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胡索

【中文名称】延胡索

【拉丁名称】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ex Z. Y. Su et C. Y. Wu

【别       称】玄胡索、元胡、延胡、元胡索等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罂粟目-科:罂粟科-亚科:荷包牡丹亚科-属:紫堇属-种:延胡索

        延胡索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球形,花瓣紫红色;蒴果圆柱形,两端渐狭。夏季开花。块茎为著名的常用中药。

【分布区域】安徽、浙江、江苏、湖北等地

【药用部分】罂粟科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块茎。

【性       味】辛、苦,温。

【归       经】归心、肝、脾经。

【功       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胸腹疼痛,肢体疼痛,疝痛,痛经等症:

        本品活血力弱,止痛力佳,既能治血瘀疼痛之治,又能治气滞疼痛,故称其功用活血行气止痛。适应广泛,能治一身上下诸痛,单味用亦效,也可配伍其它药物入于煎剂。例如,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药同用。

        2、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

【处方用名】生延胡索、延胡索、玄胡索、延胡、醋玄胡、酒炒延胡索。

【用量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此三分至一钱。

【用药禁忌】

        1、《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2、《本草经疏》: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法所应禁。

        3、《本草正》: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按    语】

        延胡索辛苦而温,入肝脾心,功善止痛,作用广泛,既能用治一身上下诸痛,且无论气滞疼痛、血瘀疼痛、咸有效验。药性平和,效佳力显,累用亦验,诚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也。

【文献摘录】

        1、《雷公炮炙论》:治心痛欲死。

        2、《日华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

        3、《开宝本草》: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

        4、《医学启源》: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5、《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6、《海药本草》:延胡索,主肾气,破产后恶露及儿枕,与三棱、鳖甲、大黄为散,能散气,通经络。蛀蚛成末者,使之惟良,偏生产后病也。

【方剂选录】

        1、金铃子散:主治肝郁有热,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目,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延胡索散:活血行气,调经止痛,主治妇人室女,七情伤感,遂使气与血并,心腹作痛,或连腰胁,上下攻刺,经候不调,一切血气疼痛。《济生方》

        3、手拈散:主治心腹刺痛。《奇效良方》

        4、三棱丸:主治妇女经脉不通,气滞带下血瘕。《妇科准绳》

        5、三神丸:主治室女血气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经行涩少,或经事不调,以致疼痛。《济生方》

        6、沉香降气散:主治胃脘胀闷,嗳气频繁,大便不畅,疼痛。《张氏医通》

【本草纲目】-延胡索 

【释       名】玄胡索。

好古曰:本名玄胡索,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也。 

【集       解】

        1、藏器曰:延胡索生于奚,从安东道来,根如半夏,色黄。

        2、时珍曰:奚乃东北夷也。今二茅山西上龙洞种之。每年寒露后栽,立春后生苗,叶如竹叶样,三月长三寸高,根丛生如芋卵样,立夏掘起。 

​根

【气       味】辛,温,无毒。

        1、曰:苦,甘。

        2、杲曰:甘、辛,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3、好古曰:苦、辛,温,纯阳,浮也,入手、足太阴经。 

【主       治】

        1、破血,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诸血病,血运,暴血冲上, 因损下血。煮酒或酒磨服。《开宝》

        2、除风治气,暖腰膝,止暴腰痛,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大明)

        3、治心气小腹痛,有神。(好古)

        4、散气,治肾气,通经络。(李 )

        5、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时珍) 

【发       明】

        1、曰:主肾气,及破产后恶露或儿枕。与三棱、鳖甲、大黄为散,甚良,虫蛀 成末者,尤良。 

        2、时珍曰:玄胡索,味苦微辛,气温,入手、足太阴、厥阴四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荆穆王妃胡氏,因食荞麦面着怒,遂病胃脘当心痛,不可忍。医用吐下行气化滞诸药,皆入口即吐,不能奏功。大便三日不通。因思《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乃以玄胡索末三钱,温酒调下,即纳入,少顷大便行而痛遂止。又华老年五十余,病下痢腹痛垂死,已备棺木。予用此药三钱,米饮服之,痛即减十之五,调理而安。按:《方勺泊宅编》云:一人病遍体作痛,殆不可忍。都下医或云中风,或去中湿,或云香港脚,药悉不效。周离亨言:是气血凝滞所致。用玄胡索、当归、 桂心等分,为末,温酒服三四钱,随量频进,以止为度,遂痛止。盖玄胡索能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其后赵待制霆因导引失节,肢体拘挛,亦用此数服而愈。 

