁1钱,61268钱,12岁以上0.91两,水煎服,每日48次。治疗41例,多数病例在用药后1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同时中毒症状消失,疗效显著者占68.2%。与青霉素治疗组对照,疗效并不逊色,如两者合并使用,则效果似更显著。

8、治疗细菌性痢疾及急性胃肠炎:

成人每日用于大青叶(大部分为马鞭草科路边青,少部分为爵床科马蓝)45克煎汁1次顿服,或902次分服,连服至痊愈后12日停药。治疗菌痢(其中慢性者1例,余均为急性)及急性胃肠炎计300余例,均获较好效果。治疗后完全退烧所需时间为1天左右,排便次数和大便外观恢复正常及镜检阴性所需时间平均不足5天,随访未见复发或转为慢性者。本法曾用以治疗小儿腹泻亦获较好效果。

 9、治疗急性阑尾炎:

每日用木青叶3两,分3次煎服,或用大青叶1两配合元胡、木香、香附、赤芍各3钱煎服,治疗13例,均有疗效。服药后多数在26天内疼痛和压痛消失,白细胞和体温恢复正常,1例在第9天压痛消失。

大青叶对多种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均有效果。除治疗上述疾病外,临床上曾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口腔、五官等科感染性疾患,如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胆管炎、多发性疖肿、产褥热、乳腺炎、流产后感染、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牙周炎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此外,曾报告1例患者,因口腔溃疡用大青叶(马鞭草科路边膏)液注射后引起血尿反应,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即止。

【炮  制】拣去杂质及枯叶,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注  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1、《本草经疏》:"不可施之于虚寒脾弱之人。"

2、《本草从新》》:"非心胃热毒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一味中草药 67:大青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每日中药——大青叶
板蓝,蓝染植物
清香百草 | 菘蓝
【转载】【中药讲堂】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大青叶
110板蓝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