【附       方】旧三,新一十二。 

        1、老小咳嗽:玄胡索一两,枯矾二钱半。为末。每服二钱,软饧一块和,含之。《仁存堂方》

        2、鼻出衄血:玄胡索末,绵裹塞耳内,左衄塞右,右衄塞左。《普济方》

        3、小便尿血:玄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活人书》

        4、小便不通:捻头散:治小儿小便不通。用玄胡索、川苦楝子等分,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白汤滴油数点调下。《小儿直诀·钱仲阳》

        5、膜外气疼及气块。玄胡索不限多少。为末。猪胰一具,切作块子,炙熟蘸末,频食之。《胜金方》

        6、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身热足寒者。用玄胡索(去皮)、 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温酒或白汤下二钱。《圣惠方》

        7、下痢腹痛:方见发明下。妇女血气,腹中刺痛,经候不调。用玄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橘红二两。为末,酒煮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艾醋汤下。《济生方》

        8、产后诸病:凡产后,秽污不尽,腹满,及产后血运,心头硬,或寒热不禁,或心闷、手足烦热、气力欲绝诸病。并用玄胡索炒研,酒服一钱,甚效。《圣惠方》

        9、小儿盘肠气痛。玄胡索、茴香等分,炒研,空心米饮量儿大小与服。《卫生易简方》

        10、疝气危急:玄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盐酒下。《直指方》

        11、冷气腰痛:玄胡索、当归、桂心三味,方见发明下。肢体拘痛:方同上。

        12、偏正头痛,不可忍者。玄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二个(去皮子)。为末,水和丸如杏仁大。每以水化一丸,灌入病患鼻内,随左右,口咬铜钱一个,当有涎出成盆而愈。《永类方》

        13、坠落车马,筋骨痛不止。玄胡索末。豆淋酒服二钱,日二服。《圣惠方》

【形态特征】

        延胡索始见于《开宝本草》,又名"茅山玄胡索",见于清代李中立的《本草原始》。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块茎圆球形,直径(0.5~)1~2.5cm,质黄。

        茎:直立,常分枝,基部以上具1鳞片,有时具2鳞片,通常具3-4枚茎生叶,鳞片和下部茎生叶常具腋生块茎。

        叶:二回三出或近三回三出,小叶三裂或三深裂,具全缘的披针形裂片,裂片长2~2.5cm,宽5~8mm;下部茎生叶常具长柄;叶柄基部具鞘。

        花:总状花序疏生5~15花。苞片披针形或狭卵圆形,全缘,有时下部的稍分裂,长约8mm。花梗花期长约1cm,果期长约2cm。花紫红色。萼片小,早落。外花瓣宽展,具齿,顶端微凹,具短尖。上花瓣长(1.5~)2~2.2cm,瓣片与距常上弯;距圆筒形,长1.1~1.3cm;蜜腺体约贯穿距长的1/2,末端钝。下花瓣具短爪,向前渐增大成宽展的瓣片。内花瓣长8~9mm,爪长于瓣片。柱头近圆形,具较长的8乳突。

        果:蒴果线形,长2~2.8cm,具1列种子。

【鉴别方法】

        1、理化鉴别:

        (1)取粉末2g,加硫酸溶液0.25ml/L 20 ml,振摇,滤过。取滤液2ml,加1%铁氰化钾溶液0.4 ml与1%三氯化铁溶液0.3 ml的混合液,即显深绿色,渐变深蓝色,放置后底部有较多深蓝色沉淀(酚类反应)。

        (2)薄层层析:样品均为:延胡索;标准品为:延胡索乙素。

        (3)薄层层析样品液:取该品粉末1g,加80%乙醇50ml回流1h,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氨试液使成碱性,加乙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溶解使成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4)对照品液: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5)展开:2%氢氧化钠水溶液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1)为展开剂,展距8cm。

        (6)显色:依次喷稀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溶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棕色色斑。

        2、化学鉴别:

        (1)取该品粉末2g,加硫酸液0.25mol/L20ml,振摇片刻,滤过。取滤液2ml,加1%铁氰化钾溶液0.4ml与1%三氯化铁溶液0.3ml的混合液,即显深绿色,放置后底部有较多深蓝色沉淀。(酚类反应)

        (2)取该品粉末2g,加10%醋酸20ml,振摇片刻,滤过。取滤液2ml,滴加碘化铋钾试液,立即产生桔红色沉淀。(生物碱反应)

         (3)薄层层析:取该品粉末2g,加浓氨水数滴使润湿,密塞15min,加苯20ml冷浸24h,滤过,滤液水浴上浓缩至约2ml供点样。另取四氢巴马亭配成每ml含1mg的对照品溶液5μl,以环己烷-氯仿-甲醇-二乙胺(5:3:0.5:1滴)为展开剂,展距13cm,取出晾干后置碘蒸气中3~5s,取出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四氢巴马亭显亮绿黄色荧光斑点,样品液色谱中显相同荧光斑点,Rf值约0.45。

【化学成分】

        1、从延胡索的块茎中共提出生物碱10余种,其中经鉴定的有紫堇碱、dl-四氢掌叶防己碱、原阿片碱、L-四氢黄连碱、dl-四氢黄连碱、L-四氢非洲防己碱、紫堇鳞茎碱、β-高白屈菜碱、黄连碱、去氢紫堇碱,还有紫堇达明碱、去氢紫堇达明碱。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镇痛作用:用电刺激小鼠尾巴法证明,延胡索粉有镇痛作用,其效价为阿片的1/10,作用持续2h。小鼠热板法证明,延胡索甲素、丑素均有显着的镇痛作用。兔乙热刺激法和电总和刺激法证明,乙素1520mg/kg、丑素1015mg/kg或甲素3040mg/kg均有镇痛作用。而以乙素、丑素为最强,甲素次之。大鼠乙素50mg/kg或丑素40mg/kg也具有与兔相似的镇痛效力。而丙素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以及电刺激法等镇痛试验亦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较吗啡弱。大鼠对乙素和丑素的镇痛作用能产生耐受性,产生的速度比吗啡慢1倍,并与吗啡之间有交叉耐受性;实验还表明乙素未发现有成瘾性。

        (2)催眠、镇静与安定作用:经兔、鼠、犬、猴等试验,较大剂量延胡索乙素有明显的催眠作用。乙素能明显降低小鼠自发活动与被动活动,但不能消除其翻正反射,显示无麻醉作用。乙素能对抗咖啡因和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对抗戊四氨所致的惊厥,但对土的宁所致的惊厥可增敏。乙素对动物的条件反射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与氯丙嗪和利血平相似。丑素和癸素的镇静作用均较乙素弱,乙素的中枢作用原理为,对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的电活动都能抑制,尤以皮层运动区较为敏感。但把药液直按涂于皮层上或孤离皮层的实验中,均证明乙素不是直接影响皮层。把药液注入脑室,大剂量时可产生镇痛及镇静作用,乙素能明显的抑制刺激皮肤引起的惊醒反应,并能阻断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及下行性功能。这些都证明乙素对皮层下结构有一定的选择作用。乙素的作用部位广泛,不象吗啡作用部位专一,其镇痛作用虽不如吗啡强大,但有较好的镇静和安定效能。乙素的光学异构体作用亦不同,左旋乙素有镇痛和镇静作用,较大剂量对猴子有震颤表现;右旋体反而有短时兴奋作用。左、右旋体都有增敏士的宁惊厥的作用,但以右旋体为明显。乙素对犬有轻度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对大鼠有轻度的降温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延胡索浸剂对豚鼠离体肠管(1:1000~1:10,000)呈兴奋作用,但对兔及大鼠离体小肠无显着作用。而乙索在1:2*10浓度时,能抑制兔离体肠管活动,并能阻断乙酰胆碱、氯化钡及脑垂体后叶素和5一HT对肠肌的兴奋作用。乙素对大鼠离体的胃和结肠,能对抗5-HT引起的收缩。但在整体动物,如在巴甫洛夫小胃的犬做试验,乙素20~40mg/kg,对胃液分泌及胃酸无明显影响,应用大剂量(80mg/kg)时胃液的分泌才受到明显抑制,胃液酸度及消化力亦有减弱。去氢延胡索甲素能保护因饥饿或药物(考的松、利血平等)所产生的大鼠实验性溃疡病,减少胃液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量,在切断迷走神经后仍有抗分泌作用,可见对副交感神经无阻断作用。消旋体四氢巴马汀对麻醉开胸犬后,LVSP,dp/dtmax及VcE±dp/dtmax等指标均出现明显的先兴奋后抑制的双向作用,另dl-四氢巴马汀有抗失律失常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延胡索醇提物有显着扩张离体兔心和在体猫心的冠状血管、降低冠脉阻力与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对麻醉犬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最明显,颈内动脉次之。对股动脉也有一定的扩张作用,其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能是解除疼痛作用的原因之一。延胡索醇提物还能增加麻醉犬的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和总外周阻力,对左心室压和左心室dp/dtmax无明显影响。表明延胡索并不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可能是由于外周血管扩张之故。小鼠ip给药可使心肌对86Rb的摄取量明显增加。延胡索总碱5或10mg/kg,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豚鼠异常心电图。多次给予延胡索醇提物,可明显减轻皮下大剂量给于异丙基肾上腺素所产生的心肌坏死程度,也提示延胡索具有改善坏死边缘区营养性供血的能力。对心肌梗塞可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延胡索醇提物于小鼠,可明显提高动物对常压或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延胡索总碱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总碱水中不溶部分明显超过相同剂量的总碱治疗组,说明乌头碱心律失常的成分存在于水不溶部分中,可能属于叔胺碱部分。

        2、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影响:

        给大鼠延胡索乙素50或70mg/kg(有效镇痛和安定剂量)后,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说明延胡索乙素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的作用。给去垂体大鼠注射延胡索乙素并不能引起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下降,表明延胡索乙素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的作用在于引起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而不是直接兴奋肾上腺皮质,给大鼠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或注射去氢皮质醇(Prednisolone)15mg/kg后,延胡索乙素引起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的作用消失,说明延胡索乙素的这一作用部位有可能在下视丘。每日给大鼠注射延胡索乙素70mg/kg,连续6次后,对低温(8℃或4℃)刺激引起的ACTH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对肌肉的松弛作用:

        溴化甲基延胡索乙素、四氢巴马汀对兔、离体豚鼠的实验表明,对其肌肉有松弛作用。

        4、炮制品的药理作用:

        采用小白鼠扭体法和热板法测定了产地醋制元胡和传统醋制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产地醋制元胡比传统醋制镇痛作用强。其小白鼠的LD50分别为135.765g/kg(传统醋制品);146.554g/kg(产地醋品)。

【药物毒性】

        1、毒性四氢掌叶防已碱、癸素、丑素、B-高白屈菜碱静脉注射对小鼠最小致死量分别为102、42、150、41mg/kg。紫堇碱、四氢掌叶防己碱、原阿片碱、丑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46、151~158、35.9、100mg/kg(小鼠),癸素腹腔注射为127mg/kg(小鼠)。麻醉猫静脉注射四氢掌叶防己碱40mg/kg,血压稍降,1h恢复,对心机能无明显影响;丑素30mg/kg,多数猫血压无严重影响,但心电图有T波倒置,毒性比四氢掌叶防己碱大,安全范围比四氢掌叶防己碱小;紫堇碱对麻醉猫血压和心电图则均无明显影响。猴灌服四氢掌叶防己碱85或110mg/kg或皮下注射80mg/kg无明显毒性,灌服180mg/kg,先出现短时兴奋,继之为较严重的后抑制,极度镇静和较深度的催眠作用,感觉并不丧失,随后有四肢震颤和震颤性麻痹,心电图和呼吸均正常,尿中出现管型,数天后可恢复。如每天灌服85mg/kg,共2周,除镇静、催眠作用外,第4~7天出现肌肉紧张、四肢震颤,尿中有管型,病理解剖观察内脏无明显变化,切片检查发现心脏和肾脏有轻度混浊肿胀。

        2、土延胡的总生物碱有止痛作用,对大鼠离体子宫,小量兴奋,大量则抑制并能对抗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也有协同戊巴比妥钠的镇静作用。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口服为18.54g生药/kg、皮下注射为6.24g生药/kg,较迷延胡索毒性大,疗效指数也较小。从土延胡中提出一种生物碱单体,暂定名为苏延胡碱。对蛙、小鼠、猫、兔均有强烈的惊厥作用,惊厥形式为阵挛性发作转为强直型。惊厥是作用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果,但脊髓以上的中枢更敏感。次惊厥剂量使麻醉兔及猫血压轻度上升,惊厥剂量才出现呼吸兴奋。用苯巴比妥钠可显着减少其惊厥死亡率,三甲双酮较弱,苯妥因钠无效。承德专区野生元胡为齿瓣延胡索及其变种线齿瓣延胡索和为数较少的栉裂齿瓣。

        3、据化学分析含紫堇碱、四氢掌叶防已碱、丑素,但不含原阿片碱、B-高白屈菜碱和四氢黄连碱,而有比枯枯灵存在。总生物碱有止痛作用,对大鼠离体子宫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并有对抗乙酰胆碱兴奋子宫的作用。小鼠口服总碱,半数致死量为125.3g生药/kg,而浙江产延胡索为36.59g生药/kg。二者的安全范围在口服时相近,但皮下注射时,承德品种较小。给猴一次灌胃乙素85mg/kg或110mg/kg,或者皮下注射80mg/kg,均未见明显毒性,仅有镇静、催眠现象;如给予180mg/kg,则先出现短时间的兴奋,继而转为较严重的抑制,随后发生四肢震颤和巴金森综合症,尿中有管型。猴每天灌胃乙素85mg/kg,给药1-3天的反应与上述1次给予85mg/kg或110mg/kg的反应相似,给药4~7天的反应与一次给药180mg/kg的情况相似。连用2周后作病理切片检查,发现心、肾有轻度水肿。乙素、甲素、丑素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151mg/kg、146mg/kg及100mg/kg,癸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27mg/kg。去氢延胡索素对小鼠的LD50,灌胃为277.5±19.0mg/kg,腹腔注射为21.1±1.4mg/kg,静脉注射为8.8±0.4mg/kg。延胡索醇浸膏对小鼠的LD50为100±4.53g/kg,延胡索乙素、丙素、丑素给小鼠LD50分别为146、151~158、100mg/kg。癸素对小鼠的LD50为127mg/kg。麻醉猫乙素40mg/kg后,则使血压略降,心率减慢,心脏功能无明显变化,正常兔乙素20~40mg/kg时,呼吸短暂兴奋,剂量增大至60mg/kg时,则呼吸呈现抑制。猴1次乙素85或100mg/kg,或80mg/kg无明显毒性;180mg/kg,先出现短时兴奋,继而较严重的抑制,极度镇静和较深度的催眠作用,感觉并不丧失,随后发生四肢震颤性巴金森氏综合征,心电图和呼吸均正常,尿中有管型,数天后可恢复。当每天ig85mg/kg,连续2周,除出现镇静、催眠作用外,于第4~7天的反应基本与180mg/kg者相似。肉眼观察内脏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心脏和肾脏有轻度混浊肿胀。

【临床应用】

        1、用于止痛:

        延胡索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可治疗多种癌症。临床应用除复方煎剂、研粉吞服外,还提取出四氢掌叶防己碱供止痛之用。临床曾对下列两种疾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一麻风神经痛:每日用延胡索3钱,酒炒研末煎服,7天为一疗程。观察43例,平均服药24天后有13例疼痛消失,25例疼痛减轻。以初用时效果较为显著。如调成软膏敷于患处,亦可止痛,但不及内服显著二月经痛:用四氢掌叶防己碱50毫克,日服3次(或每日1次用100~150毫克)。治疗44例,显效14例,症状减轻18倒。服药后镇痛作用开始时间在10分钟以后,持续4~24小时不等。副作用有月经减少、嗜睡、头昏、头痛等。

        2、用于局部麻醉:

        用延胡索加工提取制成0.2%延胡索碱注射液行局部麻醉,共作门诊手术105例,效果满意(切皮无反应,手术过程无疼痛感觉,能顺利完成手术)者98例(93.4%);欠佳(手术过程有轻度疼痛感,但能完成手术)者6例(5.7%);失败1例(0.9%)。术后随访,大多数切口可预期愈合,仅1例(滑囊炎切除术)切口愈合迟缓。有些患者术后镇痛时间较长;有两例小儿患者(六指切除术)于注射后入睡。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用法用量: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给药方法。根据手术部位与要求酌情增减用量,最小量6mg,最大量90mg。其中5例曾在延胡索注射液中加入1~2滴肾上腺素注射液,以增强麻醉效果。

        3、《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瘀在膈下,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或肚腹疼痛,疼处不移;或卧侧腹坠似有物。

        4、《本草经疏》:延胡索,温则能和畅,和畅则气行;辛则能润而走散,走散则血活。血活气行,故能主破血及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之所以不调者,无他,气血不和,因而凝滞,则不能以时至,而多后期之证也。腹中结块,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等证,皆须气血和而后愈,故悉主之也。崩中淋露,利守不利走,此则非与补气血药同用,未见其可。

        5、《本草汇言》:玄胡索,凡用之行血,酒制则行;用之上血,醋制则止;用之破血,非生用不可;用之调血,非炒用不神。随病制宜,应用无穷者也。

        6、《本草求真》: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然此既无益气之情,复少养营之义,徒仗辛温攻凝逐滞,虚人当兼补药同用,否则徒损无益。

【栽培方法】

        1、整地: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富有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秋分前将土地翻耕细耙3~4次,施腐熟堆肥或厩肥作基肥,作畦宽1.3m,高30cm。前作收获后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t/hm,深翻25cm。做到精耕细作,使表土层疏松,以利根系生长。然后在整平耙细的床面上,四周开宽30cm的排水沟,以利排水。

        2、播种:

        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因延胡索地上部分生长期短(仅80d左右),下种宜早不宜迟,播时采用宽畦条播,按行距8~10cm。开深5cm的浅沟,播幅宽6cm,按株距5~6cm将种茎2行错开排列于沟内。芽头向上,栽后施肥,再盖细土。第1行种好后。再开第2行播种沟,将种沟内挖出的土盖在第1行的肥料上,厚约5cm。依次边开沟、边下种、边施肥、边覆土,进行条播。播种量800~1000kg/hm。

        3、田间管理:

        随时拔除杂草,不能松土。2月上旬幼苗长出土面时及4月上旬开花后,各施追肥1次,肥料可用人粪尿或硫酸铵,施用时须用水稀释,不可过浓,以免造成枝叶枯萎或死亡。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巧施冬肥,少施苗肥,磷钾肥配合施用,以达到苗壮、粒多、个大。因延胡索生长期短,要巧施冬肥,一般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施磷酸二铵400kg/hm,均匀地撤于畦面,再盖1层厩肥,用量为30t/hm,并覆少量泥土,3~5d后,再施有机肥10t/hm或尿素150kg/hm。施下冬肥,既可使土壤疏松湿润,保苗防冻,又可促使地下茎生长旺盛,多分枝,多长茎节,第1次施苗肥,量要少,2月上旬苗高3cm左右时施入尿素200kg/hm。条播施肥方法是:先将磷肥和饼肥约1t/hm拌匀施于播种沟的正中间,再将延胡索块茎放入沟的两侧,错开排列,然后上面覆盖腐熟的厩肥约20t/hm。做到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化肥。生长期要求风调雨顺,出苗后如遇春旱,可于傍晚进行沟灌,余水翌晨排除。夏季梅雨季节,及时清沟排除积水。收获前不宜灌水,稍干对产量和质量有利。

        4、病虫防治:

        (1)霜霉病:

        在4月间生长初期,如遇多雨,易引起霜霉病,叶面现白霉,叶片变灰褐,常致植株成片死亡,可用1:1:150的波尔多液进行防治。防治上,要做到治早、治小、治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收获前必须选好无病区作留种田。收获后种茎要经过粒选,以中等大小块茎作种为宜,下种前用6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种30min后,带药下种,忌连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间隔期需3~4年以上,科学施肥,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特别要掌握重施冬肥,春季少施或不施肥,以免在春分后,延胡索茎叶幼嫩,导致病害感染;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春寒多雨季节,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发病初期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2)菌核病:

        3月中旬开始发病,4月发病严重。防治上,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锈病:

        主要危害茎、叶。生长中期气候潮湿时易发生。防治上,可增施磷钾肥;雨季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97%敌锈钠3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

        (4)虫害:

        有地老虎,喜食延胡索茎,白丝虫喜食延胡索块茎,如发现苗叶枯萎,即有虫害。可在早晨轻轻翻土捕捉。或在整地时每亩施入6%六六六粉3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胡索又名玄胡索、元胡、延胡、元胡索、三神丸(方剂)《本草纲目大全-草部》
元胡止痛作用古今谈
【中医验方】蓝色妖姬延胡索,不上瘾的止疼药。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
每日一味中药——延胡索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